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类Vlog:一种景观社会中的自我呈现
2020-09-06苏也菲窦兴
苏也菲 窦兴
摘 要 视觉文化已经成为构建当今社会生活的重要方式。Vlog的内容正是对“好”的价值判断——好的东西、好的形象、好的景观成为Vlog的表达对象。Vlog在其内容与形式共同作用下形成审美化的视觉风格,同时在文化层面也存在令人忧虑的景观问题。作为媒体融合下新的视频样式,Vlog不仅可以记录生活与自我展示,更凸显出符号价值下消费文化的内在逻辑。面对泛滥的视觉图像和过度的自我呈现,要突破Vlog的审美泛化、扩展其创作领域,尝试跨文化、跨圈层传播,以推动Vlog的长远发展。
关键词 Vlog;景观;消费主义;跨文化;跨圈层
中图分类号 G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2096-0360(2020)10-0004-03
1 日常生活中的温和抵抗
经济的快速发展和文化全球化使我国受到了后工业社会的影响,表现为社会成员的孤立的原子化。激烈的竞争和繁重的工作,使年轻人缺乏发现生活之美的机会和能力,呈现为与生活的分离;在外求学或工作使我们缺少与他人的情感沟通,导致自我与他人的分离;繁琐的日常生活和自我封闭使人们失去了精神故乡,表现为自我与自我的分离。如何消解分离,抵御日常生活的异化、洞见生活本真之美、实现自我认同?Vlog以其实操性、分享性、审美性反诘生活。
越来越多的年轻人尝试使用Vlog记录日常生活,体验生活本真、发现生活之美。他们用Vlog进行自我表达,凸显为强烈的个人风格。Vlog作品中有很大一部分是对日常生活的记录,一类是超越性的、非日常的特殊事件或体验,如出国旅行、极限运动或是参加社会活动等。另一类是对庸常的世俗生活的展示,如何做好一顿饭、如何过好独身生活,带你体验全职主妇的一天或是家中宠物的日常。无论上述哪种风格,我们都可以发现其对影像质感的表层追求和对日常生活中美好情境、愉悦心情的深层向往。这其实是作为现代社会中的人们对时空的束缚和物役枷锁的一种温和抵抗。
2 当Vlog成为一种景观
从Vlog本身的呈现方式到Vlog所呈现的内容,我们可以看出Vlog在不断的发展中已经成为一种相对固定的模式和景观,并通过其独特的方式实现人们的自我呈现。
2.1 从真实性记录到人格化展示
Vlog(Video Blog)可以被看作是短视频的一种新形式,相较于时长更短、随机性、娱乐性更强的短视频体现出经过精心策划、具有一定拍摄技巧和剪辑思维的特征。另外,Vlog也显示出记录性与体验性。作为博客(Blog)的视频化,具有与文字相比的优势的同时也保留着Blog的特征,即叙事性和个人化。无论是较为精致的声画创意还是原生态的记录,在Vlog中大多采用第一人称视角进行叙事,叙事内容也是个人化的日常生活或是内心独白。这样的呈现方式更具有真实性和人格化。这样一来,就更容易实现拍摄者与观看者之间的信息交流和社交需求。国内较为成型的Vlog平台,如哔哩哔哩、VUE、小红书等都吸引了大批的Vlogger(视频博主)入驻,并为互联网用户提供来自不同视角、不同风格的内容产品。有的知名创作者成为互联网上公共生活的意见领袖,体现出Vlog的产业链的延伸和社会公共价值。
2.2 从泛审美图像到伪精致景观
本文聚焦于Vlog与日常生活的关系,对日常生活类进行垂直划分:
一是围绕着身体进行美化的分享,如美妆、美体、穿搭等。比如数量巨大的美妆博主对上百支口红进行试色测评,超出了使用功能范围的炫耀性展示的背后是对身份地位的渴望。
二是针对美食的烹饪、品尝等过程进行记录,尤其是对所谓网红餐厅的打卡成为一种风尚。人们想看的当然不只是食材,更是食物变成“美食”所需要的摆盘、加工和装饰过程;人们对美食的要求也不再是实际的口味,而是美食的造型和概念以及品尝美食时的环境和氛围。
三是对才艺技能的展示。与前面的物质层面的炫耀性展示相比,才艺技能强调的是彰显具有独特趣味的文化资本。
四是没有以某一项具体活动为对象,而是截取日常生活的片段,拼接而成类似“流水账”式的日记体。这类看似没有太多技术含量和深层内涵的形式也吸引了不少用户的关注,关键在于拍摄者的特殊生活空间或独特的生活方式。有很多独居者和海外留学生特别热衷于这类形式。哔哩哔哩上“With me”系列的点击量最多近百万次,这也说明了Vlog在越发孤独的社会中承载着陪伴和自我疗愈的功能,更在無形中展现了其文化教育修养及生活方式的优越性。
Vlog(Video Blog)可以被看作是短视频的一种新形式,与其他短视频相比,Vlog以其精致化的形式更具有观赏性和审美性。相较于时长更短、随机性、娱乐性更强的短视频体现出经过精心策划、具有一定拍摄技巧和剪辑思维的特征,也对创作者提出了更高的要求。Vlog也显示出记录性与体验性。Vlogger利用专业设备和手机剪辑软件甚至是PC端专业视频软件完成素材的拍摄、剪辑、配乐和字幕,形成一个具有独立叙事和表意的视听作品。在此基础之上,应用于不同场景的美颜、滤镜也强调了Vlog的影像质感和情绪表达。艺术化的叙事方式、主观的叙事视角以及审美化的视觉风格呈现出Vlog对日常生活审美化的完美实践。这也就是说艺术的形式和生活对象相互融合,事物变成了“审美符号”,而人变成了审美的人。但是,如果只是物化的审美,人们不能领略到深层次的内在,体会不到生活当下不确定性的美的瞬间,就背离了日常生活审美化的初衷。
固然唯美的视觉风格使Vlog更精致,但却是一种“伪精致”。原因如下。首先,这种过分加工的视觉效果使其失去了生活的粗粝感和多义性。不加修饰的影像“毛边”更能还原生活、更容易生成观看者的内心体验。其次,Vlog的自身定位和媒介特性决定它和影视剧不同,它是对生活片段的捕捉,是拍摄者带领观看者去发现和体验的过程。影视剧中隐藏摄影机的存在为的是构造一个封闭的空间,Vlog则要保持叙事空间的开放性。伪精致的形式无疑削弱了观看者在场的沉浸感。
2.3 从“看”的需求到“被看”的认同
Vlog在国内广泛地进入大众视野是因为欧阳娜娜在她的作品中展现出一个明星的另外一面,她所享有的生活和人格魅力成为吸引广大普通人的主要原因。看什么、看谁、谁在看、怎样看的问题,让“看”这种行为已经蕴涵着欲望投射、身份认同和权力运作。Vlog最初在明星中开始流行,观看者从中看到的是新鲜的工作体验和无法实现的人生。接下来,很多在各个方面有所成就或体会的普通人加入到拍摄中。无论是时尚达人出入的生活场所或小众旅行目的地,还是中产阶层所追求精致的生活方式或对文化艺术的亲近,无疑都展示着法国社会学家布尔迪厄所谓的“文化资本”,一种用品味来区分不同阶层和社群的方式。在塑造“区隔”的过程中,拍摄者通过自己的被看见获取他人的认同进而实现自我认同;观看者欲望得到满足之后更加认同Vlog中所承载的生活方式和价值观念,在看与被看中形成互动,不断确立自身主体性。当然,身份与凝视的联结到了无以复加时,只能出现尼采所说的“你凝视着深渊时,深渊也在凝视着你”的境况。
Vlog既实现了拍摄者的情感表达又满足了观看者的欲望投射。对影像质感的表层追求和对日常生活中美好情境的深层向往,体现出Vlog的内容承载着身份认同与品味区隔的文化意义。与土味短视频相反,Vlog呈现出都市生活的生活方式与文化品味。iiMedia Research(艾媒咨询)数据显示,“2019年我国Vlog用户规模达到2.49亿人。”①“与短视频相比,Vlog的用户中女性更多(56%)、用户更年轻(“90后”“95后”占57%)、学历更高(本科及以上占46%)、一二线城市用户更多(占67%)。”②这其中包含着年龄、性别与阶层的差异性表现以及“视觉性”的内在机制。
Vlog的初衷是满足人对于存在感和身份认同的需要。Vlog的呈现方式只是一种外在的媒介表征,而通过Vlog表达的内涵才是进行自我呈现的关键。在众多Vlog中,操作性相对较强的一类是对世俗性的日常生活的呈现。Vlog的类型化、同质化的问题明显,生活记录成为一种大型秀场。
3 消费文化裹挟下的自我呈现
从Vlog本身的呈现方式到Vlog所呈现的内容,我们可以看出Vlog在不断的发展中已经成为一种相对固定的模式和景观,随之而来的形式伪精致化、内容同质化、被消费主义裹挟为景观的文化困境。
Vlog所展示的影像和真实生活的界限越来越模糊,从而造成一种难以分辨二者,影像反而比现实生活更加真实的现象,即法国后现代理论家让·鲍德里亚德所说的拟像。拟像在媒介和文化共同作用下指引我们如何感知现实,正如Vlog当中的比现实更真实的各类符号景观构建着我们的思想。“景观并非一个图像集合,而是人与人之间的一种社会关系,通过图像的中介而建立的关系。”[1]不言而喻,Vlog中的分享、推荐行为实现了社会生活和意识形态的再生产,粉丝经济使Vlogger成为带货达人,流量变现使单纯的审美、娱乐体验转向消费主义的工具,并不断扩大范围影响更多的人。
在Vlog分类中数量众多、较为容易操作的方式就是记录日常美装、美食的这一类。用户尤其是年轻女性出于对美好外形的追求,可以从中获得美妆技巧和社交体验。但数不胜数的创作者提供的品质不一的Vlog也在无形中形成了一种对身体的规训和对美的曲解,显示为一种消费主义陷阱,制造更多焦虑。当食物从一种物变成了商品,又从一种商品变为视觉文化下的符号,这个过程就是使用价值到交换价值再到象征价值的转变。在此,Vlog中所进行的自我呈现越来越成为一种被物奴役的展示,一种为了展示而展示的行为。例如,微博曾经推出“明星制片人”计划,就开启了明星带货的品牌营销模式。从明星到网红,从PGC到UGC,全民探店、测评的体验成为广告植入的最佳方式。如果Vlog中独特的创意融合品牌的精神内核的话,这也算得上是一种具有审美诉求的商业变现模式。微博拥有278万粉丝的博主“大概是井越”曾拍摄过参加路易威登《飞行、旅行、航行》的专题展的过程,Vlog中他介绍了此次展览的主题并试穿了品牌方提供的单品。但问题是更多的Vlog在跟风模仿下变成了商家的流量变现平台,很多Vlogger本人就是淘宝店主,或者说商家逐渐把Vlog变成其掘金工具。
精致的生活令人向往,审美化的生活态度值得肯定。可是正常生活中不会时刻有摄像机在拍摄,而我们看到的日常片段无疑是拍摄者的摆拍。诚然,Vlog本身存在着表演和设计的成分,但当拍摄者对衣食住行、自我呈现进行光影色调的过度处理时,实则已经破坏了生活本身所蕴含的本真和光晕。更为嚴重的后果是打着美学、审美的旗号,把更多的人卷入到景观和消费的麾下,有时候恶俗和格调只有一步之遥。著有《日常生活中的自我呈现》的社会学家欧文·戈夫曼认为“人们发现表演者可能完全进入他所扮演的角色之中,他可能真诚地相信,他所呈现的现实印象就是真正的现实。”[2]Vlog在审美泛化的环境下发展成为拟像,使人们更容易陷入他人的肯定和粉丝的拥护。视觉性的内在机制在看与被看中加剧了不同阶层之间的裂隙,更多的人成为了符号、拟像的俘虏。拍摄者在Vlog中获取身份认同之后为了保持完美的自我呈现又不得不投身到超真实的拟像运行中;观看者也在无形中受到伪精致景观的影响,购买其中出现的商品。Vlog不断制造出的虚假需要让更多的人投入到拍摄中去。Vlog的生产与消费进入到了无限循环中,在某种程度上与生活相互影响、相互建构。
4 Vlog的突围与重构
Vlog以日常生活审美化的形式试图改变异化的现实、提供多元的文化视角。遗憾的是,这种审美化只停留在表层的物质审美,在视觉审美下无法避免地陷入了拟像、景观的藩篱。一方面,Vlog让日常生活的美的瞬间不经意地显现出来,另一方面也制造了大量的同质的虚假需求。对物的展示从自我认同转为变向炫富,分享不同人生经历成为哗众取宠的流量变现手段,总结为一种景观社会中的自我呈现,其深层权力机制就是消费文化的意识形态在无形地控制着不同阶层之间的看与被看。视觉性的内在机制加剧了不同阶层之间的裂隙,更多的人成为了符号、拟像的俘虏。
4.1 尝试跨文化传播
与其深陷在视觉主义和粉丝流量中,不如深耕Vlog的文化之维。Vlog的内容的多样性根源在文化的多元。例如哔哩哔哩中的视频博主“韩国东东”是一个在中国生活过的韩国女生。在她的Vlog中,不僅有对美妆、美食的测评,更采用调查和深度访谈的方法对一个话题进行深入探讨。她对中韩两国影视剧的差异、两国生活方式的比较,可以被看作是用Vlog的方式在做跨文化传播的社会调研。博主“歪果仁研究协会”由来自不同国家的外国留学生组成,用幽默风趣的方式纪录他们在中国的所见所闻、所思所感。
4.2 深耕跨圈层传播
英语博主温妞妞在现实生活中是一名同声传译,通过分享学习英语的经验和励志精神传播了更多的正能量。央视主持人康辉的系列Vlog也在微博成为热门话题,这不禁让人想到两会期间利用Vlog报道新闻的方式。总之,Vlog涉及的内容领域和呈现形式还有待进一步探索发掘,突破景观社会的自我呈现、实现Vlog的跨圈层传播才有可能走得更加长远。
针对Vlog的拟像化、景观化,无论是创作者还是观看者都要适度地参与其中,把握好媒介形象和现实生活的界限,回归生活本真才是Vlog传播的初衷。对于拍摄者而言,“如果植根深社交、窄传播,Vlog 大可随心所欲地向亲朋好友吐露衷肠,不必关注制作是否精良;如果追求浅社交、广传播,Vlog就需要考虑粉丝的需求、量身定制。”[3]摆脱景观的桎梏,确立自己独特的风格。观看者则要有意识地坚持正确的价值观和理性消费。
注释
①iiMedia Research:2019中国Vlog商业模式与用户使用行为监测报告。
②酷鹅用户研究院:短视频社交和Vlog哪个是行业新风口,这份报告给出了答案。
参考文献
[1]居伊·德波.景观社会[M].张新木,译.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2017:4.
[2]欧文·戈夫曼.日常生活中的自我呈现[M].冯钢,译.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8:15.
[3]石羚.在记录中成为生活的导演[EB/OL].(2019-06-17).http://culture.people.com.cn/GB/n1/2019/0617/c1013-3115524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