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校学生事务处理与学生骨干培养的结合路径研究

2020-09-05叶珲

科学导报·学术 2020年78期
关键词:培养能力

【摘 要】高校辅导员日常学生事务的处理和自身学生骨干的培养,是其日常工作职责的两个重要组成部分。而这两项工作存在着一定的内在相关性,将日常事务性工作和学生骨干的培养工作相结合,提升学生骨干在事务性工作處理过程中的参与度,对于进一步激发其奉献意识、大局观等科学价值理念的树立和提升其综合性实践能力而言,具有一定的积极作用。

【关键词】学生骨干;能力;培养

各大高校在校生中普遍存在的“学生骨干”,一般是指在高校行政班级内或相关学生组织内担任学生干部的个体,或未担任学生干部但在某一方面具有突出能力且在在校生群体中具有一定影响力的学生个体。这些个体具有较强的执行力、组织力以及过硬的专业技巧,一定程度上可以在大学生群体中发挥引导效应。因此,作为辅导员而言,对于学生骨干的培养是重要的工作职责,同时,学生日常事务的处理也是辅导员工作的主要内容,而学生事务的处理和学生干部的培养具有较强的相关性,将二者结合可以提升辅导员育人和处理事务性工作的能效。

一、学生事务的处理和学生骨干培养的关系

辅导员学生事务的处理,是一个较为广义的概念,事关大学生群体日常事务性工作,基本涵盖了辅导员工作的方方面面,其中学生骨干的培养任务也被囊括其中,同时学生骨干培养工作的优质与否,很大程度上也影响了辅导员日常事务性工作处理的效率高低。

1.日常学生事务性工作的处理涵盖了学生骨干的培养内容

在2017年教育部出台的《普通高等学校辅导员队伍建设规定》中,辅导员的日常工作内容包括九个方面,其中进行“学生日常事务管理”的工作内容被明确提到。学生事务处理的主要内容是高校在校生进行教育、管理、服务、评比、指导,并开展互助和军事训练。而完成上述工作,原则上骨干学生必须合理参与并积极发挥自身主观能动性,实现在校生整体的自我管理、自我服务、自我提高,因此从这一角度来看,在进行“学生日常事务管理”的过程中就涵盖了学生骨干和培养环节。

另外,在《普通高等学校辅导员队伍建设规定》也明确提到了辅导员要进行学生骨干的遴选、培养、激励,它从属于辅导员“党团建设”工作。狭义来看,虽然学生骨干的培养不属于前文中“学生日常事务管理”的环节,但广义分析,事关学生利益的一切事务性的工作的开展,都是日常学生工作、学生事务管理的一部分。所以,学生骨干的培养也属于辅导员日常事务性工作的一部分。

2.学生骨干的培养有助于提升学生事务工作的开展能效

在辅导员的客观性的工作过程中,关于大学生日常事务性工作的处理,从经验主义的角度来归纳基本包含了一下几个特点,其一复杂性,即处理学生事务其主要的对象是处于青年时期的高校在校生,这一群体思维多变、富于活力,所以涉及学生切身利益的日常事务性工作往往带有复杂性的特点;其二多样性,学生事务涉及方面多而广,包含日常生活、学习培养、人际关系、心理状态等多个方面,因此学生事务工作的开展伴有极强的多样性;其三是切身性,学生事务的处理事关每一位在校生的切身利益,因而极易引起在校生的关注和讨论。基于上述三个特点之下的学生事务性工作的处理,在骨干学生的有机参与之下可以极大的提高辅导员日常工作的效率,因为骨干学生也是在校生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对于自身思维方式、心理特点更为了解;同时作为青年阶段的个体创新性强存在极欲得到认可的心理诉求,因此在积极引导的前提下激发其表现欲和参与感,对于复杂性事务和与切身利益相关度较大的事务的处理过程中,能够形成创新效应和快速效应,这对于事务性工作的处理能够起到极大的推动作用,

二、基于学生事务处理视角下学生骨干培养重点探究

基于学生事务处理视角下的学生骨干的培养工作,是以充分发挥学生骨干的主观能动性,激发其积极参与公共事务的处理前提下而开展的。在参与的过程中,重点培养潜在的学生骨干个体的综合实践能力并引导其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念。

1.综合性实践能力是学生骨干的培养重点

对于大学生群体而言,他们经历了近十年的中小学阶段的基础性教育和一定时间高等教育,大部分学生对于中学阶段学习基础性的知识点和大学所学专业学科理论有所掌握,但是缺乏实践能力和运用能力。让学生骨干参与辅导员的日常事务性工作的处理,一定程度上就是给了学生骨干进行实践学习的机会。因此,让学生骨干参与事务性工作的处理,以此为契机来培养他们,提高他们的实践能力和动手能力就是培养的重要内容之一。一方面是因为在现实事务性工作的处理中,学生骨干可以快速积累实践经验并接受辅导员老师关于实践本领的现场教学,另一方积极的培养学生骨干的综合性实践能力对于在校生和教职工两个群体的良性互动具有较强的积极作用。因此,在参与辅导员日常事务性工作处理的过程中,学生骨干的培养重点首要就是学生骨干的综合性实践能力,其中包含专业技能技巧、语言文字技巧、行政办公能力以及沟通交流能力等,就当前大学生群体整体素质而言,这几个方面的综合性能力是绝大多数大学生个体所缺乏的,作为学生骨干而言,积极培育其这几个方面的能力水准,一定程度上可以起到一定的带头效应和引导作用。

2.正确价值观的形成是思想引导的重点

引导学生骨干形成正确的价值理念,逐步树立大局观念、团队意识和奉献精神,是让学生骨干参与日常事务性工作,对其进行培养的另一个重点内容。在发展的前提之下,随着中国传统的社会结构、家庭结构不断的更迭,以及人们物质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现阶段的高校在校生的自我意识普遍开始崛起,传统的集体主义思潮之下的大局观念、团队意识和奉献精神等科学的价值理念存在被放弃的风险。而学生骨干作为高校在校生中的活跃群体、积极分子,引导其形成正确的价值理念,从而进一步发挥模范带头作用形成看齐效应,对于在校生整体科学的价值理念的形成至关重要。而在日常事务性工作的参与实践中,不断对学生骨干进行价值观领域的隐性教育至关重要,且具有得天独厚的条件,一者在学生骨干进行事务性工作的参与过程中,具有更多的机会与辅导员等教职工队伍进行互动交流,教师自身优秀的品格和魅力更易影响到学生骨干的精神世界;二来在事务性的工作实践中,较多需要不同的教师、学生、干事之间的合作,这为集体主义价值观念的形成奠定了现实基础。所以,形成正确的价值观,事务性学生工作学生骨干参与视角下,对其进行思想引导的重点培养内容。

三、以学生事务处理为框架学生骨干培养路径探究

在学生骨干高度参与公共事务性工作的前提下,帮助学生骨干练就综合性的实践能力形成正確的价值观念,具体的实施路径包含以下三个方面,其一要进一步提升学生骨干在事务性工作中参与的广度和深度;其二要在参与的环节中增加思想引导的力度和色彩;其三要帮助学生骨干队伍克服一定的错误思潮传播所带来的消极影响。

1.学生骨干在事务性工作中的参与广度与深度

在现阶段的高等教育培养阶段,对于学生骨干参与日常事务性工作的处理,已基本形成共识,但在参与的过程中缺乏广度和深度,无法产生培育效能。在现阶段大部分高校的体系当中,骨干学生参与事务性的工作主要以体力型劳动和廉价的勤工助学工作为主,这一类的工作,较少地涉及骨干学生自身专业技能、思维方式以及各项综合能力的提升。因此,以学生骨干的培养为根本目标的前提下,引导在校学生骨干参与日常的事务性工作的处理环节,必须增加学生骨干在事务性工作中参与的广度与深度,其一,在学生事务的自我管理的过程中,鼓励学生骨干参与溯源、解决、总结等不同环节,在学生活动的自我开展过程中,鼓励学生参与到前期规划、现实实施以及后续收尾的各个环节中,增强学生骨干在不同差异性内容、多样化工作环境、不同的压力驱动下不断进行自我提升和自我学习;其二在学生参与自身日常事务性工作的处理过程和开展学生活动的环节中,要尽可能的对其自身的专业性特点进行合理的规划和应用,努力形成人尽其才的效应,推动骨干学生在参与的过程中更加深入自身的专业领域,形成专业水准方面较大的自我突破。

2.强化学生骨干服务意识、大局观、奉献精神的培养环节

在现阶段高等教育的环节中,绝大多数的高等院校在推进学生骨干参与辅导员教师日常的学生事务处理和行政工作处理的过程中,其主观上是以学生骨干的培养为根本目标,但客观上是以完成日常行政事务和学生事务的处理为主要导向,这就导致在学生骨干参与日常事务性工作的过程中,缺乏对其思想上的引导和世界观的培养,尤其学生骨干的服务意识、大局观和奉献精神等正确价值理念,加之部分院校将学生对于公共事务的参与和学生荣誉、奖学金的评比等内容挂钩,极易导致学生价值观念的异化,服务意识、大局观、风险精神严重缺失。因此,在学生日常的事务性工作的参与和处理的视角下,学生骨干的重要培养路径之一即为增强学生骨干在参与环节的思想引导力度,增强学生骨干在事务性工作处理的参与过程中对于自我提升和自我进步方面的获得感,推动这一在校生队伍中的积极分子和活跃群体形成科学正确的价值观念,使其形成较强的服务意识、大局观念和奉献精神。

3.克服在事务性工作的参与中学生骨干群体错误思潮的传播

在现阶段的高等教育环节中,各大院校的对于骨干学生的使用和培育过程中,极易形成部分错误思潮,这些错误思潮存在着较大的传播风险,其主要的表现形式为,其一,学生骨干参与日常事务性工作的处理和学生活动的开展的重要性要高于正常的课业活动,导致专业、年级内的学风不正;其二,参与日常事务性工作处理和学生活动开展的骨干学生群体,极易形成官僚作风、等级观念,异化的优越感和虚荣心在思想意识领域扎根等。在事务参与的视角下,对于学生骨干的培养和使用,出现错误思潮在所难免,但在参与的过程中和培养的环节下,进行正确意识的引导和错误思潮影响的消弭,是保证骨干学生培养背离正确方向的关键路径,其中不仅包括对于学生群体思想上的引导和纠误,也包括作为教职工队伍自我的批评和自省,在这一前提下让正确的学风、合理的价值理念成为学生骨干所追求的自我境界,进而带动全体在校生群体的自我进步。

四、小结

学生骨干的培养对于提升辅导员队伍立德树人的能效和增加自身事务性工作的处理效率具有双重的价值,而积极引导学生潜在的学生骨干参与进事关自身价值的事务性工作的处理,充分发挥其主观能动性,对于自身能力的提升和思想认知的进步存在积极影响。综上,辅导员老师将事务性工作的处理和学生骨干队伍的培养高度融合,存在着较强的可行性和必要性。

参考文献:

[1]王冬冬.新时代高校学生骨干工作质量提升之策略[J].桂林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20,34(03):31-34.

[2]石超.高校辅导员学生骨干培养工作探讨[J].教育教学论坛,2020(05):71-72.

作者简介:

叶珲,1979年7月,女,汉族,湖北武汉人,法学学士,武汉学院会计学院 辅导员,研究方向:思想政治教育。

猜你喜欢

培养能力
你处理困难的能力如何?
你的换位思考能力如何
你的沟通能力很好吗?
不会飞的鸟
武术搏击训练的运动反应能力探讨
浅析加强物理实验教学 培养学生实验探究能力
高中数学逻辑思维能力的培养
浅析新形势下航空计量人才培养
培养学生社会适应能力的策略研究
创新人才培养理论研究现状及未来研究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