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从功能对等角度探讨传统文化的翻译

2020-09-06陈杨齐珂悦

青年文学家 2020年24期
关键词:功能对等翻译

陈杨 齐珂悦

基金项目:桂林电子科技大学研究生教育创新计划资助项目《习近平用典英译策略研究》;项目编号:2020YCXS078。

摘  要:广西富川炸龙闹元宵是广西特有文化现象,研究传播相关文化有利于提升地方知名度和展现中华文化魅力。尤金·奈达的功能对等理论无疑为我们提供了贴切的视角;在该理论的基础上,运用翻译策略和技巧,不仅限于研究微观的文本翻译问题,更着眼于文化输出与交流的高度。

关键词:翻译;功能对等;富川炸龙闹元宵

作者简介:第一作者陈杨(1996-),女,汉族,湖北宜昌人,桂林电子科技大学外国语学院翻译硕士专业硕士在读,研究方向:英语笔译;第二作者齐珂悦(1997-),女,汉族,河南南阳人,桂林电子科技大学外国语学院翻译硕士专业硕士在读,研究方向:英语笔译。

[中图分类号]:H315.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2139(2020)-24--02

一、引言

目前,有关民族特有文化的翻译依然是一个难题。在翻译过程中,了解民族特有文化并掌握相关背景资料尤为重要。同时,我们需要在翻译过程中借助相应的理论——我们可以使用尤金·奈达的功能对等理论来指导我们的翻译。功能对等理论要求译者在翻译过程中注意目标文本的作用和读者的反应,不要求严格地坚守原文本的形式对等,而多关注翻译的内涵和精神。从功能对等角度我们将从词汇,句法和文本三个方面进行具体分析以提高翻译质量。

二、功能对等理论及指导作用

翻译对等在中西翻译理论的发展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在各种语言学家的贡献下,功能对等的理论得到了极大的发展。奈达的理论在传入中国翻译界后受到广泛欢迎,许多学者和理论家对此进行了研究。1969年,奈达的著作《翻译理论与实践》中,奈达对于“功能对等”给出了比较明确的定义:“如果译文读者对译文所做出的反应与原文读者所做出的反应基本一致,这样的翻译才能看做是动态对等的翻译”(Nida,2004:24)。郭建中提出,该理论的核心是译文读者对译文所做出的的反应与原文读者基本一致,即达到“最切近原语信息的自然对等”(郭建中,1986:3)。

奈达将功能对等理论分为两个层次,即最低层次的功能对等和最高層次的功能对等。前者是说“译文能达到充分的对等,使译文听众或读者能理解和欣赏原文读者对原文的理解和欣赏”(马会娟,2003:99)。后者则是指的是“译文达到高度的对等,使目的语读者在理解和欣赏译文时的反应,与原文读者对原文的理解和欣赏的反应基本一致”(马会娟,2003:99)。因此,实现最高层次的功能对等翻译是每个译者所追求的最完美的境界。“因此,译者在进行翻译的时候,应当着眼于原文的意义和精神,而不必拘泥于原文的语言结构,即不必拘泥于形式对应”(谭载喜,1989:32)。

功能对等理论作为奈达翻译理论体系的核心内容,既有深厚的理论基础也有着丰富的实践经验,打破了译界长期纠结于直译、意译的桎梏。由此可见,在功能对等理论下,译者应当灵活处理不同的文办,用最贴切的翻译去打动读者、传播文化。

三、功能对等理论视角下富川炸龙闹元宵的翻译

每年农历正月初十到正月十五元宵节是富川瑶族自治县“舞狮炸龙”的日子,人们借此祈求新的一年风调雨顺、吉祥如意。译者从三个层次进行翻译处理,译出了形式贴切、易于理解的译本。

(一)词汇层面的对等

在翻译四字词语或成语时,我们要注意整体意思,把握好信息的对等性。原文多描述性语言,因此我们在翻译时要结合文章的语境考虑词语的实际含义,根据情况采取一定的方式进行调整。

原文:从初十至……神楼香火缭绕,人声鼎沸……

译文:…The building was pervaded with the odor of the lighting incenses and buzzed with peoples prayers…

分析:在处理四字词时,我们一般很难直接找到于中文对等的英文表达,因此我们翻译的最重要目的就是完整的表达词组的意义。查阅了相关资料以后,我们知道 “香火缭绕”“人声鼎沸”的意思是说“香火旺盛,很多人来寺内朝拜,热闹非凡”;而在这个语境下,不拘泥于字对字的翻译,“香火缭绕”可以被处理为“pervaded with the odor of the lighting incenses”,省略掉“缭绕”的英文对应。同时,“人声鼎沸”指的是“人群发出的声音像水在锅里一样”,形容一种“人声嘈杂”的景象,而在文本中,人们都聚集在庙里上香祈福,因此我们可以处理为“…buzzed with peoples prayers”。

(二)句法层面的对等

句子形式属于典型的主谓一致型,而汉语句子一般是主题加解释的形式。因此,在句子翻译过程中,译者不仅要了解原句的性质和表达方式,还要对应句子的层次和结构,通过对句子结构和形式的重组,最终实现句子层面的功能对等。

原文:他先是动员儿子陪他上山挖洞,因为洞口只有碗口大,而且四周全是“天然”岩石和夹杂着密实的黄泥碎石,两人心有余而力不足,一无所获。

译文: He tried to mobilize his son to dig the bowl-size hole which was surrounded by “natural” rocks and dense yellow mud, but all the efforts were in vain and they found nothing.

分析:英语句子的重点一般在前面,我们分析整个句子,可以看出原文中有两个关于“洞”的短句,所以我们可以把它们处理成一个由“which”引导的从句,从而把汉语短句转换成更符合英语表达习惯的英语长句中。

(三)篇章层面的对等

译者在翻译文本时,无论篇幅长短,都要把文本看成一个意义完整的整体,要对段落结构进行分析,注意内部的逻辑关系。因此,在分析时,不仅要注意语言本身,还要看语言在什么样的语境中体现其意义和功能,也就是说,要从语境背景、情景语境、文化语境等不同方面考虑。

原文:每天傍晚,人们酒足饭饱以后,舞龙就开始了。首先是拜神楼,然后在喧天的锣鼓声中,开始在小巷内游行,每经过一户人家,主人就会不断地燃放鞭炮。有时是几条龙一齐串街起舞,龙舞到哪里,鞭炮声就响到哪里,看热闹的人们更是里三层外三层围得水泄不通。

译文:Dance Dragon started in the late afternoon when people were satiated with food and drink. At first, they would worship the Scared Building(also means a lamp building, the family who gets a new baby would light a lamp in there) and wherever the parade went through the cheerful sound of gongs and drums followed. Every time they passed a household, the owner would set off firecrackers to show his welcome. Sometimes, there would be several dragons dancing at the same time on the same street. Where there were dancing dragons, there were sounds of firecrackers. And where there was the sound of firecrackers, there were crowds scramble over to witness the spectacle.

分析:聯系文本,整篇文章都是在描写浓烈欢唱的节日,因此文段的基调应该是气氛浓烈、欢欣的。在进行翻译时,我们可以采用例如“cheerful, welcome, spectacle...”等等表示强烈气氛的词汇。与此同时,“酒足饭饱”指的是人吃饱以后心满意足的状态,那么在这里我们可以用“satiate”来表示人的“满足”状态,那么“酒足饭饱”就可以处理为“people were satiated with food and drink”。除此之外,“satiate”用在此处也能表人们对于节日热情和对于节日的满足快乐。句子“有时是几条龙一齐串街起舞,龙舞到哪里,鞭炮声就响到哪里”与中文的排比句有异曲同工之妙,欢乐、热闹的气氛扑面而来,英译时借助排比的句式表达热烈欢乐的气氛。

四、总结

富川炸龙闹元宵这一习俗作为广西特有非物质文化遗产已有六百多年的历史,对它进行研究和翻译能有效传播和交流文化。在功能对等理论的指导下,在处理这类文本时候不应该只拘泥于形式上的对等,还需要注意原文的语境和历史背景,做到贴切地传达出中华元素的魅力又具有充分的可读性。

参考文献:

[1]Nida, E.A. (2003). Toward a Science of Translating. Brill Academic Publishers.

[2]郭建中. 论西方的翻译对等概念[J]. 中国翻译, 1986(05):2-7.

[3]马会娟. 奈达翻译理论研究[M]. 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 2003.

[4]谭载喜. 奈达和他的翻译理论[J]. 外国语:上海外国语学院学报, 1989(05):28-49.

猜你喜欢

功能对等翻译
从文学的社会功用“兴观群怨”看《诗经》翻译之功能对等
莱尔《老年的浪漫》英译本语言浅析
解读翻译等值理论
科技英语翻译中的功能对等分析
本科英语专业翻译教学改革与实用型翻译人才的培养
浅析跨文化交际
商务英语翻译在国际贸易中的重要性及其应用
小议翻译活动中的等值理论
The Delivery of the Sense of Humor in the Translation of Jokes in Frien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