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数据新闻在气象新闻报道中的尝试与探索

2020-09-06肖红雷王晨

新媒体研究 2020年11期
关键词:数据新闻气象融合

肖红雷 王晨

摘  要  数据新闻是随着数据时代的到来出现的一种新型报道形态,是信息技术变革后手段的创新,是传播体系变化后受众的需求,是媒体格局再造后理念的重构。文章主要介绍气象新闻报道在数据新闻领域的一些尝试与探索,通过分析近年来高影响力数据新闻特点,为进一步推动数据新闻在气象新闻报道中的广泛应用提出了自己的意见和想法。

关键词  数据新闻;气象;融合

中图分类号  G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2096-0360(2020)11-0113-03

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提出“实施国家大数据战略”,首次将大数据提升到国家战略的层面[1]。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纲要进一步深化了大数据国家战略,提出要“实施国家大数据战略,把大数据作为基础性战略资源,加快推动数据资源共享开放和开发应用,促进大数据产业健康发展。”[2]大数据,是随着人类社会科技不断进步、网络技术不断革新,应运而生的一种新概念。通过互联网技术的发展,我们可以将各类信息转换成数据进行存储、处理、分析。在数据的深度分析、研究过程中,人们进而探索发现新的知识领域,并且通过数据分析进一步创造新价值。这种发展为我们带来的是一场规模巨大、影响深远的新型时代变革,标准化、数字化、信息化、移动化将渗透到经济社会发展的每一个角落,融入甚至改变公众原有的生活方式。

1  数据新闻的概念及应用

国家大数据战略的提出,直接推动了各级政府、各类行业的数据开放与共享,数据的高度共享推动了数据壁垒打破、数据深度分析,促进跨学科、跨领域的数据合作。而随着传播媒介的迭代更新,受众新闻素养的不断提升,公众对知识的获取方式、广度深度、真实准确等方面发生了较大变化。公众更加希望通过看到更多的客观信息、数据,从而自己判断出事件结论。

1.1  概念

数据新闻是随着数据时代的到来出现的一种新型报道形态,是数据技术对新闻业全面渗透的必然结果,它的出现在一定程度上改变了传统新闻生产流程[3]。或者说数据驱动新闻,是指基于数据的抓取、挖掘、统计、分析和可视化呈现的新型新闻报道方式[4]。数据新闻形态的产生,是信息技术变革后手段的创新,是传播体系变化后受众的需求,是媒体格局再造后理念的重构。

1.2  国内外应用

数据新闻作为一种跨学科、跨领域的新型报道方式,被各大媒体广泛应用。2009年初,《卫报》在其网站上创立“数据博客”栏目[5]。2013年5月,人民网推出第一条数据新闻“走进中央党校的国际政要”;10月,财新传媒成立数据新闻实验室;2014年春节期间,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央视)首次推出数据新闻节目“据说春运”[5]。

中国气象局作为专业性较强的政府部门,面对大数据时代带来的新要求,积极适应媒体格局变化,主动联合新华网于2016年开展数据新闻报道,共同开创“聊天儿”栏目,挖掘气象数据背后的新闻资源。

2  数据新闻的优势

2.1  历史数据资源重新利用

数据新闻产生的重要基础是海量数据,制作者通过在海量数据中的关联分析,找寻客观事物發展趋势及规律,最终通过图形、图表等方式进行呈现。海量的数据在新型互联网技术、大数据分析技术出现前,更多时候处于无人问津的状态,或者说是在等待技术发展开启数据大门。数据新闻的出现将尘封多年的公共数据、专业数据汇聚到一起,通过数据关联的形式挖掘出数据背后隐藏多年的“秘密”。

2.2 众多个体通过数据进行有效关联

数据,其奇妙特性在于看似不相关的个体,也可以通过数据进行合理关联。如空气污染指数可以与污染物排放量、机动车保有量等环境数据相关,可以与气温、降水量、风速风向等气象数据相关,也可以与假日数量、出行人次等生活类数据相关。数据新闻的产生,将人物、事件、事件、环境等众多个体,通过在海量、繁杂的数据中深度挖掘,用数据的形式关联在一起。

2.3  以数据为主线,新闻语言更加客观

数据新闻被大量采用前,新闻记者更多的以现场描述、第三方讲述、自身理解表达等方式进行新闻报道,力求新闻客观、真实。但是,记者写出的新闻是其看到事件发生后,基于自身理解的基础上撰写的新闻稿件,难以避免出现主观情绪。数据新闻,更多的是通过数据展示客观事实,没有主观观点,更多的是通过分析数据之间的关联度,让读者自己判断事物之间的联系及未来发展趋势。

2.4  数据可视化呈现,激发受众阅读兴趣

数据新闻为了更加客观、真实反映事物之间的关系,证明自身观点的正确性,往往会展示大量相关数据进行相互印证。其带来的另一个优势在于满足新媒体环境下受众越发增长的求知欲,受众可以在数据新闻报道中挖掘自身感兴趣的数据,提升科学素养。此外,数据新闻的展示方式不断进化,其美化程度不断适应受众审美,增加阅读乐趣。

3  气象数据新闻尝试

3.1  直观展示气象灾害影响

我国是世界上受气象灾害影响最严重的国家之一,灾害种类多,发生频率高,影响范围广。每年因各种气象灾害造成的农作物受灾面积达5 000万公顷,受暴雨、干旱、高温热浪、沙尘暴、雷电等重大气象灾害影响的人口达4亿人次[6]。我国受台风影响非常严重,沿海各省、中部地区均会受到台风影响,每年在西北太平洋生成的台风约28个。基于此,中国气象局气象宣传与科普中心、国家气象中心联合澎湃新闻共同策划设计制作数据新闻《数说台风68年》,该作品获美国新闻设计协会(SND)2017年图形专题策划报道类优秀奖。作品使用H5,形象、生动展示了1949年至2016年影响中国的台风数据。通过台风路径曲线动画,客观、真实反映我国的台风路径和数量;通过统计我国各省(区、市)受台风影响的次数及受灾程度等数据,直观展现台风给我国带来的巨大影响。读者可通过点击不同功能按钮的方式进行数据探索,极大增强数据新闻的交互性,使新闻报道变得生动、有趣。

3.2  创新气象服务产品

中国气象局始终秉承“以人为本、无微不至、无所不在”的公共气象服务理念,为经济社会发展、公众生产生活提供基础支持,服务产品不断丰富、服务领域不断拓展、精细化程度不断提升。但是,公众对气象服务的需求日益增多,对跨部门、跨学科的集合预报产品提出新要求,公众更喜欢看到简洁、易懂,且对生活指导性更强的气象服务产品。

为尝试满足公众新需求,中国气象局气象宣传与科普中心、中国气象报社联合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央视)在2018年春节期间,共同设计制作数据新闻《大数据解析旅游地春节天气指数》。该产品根据春节假日期间的全国各大城市天气预报,结合旅游热点、交通状况等数据,制作春节假期旅游天气指数。将原有复杂、难懂的气象信息、交通状况数据,通过热力图的形式直观呈现给公众,让原本生涩、难懂的数据变得简洁易懂。

3.3  科学解读重大天气过程

气象宣传科普工作的一大功能在于针对社会公众关注的热点气象工作、关切的重大天气过程等方面及时答疑解惑,引导舆论客观传播气象信息。目前,针对高影响的重大天气过程解读以专家访谈、科普短视频、原理动画等方式进行,普遍存在主观表达观点、灌输式传递气象信息的问题,未能通过客观真实说明天气形式让公众自我分析出结论的宣传科普产品。

为了丰富科学解读重大天气过程的产品形式,2019年初中国气象局气象宣传与科普中心、国家气候中心联合澎湃新闻共同设计制作数据新闻《南方阴雨大赛|60年的数据告诉你:这是太阳流浪最久的一次》。针对2018年底至2019年初,我国南方地区出现持续阴雨寡照天气,通过数据图形的形式直观展现南方城市降雨日数、日照时数60年间的变化趋势,客观真实反映此次过程的罕见程度。

4  未来与展望

通过近年来在数据新闻类产品中的尝试发现,气象作为较专业的科技型部门,在数据真实度方面具有较好的社会形象,公众信任度较高;在数据储备的宽度和深度上,具有明显优势;且气象服务与经济社会发展、公众生产生活联系紧密。从而使得针对气象数据挖掘、分析制作的数据新闻,普遍受到公众高度关注,产品客观真实便于公众理解,同时也将专业化数据通过公众易懂的方式进行展现,在部分程度上满足公众对专业领域知识的求知欲望。对于下一步深化做好气象数据新闻产品,建议从以下3个方面重点提升自身能力。

4.1  建设专业化数据中心

数据新闻产品制作的核心是气象数据,高质量、高影响的数据产品核心是能够为公众提供专业化服务,所以要加强数据资源融合。以中国气象局融媒体平台建设为基础,建设专业化宣传科普数据中心,融合国家级气象宣传科普资源和相关气象服务产品资源,实现国家级气象数据资源的融合,不断丰富数据维度。

4.2  组建数据新闻生产工作室

专业化的数据新闻生产需要组建专业化团队,可借鉴中央厨房工作室模式,建立气象数据新闻生产工作室,其中包括新闻记者、数据分析师、气象专家、视觉设计师等角色。具备数据分析处理、数据可视化等方面能力的新闻记者是工作室的灵魂与核心,负责通过数据找寻新闻价值,撰写新闻报道;数据分析师负责挖掘、清洗、处理数据,提供数据支撑;视觉设计师负责对数据可视化呈现进行美化,是产品表现形式符合大众审美,增加公众的阅读兴趣;气象专家负责审核专业知识。

4.3  完善全媒体发布渠道

在此前制作的数据新闻尝试了不同类型的产品,如H5、短视频、图文等,涵盖了大部分适用于新媒体传播的数据新闻类型,其发布渠道更适用于微博、微信、App等新媒体渠道,这对中国气象局新闻宣传渠道的建立提出更高要求。下一步,在梳理建立中国气象局微博、微信矩阵的基础上,需要进一步加强中央媒体的新媒体发布端加强战略合作,合力打造优质产品,扩大产品影响力;与自媒体、商业平台加强数据合作,扩大数据资源,策划、制作服务领域更加广阔的新型产品。

参考文献

[1]党西民.国家大数据战略及对未来的影响[J].中共云南省委党校学报,2016(5):160-164.

[2]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纲要[EB/OL].(2016-03-17)[2020-03-05].http://www.xinhuanet.com/politics/2016lh/2016-03/17/c_1118366322.htm.

[3]郭钦.数据新闻:大数据时代新闻报道新模式[D].武漢:华中师范大学,2014.

[4]方洁,颜冬.全球视野下的“数据新闻”:理念与实践[J].国际新闻界,2013,35(6):73-83.

[5]刘义昆.大数据时代的数据新闻生产:现状、影响与反思[J].现代传播,2014,36(11):103-106.

[6]秦大河.影响我国的主要气象灾害及其发展态势[J].中国应急救援,2008(6):4-6.

猜你喜欢

数据新闻气象融合
气象树
“五学”融合:实现学习迁移
刚柔并济
破次元
融椅
文章有象
中外数据新闻编辑流程比较研究
大数据时代新闻的新变化探究
媒介融合时代数据新闻可视化教学探索
从“数据新闻”看当前互联网新闻信息传播生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