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运用合作交流 给力有效教学

2020-09-05刘云

科学导报·学术 2020年78期
关键词:交流学习勾股定理图形

刘云

《新课程标准》指出:有效的数学学习活动不能单纯地依赖模仿和记忆,动手实践、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其中合作交流由于操作时有很多非预设性,老师们应用得非常少,即使使用,也是形式上的,没有真正意义上的合作交流。但是合作交流是教与学有效的方法,是当今世界首选的最佳学习形式,通过师生、生生之间的广泛交流,形成不同的知识结构、思维方式和性格特征等的优势互补,这样不但极大地提高了学习效率和学习质量,而且最大限度地满足了学生的表现欲望和对成功的渴求。本人就自己在教学中“合作交流”的教学体会谈谈本人的一些心得。

一.如何组织合作交流

1.教师在合作交流过程中的定位

合作交流学习是指学生在小组或团队中为了完成具有一定难度的学习任务,有明确的责任分工的互助性的学习。

有些教师不愿意实行合作交流学习主要原因是这种学习模式和传统的教学模式(满堂讲或问答式)有著很大的不同,不知道该在教学中做些什么,不知道能否完成一节课的教学任务,不知道教师的权威是不是被弱化。由于这些疑惑,在新课改开展近10年的今天,合作交流学习举步维艰。本人认为首先教师在实行合作交流学习前应该认真备课,明确本节课的重难点,明确本节课的教学任务,并且要将教学任务细化,分成一个个准备由学生完成的学习任务。其次由于学生的个性差异,不同的学生认识事物的方法不尽相同,在合作交流学习的过程中,教师不应该只是旁观者,而应该是组织者、引导者与合作者,教师要引导学生在独立思考、主动探究的基础上,大胆地与同学进行合作与交流。最后教师应该参与到合作交流学习过程中,帮助学生完成学习任务,同时制定详细的合作交流评价方案。

本人在教<<轴对称图形>>时,为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和创新意识,针对轴对称图形的特点,我精心设计了一场有趣的辩论赛,效果很好。

第一课时教学时,在同学们初步认识轴对称图形的特点后,我让同学们动手,利用对称轴知识剪出一个个美丽的窗花贴在了教室的窗户上,同时,把自己收集的一些轴对称图形贴到教室的一角,如蝴蝶,花朵,房屋等.第二课时教学时,我趁热打铁,依据第一课时所创设的教学氛围,把学生分成两队,组织学生展开了一次有趣的辩论赛,主题就是"对称图形美不美".让学生通过激烈的辩论加强了对轴对称图形特点的理解,收到了良好的教育效果。

总之,我在日常教学中有意识地为学生创造一些合作交流的机会,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让学生在交流过程中体验数学的乐趣,张扬了他们的个性。

2.组建合作小组

开展小组合作交流,首先要构建一个人员配备合理的合作小组。现在班级学生的座位是“插秧式”,本人将前后6人分成一组,全班共10组。确定组长:组长要有一定的号召力和权威,不一定要成绩很好的学生担任,往往情商较好的学生是合适的人选。为进一步激励学生小组合作的责任感,小组内应该有一定的分工,每一位学生都要被指定担任一种特定的角色,如读题者、激励者、检查者、报告者、操作者等,而且应该轮流担任,实现小组角色的互赖,增进生生互动的有效性;再如,学生在讨论前一定要有独立思考,否则,就容易出现“搭便车”的情况,等等。为了促进学生的合作学习,我在班里让小组成员自主分工,明确每名成员的责任,明确小组合作的目标。而每位成员的分工并非一成不变,结合当天小组各个成员在合作中的表现,并获得小组成员的一致认可方可变动。分工明确,责任到人才能使小组成员全员参与,并明白各自应该承担的角色,掌握各自所分配的任务,使合作学习有序又有效地进行。

二.如何实行合作交流

1.课堂上的合作交流

勾股定理的逆定理证明利用的是“同一法”,这种证明方法学生难以掌握。本人在教学《勾股定理的逆定理》一课时,首先明确学习任务“理解勾股定理逆定理的证明,能够利用勾股定理逆定理解决具体问题”,然后让各小组做好预习工作,在预习过程中小组成员之间就相互交流勾股定理逆定理的证明过程,自学能力教强的同学当起小老师辅导学习能力教弱的同学。上课时,本人请各个小组的代表介绍勾股定理逆定理证明,有的小组就课本上的证明做了详细的阐述,有的小组将课本上的证明过程做了一些改变,将做“△A′B′C′”的过程改为“作△A′B′C′,使∠C′=90°,B′C′=a,A′B′=c”,这说明学生们已经真正理解了勾股定理逆定理的证明。还有个小组让一名学习能力教差的同学发言,他首先谈了课本上的证明思路,逻辑十分清晰,然后展示科技馆里“勾股定理科普展示仪”的图片,转动圆盘可看出:当中间是直角三角形时,两只小正方体中的水量之和正好等于大正方体中的水量;当中间是锐角三角形时,两只小正方体中的水量之和大于大正方体中的水量;当中间是钝角三角形时,两只小正方体中的水量之和小于大正方体中的水量,这幅图片说明了三角形三边和三角形形状的关系。

本人在教学“过三点的圆”的新课教学中,课前认真设计好自学思考题,并力求做到所设计的问题明确具体,有利于学生探究。

〖情境问题〗

(1)有一个圆镜被打碎,现欲重新配制一个同样大小的圆镜,要不要反把所有的碎片和这块残片都带去?

(2)这个实际问题若从数学角度去观察分析,同学们认为可转化为什么问题?(让学生探索、讨论)学生甲:重新画一个与原来相等的圆形镜。学生乙:把玻璃残片补成一个圆。

(3)要重新画一个与原来相等的圆,必须知道什么?这样图文并茂的数学情境能使学生探索的欲望油然而生,促使他们集中精力,开动脑筋,尝试探寻各种积极的解决方法,创造的灵感和顿悟很可能由此产生。

合作交流是学生课堂学习的重要环节,是他们初步的认知过程。学生合作交流时我要求他们做到“三动”,即动口、动脑、动手,让他们多种感官参与学习活动。例如在进行《几何》中垂径定理的教学时,我是这样进行的:1、让学生动手。发给学生每人一张白纸,要求学生自己画一个圆,然后任画一条直径,再作这条直径的垂线。并把画好以后的图形剪下来,再把图形沿着所画的直径对折。

〖思考討论〗①、圆是一个什么图形?有几条对称轴?②、从对折后的图形中你发现有相等的线段和弧吗?并把你发现的结果写下来。③、画图时,知道什么条件?你得出的结论又是什么?3、检查学生动手讨论的结果。(让学生根据自己的结果回答问题)4、让学生总结出垂径定理的内容。教师再作简要的补充强调。通过学生的动手实践,认真讨论,大家学习积极性很高,在轻松、愉快的活动中很容易的掌握了垂径定理。这样,通过自学让学生感知教学内容,逐步掌握阅读数学课本的方法和技巧,培养他们的自学能力和独立思考的习惯。

在学生合作交流的基础上,教师应及时获取反馈信息,并作必要的讲授,以帮助学生将新知识纳入原有的知识结构中去。培养学生分析,综合,抽象,概括的能力,促进学生思维发展。

2.课堂外的合作交流

在教学《测量物体高度》一课时,由于这节课有很强的操作性,并且课堂教学时间有限,为了提高教学效率,本人让学生在课堂外合作交流完成。

本人让两个小组组合成一个大组,全班共5个大组,明确任务:测量操场上的旗杆高度,其中1~3大组依据“被测物体底部可以到达”,4、5两组依据“被测物体底部不能到达”。

各小组具体安排如下表:第1组分成两个小组:⑴利用太阳光下的影长,⑵利用标杆;第2组:利用平面镜;第3组:利用测角仪;第4、5组:利用标杆和测角仪。要求:每组一名组长,每个成员明确职责,具体到位。测量前各小组成员首先清楚测量原理,准备好测量仪器,自制简易的测角仪。

各小组至少测量三次,由组内成员利用测量数据的平均值进行计算得到旗杆的高度,上课时各大组公布测量结果,分析测量过程和计算过程。

本人认为合作交流学习的目的是同学间的讨论和相互学习提供平台,让学优有展示自己才能的机会,让后进生得到发展;是有效利用课堂教学时间的一个办法。组内合作、组际交流有利于培优辅弱、减负增效,有利于实现有效教学。

三.如何评价合作交流

合作交流开展难,合作交流的评价更难,但是如果要长期坚持合作交流学习模式,没有合适的评价方案是不可以,因为学生的积极性得不到维护。

本人制订了合作交流评分细则,第一档是5 分:全组成员积极参与,学优者帮助后进生,多种方法完成预期目标,全组成员都得到提高的小组可以获得5 分。第二档是4 分:全组成员积极参与,学优者帮助后进生,全组成员中部分同学得到提高的小组可以获得4 分。第三档是2 - 3分:全组中没能形成广泛的交流,只有极少数同学完成预期的目标,经常偏离主题,需要教师一直监督才能使活动开展下去的小组可以获得2 - 3分。最后一档是0 - 1分:偏离主题或没能有效地组织开展合作交流的小组为0 - 1分。

评分的办法是随机组合,让一个小组记录另一个小组的成绩,记录在册,另外两个小组之间不能互相评分,记分小组每周换一次,每周让各个小组核对自己的成绩,并且评出周冠军,累积后再评出月冠军和学期冠军。

在评分时要注意小组成员之间是否真正的交流了,后进生是否得到提高,组际之间是否交流,另外也可以将后进生的成绩提高体现在合作交流评分表中,激发各组成员之间互帮互助的热情,这样各合作交流小组又成为互助小组,发挥了同学间合作交流的优势。

在这几年的合作交流学习模式应用的过程中,本人觉得自己在教学上不是那么忙了,尤其是老师反映课本不好教学的内容,本人认为那些就是合作交流的最好素材,同时学生们的自学能力和合作精神都得到了发展。学生在合作交流的氛围中,在亲身体验和探索中认识数学,解决问题,理解和掌握基本的数学知识、技能和方法,在合作交流、与人分享和独立思考的氛围中、倾听、质疑、说服、推广而直至感到豁然开朗,从而乐学会学。

参考文献:

[1]钱觉凤. "自主学习、合作交流、探究学习"在教学中的有效运用[J]. 数学学习与研究:教研版,2012,000(018):P.96-97.

[2]唐传林. 在数学教学中有效运用自主探究合作交流[J]. 教师,2015(3):79-79.

猜你喜欢

交流学习勾股定理图形
《勾股定理》拓展精练
小学数学小组合作教学模式研究
黑河市与布拉戈维申斯克市学校艺术教学的比较与思考
分图形
找图形
浅谈小学数学课堂中的团队合作、交流学习策略
对勾股定理的三点看法
用勾股定理就对了!
图形变变变
图形配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