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河湟小吃:馓子记忆

2020-09-06杨秀清

雪莲 2020年7期
关键词:馓子油锅舅妈

今年注定是特殊的一年,疫情還没有完全结束,一年一度的开斋节如期而至。

因为今年的特殊情况,家人商量后决定今年的开斋节简单准备,不再和亲戚们搭伙制作油炸食品,到时候去下南关买点馓子、点心招待亲戚就行了。

虽然这么决定了,但总觉得还是缺了点什么,到底缺了什么又说不上来,记忆中馓子的香味,馓子的温暖,馓子的点点滴滴涌上心头。

馓子是一种油炸面食,《名义考》中记载:“绳而食之,曰环饼,又曰寒具,即今馓子。”两千多年前著名爱国诗人屈原写的《楚辞·招魂》篇中就对馓子有所描述。宋代苏东坡更有一首生动描述“寒具”之诗:“纤手搓来玉数寻,碧油轻蘸嫩黄深。夜来春睡浓于酒,压褊佳人缠臂金。”可见馓子这一食品自古就受到人们的喜爱。

在西北大地,河湟谷地,生活在高天厚土里的人们都有吃馓子的习惯。一样的天,一样的地,一样的青油,一样的馓子,汉族兄弟在腊月底炸馓子,过年招待客人,藏族朋友在藏历年喜欢馓子就奶茶,回族、撒拉族在“尔德节”“古尔邦节”以及婚庆大事中,把馓子作为待客的主要面食品。一盘黄澄澄一层层油炸馓子,不仅展示了主人家热情好客的待客之风,更考验了各家主妇茶饭好坏手艺高低。

俗语说,“点心香,月饼美,回族的馓子甜又脆”,在河湟谷地居住的回族各种油炸小吃中,我最喜欢的就是馓子。掰一根馓子,就着奶茶,薄荷味、奶香味、清香馓子味,都冲上脑髓了。

小时候,开斋节快到来时,家里早早开始准备,专门在斋月里留出几天时间,邀请家族中的女性长辈一起来炸馓子,姑姑婶婶舅妈伯母齐上阵,身体壮实点的和面、压面,性格温和手巧点的搓面、盘面,而“炸、捞、摆”是最关键的环节,称之为“站油锅”,必须要由经验最丰富、技巧最娴熟的人来操作,这关系馓子火候到位色焦脆黄,口感香酥脆爽,造型整齐好看。

自然了,这一天,是斋月家里最热闹的一天,也是我最快乐的一天。这一天中,看着金黄金黄的馓子,我要么会感冒,要么肚子疼,反正就是有借口不封斋,有借口不上学。

母亲很快分好了工,舅妈力气大,负责和面,父亲、哥哥和姨妈负责压面,二姑性格最为温和负责搓面和盘面,年纪最长也最爱唠叨的大伯母负责“站油锅”,我的任务最为“艰巨”,缺啥递啥,用啥找啥,还要负责品尝评价每一锅出品馓子的好坏。

母亲说,炸馓子有六个字:和、压、饧、搓、盘、捞。

和面是第一步,舅妈早将一大袋面粉倒入大盆中,和面的水特别有讲究,须在小锅中放入花椒,加水熬煮,等熬到花椒颜色变淡时加入适量盐。熬煮少许时间后,把花椒籽滤出,兑入温水,加入芝麻,一边倒一边用手慢慢搅动,随后倒入青油,用手开始抄面,等面粉成面絮状后,再加入少许水和青油,继续用手抄面,直至抄匀。和面时倒入花椒水,会使炸出的馓子表面形成一个个的小泡泡,馓子不仅酥脆且有特殊的香味。

和好面后,第二个步骤就是压面了。这个过程最费力气,也最好玩。把大炕桌擦洗干净后用两个条凳支起放在堂屋中央,让面团趴在桌上,一根长约两米,比我胳膊还粗的的铁压面杠就上场了。炕桌左右各站一人,一人握一头,用杠子压面,两人可以朝同一个方向同时进退,也可以各朝一面你进我退,这个过程必须心有灵犀,杠子同时起落,胳膊同时发力,还要一杠一杠按顺序压下去,此时白白胖胖的面团被挤压成棱角分明的搓衣板了。

等炕桌上的面变得细腻光滑时,杠子压下去后面团上会挤出一个个小气泡,说明面压好了。此时舅妈将面切成手腕一样粗的条状,盆底抹油,盘一圈抹一层油,最后放了满满一盆,像极了一条盘旋而卧的白龙。盖上塑料,等着饧好了就可以搓面了。“白龙”正安静地卧在盆里,等待着,母亲已经收拾好了敞口大锅,倒好了油,依次摆好了毛巾、“长油柱”、大漆盘,为“站油锅”的人做好了充分的准备。

面饧好后,将面取出一节,案板抹上油,搓匀搓细搓成长条。搓面和盘面是个用心用力的技术活,一手扯面,一手搓面,不但速度要快,力道还要匀称,这样搓出的面才均匀粗细一致。搓面讲究一呵而就,一根面就是一盘,不能搓断了。每到搓面这一环节,母亲必把我们叫到案板前,说了一遍又一遍,说面要细,心要实,等搓成筷子细就行了,这样炸出来口感好颜色正。

我试着上手,光滑的面条在手心里像小鱼儿一样翻腾,左手掌握不好力道,搓出来的面粗的地方太粗,细的地方快要断了,让好脾气的二姑直翻白眼。

油锅里升腾起一阵阵青油香味,似乎让人感觉走在一片金黄的油菜籽田中,那些金黄的油菜花上似乎淌出油的味道来,屋里一阵喜悦吉庆的味道氤氲升腾。面搓好后,最关键的是盘面,盘体现的是品相,盘体现的是手艺。一根面搓好后,将面的一头夹在左手的虎口处,用右手捋住面条,往左手上并排缠九至十圈,不能让面粘在一起,才能递交给“站油锅”的人。

此时油锅里开始冒出油花,泛出一阵又一阵的香气,盘好的馓子迫不及待地等着青油的滋润。青海方言中的“捞馓子”,包含炸和定型两个意思。“捞馓子”的用具叫作“油柱”,长约50厘米,一头粗一头细,用竹子做的,用“油柱”撑在缠好的面圈套内,用双手挑住两头,投入七成热的油锅中,两手轻轻抖动“油柱”,以免面粘在一起,左右手轮流起落,让面均匀受热。等时机成熟,立即挑出油锅,将左手中的“油柱”迅速套入右手面中,快速抽出右手“油柱”,油锅中平放馓盘,用右手的“油柱”尖在油锅中将馓子圆弧部位进行整理定型。此时尾盘要散开,弧度要大气,不能头大尾小缩成一团,摆在盘里不好看。

等馓盘炸至金黄色,捞出控油,摆在油锅旁的大漆盘中,此动作一气呵成,全凭经验和熟练程度。伯母架不住我的央求,盘好了一个小的面盘让我试手,没想到刚一入锅,面全滑入锅中散开了,手中只挑着两根光滑的“油柱”,吓得我赶紧丢下跑出了厨房。

一盘盘的馓子炸好了,摆放得整整齐齐,等全部收拾妥当,窗外已经暗了下来,大家围坐在一起,炖上奶茶,碟中放好馓子,我们品尝着刚炸好的馓子,说着家长里短的闲事,奶茶添了一杯又一杯。

窗外的叶子绿了又黄了,黄了又绿了,渐渐地大家更忙了,亲戚搭伙炸制馓子的规模一年比一年小,技艺娴熟的长辈们都老了,再也搬不动几十公斤的面粉,握不动胳膊粗的压面杠,高温油锅旁更站不了几小时了。而我们晚辈们各过各家,每天有忙不完的事和上不完的班,没时间也不愿意再费心费力地去做这些东西了,每逢节日为图省事,就去外面买一点回来,可馓子能买回来,儿时记忆中温情的场景却再也回不来了。

拿起一根下南关买回的馓子,慢慢地嚼着,但已没有了儿时的清香,儿时的温暖,儿时的记忆,总感觉少了很多很多的东西。

【作者简介】杨秀清,青海大通县人。曾在教育行业工作多年,现供职于西宁市文化事业单位,作品散见于《青海湖》《青海文化》《西宁文化》等期刊。

猜你喜欢

馓子油锅舅妈
油锅起火怎么办
我的舅妈
常吃常香常想的“馓子”
可爱的舅妈
山河故人,不过一碗馓子茶
山河故人,不过一碗馓子茶
山河故人,不过一碗馓子茶
可爱的舅妈
敲门的舅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