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工作岗位的汽车发动机电控系统检修课程体系
2020-09-06林昱帆
林昱帆
摘 要:新形势下,随着汽车技术的进一步发展,社会对汽车维修人员的素质、知识、能力水平的需求也上升了一个重要的档次。汽车发动机电控系统检修课程属于职业教育的核心专业,不仅是人才培养的关键,也是学习内容的重点。基于工作岗位的课程体系开发,主要是探究汽车维修企业岗位的职业能力,根据能力本位,拟定科学的教学方案,展现一体化的实训课程。在实践教学的基础上,对课程实施二次开发,达到校企合作的人才培养战略标准。因此,本文首先提出需要探究的问题,并根据相关课程的现状,针对性的制定出课程体系构建措施。
关键词:工作岗位 汽车发动机 电控系统检修
1 问题的提出
从一定的程度上看,职业教育中汽车类专业人才培养目标,主要就是引导学生掌握现代化汽车的结构与原理、性能等基础知识。展现了应用先进仪器设备的汽车检测与故障诊断等实操技能,体现了良好的职业道德[1]。汽车发动机电控系统检修课程属于汽车专业的主干课程之一,理论性与实践性较强,需要在综合性发展的基础上,不断与时俱进。如果课程体系在设置的时候脱离了实践,教学方式倾向理论轻视工作岗位,那么就很难达到理想的培养目标。因此,从课程定位与教学目标的视角上,当前课程体系发展的现状?基于工作岗位的汽车发动机电控系统检修课程体系如何建设?就成为了目前形势下,需要探究的重点。
2 课程现状
汽车发动机电控系统检修课程属于汽车技术类专业的一门核心课程。需要学生在理论性知识的基础上,使用现代化检测或者是诊断设备,对发动机的电控系统元件,实施科学的诊断分析与故障分析,体现较强的工作岗位实践方法与能力。从课程定位与目标看, 汽车发动机电控系统检修课程主要是以“汽车构造”、“电工电子基础知识”等内容为主,在系统的学习过程中,学习基本的原理与结构、检修。为以后的 “汽车维修技术”、“汽车故障诊断技术”等相关知识的学习奠定良好的延伸基础[2]。在课程体系的设置上,需要相关的人员,先进行现状调查,之后认真的分析专业人才的培养方案,满足现代化的职业岗位能力需求。
从目前的形势上看,汽车发动机电控系统检修课程体系在建立的过程中,还存在以下的几点问题:第一,教学方式相对落后,课堂的教学氛围不活跃。从一定的程度上看,汽车类课程在教学的过程中,更加倾向的是传统的教学方式,以传授知识为主。“填鸭式”的教学方式,忽视了技能的培养。学生仅仅是被动的接受知识,缺少学习的主动性,长久下去,教师就很难实时性掌握学生的学习状况。对于汽车发动机电控系统检修课程来讲,理论与实践部分同样重要,缺一不可,不仅抽象,并且需要的理解能力较强。如果不能科学的实施知识的传授,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那么学生就很难掌握相关的知识,甚至放弃以后的学习。第二,教学内容的选取存在不合理的地方。汽车发动机电控系统检修课程种类较多,但是更加倾向的是理论性的知识。还有部分知识由于内容偏向陈旧,导致在学习之后,无法满足现代化的发展要求[3]。这个时候,就需要相关的学校,在工作岗位能力的角度上结合职业标准,根据职业能力,科学的组织教学内容。将理论教学与技能训练相互结合,将系统化与模块化相互结合,最终达到市场化的发展需求。第三,课程的考核评价形式比较单一。汽车发动机电控系统检修课程属于理论性与实践性全部偏强的课程,在考核的时候,需要注重全面性。但是,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基本上都是以最终的考试成绩作为评价方式。虽然设置了操作型的题目,但是也仅仅局限于书面表达上。这样长久下去,就会导致理论知识与实际操作训练能力脱节的现象出现。这样也就无法将考核诊断与反馈功能的价值呈现出来。这个时候,学校需要秉承科学发展观的主要思想,构建科学的考核评价体系,从整体的角度上促进学生综合性能力的提升。
3 基于工作岗位的汽车发动机电控系统检修课程体系构建措施
3.1 基于工作过程系统化的职业教育培养目标
课程体系的目标,首先,需要让学生掌握汽车发动机电控系统结构、维修、原理等方面的理论实施。其次,需要根据相关的诊断与维修数据进行科学的分析。之后,需要根据汽车发动机电控系统常见的故障诊断实施性能探究,包括零件的更换与维修部分。最后,需要查阅相关的资料,引导学生具备严谨的工作作风,增强对应的团队协作精神,体现良好的职业道德素养[4]。在满足职业岗位知识迁移的基础上,为以后的继续学习与教育提供良好的基础准备。
汽车发动机电控系统检修课程体系在建设的过程中,需要积极的融入行动导向与能力本位,充分的学习现代化的教育教学理念。在设计学习项目的时候,还需要秉承科学发展观的主要思想,根据学生的认知水平,循序渐进的构建组织教学构架。借鉴成功的经验,对教学内容与体系实施重组与整合。重视工作能力岗位的课程改革理念,提高实践教学的有效性,实施汽车发动机电控系统检修课程的能力体系建设。
工作岗位反映了一个职业的独特性,需要将实际的工作过程,按照职业成长的规律与认知,经历教学处理,比较学习,完成知识的内化与迁移。让职业类院校的学生学会发现问题、思考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并不是单一的知识传授过程,而是在实际应用的基础上,解决理论知识与实践操作脱节的问题,从本质上增强学生的职业综合能力,满足现代化的市场需求。基于工作岗位的课程体系建设,主要包含了三个方位的构建,分别是行动领域、学习领域、学习情境领域的相关设计[5]。主要是为了在工作岗位与工作过程中基础上培养学生的职业能力,实施有效的方法转化,构建多个“小型”的主题单元,将理论与实践结合起来。
3.2 发动机电控系统检修能力本位课程体系的构建
基于工作岗位的汽车发动机电控系统检修课程体系建设,需要结合一定的有序性、整体性、生成性,培养学生的职业发展与认知学习。首先,本课程需要在传统的课程体系下,实施结构与重组,形成新学的学习情境与任务单元。在“教、学、做”的基础上,在具体的学习情境中,掌握基本技能,满足知识、素养、实践操作的发展需求,增强对应的方法能力与社会能力[6]。其次,在内容上强调生命个体,在工作岗位的基础上实现有效的融合。以职业岗位需求为依据,常见的内容为载体,在典型任务当中,培养技能应用型人才的发展目标。结合学生认知,计划课时,在循序渐进的过程中,增强学生的专业技能。接下来,学情情境教学设计与实施的过程中,需要以汽车发动机电控系统检修工作岗位进行系统分析。也就是说,一共将课程分为8个学习情境,每次完成一个学习情境,那么,就是完成一个工作任务。课程的内容是针对学生岗位关键能力实施培养的,以 “必需和够用”为基础,结合具体的工作任务,让学生掌握基础知识与操作要领。制定周密的工作计划,在协作的过程中,排除故障,掌握职业技能,使用理论性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之后,在实际教学的过程中,教师还需要统筹规划,实施校企合作,建立校外实训基地。在 “资讯、计划、决策、实施、检查、评价”的基础上,提升学生的实践技能,满足职业化的发展需求[7]。也就是说,在“过程考核+期末考核+平时考核”的体系建设当中,将理论与实践结合起来,在工作任务基础上实施有效的检查与评估。在评价的过程中,需要重点评价学生的职业能力。紧接着,教学方法体系的建设过程中,可以使用任务驱动、头脑风暴、案例分析、现场教学等方式,借助现代化的多媒体技术,虚拟仿真技术,网络资源技术,激发学生学习的热情。最后,课程考核与评定,需要突出工作岗位考核。例如:在“汽车电控发动机燃油供给不良故障检修”的学习过程中,考核的内容主要是仪器、工具使用,喷油器检测,油器控制线路检测,正确起动发动机操作,操作规范性及安全性等[8]。
3.3 实施效果
汽车发动机电控系统检修课程体系在建设的过程中,本校学生参加了汽车检测与维修项目技能竞赛,并以团队的形式,获得到了二等奖。让学生真正在“学中做,做中学”的过程中,体会到了如何学,学什么,增强了职业技能,满足了成就感。并对授课教师提出 “双师”素质要求,对实训室的建设标准要求更高,对学生的理论与实践能力、语言表达能力、团队协作能力等需求更高。
4 总结
随着社会的进步,基于工作岗位的汽车发动机电控系统检修课程体系建立,打破了原有的填鸭式的教学方式,以学生为中心,以工作岗位为载体,围绕职业能力,将理论与实践结合起来,强调过程性,提高针对性,满足学生职业核心管理的发展需求,促進职业教育的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闫金红.基于工作岗位的药品生产技术专业课程体系构建[J].科技风. 2018(23).
[2]张文杰,张旭晨,王滨滨,郝双双,赵冬娟.基于真实工作岗位的课程开发的探索与实践[J].哈尔滨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7(02).
[3]王鹏.试析美国职业教育中的工作岗位备就技能[J].教育与职业. 2018(03).
[4]王丽娟.基于工作岗位的高职助产专业基础护理技术课程改革探讨[J].卫生职业教育. 2017(24).
[5]方彦.基于工作岗位基本技能的一体化实践教学体系的设计[J].内江科技. 2018(06).
[6]黄欲飘.汽车发动机电控系统课程的教学策略[J].西部素质教育. 2016(07).
[7]郑军龙.发动机电控系统课程教学改革的研究和实践[J].科技展望. 2019(15).
[8]汪家海.浅谈汽车发动机电控系统维修与故障排除[J].化工管理. 2018(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