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任务驱动模式下的语文阅读教学设计刍探

2020-09-06纪丽萍

成才之路 2020年9期
关键词:任务驱动语文教学阅读教学

纪丽萍

摘 要:任务驱动教学法以学生为核心,鼓励学生积极探索,是语文阅读教学常用的教学方法。为有效发挥任务驱动教学模式的重要作用,教师应在分析任务驱动教学法构成要素基础上,从设计任务、分配任务、探索任务、总结评价四个阶段对教学活动进行改进与完善,以提高该教学方法的实施效果。

关键词:语文教学;任务驱动;阅读教学;教学模式

中图分类号:G623.23 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008-3561(2020)09-0104-02

任务驱动法是指在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引导学生紧紧围绕一个任务活动中心,在强烈的问题动机的驱动下,通过对学习资源的积极主动应用,进行自主探索和互动协作学习,并在完成既定任务的同时,主动建构知识体系的一种教学方法。与其他教学方法相比,任务驱动型教学模式坚持以学生为课堂主体,强调学生才是知识的主人,以学生能否独立完成任务为判断授课质量的重要标准。基于任务驱动型教学法的各种特征,该种教学模式也比较普遍地运用在语文阅读教学中,并已经取得很好的效果。本文对任务驱动模式下的语文阅读教学设计进行探讨。

一、 任务驱动教学法要素分析

1.学生为主体

任务型阅读更强调学生在课堂中的主体地位,以学生兴趣和发展需求作为任务型阅读教学目的。虽然教师所选择的任务类型需要贴合阅读文本、教学目的等要素,但任务型阅读教学若要取得成功,关键还是要激发学生的兴趣。学生好奇心都比较重,对周边世界充满了积极探索的欲望,此时若该任务能够正好迎合这些兴趣点,学生自然会主动完成任务,进而启发思考。

2.教师为辅助

在任务型阅读课堂中,学生是任务的完成者,是学习的主人,教师则是教学的辅助者。教师不能以自己的思维引导学生思考,但也不能不作为,完全成为课堂的旁观者。小学阶段的任务型阅读课堂中,经常会出现课堂讨论纪律混乱、完成任务过程中遇到重重阻碍的现象,此时教师应适时进行引导并给出建议,及时纠正学生不良习惯。

3.任务为主线

任务是课堂的主线,在展示任务到探究任务、完成任务的全过程中,都应有明确的任务将这些教学活动串联在一起。任务的内容不可脱离学生生活实际,应尽可能贴合学生日常生活。

二、 任务驱动模式下的语文阅读教学方法

1.情境导入,展示任务

在每次阅读课之前,教师不仅要给学生布置常规性的预习任务,如熟悉课文中生字词、熟读课文等,还需要根据课文特色布置一些差异化的课前预习任务,如了解作者生平事迹、文章创作背景等。在课前预习任务全部完成的基础上,教师可以在课堂上利用贴近生活的情境,向学生展示在本次课堂中需要完成的任务。对于低年级学生来说,情境内容可以动画、视频等色彩丰富的动态图片展示为主,目的是迅速集中学生注意力。在高年级学生的教学中,教师则可以通过言语表达、案例展示等方式完成情境导入,向学生展示课堂任务。例如,《呼风唤雨的世纪》主要讲述了20世纪的一些发明创造,课堂主要任务是学习课文中说明文的写作方法,并采用该方法写一篇说明文。教师可首先利用多媒体向学生展示21世纪科技发明成果,并且组织学生交流讨论自己身边比较先进的科学技术或者科技产品,同时抛出问题:如果要求你们来介绍一个产品,如何写才能凸显这个产品的特征?

课堂中教师以视频方式直观地向学生展示现代科技成果,能成功吸引学生注意力。由于教师已经安排学生查阅现代科技资料,因而在组织学生交流的时候,学生都热火朝天地讨论,教师也可以趁热打铁抛出本节课的核心任务,整个情境导入一气呵成。

2.自主探究,细分任务

在情境导入阶段所提出的任务比较笼统,实践中学生无从下手,因而还需要教师细分任务目标,以帮助学生进行探究。在细分任务目标过程中,教师可以与学生共同讨论,确定任务数量和内容,也可以根据文本特点,抓住文本写作手法、重点词句等要素设计问题启发学生思考。由于每位学生语文能力不同,教师在细分任务的时候应安排适量的中等难度练习题,让大多数学生都能找到答案,以增强学生语文阅读的信心。教师还可以设计一两个带有挑战性的任务,由阅读能力较强的学生指导和帮助能力较弱的学生共同完成。在任务细分完毕之后,学生则进入了自主探索阶段,通过阅读文本和小组讨论方式完成教师布置的任务。例如,《观潮》是一篇景观描写类的文本,该文本阅读任务是掌握景观描写的方法和写作顺序。通过师生交流讨论,学生一致得出本文写作顺序是:潮来前→潮来时→潮过后。围绕该主线,教师又将任务细分为:每个阶段潮水有哪些特征?针对潮水的不同特征,作者采用了哪些字词来描述?在不同场面描写中,作者运用了哪些写作方法?

在该任务分配中,教师将总任务细化成了不同的小任务,原本看似复杂的总任务在经过细分之后条理变得清晰。第一个问题看似复杂,但其实在学生完成后两个问题之后,自然会形成答案,可以说这三个任务是一脉相承的。同时,通过该任务也可以看出教师的教学脉络:从字词、写作手法中学习景观类文章的写作方法。可见合理的问题设计才能给学生提供科学引导,才可以为课堂增光增彩。

3.合作学习,完成任务

通常教师所设计的问题有一定的难度,有时候学生凭借一己之力无法完成所有的任务,因而需要采用小组合作的学习方法。根据任务量难度和数量,教师为每个小组分配合适的人数,保证每个小组任务探究活动都能顺利进行。同时,为了确保每名学生都能积极参加小组讨论,教师需要设计活动成果展示环节,随机抽选学生代表该小组汇报,给每个学生都增加“危机感”,督促他们积极参与讨论。例如,在《桂林山水》一课的小组讨论中,教师看见小组学生围绕“漓江的水有多‘静”展开了激烈的组内讨论。学生围绕这个问题从书本中找到了许多词句,学习能力较强的学生很快从书本中找到了准确的词语来验证自己的观点,而一些能力较弱的学生则迟迟无法找到。此时,教师可以看见阅读能力比较强的学生试着从视觉、听觉多重感官角度帮助能力较弱的学生体会这些词语的用意,从而理解段落的中心思想。在相互帮扶的合作中,学生很快都探索出了任务答案。

4.展示总结,评价提升

在小组合作完成任务之后,教师可以抽签的方式随机挑选组内成员上台展示本组学习成果,也可以邀请本组所有成员共同上台展示。展示完毕之后,教师不仅需要自己对该小组任务完成情况进行点评,而且需要组织学生之间相互评价。值得注意的是,由于学生阅读基础、对阅读的兴趣度以及阅读习惯方面有很多不同,因而教师在评价的时候应做到因人而异。教师根据学生能力情况、任务完成度进行合理评价,这才是给予学生最公平的肯定。对于学困生,教师应给予他们一些进步的空间,肯定他们在每次任务中做出的努力,帮助他们一步一步提升。

在某次任务型阅读最终评价环节中,对于小组中阅读能力较强的学生,教师侧重于对该学生整体素质的评价,包括最终成果展示、小组讨论内容、小组交流方式,以教师评价和组内成员评价共同结果作为最终评价结论。

综上所述,任务型阅读教学方法是比较高效的教学方法,教师在设计任务、导入任务、完成任务、总结评价的整个过程中,都需要坚持以学生为课堂中心,让学生主动完成每个细分的小任务,推动任务主线向前发展。对于许多教师来说,最需要改进之处即是改变以教师为中心的授课模式,真正地将课堂还给学生。

参考文献:

[1]王国均.“语文学习力”指导下高中语文学科课程体系构想[J].教育研究与评论,2017(10).

[2]李海英,李建军.“参与式教学”的实践与问题透视[J].北京教育学院学报,2014(04).

[3]何少叶.小学语文课堂学情分析及教學对策探讨[J].教育教学论坛,2015(46).

[4]陈金铭.确立目标 任务驱动 主动参与——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新探[J].福建教育学院学报,2014(09).

猜你喜欢

任务驱动语文教学阅读教学
谈阅读教学中的快乐
任务驱动, 启发学生自学
阅读教学中的“追问”略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