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锡伯族非遗文创设计研究

2020-09-05张泽超

科学导报·学术 2020年78期
关键词:文创产品设计锡伯族非遗文化

张泽超

【摘 要】要实现中国文化复兴繁荣,对传统文化挖掘、再造是一重要途径,本文旨在研究当前锡伯族非物质文化遗产,探究非遗文化视野下锡伯族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和创新设计之路,针对锡伯族非遗文创产品目前所呈现的形式单一、系统化设计匮乏、没有打造自己品牌形象等问题进行全面分析;立足于锡伯族非遗文化视角,阐述了非遗文创产品创新设计思路,力求改善目前现状,使锡伯族文化与现代设计相融合,提升实用性的同时得到传承与发展。

【关键词】锡伯族;非遗文创;非遗文化;文创产品设计

一、非遗文创产品在锡伯族文化背景下的解读

我国目前非物质文化遗产种类众多,辽宁省沈阳市级锡伯族非物质文化遗产就是其中一重要代表。锡伯族文化既可以凭借本民族非遗文创走出去,讲好锡伯族文化故事,又可以把其他优秀非遗文创案例引进来研究学习,促进锡伯族文创产品发展。

锡伯族有很多独具特色的节庆、民俗和符号,如抹黑节、萨满舞、喜利妈妈等,文创产品得基于本民族非遗特点进行设计:挖掘潜藏寓意,抓住形式美感,丰富内在文化,将特色呈现出来,一些文创产品可以优先应用到锡伯族当地,例如产品包装、特色摆件、景观小品、导视标识等。

二、非遗文化视野下锡伯族人文资源简析

(一)西迁赞歌

18世纪中期,三千余名锡伯人背井离乡,为驻守边疆骨肉分离,此迁徙路程一万余里,长达一年零四个月,后被人称之为“大西迁”,这一壮举改变了锡伯族版图分布,从东北来到了西北。察布尔查县、伊利等地区每年农历四月十八日都举行西迁节,为缅怀先烈、纪念这场对本民族命运产生重大影响的事件。《西迁之歌》是记叙这场西迁的长诗,再现了当时艰苦卓绝的情景,令人备感苍凉豪壮,十分具有故事性。

(二)抹黑节

抹黑节是锡伯族独具特色的传统节日,为的是来年风调雨顺、保证丰收和百姓平安,是由锡伯人对小麦在生长过程中出现的“黑穗病”束手无策而产生的,每年正月十六这天都会在当地进行。传说很久以前在正月十六这天,“五谷之神”要下凡惩罚浪费粮食的人,使之颗粒无收,锡伯人企盼着粮食丰收和安居乐业,愿为作物承受灾难而互相在脸上“抹黑”;也传闻一个妇人正在烙饼,因小儿拉了裤子,她手忙脚乱间用面饼给孩子擦屁股,哪知天神众怒,决定正月十六太阳出山时烧毁人类和庄稼,土地神于心不忍,悄悄告诉人们在天兵到来前把脸涂成黑色以躲过天惩。讲好故事才能博人眼球,文创设计想要突出特点,离不开底蕴丰富的内容。

(三)喜利妈妈

喜利妈妈是结绳记事年代的产物。传说远古时期,锡伯部落出动围猎,留下的孩子让一名叫喜利的姑娘照看,狩猎的族人一去不归,喜利姑娘只好艰辛将孩子们抚养长大,保护了锡伯族血脉延续,被玉帝封为喜利妈妈,世代由锡伯人供奉。喜利妈妈是神话了的人,但供奉的却是具体的祭祀物,所以喜利妈妈并非人形神位,而是一条两丈九尺长的麻绳,上面拴有多种德高望重族人向儿女双全的外人所讨要的三寸左右大小的象征物。随着不断演化,喜利妈妈成为锡伯族人的标志,也成为现今区分锡伯族不同于其他民族的显著符号。

三、非遗文化与非遗文创相辅相成

上文就具有标识意义的锡伯族非遗文化作了简要概述,为将非遗文化融入到文创产品设计中,该文给予了以下思路。

(一)打造锡伯族非遗文化IP形象

要想推动非遗文化走出去,系统化设计和建立品牌效应是必不可少的,ip形象既可以对此有所贡献,也可以提高当地非遗文化知名度。没有深厚的文化底蕴,IP形象也难以奏效,例如北京故宫用天子卡通形象作为IP,服装、配饰也有所考究,还原了历史感。作为一个品牌形象可以体现在文创产品包装中,也可以在媒体平台中与人们互动,增强体验的同时还能科普知识。

锡伯族传承千年,喜利妈妈在人们心中犹如烙印,有许多脍炙人口的故事可以构建世界观,正适合IP形象创造。平日里锡伯服饰男子多用兰、青、棕等色,女子喜穿花布、格布服,节庆时穿着又与平日不同,萨满舞以兽皮面具为主。这些都可以作为依据设计出一组属于锡伯族自己的IP形象,媒体时代通过此形象来活化产业链是可行的,既可以包装当地文创产品,又创造性的将非遗文化转为发展途径运用媒体迅速传播,提升锡伯族非遗文化知名度来促进衍生品的售卖。

(二)锡伯族非遗文化视野下的文创产品设计

汲取、运用非遗文化设计出的产品叫做非遗文创,非遗文创体现了一个民族文化的深刻内涵。

1.形式上创新

锡伯非遗文化中喜利妈妈九色彩绳传说其一源自结绳记事。当时锡伯人把生活中的琐事用石块、木条等画上符号扎在打结的九色彩绳上记载,远观像一件艺术品,把这种形式运用到文创设计中会更显民族特色,加上抹黑节抹锅底的黑灰,二者合一可以设计出具有锡伯族特色的风铃。大致外形为彩绳系扣,上面挂满大小不一用黑灰涂抹过一侧的石块、木条。人们可以根据喜好在黑灰涂抹过的一面刮出喜欢的图形,强化互动体验,也融入了趣味性。

上文中提到的IP形象,在媒体时代可以围绕其制作小程序,一套喜利妈妈形象有不同服饰,加入换装体验同时还可以领养锡伯灵兽。实地寻访,根据锡伯人记忆中描述设计出从灵兽蛋、孵化、幼兽到成熟等多种形态成长过程,喂养饲料可以促使成长。神兽饲料需要通过任务获得,如以答题形式进行,答对既可以科普知识,又可获取饲料。萨满巫师被神秘笼罩,另一种就是借用人们对神秘感充满好奇的心理,通过媒体以一种不同寻常的方式售卖萨满跳神手办,自行设计体验需要费用,设计结束后线下艺人制作且将手办赠给体验者。创新之处除此之外关键要提炼少许几种传统色用现代流行色替换,保留锡伯非遗文化同时还不失设计感。这两种创新能实现锡伯族非遗文创有效开发设计、科普知识与互动体验间良性循环,从而提升文创产品深意和内涵。

此外,锡伯族还有地标性建筑石佛寺和锡伯家庙,它们也都在历史沧桑中成为锡伯人心中的精神象征。更值得一提的是,2006年中旬锡伯家庙被国务院批准列入第六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建筑风格十分具有特色,若将其包装设计成乐高、木板立构等形式置于当地售卖,也是一有纪念意义的文创设计。

2.内容上创新

锡伯族有些民俗本身就是文创且具有艺术价值,例如萨满舞,当下内涵已不同往日,古时用来祭坛做法,现在为一种舞蹈形式。改善传统意义为审美艺术语言来对待萨满舞还需削弱人神交接部分,强化视觉感受部分。另外,在笔记本、牙杯、T恤等上融入这种文化风格也别有一番风韵。

内容创新无非是讲好故事加以包装,通过形式展现出来。西迁节、抹黑节都有深厚历史底蕴,是代代锡伯人用生命铸造的。将这些传说戏剧化,塑造角色鲜明性格、强调矛盾冲突且给予一圆满结局,掌握好画风技法,通过绘本、动画呈现出来是对锡伯族非遗文创提出的又一策略。

四、結语

锡伯族非遗文化给我国增添了一笔绚丽色彩,充分利用非遗文化进行文创设计是对文化的保护与延续,是拉近人们与传统的桥梁。本文基于锡伯族非遗文化视野给予文化转为设计的一些思路,系统阐述了从品牌打造到部分产品,为锡伯族前进发展注入了新血液,也使民族文创产品迸发出新活力。

参考文献:

[1]孙传金,杨慧慧,任尧. 非遗文化视域下阜南柳编传承与设计研究. 安徽工业大学,2020.

[2]余杨. 旅游文化产业视域下沈阳锡伯族文创产品应用研究[A]. 辽宁传媒学院,2019.

[3]王亚婷,林思欣. 陕西马勺脸谱非遗文创产品的设计创新[A]. 广州大学,2020.

猜你喜欢

文创产品设计锡伯族非遗文化
民俗文化旅游攻略
哈尼族图形元素在文创产品设计中的应用研究
浅谈手绘插画在文创产品设计中的应用
图书馆文化创意产品的设计及营销探究
景德镇创意陶瓷产业发展与“一带一路”旅游业文创产品开发
锡伯族西迁
非物质文化遗产“隆回滩头年画”的特点研究
在职业学校中建设“非遗校园文化”的几点思考
非遗文化进驻职校社团的策略研究
乌鲁木齐市锡伯族纪念西迁250周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