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我呈现与表达:大学生微信朋友圈中“学习打卡”行为探究
2020-09-06吴俊蕊
吴俊蕊
摘 要 文章以“擬剧论”“主我与客我”理论作为主要理论支持,分析微信朋友圈中“学习打卡”的大学生人群的打卡目的、打卡行为变化和打卡行为效果。
关键词 微信朋友圈;学习打卡;拟剧论;自我呈现
中图分类号 G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2096-0360(2020)12-0087-02
1 学习打卡的勾勒与再现
微信朋友圈以其特有的社交方式——在朋友圈进行线上交流和分享作为面对面交流的重要补充使其俘获了大量使用者的芳心,朋友圈将传统人际交往模式具体化,呈现出了一种新的人际互动结构。
根据新华词典,打卡的原意是工作人员上下班时把考勤卡放在磁卡机上记录下到达和离开单位的时间。随着互联网的兴起,“打卡”一词被赋予了新的含义——提醒戒除某些坏习惯所做的承诺或者为了养成一个好习惯而努力通过持续性的分享坚持做的事情形成一种虚拟打卡。这种分享内容的方式逐渐在朋友圈里流行起来,尤其在大学生中异常火热。
朋友圈打卡行为分两种:一种是“被动打卡”即用户使用的第三方软件要求用户将学习内容分享到朋友圈进行的打卡,如流利阅读精读外刊活动,学习的100天中在朋友圈打卡满80天就可以减免199元的学费,相当于免费学习英语;一种是出于自身的意愿主动分享打卡、记录分享学习生活,如扇贝单词、北极星英语等学习英语单词类打卡,自习室学习打卡等。
2 自我需求的呈现和表达——打卡的动因
2.1 展示自我、塑造形象
美国著名社会学家戈夫曼提出的“拟剧论”认为社会和人生是一个大舞台,人就像在舞台上表演的演员,在人际互动过程中总是有意无意地运用某种技巧和方法来塑造自己给人的印象[1],使他人形成对自己的特定看法,其表演的行为也会趋于满足他人的愿望。
随着社交媒体和现实生活的紧密融合,在社交媒体上的形象和现实生活中形象的契合度越来越高,我们每天在朋友圈呈现的内容也成为了人们自我形象建构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人们更加注重“印象管理”,在朋友圈中试图展示“完美”的自己,而“学习打卡”是一种优秀的正面形象自我表达。
“表演是有意或无意地设计出来的,用以给他人制造一个‘我们是谁的印象,这是一个理想化的‘自我”。“打卡”表演往往分为两种形式,一种是理想化表演,我们会自己斟酌自己想发布的内容,心里暗暗评估这条内容是否符合事宜,是否能够获得他人的肯定。学习打卡者在朋友圈进行打卡时会预估观众的肯定度——给父母亲戚长辈塑造爱学习的乖孩子形象。二是故意误解表演:这种表演就是为了给观众带去错觉,当今社会知识焦虑的流行,一部分人处于群体性行为盲从,看到身边的人纷纷阅读打卡,害怕自己与所处的“圈子”格格不入,也在朋友圈进行打卡,目的是进行一种故意误解表演,展现其知识分子的形象。
2.2 社交互动的需求
陈力丹认为,人际传播是出于情感、归属和控制三种需求[2]。在这个互联网飞速发展的时代,主要的人际交往模式是线上和线下相结合,尤其是大学生,由于地理位置的原因远离熟悉的朋友圈子,无法在现实社会中与其进行交流互动,只能依靠网络上的社交平台维系关系,朋友圈建立的虚拟社区不仅与现实生活的交融,其私密性和信息相对安全性也成为重要的自我呈现和人际交往的平台。在这个“弱联系”的社会中,人们的存在感普遍缺失,朋友圈中的自我展示和人际互动成为人们获取个人价值和社会价值的重要方式,内容和信息的分享有助于促进弱联系向强联系的转化。在朋友圈分享自己的学习内容并进行打卡,部分好友进行点赞和评论,双方有了互动,满足了大学生群体社交互动的需求。
梅罗维茨的“情境论”提出,在新媒介下会出现新情境,在新情境下就会引导出新行为。第二媒介时代,电子媒介的出现产生了新情境,在如此新情境下的产生引导行动者采取新行动[4]。即作为社交媒体的微信通过形成朋友圈的新型情境,从而要求在朋友圈中的参与者践行一套新的、默认的社交行为。俗话说物以类聚,人以群分,这种出现基于共同兴趣爱好而存在的“打卡”群体,增强了打卡者的群体归属感。另外,从某种意义上讲,这种凭借学习打卡树立个人形象,使得个人在网络空间中不断确立个人价值、拥有存在感的行为存在也是一种技术赋权。
2.3 满足“客我”和自我期待
“客我”是指作为他人评价和社会期待的自我,在寻求社会认同过程中[3],“客我”的满足发挥了重要的作用。社会打卡的过程是持续性满足自我期待的过程,也是生成自我效能感并不断强化的过程,即强化对自我能力的反应和理解强化的过程。随着打卡天数的不断增加,自我效能感也会随之增强。
打卡者预先设定一个目标,逐步积累自我成功的经验,在积累经验的过程中看到与自己有相似经历已经成功的替代性经验,看到朋友圈中其他人打卡也激励了打卡者打卡行为的继续。同时周边人的点赞、激励以及劝说也提高了自我效能感。随着自我效能感的提升,人们会使自己的行为持续下去或者给自己设定更有挑战性的目标,并激励自己不断努力达到目标,满足“客我”的要求。
大学生作为一个求知欲较旺盛的群体,对于知识的渴求与海量信息无法转化为自我知识的矛盾加深了大学生群体的知识焦虑。“害怕自己落后于人,害怕自己落在信息之后”的心态使得大学生群体不断适应在新的情境下出现的新的学习行为与方式。每天的打卡学习给了人们一种强烈的自我暗示——“我今天也有好好学习”来缓解这种焦虑,通过缓解这种焦虑来满足自我要求和期待。
3 社交承认的满足感陷阱——学习打卡行为反思
在现实实践中,出于监督自我、提升自我的实用性目的在朋友圈进行打卡学习的初衷往往在打卡的过程中不被坚持下来,在打卡的后期出现动力不足、“形式打卡”的状态,其维持的动力逐渐转变成对自我形象的塑造、社交进行的需求,自我理想化的状态保持。
当公开宣布自己的目标时,人们会把“已说”的事情当成“已做”的事情,将他人的承认在脑海里不断固化自己已经达到的目标。也就是说当人们把打卡的内容发布到朋友圈里,告诉他人你已经“完成今日学习”了,就会有自我暗示“我已经学习了”,这就是社交承认给人带来的满足感,但实际上这种打卡已经流于形式,并没有真正提高学习能力,甚至人们会出现一种“我今天也很努力”的幻想,从而陷入这种满足感之中,使得对自我的认知出现偏差,让打卡流于形式,起不到监督自我完成目标的作用。
由于不同人对于朋友圈的领域类型、社会交往的定义不同,不同的人对于朋友圈的打卡行为的反应也是不同的,有些人以鼓励和监督好友为主,通过互动进一步增强了双方的关系,但是一部分人也会认为这种打卡刷屏行为降低了朋友圈的体验感,影响到了他们的私人空间,从而屏蔽打卡者的朋友圈,使得双方的交往互动降为0,违背了打卡者出于社交互动需求的目的。
4 总结
研究发现,出于提升自我、监督自我的目的的学习打卡本身在生活中是本一件自发的具有生活仪式感的行为,在这个信息爆炸和泛娱乐化的时代,它帮助人们缓解知识焦虑和学习心理压力,监督大家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利用碎片化的阅读时间不断充实自我,寻找个人价值于自我肯定,给人们带来了一种使命感和自我满足感。这一行为是用户的一种展示自我、塑造形象的表达,社交互动的需求以及满足“客我”的过程。但是由于在打卡的过程中,这种主动的监督学习行为容易发生改变,过度的“表演”会让大学生陷入到社交承认的满足感当中沉迷于自我幻想中迷失真正的自我,将已经“说了”的事当作已经“做了”的事,极易卷入“形式打卡”的漩涡中。因此在笔者看来这种打卡学习方式虽然可以在短期内提升个人的知识文化水平,但是由于打卡过程的目的发生转变,从长期来看不利于真正提升大学生的学习和思考能力。
参考文献
[1]约书亚·梅洛维茨.消失的地域:电子媒介对社会行为的影响[M].肖志军,译.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2.
[2]陳力丹.试论人际传播[J].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科版),2006(10):191.
[3]车淼洁.戈夫曼和梅洛维茨“情境论”比较[J].国际新闻界,2011(6):41-45.
[4]马克·波斯特.第二媒介时代[M].范静晔,译.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2000:44-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