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与暗的挽歌
2020-09-06杨茜
摘 要:英国17世纪的著名清教徒作家约翰·弥尔顿的长诗《失乐园》主要讲述了天堂曾经的光之君主坠落了九个晨昏堕入地狱后引诱亚当与夏娃偷吃禁果,最终导致亚当与夏娃被逐出了伊甸园的故事。长诗虽然选自《圣经》,但诗中的魔鬼形象却大不相同。本文主要对比《失乐园》与传统基督教中的魔鬼形象并提炼其中所蕴含的原罪意识。
关键词:《失乐园》;约翰·弥尔顿;魔鬼形象;路西法;原罪
作者简介:杨茜(1995-),女,汉族,辽宁省葫芦岛市人,青海师范大学比较文学与世界文学专业硕士研究生在读,研究方向:中外文学与文化关系。
[中图分类号]:I10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2139(2020)-24--02
《失乐园》是英国作家约翰·弥尔顿(John Milton,1608年12月9日~1674年11月8日)创作的长篇诗歌,诗歌全文共12卷,以《圣经》作为创作蓝本,主要取材自《圣经·旧約·创世纪》。时至今日被誉为世界文坛上弥足珍贵的艺术瑰宝,分析《失乐园》中为魔鬼塑造的全新形象为长诗所带来的魅力。
一、黑暗的沉沦:传统的魔鬼形象
(一)传统的魔鬼形象
因为有了光明才会有黑暗,但失去光明后黑暗会依然存在。因此,在宗教体系中既有代表光明的神明同时也会有代表黑暗的魔君。传统的魔鬼形象大多是带来灾难与死亡的反面形象,如诱惑夏娃取食禁果的死亡天使萨麦尔、为人间带来疫病与毁灭的亚巴顿、参与末日审判并将三分之一的海水与土地变为苦毒的茵陈、原始混沌之海的支配者拉哈伯以及所罗门七十二柱魔神等。“悲哀之国的皇帝从半胸以上露出在冰层外面……如果他原先那样美如同现在这样丑一样。”[1]这是但丁在《神曲》中对魔君路西法的描写。在《启示录》中亦记载了许多的魔鬼的形象。这些魔鬼的形象本身大多是人们将生活中所发生的不好的事情的凝聚体,用以衬托神明的神圣与慈爱,也借以警告世人。传统的魔鬼形象与神明形象之间的落差非常明显,使人们心中的善良与邪恶的凝聚体,因此,传统的魔鬼形象一直是与神圣的天使形象对立存在的。
(二)光之子与暗之子之战
天使与魔鬼的对立自然也会引发战争,从数次的神魔角力以及著名的北境起义中便可以看出。在《死海古卷》中也记载了大规模的战争,被后人称为光之子与暗之子之战。从文中可以看出几位天使长均参与了战争,而与之对立的黑暗之子贝利尔、月之天使沙利叶等便是代表了传统意义以罪恶与灾难象征的魔鬼形象。《死海古卷》中对于大天使长米迦勒等天使的形象描写是无比光辉的,反之,与神对立的魔鬼则依然是站在黑暗的阴影里形象,他们为了毁灭、为了破坏而发动战争,这种毁灭与破坏对于人们是有危害的,显然在人们心中这并不是正面形象。
(三)地狱之门
地狱与天堂相反,是魔鬼的所在地。因此,地狱的形象与魔鬼的形象是相映的。在传统的观念中,地狱是罪人的惩罚之地,是一切苦难的发源地。“由我进入愁苦之城,由我进入永劫之苦,由我进入万劫不复的人群中。”[2]这是但丁对于地狱之门的描写,由此可见,在他的作品中的地狱与魔鬼的形象都是人世的苦难的集中体现。同样,在萨特的《禁闭》中也是将地狱定义为罪恶的灵魂互相折磨的场所,在这里存在的都是身负罪孽之人。综上所述,传统的魔鬼形象是沉沦于黑暗中的阴影,是尘世的苦难与灾厄的源泉。
二、自由的反叛:《失乐园》中的魔鬼形象
(一)《失乐园》中的魔鬼形象
不同于以往传统观念塑造的魔鬼形象,弥尔顿在《失乐园》中赋予了撒旦(Lucifer)敢于为自由而反抗的正面形象。他本是天堂里最光辉的大天使长,即使是坠落了九个晨昏,他依然是最美的光辉。在弥尔顿的宗教信仰中,显然不可能把撒旦作为可歌颂可赞扬的对象,所以在长诗的大方向上,他依然是与神对立的魔鬼形象。但是结合当时弥尔顿所处的时代背景来看,他对撒旦所做的事情是给予肯定的,也表达了自己希望通过反抗获得自由以及对封建权威的不满。由此可见,诗歌虽然萃取自《圣经》,但弥尔顿在《失乐园》中所塑造的魔鬼形象绝非等同于传统宗教意义上的魔鬼形象,而是塑造了一位如同希腊英雄式的反抗者与领导者的撒旦形象。
(二)北境起义与堕天之战
在长诗《失乐园》中,最能体现撒旦的反抗精神的情节便是他所发起的堕天之战。在《圣经》中,路西法的堕落被归结于不愿臣服于圣子之威,“明亮之星,早晨之子啊,你何竟从天坠落?你这攻败列国的何竟被砍倒在地上?你心里曾说:我要升到天上;我要高举我的宝座在神众星以上;我要坐在聚会的山上,在北方的极处。我要升到高云之上;我要与至上者同等。然而,你必坠落阴间,到坑中极深之处。”[3]。在《失乐园》中,撒旦因为引诱亚当、夏娃偷食禁果而引发了战争,最终失败并遭受神谴,在尘世间坠落了九天九夜终落于惩罚堕落天使的硫磺火湖中。在整理了地狱的势力之后,他决定继续挑战神的权威。从他发动的战争中可以透视到他对于自由的渴望和昂扬的反抗精神,这与宗教意义的神魔角力是完全不同的。
(三)潘地曼尼南
从《失乐园》的第一卷的最后可以看出,在堕入地狱后,撒旦便迅速与其余众位魔鬼及堕落天使们开始重塑自身的势力,并使玛门等在短时间内建造了恢弘壮丽的潘地曼尼南(万魔殿)。在《失乐园》中,万魔殿是由堕落天使们建筑的地狱都城。潘地曼尼南首先是由玛门提出的,同时在《失乐园》中也描写了恶魔们在这里举行会议的景象。“刹那间一座巍峨的建筑平地蒸腾而起,云雾缭绕,有悠扬交响乐之声,还有悦耳的嗓音,建造得宛若神殿……”[4]这是弥尔顿对万魔殿的描写,不同于地狱的阴森恐怖,潘地曼尼南宏伟壮阔如同神殿一般,可见弥尔顿对于逆天而行的路西法及玛门、别西卜和贝利尔、莫斯提马这些一起为自由而战的魔鬼和堕天使们是持有正面的、积极的态度的。综上所述,《失乐园》中的魔鬼形象是敢于为了自由而反叛天堂的英雄形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