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健康教育对学生学习效果的影响研究
2020-09-06李玲阁姜淑梅
李玲阁 姜淑梅
摘 要:学生在成长过程中容易出现各种心理问题,养成乐观的生活态度和良好的学习习惯需要家庭、学校和社会等多方面的共同影响。文章对不同学段学生的心理特点进行分析,探讨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影响因素,指出要重视家庭的心理健康教育、学校的心理健康教育、社会的心理健康教育对学习效果的作用。
关键词:心理健康教育;学习效果;心理特点;影响因素
中图分类号:G652;G444 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008-3561(2020)09-0044-02
小学是学生开发智力和塑造良好个性的关键时期,这一阶段的心理健康对于学生未来的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但是不可避免的是,学生在成长过程中容易出现各种心理问题,如厌学情绪、人际交往障碍、易怒叛逆等。要让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和乐观的生活态度,就需要学校、家庭和社会各方面共同为他们营造良好的环境,让他们在成长的道路上拥有更加健康的心态,从而在学习中取得良好的效果。
一、不同学段学生的心理特点分析
1.低年级(1年级~2年级)学生的心理特点
低年级的学生模仿能力很强,但缺乏自制力,这种情况在刚入学时尤其明显。具体表现在“坐不住板凳”,不理解为什么要学习,认为学习只是完成教师和家长布置的任务。在学习的时候,学生很容易把注意力转移到与课程无关的事物上,并且独立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很差。随着低年级学生对学校环境和上课方式的逐渐熟悉,他们能够独自处理很多事情,如可以不需要家长的陪伴独立完成作业等。但是,也有些学生还不能意识到自己是学习的主体,往往处于被动的学习状态,连续学习半小时已经很不容易。
2.中年级(3年级~4年级)学生的心理特点
中年级是学生养成良好习惯和纠正不良习惯的关键时机,之后除非进行不良习惯的专业矫正课程训练,否则很难改变已经养成的不良习惯。中年级学生对学校生活已经很熟悉,也开始明白在学校学习是自己该做的事情。这时的中年级学生开始躁动,可能会有一些“小动作”,如上课不认真听讲、偷看与课程无关的漫画书、找借口不按时完成老师布置的作业等不良行为。这一时期,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是至关重要的。随着大脑的发育,中年级学生的注意力、记忆力、表达能力和思维能力等不断增强,教师和家长应该从硬性强化转向讲解督促,也就是让学生明白学习的重要性和必要性,从而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提升他们主动学习的能力,为即将到来的高年级学习生活打下良好的基礎。
3.高年级(5年级~6年级)学生的心理特点
高年级学生的青春期已经开始萌芽,这个阶段的学生自我意识增强,更加关注自己的内心世界,已经学会自己安排学习的时间,并且也知道该如何学习来应对即将到来的升学考试,但也不可避免会有松懈、迷茫的时候。高年级学生的成人感逐渐增强,倾向于老师和家长把他们当作成年人一样对待,但由于缺乏社会经验,并不能正确判断和分析一些实际问题,需要成人的帮助和指导。高年级学生的情感内容逐渐丰富,清楚知道谁是自己的知心朋友,也会与朋友表达内心的感受。并且,这个阶段的学生会对异性产生懵懂的好感。
二、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影响因素
1.家庭对学生心理健康的影响
家庭是学生接受教育的原始环境,家庭教育的物质环境、家庭氛围以及家庭的教育方式都是影响学生心理健康的重要因素。影响低年级学生心理的家庭物质环境往往是生活环境的创设,比如屋内墙面的颜色、是否养宠物和花草等。而对于较成熟的中高年级学生而言,他们更在意物质经济条件,同时也存在攀比的心理。很多研究表明,家庭经济条件好的学生往往表现得更自信,而经济上贫困的学生则存在一定的心理和精神压力,他们会觉得自己比家庭条件好的同学低一等,从而产生自卑、抑郁等消极情绪。生活在其乐融融的家庭氛围里的孩子,无论是学习还是生活方面都能以积极乐观的心态去面对;生活在家人经常争吵的环境中的孩子,要么表现得脾气暴躁、攻击性强,要么表现得孤僻、胆小,这两种类型都属于人格不健全。
2.学校对学生心理健康的影响
学校对学生的心理健康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学生一周有五天的时间是在学校中度过的,与他们接触时间最长的就是老师和同学。特别是低年级的学生,由于他们的年龄较小,学习过程中注意力难以集中,容易产生学习焦虑情绪,进而出现入学不适应的情况。此时,教师鼓励的话语会缓解学生的压力,使他们更有信心去适应学习生活。反之,教师的忽视和批评会让学生厌学,或在课堂上东张西望,或在课堂上打瞌睡,甚至干脆逃学。
3.社会对学生心理健康的影响
每个人都生活在社会这个大环境中,虽然学生还未进入社会,但他们的家人和老师面对社会压力时产生的不良情绪会影响到他们,使他们间接地感受到社会的竞争压力,导致他们产生内心焦虑、困惑、矛盾等不良心理问题。随着互联网技术和科技水平的快速发展,学生使用电脑、手机已经再正常不过,他们获得信息的途径和方法也更加便捷。但一些网站为了自身的利益,故意传播一些虚假的信息,使得心理还未成熟的学生真假难辨,不仅歪曲了他们的价值观,而且引起了他们的各种心理问题。
三、心理健康教育对学习效果的作用
1.家庭的心理健康教育对学习效果的作用
家庭是孩子成长的摇篮,家长为孩子创造平等、自由、和谐的气氛,关注孩子的情绪状态,用心去呵护孩子的心灵,有助于孩子养成积极健康的心态,而健康的心态又有利于孩子学习效果的提高。家长对孩子的心理引导会直接影响他们对学习的态度,当孩子遇到挫折和困难的时候,家长的鼓励和正确引导能够帮助其增强自信心、克服困难。不同的家庭环境和氛围,会使孩子感受到不同的家庭心理健康教育,并对学习动力和学习目标产生不同的影响。
2.学校的心理健康教育对学习效果的作用
学校是学生受教育、学知识、强体魄的场所,学校的校舍环境、教学条件、师资水平、管理方法等都是影响学生学习成绩的因素。学校各方面的条件比较好,会使学生更好地适应学习环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对他们的学习成绩产生积极影响。而教师对心理方面的知识掌握得比较深刻,自然会采取民主的管理方式,使学生的思维、创造力、想象力得到充分的发挥。师生关系、同学之间的关系也影响着学生的学习效果,友爱的氛围能使学生心情愉悦,心无旁骛地将心思放在学习上,提升学习效果。
3.社会的心理健康教育对学习效果的作用
身处网络信息时代,学生在网络上可以接触到各种信息,有积极正面的也有消极负面的。正面的报道如一些成功人士刻苦学习、努力奋斗的成功事迹等,都能激励学生刻苦学习;负面的报道如最近某视频网站出于博取大众眼球的目的,放任甚至鼓励主播发布低俗的负能量信息,扭曲学生的价值观,让他们无心学习,这无疑会对他们的心理健康造成严重的伤害。教师要重视社会的心理健康教育对于学生的作用,要充分营造和谐健康的社会氛围,使学生建立良好的学习心态。
综上所述,小学阶段是筑成人生高楼的基础,而引导学生在小学阶段健康快乐地学习又是一个复杂的过程,只有保证学生心理健康发展,才能让学生打下牢固的地基,在未来的学习生活中更加专注。因此,学校、家庭、社会各方面要一起营造积极温暖的学习生活环境,共同呵护学生的心理健康,使学生的学习效果达到最佳的状态。
参考文献:
[1]吴立志.朋辈心理辅导在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中的应用探索[J].辽宁教育,2017(02).
[2]李明敏,潘晓莉,杨秀芸.影响小学生学习效果的非智力因素分析[J].四川省卫生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0(03).
[3]李玉乐.浅谈中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策略[J].甘肃教育,2012(14).
[4]王纬虹,杨军.中小学生心理健康现状及其教育对策——基于重庆市4~9年级学生的调查[J].现代中小学教育,2016(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