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议新媒体舆论对国家安全的影响和对策

2020-09-06何红英

写真地理 2020年21期
关键词:国家安全舆论新媒体

何红英

摘 要: 以互联网为代表的新媒体舆论在国家安全具有极端重要,分析研究新媒体舆论在国家安全中的作用,对于抵制和防范敌对势力的舆论渗透,维护国家伟大复兴战略机遇期稳定持久具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 新媒体;舆论;国家安全

【中图分类号】G206.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3733(2020)21-0280-01

随着移动互联网的高速发展,新媒体正在迅速渗透到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在推动社会形态发生改变的同时,也成为境内外敌对势力对我进行舆论斗争的重要渠道和平台。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网络安全和信息化领导小组会议上指出:没有网络安全就没有国家安全。这一论述阐述了以互联网为代表的新媒体舆论在国家安全的极端重要性。分析研究新媒体舆论在国家安全中的作用,对于抵制和防范敌对势力的舆论渗透,维护国家伟大复兴战略机遇期稳定持久具有重要意义。

1 新媒体舆论对国家安全的影响

近幾年,随着移动设备、网络平台等新兴媒体快速发展,新媒体正日益成为舆论斗争的重要战场,国家安全和社会稳定也面临许多新挑战。

1.1 利用新媒体舆论加大对我意识形态领域的渗透。敌对势力通过开设大量的网站,推广社交平台等途径兜售其“民主”政治和推销“普世”价值观,试图对我进行“和平演变”。在境外,他们为法轮功和“疆独”“藏独”等建立网站和技术支持,鼓吹“军队非党化”、“非政治化”和“军队国家化”,炒作社会热点敏感问题,妄图动摇我党执政地位。在国内,他们利用微信、微博等平台培植所谓的“意见领袖”,通过各种渠道抨击国家政治制度,发起舆论攻势,妄图用少数人的言论绑架国家政策。面对这些欺骗性蛊惑性很强的舆论攻势,如果缺乏必要的应对措施,很容易导致部分人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发生扭曲和错位,给国家意识形态稳定发展带来严峻挑战和现实威胁。

1.2 利用新媒体舆论使群体性事件发酵危害社会稳定。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微信、微博、QQ等新媒体网络工具越趋强大,社群网络信息庞杂纷繁,几乎能够涵盖每个人的工作生活方方面面,再加上平板电脑、智能手机等信息产品的普及,移动网络舆论传播阵地逐渐成为主流,“透明度”“渗透性”非常惊人,尤其对年轻一代而言,具有极强的社会动员能力。许多社会群体性事件经由新媒体的互动效应迅速放大形成网络舆情,一些不当的言论、恶意的谣言也会乱性丛生,进而加剧事件的不断升级,逐渐形成恶劣的影响。2018年10月,山东平度退伍老兵集体维权遭遇不公待遇,随后退伍老兵通过手机微信开始集结,在个别人员的夸大其词下,以激烈方式表达诉求,与警方发生肢体冲突。相关视频传到网上,被一些人员刻意歪曲描述,严重损害了社会稳定。

1.3 利用新媒体舆论丑化党和军队的形象。敌对势力利用我国在社会转型和深化改革的过程中,出现的官僚腐败、食品安全、医疗住房等社会热点问题,大肆攻击党和政府,在论坛、微博、微信等平台上,传播大量矛头直指党、政、军的灰色幽默和段子,一些新兴媒体和个人也极力推波助澜,煽动公众的不满情绪。他们甚至通过制假造假、偷梁换柱、移花接木等手段栽赃诬陷政府和军队,其目的就在于丑化我党我军形象,离间党群、军民关系,动摇社会安全稳定的根基。2017年11月,“北京红黄蓝幼儿园涉嫌猥亵和虐待儿童事件”爆出,迅速吸引全国人民的关注,不久便便传出“军队老虎团官兵长期集体猥亵儿童”的言论,事后经警方查明,系有人恶意编造、传播虚假信息,试图将脏水泼向军队,影响军队形象。

2 新媒体舆论影响国家安全的对策

面对以新媒体舆论对国家安全的影响与挑战,必须采取有力措施加强对新媒体舆论的管控,防范和遏制对国家安全造成的危害。

2.1 加强公众国家安全教育,筑牢思想防线。通过广泛深入地抓学习搞教育,引导公众自觉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自觉拥护党和国家的路线方针政策。国家宣传部门采取更为生动有效的方式宣传国家安全知识,帮助公众在和平时期树立起强烈的国家安全意识。开发利用中华民族文化丰厚资源,大力拓展和扩大国家文化版图,重视文化传播覆盖面积,增强中华文化的吸引力和感召力,增强民众对文化的自信感、对国家的认同感、对民族的自豪感,引导民众自觉献身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

2.2 利用新媒体多种渠道,做好舆论引导。提高舆论控制能力,主动出击,引领舆情向有利于我的方向发展。完善组织机构,进行舆情检测、研判和风险评估,研究制定引导方案,确定舆论引导话题、引导要点和引导原则。建立专业队伍,积极培养“意见领袖”和网络评论员队伍,及时发布评论,纠正过激言论,批驳错误观点,形成网上与网下呼应和支持的良好局面。讲究方法策略,注重快速及时发布信息,最大限度挤压负面和不实信息舆论空间,确保主流声音占据主导地位。

2.3 充分发挥制度技术优势,实施有效监管。按照“统分结合、相对集中、职责明确、权责一致”的要求,理顺新媒体管理体制,形成政府严格管理、企业依法运营、行业加强自律、社会共同监督的综合管理新格局。建立完善信息安全保障体系法规、有效防止有害信息传播的管理机制和舆情风险预警机制,对于违规散布反动错误言论、造成恶劣影响的行为,依据制度规定严肃查出。加大软硬件核心技术的开发、创新、和管理力度,研制能防止、过滤各种反动、有害信息的软件及监控系统,及时发现和剔除有害信息的侵入和干扰。

参考文献

[1] 宋帅.新媒体对当今社会意识形态发展的影响初探[J],东南军事学术,2012(5).

[2] 何雯、张付林.新媒体对意识形态领域的影响及对策[J],西安通信学院学报,2015(10).

猜你喜欢

国家安全舆论新媒体
阿桑奇突然被捕引爆舆论
国家安全视角下的战略物资储备立法完善
新媒体背景下党报的转型探析
对农广播节目的媒体融合之路
新媒体语境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话语研究综述
突发事件的舆论引导
华人卷入两起涉美“国家安全”案
谁能引领现代舆论场?
舆论引导中度的把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