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融媒体时代背景下新闻编辑的创新意识培养探究

2020-09-06张发扬

传媒论坛 2020年9期
关键词:新闻编辑融媒体时代创新意识

张发扬

摘 要:新闻编辑是新闻素材的整合者,其工作质量关系到所播出新闻的实际质量。本文将以新闻编辑的创新意识为重点,从培养现状以及培养路径两方面详细阐述其在融媒体时代背景下的新发展,希望能够为从事相关工作的人员提供一些工作思路,仅供参考。

关键词:融媒体时代;新闻编辑;创新意识

中图分类号:G21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6-5079 (2020) 09-00-02

一、引言

为迎合融媒体时代背景下对新闻编辑工作提出的新要求,新闻编辑以及新闻媒体的相关负责人应当以提升编辑人员的创新意识为重任,并以当前意识培养过程中所出现的问题为依据,有针对性地实行相应培养措施,使新闻媒体在强大的竞争压力下占据一席之地。

二、融媒体时代背景下新闻编辑的创新意识培养现状

融媒体时代的发展,对媒体行业而言,既是机遇也是挑战。虽然当前我国大部分新闻媒体均开始注意到对新闻编辑工作进行创新的重要性,即迎合时代发展与新闻媒体发展大方向,但是在此过程中仍然存在一些问题使创新意识培养成果不尽如人意,具体有以下几点:第一是创新观念树立不完全,虽然部分新闻工作者认识到要创新新闻编辑工作,但是在实际工作中仍旧难以转变长期以来的固有观念;第二是新闻编辑工作者自身业务能力不足,即使大力倡导创新意识与创新工作方法,也由于工作人员水平不足使得创新任务的进行显得力不从心;第三是新闻编辑内容陈旧,新闻内容仍旧停留在原本层面,缺乏自主性与时效性,使新闻的吸引力不强;第四是新闻编辑形式落后,固定的新闻编辑模式使读者或听众的视听兴趣逐渐降低,没有考虑到不同受众群体的不同需求。

三、融媒体时代背景下新闻编辑的创新意识培养路径

(一)树立创新观念

创新观念的树立是培养新闻编辑工作者创新意识的核心与前提。在新闻编辑工作者心中树立创新观念能够促使其在具体工作中始终以创新为前提,采用创新型工作方法对新闻稿件的内容、编辑模式进行有效创新,提升新闻稿件的吸引力与质量,大大提升新闻媒体在融媒体时代背景下的影响力。对此,需要从两方面着手进行。

第一,作为新闻媒体的管理人员自身要树立创新意识,明确创新型工作形式与方法对新闻媒体的重要性,并以定期开展会议或主题活动的形式向新闻编辑工作者传达创新意识,使创新意识在新闻编辑心中牢牢扎根[1]。

第二,作為新闻编辑工作者要全面且深入地了解融媒体,在融媒体时代,无论是传统的广播电视等新闻媒体还是新兴自媒体平台都在经历着各种各样的冲击与挑战,所以新闻编辑人员应当充分吸收新媒体的优点,分析社会热门新闻媒体的成功路径并以此为借鉴加强自身,如避免在报道中脱离实际,转向与实际生活相结合的编辑方向等。

(二)提升创新能力

新闻编辑工作者自身的业务能力水平是提升创新意识实际落实效果的基础,所以相关负责人与新闻编辑人员都要重视其作用,通过种种手段进行加强。对此可以从以下几方面着手进行。

第一是组织定期学习活动,新闻媒体高层应当为新闻编辑人员组织定期、分批性的学习活动,既可以以邀请其他单位先进编辑工作者进行讲座的形式开展,也可以联合多家新闻媒体开展工作交流活动,不断丰富编辑人员的创新型工作经验。

第二是以老带新、树立榜样,此“老”是指单位内利用创新意识与创新型工作方法进行过一段时间实际工作的先进新闻编辑者,在工作中对创新意识不强以及新入行的年轻工作者传授经验,促进单位内新闻编辑人员的整体水平提升。

第三是提高新闻编辑准入门槛,在此环节中一方面可以在面试中增添有关于创新意识的问题以检验应聘者的创新能力,另一方面也可以建立校企合作关系,由各高校培养专业的、具备创新意识的编辑人才,直接输送至新闻媒体单位。第四是建立竞争性工作模式,如年底评比、奖惩制度甚至末位淘汰制,以此激发新闻编辑工作者的创新热情与积极性。

(三)创新新闻编辑内容

新闻内容是新闻编辑工作者将创新意识应用到实际工作中的具体体现之一,为优化新闻编辑内容,增强创新意识的实际作用,应当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第一是收集受众群体的大致信息以及需求倾向,由于各新闻媒体的主要报道方向不同使得受众群体各有不同,所以各新闻媒体的编辑人员应当以受众群体为主,通过问卷调查、新闻收视率走势分析等方法了解受众群体的新闻倾向,编辑出更受群众喜欢的新闻稿件。

第二是注重新闻内容的深度性与权威性,由于新闻媒体与娱乐媒体不同,其一举一动都会受到社会的强烈关注,意义重大,所以在进行新闻编辑工作时务必要注意新闻稿件所表达含义的深度性与权威性,为群众做出客观、冷静的新闻分析,如《中国免除外债穷大方?看事实》一文在负面舆论尚未完全形成的情况下及时以缜密言论和丰富、切实的数据证据反驳谣言,起到了以正视听作用,被两百余家媒体,上千微信公众号转载[2]。

第三是创新新闻传播语态,新闻编辑所使用的具体语言严重影响着新闻播出的实际效果,为达到增强新闻内容宣传力度的目的,针对于不同类型的新闻内容应当以不同的新闻语态进行播报,如在对菜市场商品普遍涨价、某小区严重漏水等与民生息息相关的新闻进行报道时要尽量采取“接地气”的语言类型,使听众或观众在新闻播报中感受到亲切以及新闻媒体和市政领导对民生的关心,而在报道党政有关新闻时则要以播报对象为主,尽量采取温和的语言引起党员干部的共鸣,激发干部的工作积极性,以各主流新闻媒体陆续推出的《干部状态新观察》栏目为例,此栏目是为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要倾听基层干部心声、让敢担当、有作为的干部有干劲、有奔头”的工作指示而诞生,此栏目下的文章以基层干部为主要报道对象,文章有深度也有温度,引起党员干部群体的广泛关注与共鸣,如《叫声“同志”不简单》等文章以真实可信、基调积极等特点赢得了干部群众好评,引导、激励干部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建立贡献更多力量。

(四)创新新闻编辑模式

良好的新闻编辑模式能够帮助新闻媒体实现可持续性发展,因此务必要在此环节中加入创新意识,具体可分为以下几点。

第一是拓展新闻内容的来源渠道,融媒体时代背景下,新闻传播速度空前加快,所以新闻来源不能仅依靠自家记者的实地采访,而应该通过多家新闻媒体联合、畅通新闻举报渠道等方式丰富新闻来源,既能够以缩短新闻采集所需时间的方式为新闻编辑赢得时间、提高编辑质量,还能够减轻新闻工作人员的工作量,加强新闻即时性。

第二是改变新闻播出方式,融媒体时代下人们生活节奏加快,新闻编辑应当以简洁、明快的新闻节奏报道新闻内容,删除冗杂、不必要的新闻阐述,尽量突出新闻核心观点,既能够节省新闻版面或播出时间,又能够提升群众的观看兴趣。

第三是增添互动环节,新闻编辑设计出互动环节不仅方便新闻工作者收集群众对新闻内容以及新闻质量的看法,为后续新闻编辑创新调整工作提供参考依据,而且使受众群体的新闻参与度增加,增强受众群体黏性进而增强新闻媒体自身影响力,對此,新闻媒体相关负责人一方面应当聘请专业技术人员建立起用户交流平台,既可以以类似于微信、微博自媒体评论的方式与群众展开互动,也可以通过电视新闻屏幕滚动播放评论、广播新闻主持人读评论的方式增强互动性,另一方面也应当组织大中小型互动活动,既能够借助活动宣传增强新闻媒体的社会影响力,也能够利用正能量的活动内容引导社会舆论风向[3]。以人民日报新媒体中心与众多网络媒体于2018年2月共同发起的社会性大型网络互动“牵妈妈的手”为例,此活动参与人数近7亿人次,微博话题总阅读量超20亿,活动以多样化的参与形式引导广大网友上传关于母爱的照片作品,表达亲情、传承家风、共享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不仅掀起了关爱母亲的社会正能量风潮,而且使人民日报的媒体影响力大大提升。

四、总结

总而言之,面对融媒体时代发展所带来的媒体竞争形势,当前新闻编辑岗位的工作者们应当自觉增强自身创新意识,在形式与内容等多方面对新闻稿件实行全面优化,使新闻稿件质量实现飞跃,既能够增强新闻媒体的曝光率,又能够增强自身的行业竞争力。

参考文献:

[1]王红伟.县级广播电视台新闻编辑转型研究[J].记者摇篮,2020 (01):81-82.

[2]杨文.融媒体时代下电视新闻编辑的转型[J].西部广播电视,2019 (24):152-153.

[3]商慧媛,郭巍.浅谈从受众角度谈广播电视台新闻编辑的创新[J].传播力研究,2019(35):174.

猜你喜欢

新闻编辑融媒体时代创新意识
融媒体时代如何培养记者的创新意识
融媒体时代,广播如何挖掘音乐节的声音价值
融媒体时代电视画面的剪辑研究
融媒体时代三网融合下电视新闻网建设的思考
论广播电视新闻编辑的方法和技巧
浅谈报纸新闻编辑的新闻策划意识
高中体育教学中创新意识的培养
浅析农村小学数学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创新意识
素质教育背景下音乐欣赏教学的实践与思考
当代大学生创新意识培养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