5G时代下传统媒体深度融合策略探究
2020-09-06张喻萱刘迅
张喻萱 刘迅
摘 要:媒体融合是近年来传统媒体在保证自身优势下,搭乘技术东风实现跨越发展的重要方式。随着高速率、大容量、低延时的5G通信展开商用,突破计算与通信的跨领域、多场景、及时性的信息传播,将促进传统媒体突破现阶段简单融合困境,在传播矩阵、内容及传受关系方面实现媒介形态多元、內容深度垂直、人机协同联动的深度融合。
关键词:5G;传统媒体;深度融合;策略 中图分类号:G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0134(2020)03-065-02 DOI:10.19483/j.cnki.11-4653/n.2020.03.014
本文著录格式:张喻萱,刘迅. 5G时代下传统媒体深度融合策略探究[J].中国传媒科技,2020,03(03):65-66.
1.我国传统媒体与新媒体融合发展现状
媒体的深度融合既是技术创新在传媒领域的延伸,更是一场国家战略层面的深刻转型。[1]虽然现阶段传统媒体在媒体融合过程中存在诸多障碍,但融合趋势不可阻挡。
1.1借助移动终端,传统媒体实现了基于平台的简单融合[2]
4G催生并引领了一系列诸如微信、微博、抖音等移动终端新媒体应用平台的发展。新媒体应用平台,即在大数据、算法、云服务技术等加持下,整合生产文字、图片、视频及音频等信息内容,并通过移动终端分发至受众的集新闻、社交、服务、消费于一体的综合信息平台。传统媒体以新媒体应用平台为切入口,在制作和传播优质信息内容的同时,借助新媒体强大的交互性、个性化,不断增强其传播力和影响力。传统媒体入驻新媒体应用平台是话语空间的延伸,更是新旧媒体融合的新业态。然而,大多数传统媒体仅仅是基于平台的简单融合,未能充分考虑互联网环境特征,尚未找到在移动终端适合自身传播的话语方式,导致严肃内容与碎片化信息接收模式不相匹配,无法满足网络用户需求。
1.2依托产品体系,传统媒体构建了融合的基础框架
4G为传统媒体拓展至新媒体平台赋能,其融合产品类型一方面指入驻新闻类生产与分发平台。当下,国内各传统媒体基本上都开通了今日头条、网易等新媒体资讯类平台账号,进行信息的多元发布,以发挥传统媒体自身权威与平台影响的二者合力,延伸巩固用户群;另一方面,指利用新兴技术打造和运营自己的社交媒体与应用软件,如《人民日报》推出的《人民日报》客户端,主推优质内容与一站式政务咨询服务,以及《四川日报》报业集团推出的封面新闻APP作为中国首个智媒体代表,主打智能算法与个性推送。传统媒体搭建起融合的基础框架,让新旧媒体逐渐合二为一,保证了新闻信息的高效分发。但是,当下传统媒体融合产品大多是基于视听维度的单一场景传播与服务,受众无法进一步感知信息的真度与深度,传播效果受限。
1.3围绕用户体验,传统媒介搭建了融合沟通桥梁
在4G时代,媒体话语权全面下沉,在与受众关系重构的过程中,传统媒体拥抱新技术,积极创新信息内容生产,开始全面开拓信息分发与反馈渠道,搭建与受众融合沟通的桥梁。如《人民日报》入驻“抖音”,将主流声音传播至更多受众,利用短视频平台的实时交互加强了传统媒体的用户连接;由中央广播电视总台推出的《主播说联播》短视频栏目,用更亲民、生动的话语传达出主流媒体对大事、热点的态度与温度,拉近了传统媒体与受众之间的距离。然而,大多数主流传统媒体依然未能在技术加持下转变话语生产方式,实现“权威性”与“亲民性”的有效平衡与连接。
2. 5G新生态赋予传统媒体深度融合契机
目前,媒体融合已然驶入深水区,5G商用带来的高速率、大容量、低延时将推动云计算、人工智能等新兴科技在媒体领域的纵深发展,进一步影响我国媒体格局,为传统媒体深度融合带来契机。
2.1 5G高速率为传统媒体多层面、深层次融合奠定基础
5G网络传播速率是4G的几十甚至上百倍,直接用Gbps进行计算,“更快”将是用户最直观的感受。在传播内容上,传统媒体利用5G超高速实现高时效性新闻的实时与多样性分发,特别是视频流信息与画面呈现将更清晰,优质内容得以快速发布;在传播渠道上,5G为提升用户体验拓展了新应用、新服务,新闻+VR/AR模式将在未来呈现爆炸式增长,智能化分发平台将实现信息的更精准化衡量与投放;在传播体系上,5G下的媒介已经不再单纯是人身体的延伸,更是精神、符号、环境层面的全面延伸。[3]整个媒介体系将倒逼传统媒体形成万物互联、大数据思维,从思维层面助力全方位深层次融合。
2.2 5G大容量为传统媒体不同应用场景与维度的融合传播赋能
相比于新媒体,传统媒体的交互性、精准传播效果是逊色的,这在一定程度上归因于传统媒体单一场景和维度的传播模式。5G技术底层架构由不同网络切片构建而成,高效能、高速率成就5G的超大容量,使各种媒介应用场景成为可能。未来,传统媒体得以实现在无线家庭娱乐、云游戏、新闻游戏等差异性优势应用场景的突破,从而创新应用场景传播模式;依托5G超大容量,新闻+VR/AR模式将在未来传统媒体传播中占据重要地位,促使用户拓展多维度多感官体验。传统媒体借助新兴科技将优质内容打造成具有深度可视化的呈现样态,让受众能够直击现场。
2.3 5G低延时为传统媒体深度融合用户社群提供保障
4G媒介产品带来的移动终端极佳体验感与信息内容易获取性极大地刺激和满足了受众对信息的需求。同时,受众对移动终端的便捷性、易得性要求也越来越高。5G的关键技术支撑移动边缘计算是在接近用户的地理位置建立基站,根据用户的不同需求进行即时内容信息及服务的调配,从而将时延降到更低,提高用户媒介使用效率,提升用户体验。5G的超低延时,一方面,能够改善传统媒体运用视频流进行信息分发的时延,给受众呈现清晰度更高、内容质量更好的信息内容;另一方面,将大大缓解用户长时间体验虚拟技术导致的身心不适感,增强用户交互性,弥补传统媒体受众黏性不强的短板,为传统媒体融合社群提供信息和技术保障。
3. 5G时代下传统媒体的深度融合策略
依托5G商用带来的高速率、大容量、低延时,传统媒体与新媒体的深度融合应当重视思维融合、内容支撑和用户体验。
3.1融合万物互联,实现思维转型
5G的问世颠覆了整个媒介生态系统,传统媒体已经不能再单纯地停留在利用新兴科技拓展自身平台、终端的层面,应当促进思维意识与技术支撑软硬件同步融合,实现从内核到外化的全面共通互融。在基于用户画像形成的庞大数据前,传统媒体从业者要形成大数据思维——用真实动态的数据衡量用户需求,实现精准化、差异化传播。同时,应警惕“信息茧房”效应,给予用户适当建议,帮助突破认知局限;在万物互联的5G时代,多形态、多端口的媒体融合产品将不断丰富受众获取信息的渠道,因此,传统媒体必须拥有进化的产品思维——严格遵循移动优先原则,创新从“用户”到“产品”的媒体运作与盈利模式,将内容、渠道融合的最终样态落实到产品上去。
3.2融合优质内容,实现人机协同[4]
在5G时代,传播主体更加多元,传播渠道更加泛化和便捷,信息將迎来多场景、多维度、大容量喷发。在被碎片化信息充斥的媒介环境里,受众注意力将会变得稀缺,甚至会加大受众获取价值信息的难度。而这恰好契合了作为优质内容提供者的传统媒体的优势。5G下的传统媒体首先要坚守用优质内容驾驭算法,人机协同,加大内容把关力度,避免掉进算法陷阱;同时,充分利用在5G加持下的移动终端与平台,培育深度垂直的媒体新产业,寻找新的赢利点;此外,还应重视人才引领融合方向,[5]充分发挥人才的能动价值,自觉承担起用主流价值观把控信息以及舆论导向的职责,加强内容风控建设,健全舆论监督与引导机制。
3.3融合用户体验,实现全面沉浸
传统媒体既是内容生产者和信息分发者,也是用户体验提升者和社交关系构建者。未来,5G引领的社会不仅是媒介融合的社会,更是资源、关系、整个社会元素全面有效融合的社会。传统媒体一方面应当利用自身政策、公信力等优势,充分整合社会资源,实现用户在新闻、服务方面高效快捷的全面沉浸;另一方面,传统媒体应乘VR、AR技术东风,以实现新闻现场的场景化突破。在内容优质的基础上,积极拓展媒介产品应用场景与领域,完善传统媒体功能,延伸用户在娱乐、社交方面的多维体验。总之,传统媒体从媒介融合产品到运营思维都应以用户为核心,统筹利用5G高速率、大容量、低延时的优势,在增进媒介用户体验感方面的优化效果。
[1]李宝善.加快构建全媒体传播格局[EB].人民网,http://media.people.com.cn/GB/n1/2019/1022/c40606-31412460.html?ivk_sa=1023197a,2019(10):22.
[2]李青青.空间、地域、流动:移动新媒体研究的三个视角[J].南京邮电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15(04):67-71.
[3]刘波.形态、理念与策略:5G对媒体融合的深度影响[J].编辑之友,2019(07):17-22.
[4]陈凯星.建设智能化编辑部,打造“四全”媒体[EB].人民网,https://www.baidu.com/sf_baijiahao/s?id=1648711145123047838&wfr=spider&for=pc,2019(10):29.
[5]刘玉荣,张进,韩涛,李璐,王锦标,张铁军.基于协同创新、科教融合理念培养创新型人才[J].高教学刊,2018(06):35-37.
作者简介:张喻萱(1993-),女,硕士在读,传播学专业;刘迅(1957-),男,双学士学位,教授,硕士生导师,研究方向:影视文化传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