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生命教育对初中生心理韧性培养的探析

2020-09-05杜红波

科学导报·学术 2020年78期
关键词:心理韧性生命教育初中生

杜红波

【摘 要】随着新课改的深度推进,培养学生的心理韧性已经成为当下基础教育阶段非常重要的一项工作。对于正处于青春期的中学生而言,初中阶段是学生心理韧性形成的关键时期,如何培养学生应对压力的能力,如何让学生更好地迎接成长道路上的种种困难,是初中教师应当深入探索的问题。本文将以生命教育为例,探究如何培养学生的心理韧性。

【关键词】生命教育;初中生;心理韧性;培养

前言:

所谓的心理韧性,就是指一个人在应对巨大挫折,陷入某种状态时的复原能力,心理韧性反映在初中阶段最为显著的表现就是学生陷入某种情绪时的自我修复能力。当学生陷入悲伤,痛苦或极度消极的状态时,学生可能需要花费很长时间才能够恢复平静,如何提高心理韧性,这也是初中教师进行素质教育工作时应当探究的问题。

一、引入生命教育案例,培养心理韧性

在初中这一阶段,学生会慢慢脱离父母或教师这类长辈的控制,萌生个人的想法,更多的着眼于自己的成长和心理而非外界因素。在这一阶段,学生会越来越具备独立能力,但从实际状况来看,绝大多数的初中学生还没有完全脱离父母的控制,心理依赖非常鲜明。所以开展生命教育工作的时候,教师要把握好学生的这种心理状态,引入生命教育案例,培养学生的心理韧性。

例如:在开展生命教育工作的时候,教师可以引入一些感人的励志案例,比如一位生活在大山里的学生,父亲外出打工,13岁的少年,肩负起了照顾家庭和病重母亲的责任,这位同学每天早上五点半就要起床喂养牲畜,给妈妈做好早饭,喂妈妈吃了药才去上学。一边应对家庭琐事,一边认真学习,还能够取得不错的成绩。教师可以结合这样一个案例,引导学生思考,如果是我们面对这样的生存环境,和这位13岁的少年处于一样的状态,我们会如何自处?让学生发挥个人的联想和想象能力,换位思考,自己会如何应对这样的情境。看到别人努力生活,面对生活困境的状态之后,学生个人也会开始反思自己,平时遇到一点小挫折,小困难就开始退缩,想要向父母教师征求意见,取得帮助,这种做法真的是可取的吗?在教师的引导下,学生会开始反思自己应对生活挫折的态度,有利于幫助学生树立更加积极向上的生活态度,以更加昂扬的姿态应对生活中的种种挫折。

二、结合社会时事新闻,培养心理韧性

开展生命教育的时候教师要把握好生活化的教育原则,对于正处于青春期阶段的中学生来说,开展生命教育总是提一些假大空的内容,其实是很难取得理想的教学成果的。所以上课的时候应当更多的采取生活化的教学原则,在课堂上引入一些实事新闻,用真实的生活案例培养学生的心理韧性。

例如:课堂上教师可以结合近日的新闻,培养学生的心理韧性,比如最近正逢高考季,高考成绩放榜以后,社会新闻中出现了很多励志的小故事,比如身患残疾的高中生,凭借着个人的努力,取得了优异的分数,并且这位学生未来想要学习特殊教育工作,用自己的成长经历去给更多的残疾孩子带来帮助。这就是很好的教学案例,教师可以把这些时事新闻整合起来,带到课堂上,让学生一起观看。看完以后再来引导学生思考,其实对于我们这种身体健康的普通中学生来说,能够以健康的身躯迎接每一天的挑战,已经是非常幸运了,社会上有很多和我们同样年纪的学生,每天衣食住行都成问题,但他们依然拿出最积极向上的姿态应对生活中的种种困难,这样的精神本身就是值得我们学习的。经过教师的有效引导,学生会从这些时事新闻中汲取案例,对于初中生而言,这些时事新闻不是假大空的遥远故事,而是一个个发生在实际生活中的鲜活个体,学生更能够察觉到这种精神力量,并且用这种力量引导自己的成长和发展。有利于增强学生面对人生挫折和困难的信心,从而达到培养心理韧性的教育目的。

三、开展教育实践活动,培养心理韧性

开展生命教育工作的时候,教师要注意培养学生的心理韧性,不能够只从讲故事或者引入生活案例的角度进行教学,总是引导学生站在第三者的角度上思考问题,并不能够让学生正确认识生活中的种种挫折,或者树立正确的生活观念。所以为了更好地开展生命教育,教师应当组织一些教育实践活动,让学生在实际解决生活问题的过程中总结人生的真谛,培养心理韧性。

例如:为了让学生感知到生命在现实生活中的存在,教师可以给学生布置一些实践任务,比如让学生利用课余时间养殖一些比较脆弱的花草,比如“小叶昙花”就是一种比较适合在室内养殖的脆弱花草,这种花的特点是花期比较短,但是开花的频率较高。每一次开花之前都需要吸足大量的水分。教师可以在班级内部养上几盆类似的花草,引导学一边种植花卉,一边观察植物生长过程中的特点,从而感悟生命的坚韧。比如这类花草,每一次开花之前都需要淋雨或者吸足水分教师可以以此为例,引导学生思索,其实人的成长过程也和花的开花过程有类似之处,要想开出更漂亮,更鲜艳的花朵,就要经历足够多的风雨,有足够多的养分和水分积累,这样才能够盼来一次绽放。再比如这种花,每一次的开花花期都很短暂,可能开花时间只有几个小时,然后就会凋零,教师可以借此引导学生思考。其实人和花也有共同之处,人的一生中可能只有几个很关键的辉煌时刻,其他时候我们总是在勤勤恳恳的努力,辉煌时刻注定不是我们人生的主旋律,而灰头土脸卖力努力却会成为我们成长道路上的主流。所以偶尔遇到几个小困难,我们不需要畏惧,更不需要退缩,只要用平常心对待,慢慢克服,逐渐突破自我,终究有一天会盼来花朵绽放的。在那之前,我们要学会享受努力的过程,享受的应对成长道路上的困难。经过教师的有效引导,学生能够在实践过程中积累更多的人生真谛,有利于培养学生面对生活挫折的勇气,增强心理韧性。

总结:

中学生的心理发展尚未成熟,每天要承受来自学习、生活中的各种压力,因此,拥有一定水平的心理韧性对于缓冲应激源,促进个体的健康发展显得尤为重要。同时,促进与培养中学生心理韧性,也有利于学生掌握实用心理健康知识,正确树立心理健康信念,以及强化学生受挫心理和坚定毅力。

参考文献:

[1]芦敬远.对当下初中生心理健康的观察与讨论[J].课程教育研究,2018(49):180-181.

[2]田长美.初中生命教育探索:问题与对策[J].传奇.传记文学选刊(教学研究),2013(02):113-114.

猜你喜欢

心理韧性生命教育初中生
“一例多境”培育初中生法治意识
中国留守儿童研究趋势述评
通过体育教学活动培养学生耐挫力的策略研究
成就最美善的生命
浅析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的生命教育
高危学生心理韧性研究
语文教学中的生命教育
浅谈如何有效地学习初中语文
探究初中生数感的培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