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网络时代尤喜书香

2020-09-06张永祎

唯实 2020年8期
关键词:纸质数字信息

张永祎

互联网不仅改变着人们的生活方式,也改变着人们的阅读方式。浩瀚无边的信息海洋早被“一网打尽”,这里时而白云飘飘,平波静水,一片湛蓝,时而轩然大波,“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在这个高速旋转的现代社会,面对几何级增长的知识能量,伴随着不甘人后强烈的危机意识,人们时刻担忧着因为不能及时掌握资讯而被摔出地球的轨道之外。因此,无论是原住民的生存本能,还是新移民的奋起直追,这一路走来,浩浩荡荡的低头大军基本都是手机一族。他们随手拿、随身听、随便看,或网上冲浪,或周游世界,取之不尽,用之不竭,随时随地,随心所欲!

数字阅读大大降低了人们获得知识信息的门槛。应该说,这是技术跃迁带来的巨大的社会进步,不仅有层出不穷的数字化呈现,如电子书、网络小说、电子地图、数码照片、博客、网页等,更有连绵不断的数字化载体,如PC电脑、PDA、MP3、MP4、便携式电脑、手机、阅读器等。数字阅读开创了前所未有的先锋媒介,突然间,就把我们带入了耳目一新的全新世界。汉字输入更加简便,易于存储;制作上传更加简捷,不用印刷;阅读查找更加简易,可以自由调取。更重要的是,阅读效果完全复制了人们现实的感受,特别是“三微一端”的现身,更是“视”“图”“文”“声”四者兼具,绘形绘影,绘声绘色,最大尺度地还原人们生活的固有形态,成为炙手可热的追捧新宠。

以微信为例,目前用户已届几亿级别,蝴蝶效应已不是理论上的想象空间,而是每天都在发生的现实风暴。据测,每人每天平均要查看30次以上的朋友圈。人们扫一扫,看一看,翻一翻,搜一搜,摇一摇,还可即时检索、储存、转发、点赞、讨论等。微信这个载体毫无疑问占据了巨大的流量入口,人们可以根据自己的需要,通过适当的方式,选择自己关注的信息,发表自己的看法,做出自己的处理。这种招之即来、挥之能去的数字阅读,确实具有更加贴近需要的温馨优势。人们争先恐后地追踪着光阴的故事,希望知道全世界每时每刻发生的一切,洞悉激荡在社交平台上连绵不断的话题。这时的手机已不仅是通信的必需品,还成了须臾不能或缺的随身品。因为有了它,与世界的距离只有一步之遥,没有它,就是等于远隔千山万水。

据有关部门对数字阅读载体的接触情况分析发现,2019年我国成年国民的网络在线阅读接触率、手机阅读接触率、电子阅读器阅读接触率、平板电脑阅读接触率均有所上升。其中,71.6%的成年国民进行过网络在线阅读,76.1%的成年国民进行过手机阅读,24.8%的成年国民在电子阅读器上阅读,21.3%的成年国民使用平板电脑进行阅读。从数字閱读方式的人群分布特征看,我国成年数字阅读接触者中,18—29周岁人群占31.7%,30—39周岁人群占24.8%,40—49周岁人群占23.1%,50—59周岁人群占12.8%。我国成年数字化阅读接触者中,79.6%是18—49周岁人群。

也就是说,网络阅读、手机阅读、电子书阅读等正以群峰并峙的多元化方式,在不同人群、不同年龄段衍生出铺天盖地的情景。这种阅读方式特别能够兼容人们的生存方式,当今的社会生活正处在快进键的节奏中。“来也匆匆,去也匆匆”。你必须不停地往前走,即使不走也会被人群推着往前走。一日千里,瞬息万变,天天面对新问题,时时都有新情况,人们需要了解的信息涉及方方面面,政策、广告、信息、交通等,希望它们能够成为自己人生的帮手,具有立竿见影的效果。

浅阅读于是风生水起。对此,我们不必大惊小怪,也不用视同洪水猛兽,更不要急急忙忙地就去否定它。因为这种现象是与阅读行为与生俱来的。人们需求不同、兴趣不同、注意力不同,对于是否适合自己的阅读,会自觉不自觉地形成中心和边缘的区分。对于中心的与己有关的部分,可能会仔细认真地阅读;对于边缘的与己无关的部分,也就不太注意,一看而过。只不过今天由于网络的发展和技术的支撑,面对五色斑斓的信息,人们目不暇接,使得这种浅阅读现象变得如雨后春笋,遍地开花。

对于读者来说,重点不在于怎么读,而是读什么。数字阅读和纸质阅读,只是阅读工具不同而已,关键还是在于阅读的内容,不同的内容决定着不同的阅读方式。数字阅读的异军突起,对纸质阅读带来了巨大的挑战。不可否认,有些人对报刊已经不感兴趣,对书籍也缺乏往日的热情,甚至在堆积如山的纸质媒体面前,也视而不见。更有甚者,早就删除了纸质阅读,认为网上什么都有,信息来得更快。但我要说的是,数字阅读的长驱直入,并不意味着纸质阅读的节节败退。数字阅读确实更为便捷,值得人们拥有,但也不能无视许多人对纸质阅读从未放弃的现实,只是从大张旗鼓的浓烈变成了悄无声息的执着。

据有关部门统计,现在仍有36.7%的成年国民更倾向于“拿一本纸质图书阅读”。在传统纸质媒介中,2019年我国成年国民人均每天读书时间最长,为19.69分钟,超一成(12.1%)国民平均每天阅读1小时以上图书。人均每天读报时长为6.08分钟,每天阅读期刊时长为3.88分钟。同样,据统计,在纸质阅读方面,有72%的受访者更喜欢纸质书,而只有9%的受访者喜欢电子书。这些纸质阅读者心有灵犀,心心相印。不管是从一见钟情的爱不释手,还是相见恨晚的恰逢其时,他们都矢志不渝地坚守着自己的阅读方式。以固定的阅读姿势,进入固定的阅读时间,已然成为纸质阅读者们书香依旧笑春风的生动注脚。

人类的阅读活动总是伴随着人类文明的发展而与时俱进,这是因为,记录传播符号信息的载体,也是在不断地发展和创新之中。从阅读史前摩崖石刻到结绳记事,再到甲骨文、竹简、帛丝等,尤其是造纸术的发明和纸张的普遍应用,我们进入了纸质阅读的大众化时代。这是阅读史上的高光时刻。许多读者远离尘嚣,摆脱庸常,书香缭绕,滋润心灵,塑造出了久久难以忘怀的宁谧风景。无论我们内心如何波澜起伏,当静静地打开书本的时候,心灵便会被蹀躞的文字慢慢抚平,字里行间,形神情意,总有一种深入骨髓的力量,让人集中注意力,保持专注力,强化自制力,彻底摒弃所有的杂乱纷扰,全面退缩到自己广阔的内心宇宙。特别是在紧张的工作之余,放慢节奏、放松心情、放飞思绪本该就是生活的主题,而读书天然具有那种慢条斯理、悠悠品味的感觉,必然会成为人们休憩和修炼的一种选择。

当我们聚精会神地沉浸于读书境界,旁若无人,神游物外,其实就已把寂寞的生活时光变成了巨大的享受时刻。不同的作者会带给你不同的感悟,不同的作品会带给你不同的体验,你也会通过细细品味的方式,领略到见于言外的无穷之美:有的像优美抒情的绝句,有的像气势恢弘的排律;有的像婉转悠扬的小夜曲,有的像气势磅礴的交响乐;有的像一尺轻描淡写的山水画,有的像一轴浓墨重彩的油彩画。它们是休息区,是加油站,是多棱镜,是万花筒,无不散发着难有其匹的美丽!这里有对仁人志士远见卓识的激情喝彩,也有对骚人墨客睿智思考的非常礼赞,但更重要的是,全身心拥抱其中所带来的那种酣畅淋漓的审美享受不可言宣,却相伴相生;读来读往,却独自深入;自省自立,却自得其乐。

对于数字阅读而言,很难有这样的闲情逸致,好像总是走在行色匆匆的路上。我们所能看到的,就是不停在刷手机、刷微信、刷视频,追波逐浪,争分夺秒。毫无疑问,这里涌动着拓宽视野的开放性和抓取信息的即时性,但同时也在潜移默化中形成了跳跃性、碎片化、快餐式的阅读习惯。那些纷呈迭出的标题党和汹涌而来的各种诱惑,伴随着夸张的画面、鲜艳的色彩,甚至还有混搭的音乐,感官的刺激比较强烈,炫目的特色比较彰显。人们非常乐意运用快捷思维进行对接,通过浏览式的阅读,强调走马观花、一扫而过,甚至许多公众号都以短平快的文字推送为尚,许多电子媒体也想方设法顺应这种阅读心理,以期博得眼球。因为他们知道,许多读者都是在工作和生活的间隙见缝插针,他们希望有新鲜的阅读,却不希望阅读得过于艰辛。一清二楚、一目了然、一针见血,是这类读者最喜欢的文字,也是对他们最长情的告白。如果不是沿着这个思路走出来,读者们一定会置若罔闻、弃之不顾!

这类读者所要达到的阅读目标,就是知道是什么就行了,至于为什么会这样,他们觉得自己没有必要了解,更没有时间去应付,而且网络也不会给他们更多的礼遇。许多文章就像电光火石一样,如过眼云烟,瞬间消失,想在“人群中多看你一眼”都不可能。在海量信息的挟裹中,一不留神就会被接踵而至的新浪潮所淹没。因此,这种迫不及待的阅读、箭在弦上的匆忙,所得到的许多信息,基本属于一鳞半爪的“印象派”。数字阅读不能说一点思考都没有,但至少可以说,思考不可能是全面的、深入的和系统的。

许多年轻人都是数字阅读的热心拥趸,他们几乎都是看着手机、戴着耳机长大大的,他们对微信、抖音、快手、西瓜短视频等传播方式有着天然的亲切和亲近,播放量、阅读量、点击量代表着他们内心对流量至上的顶礼膜拜。他们依赖数字阅读获得许多信息,享受着一目十行的视觉狂奔;他们在这些方面看的东西最多,用的时间最长,花的精力最大。“试玉要烧三日满,辨材须待七年期”。但年轻的数字阅读者等不到这个时候,也没有这样的耐心。常常自以为经历了烈火淬炼、刻骨铭心,其实那种大而化之的阅读,留给他们的只能是记忆的模糊截图。久而久之,片面强调简单轻松、实用性甚至娱乐性,就成为有些人最追求的阅读形式。对于正处于阅读养成关键时期的中小学生来说,过早地或过分地投入数字阅读,甚至肆无忌惮地沉湎其中,肯定不利于聚精会神注意力的培养和专心致志思考力的提升。

这是一个“信息过剩和注意力缺失”的时代,特别是随着自媒体的风起云涌。為了吸引注意力,各类自媒体各显神通,花样百出,过山车式地起伏颠簸。过了这山有那山,山外还有山外山。网络的超级链接让我们一次次疲于奔命,每一次中断都是一次注意力的转移,看上去好像“万水千山总是情”,其结果所到之处都是浮光掠影,支离破碎。

事实上,纸质阅读所期盼的切实效果,不是停留在表面的新奇上,而是继续往前走,深入到人迹罕至的地方,希望人们能够登堂入室,给人的理性判断多一些思考和抉择的空间,能够做到去粗取精,去伪存真,由此及彼,由表及里。正如古人所说:“俯而读,仰而思。”“读”总是要和“思”紧密地联系在一起的。作为“人类文明主要承载者”,一本好书在密密匝匝的文字中肯定埋藏着密密集集的思想,这些都是凝聚作者生命、震颤读者心灵、富有时代气息的灵魂。对此,我们不要急于求成,期盼马到成功,而是要让时间沉淀下来,让情绪、感情、思想、记忆都沉淀下来,深入作者所营造的文字氛围,去感受书中所弘扬的价值理念和自己的魂魄与共。我们还要饱蘸时代精神,让“冰山”下面的内涵不断地浮出水面,用主体意识去体会内在律动与自己的人生同频。“物以类聚,人以群分”。情以同近,通过这些阅读,我们会遇到更好的自己。在这个时候,我们也常常会情不自禁地跳上志同道合的思想之船,在人生的航程中乘风破浪、勇往直前。这就是人们常说的一本好书可以影响人的一生的真谛所在。

在这个网络发达数据化的“读屏时代”,电视大屏、电脑中屏、手机小屏,机机相联,屏屏相会,让现代阅读行为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数字阅读几乎成了许多人阅读的主要模式。纸质阅读永不过时,即使在网络时代也有自己的定海神针。且不说如果没有网络的支持,数字阅读难以为继,即便是设备、支付以及复杂的操作系统等方面也有比较多的限制。如果不会玩微信、微博和微视频,就进入不到阅读界面,反而会有“电脑是无穷的烦恼”“手机是差错的契机”这样的问题。特别是老年人,他们数字阅读的普及率还比较低,当然这不是他们自甘落后的理由,需要帮助他们尽快掌握现代技术成果,但也必须看到纸质阅读是许多老年人由来已久的阅读习惯,是他们早就烙进生命挥之不去的情结,他们读在其中,也乐在其中,与子偕老,其乐无穷。不可否论,数字阅读对眼睛的伤害和对视力的损伤也是有目共睹的。有人对此会不以为然,认为一天到晚都看手机也没什么问题呀!时间短可以,长时间一定是会有影响的。对此,我深有体会。最近眼睛总是发炎,医生给出的答案就是手机看得太多了。许多人和我一样是在撞了南墙后,看清了利弊,调整了方向,主动回归到纸质阅读上来的,这本身也充分说明纸质阅读依然拥有挡不住的魅力。比尔·盖茨说:“电脑阅读远远比不上纸质阅读,即使拥有最先进的设备,但遇到超过四页的材料,我也会将它们打印出来。我喜欢随身携带纸质材料并在上面批注。”所以当我们看到数字阅读神采飞扬的时候,也千万不能忘记纸质阅读的宁静致远。

由此可见,纸质阅读的价值和作用,数字阅读不可替代,数字阅读的优势也是纸质阅读无法比拟的。数字阅读无法淹没纸质阅读,纸质阅读也无法取代数字阅读。这两种阅读并不是前赴后继的关系,而应是共生共荣的状态。数字阅读在捕捉最新信息方面得天独厚,而纸质阅读在深入学习方面无出其右。它们互相不排他、彼此不排除、双双不排斥,互为红花绿叶,相辅相成,它们都是在自己擅长的领域发挥着人所不及的作用。对于我们来说,要根据不同的情况,把它们的作用发挥到极致,使数字阅读和纸质阅读各得其所,我们也能够左右逢源。面对数字阅读的狂欢,爆炸级别的发展,纸质阅读也应该热情搜求,收藏宏富,成为许多读者不约而同的好去处。

因此,面对网络时代,我们既要积极学会用好网络,也要克服浮躁心态,洗净铅华,沉淀灵魂,多一些静坐读书,多一些探索与想象力,多一些文化与书卷气,回归纸质进行有效的深度阅读,保持自己对语言的理解和运用的能力;学会运用阅读的智慧和思考的成果来温润我们的心灵。正如三毛所说:“我十分安然于一本好书,一个长夜和一杯热茶的宁静生活。对于人生,这已是很大的福分。”

纸质阅读不仅有阅读之美,还有纸质之美。当人们陶醉于抚摸纸张的那种温暖、柔和、光滑和脆弱感觉之时,只有鼻子闻到油墨书香,眼睛看到纸上的图文,头脑充满着诗和远方,才能真正感受到书中的情感特质和文化韵味。这时会发现,文字流淌在我们心中,潜移默化如静水深流,微风和煦,月色星辰,桃李芬芳,香远益清。纸质阅读是值得珍惜的美好时光!

(作者系江苏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二级巡视员)

责任编辑:戴群英

猜你喜欢

纸质数字信息
信息化时代背景下指导小学生纸质阅读的研究
答数字
订阅信息
电子疲劳
数字看G20
独立书店浪漫的纸质生活
展会信息
成双成对
数字变变变
健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