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论民族声乐作品中传统民歌的演唱与表现

2020-09-06辛雅靖

传媒论坛 2020年9期
关键词:旋律

辛雅靖

摘 要:在民族声乐作品之中其传统民歌是非常重要的一类,而在演唱传统民歌这一类作品的时候对演唱者而言最为基础、最为重要就是要可以准确且充分的演唱作品。而在目前所拥有的民族声乐教学模式中存在不够全面的问题,在教学之中通常只是单一的要求了声乐的唱法,而演唱者要是想唱好一首民族歌就一定从多个方面进行。本文则是从音乐、风格、感情、表现等多个角度来分析传统民歌的演唱,最大程度的保证在演唱传统民歌的准确、风格明显、理论扎实、形象生动。

关键词:传统民歌;调式;旋律

中图分类号:G623.7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6-5079 (2020) 09-0-01

一、引言

近幾年以来,在我国所有的民族声乐作品之中,持续不断的融入了各种类型的歌曲,同时歌曲的题材、风格、来源、形成的方式等等也是各有不同,不同的歌曲在演唱时其表现的方式也有着不同的地方。

二、特殊音调

在传统民歌之中有着许多富有特色的音调,在歌曲之中充分的体现出了民族风格与情感内容,而这些音乐与创作歌曲又有所不同,在传统民歌之中每一个节奏、每一个音都是通过一代又一代的民众不断的编创与修改之后才流传下来的,而这民歌在一定程度上也客观的反映出了当时劳动民的生活。

(1) 旋律。在传统民歌之中有着形式不一、高低起伏、各种各样的旋律,但是都有着基本的规律。而这其中的旋律按照演唱时的规律来进行划分,可以将其划分为对称式旋律、长句式旋律、说唱式旋律这三种旋律。而以上三种不同的旋律在演唱的过程中都是使用不同的方法将其表现出来的,以此让演唱达到最好的艺术效果。以青海之中的“花儿”为例,其中就运用了很多非常经典的长句式旋律,其曲调跌宕起伏、高亢悠长、节奏自由,同时其音程也有着较大的跨度、尾音较长的特点。以青海民歌之中《上去高山望平川》为例。

《上去高山望平川》这一首民歌以13+11+13+11的结构组成,其句子相对较长,而相对稍短一些的句子如其中的乐句也有着十一个小结。而这首民歌旋律也有着较大的起伏,基本上每一句歌词之间的音程的跨度都在八度以上,而其中音程跨度最大的则达到了十二度,通常情况下演唱者在演唱这一首民歌的时候因为其旋律线较为悠长,且难把握、难记住的特性,演唱者在进行演唱之前都需要先记住该民歌旋律的骨干音,然后再是记住骨干音的基础上添加旋律的短小音符与相应的拖腔。在演唱音程跨度较大的时候,演唱者还需要注意其音高是否准确,例如,在演唱时出现了十二度的距离时演唱者还需要做到完全的掌握,这样才能够游刃有余。

(2) 调式。民歌使用了我国的民族调式、包含了五、六声的宫、角、商、羽、微调式,以及齐声的清乐、雅乐、燕乐调式,也正是这些丰富的调式在能够让民歌作品更加是生动灵活、色彩缤纷。在让民歌色彩更加丰富、生动的同时,其表达的复杂性也随之上升。由于其多种多样的调式,让民歌能够表达出许多复杂的情绪、细腻的描写情感,更加的富有色彩与理论性。例如陕西民歌中的《绣金匾》,绣金匾就是一首家里清角的六声商调式,而陕北民歌中的《横山里下来些游击队》就使用了五声中的微调式,而山西民歌中规定《走西口》则是一首使用了七音清乐调式,而《太阳出来喜洋洋》这首四川民歌与《小河淌水》这首云南民歌都分别使用了五声商调式与羽调式。在以上调式之中,羽调式与微调式的应用范围相对较多,而商调式与角调式相对较少,在不同的歌曲之中都会选择使用不同的调式来配合句子,例如,宫调式、微调式、商调式这一类较为明朗的调式,通常都是运用山歌或者描写生活状态这一诶之中。而其中角调式羽调式色彩柔美的调式同时运用于在表现思想感情、爱情题材等方面。除了使用不同的调式来表现作品。而在这些较为基本的调式之上还会出现转调,而转调则就要求了歌曲的演唱者必须要详细的了解转调的意义与过程,只有这样才可以充分、正确的表现出歌曲的内容。

(3) 节拍节奏。所有民歌的节奏通常都是灵活多变的,大多数是以2/4,3/4,4/4为主。而在这种简单且熟悉的节拍之中还有着我们需要研究了解的内容。虽然诸多的山歌一类的歌曲作品都是以2/4,4/4节拍进行记谱的,但是这些山歌的节奏都是只有的,例如,在上文之中我们所提到的《上去高山望平川》这一类民歌,这一类作品的节奏都是自由的,而演唱者则需要对此进行研究。虽然大多民歌的节奏都是自由的,但是在不同的地域、不同的民族之中其节奏的特点都各有不同,因此我们需要能够良好且准确地控制自由节奏的度,例如,青海中的花儿其自由节奏并不注重重音,也不强调音乐的动力性,其自由中的音乐又飘又高。而蒙古族则是在节奏自由的基础保留了长调的重音感,在自由的拍子之中依旧在聚集音乐的动力性,并特意在一个点上进行爆发。

三、结语

在民族声乐所有的作品之中,传统民歌是第一大类,而针对民歌作品的演唱而言,最为重要的就是要求演唱者必须要充分准确的演唱民歌作品,而在如今的民族声乐的教学中,只要求唱法并不能满足民歌演唱的要求,要想唱好民歌就一定要从情感、音乐、风格以及表现等多个方面深入的进行研究。因此,演唱者在进行演唱之前才更应该做好演唱相关的准备工作,进而提高自身的实践能力与理论能力,只有这样才能够将民歌作品原汁原味的演唱出来,这样不仅保证了演唱有着学派的准确、严肃与专业,还能够将原生态的民间音乐中的特色部分有效的体现出来。

参考文献:

[1]戴勇.论民族声乐作品中传统民歌的演唱与表现[J].乐府新声(沈阳音乐学院学报),2019(03):206-211.

猜你喜欢

旋律
唱响百年旋律,共谱劳动新篇
Jay—A Revolutionary Musician
甜心旋律
给你的信
巴拉莱卡琴:从指尖流出的动听旋律
以往鉴来,向明天出发
丰收的旋律
7月,盛夏的旋律
星空的旋律
大地的旋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