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东北特色休闲零食开发与包装设计创新研究

2020-09-05唐嘉芃黄煜婷张雨霏李昊月庞士童

科学导报·学术 2020年78期
关键词:包装设计三农乡村振兴

唐嘉芃 黄煜婷 张雨霏 李昊月 庞士童

【摘 要】本文从东北特色零食的研发到东北方言文化的符号转换应用出发,从品牌整合设计角度,为发开的零食进行品牌包装设计推广,形成一套完整的体系。品牌设计融合东北方言文化,從东北方言到图形设计,结合食品五味设计,更好的体现了东北文化特色,符合当下市场需求,具有一定的可行性和研究性。本文涉及食品及视觉传达设计专业相关知识,跨专业的合作充分发挥了各专业优势,具有较强的实践性。

【关键词】“三农”问题;乡村振兴;东北特色休闲零食;包装设计

一、国内现状

2021年2月21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的意见》,即中央一号文件发布,这是21世纪以来第18个指导“三农”工作的中央一号文件;2月25日,国务院直属机构国家乡村振兴局正式挂牌。要做好乡村振兴这篇大文章,2021年3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发布了《关于实现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的意见》,提出重点工作。十九大报告指出,农业农村农民问题是关系国计民生的根本性问题,必须始终把解决好“三农”问题作为全党工作的重中之重,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乡村振兴战略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目标是按照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总要求,建立健全城乡融合发展体制机制和政策体系,加快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本文立足农业农村农民问题,以东北特色休闲零食为突破口,为其开发与包装设计创新研究,致力于助力乡村振兴,主动配合打好精准脱贫攻坚战,走中国特色减贫之路。

东北地区包括黑龙江、吉林、辽宁三省及内蒙古自治区东部,平原广阔,山环水绕,构成了一个相对独立的自然地理单元,总面积为124 X 104km2,大部分地区属温带湿润半湿润气候季风区,冬季寒冷,夏季温暖。在东北地区内部,各省区平原相连,无山脉阻隔,自然形成一个整体农业经济区。相比中国其它地区,自然整合条件具有优势。中部六省经济区域至今整合困难,西南地区有山脉阻隔,西北地区有大片沙漠戈壁,京津唐地区整合面积小,华东地区五省市也不及东北地区。东北地区由于夏季光照充足、热量集中、雨量充沛、日照长、温差大,因而有数百种的优质特色农产品,因此,东北是中国特色品种的优势农业区。

经小组成员调研研究表明,东北农产品深加工产业建设存在的问题主要涉及两个方面:第一,大部分人对于农产品深加工的理解没有转换到现代农产品加工上来,而是更多理解为农产品加工业仅是对农业生产的简单延伸或是对于剩余农产品的再加工处理;第二,生产者投入的资金和精力极为有限,加工档次以中等偏下为主,产品缺乏市场竞争力,很多企业忽略了对原料供应进行专业分类的重要性,科技含量低。

二、研究意义及创新之处

我国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在乡村中的体现最为突出,并且仍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特征很大程度上表现在乡村。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最艰巨最繁重的任务在农村,最广泛最深厚的基础在农村,最大的潜力和后劲也在农村。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是解决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必然要求,具有重大现实意义和深远历史意义。乡村是具有自然、社会、经济特征的地域综合体,兼具生产、生活、生态、文化等多重功能,振兴东北乡村,与城镇互促互进、共生共存,共同构成人类活动的主要空间。乡村兴则国家兴,乡村衰则国家衰。通过对于农产品的深加工,转换到现代农产品加工上来,带动农民增收,利用现代技术打造东北特色的产品,将东北的文化和特色产品推向全国。

东北特色休闲零食开发与包装设计创新研究,致力于解决如何把东北方言与食品包装设计相结合,突破市场现有包装设计。精心选取东北特产、食材原料、配制方法等并对特产味道处理。

1、将东北方言的文字情绪用“酸甜苦辣咸”来传递。将方言、味觉与心理学进行结合,食品是从语言的听觉转化为视觉与味觉;方言是用来说的,是听觉,从视觉、味觉的角度去表达“方言”,也就是表达“听觉”,用食品表达方言,让“方言”不仅仅是“听觉”的产物,也可以有视觉、味觉的体验。

2、东北特产作为本产品的落脚点,结合东北的作物特色,在五感上让全国了解东北文化。

3、在食品技术处理方面的创新。产品采用到CO2超临界流体萃取技术、冻干技术等。

三、研究内容:

1、通过“酸甜苦辣咸”五味的研究,开发创新口感的零食。

a. 红果小苹果果酱夹心饼干(酸)

主要产品原料:苹果、山楂

面向消费群体:老少皆宜

制作工艺流程:原料--去皮--切半去心--预煮--打浆--浓缩--装瓶--封口--杀菌--冷却。

(饼干同纤维饼干制作工艺。)

b. 松子黑蜂蜜夹心(甜)

主要产品原料:松子油、黑蜂蜜、大米粉、土豆淀粉

面向消费者群体:青少年群体

制作工艺流程:超临界萃取松子油与黑蜂蜜(固态)加热后以1:10比例混匀,均匀涂抹至饼干表层,两片重合二次烤制。

(饼干加工工艺详见纤维饼干)

c. 苦参膳食纤维饼干(苦)

主要产品原料:冻干苦参粉、大米粉、土豆淀粉

面向消费群体:中老年群体

制作工艺流程:冻干后苦参,加工为苦参粉,口感细腻,保健成分保持原有最原始状态,纯天然,不会在蒸煮过程中流失营养成分。

d. 菠菜辣根粗粮饼干(辣)

主要产品原料:菠菜、辣根、玉米面粉

面向消费群体:年轻群体

制作工艺流程:我们选用玉米面粉替代普通面粉、菠菜、研磨而成的辣根粉以及其他辅料,经过原辅料选择--面团调制--辊乳--成型--焙烤--冷却--包装--成品这一工艺流程,制成成品。

e. 裙带菜海盐粗粮饼干(咸)

主要产品原料:裙带菜、荞麦面粉

面向消费群体:年轻群体

制作工艺流程:我们选用荞麦面粉替代普通面粉,并加入适量的裙带菜、海盐以及其他辅料,经过原辅料选择--面团调制--辊乳--成型--焙烤--冷却--包装--成品这一工艺流程,制成成品。

2、将研发的休闲食品进行品牌整合设计,将东北方言文化进行符号转换融入到品牌包装设计中,完成一套东北特色的零食品牌设计。重点在包装设计的方面笔者将以上的五种味道的饼干赋予东北方言的文化内涵:

a.在“个性”方面加入东北人的“独特”“界定”“异化”“衍变”

b.在“共性”方面加入东北地区“民族语言”“储存行为”“文化流失”“未来”

c.在“五感”方面让人更好的感受“视听味嗅触”

d.在包装上加入东北方言“稀甜”“巴苦”“焦酸”“齁咸”“血辣”等语言符号设计,展现东北方言的独特魅力和文化特色。

中华文化浩瀚如海,独特的东北特色休闲文化需要我们的不断创新和突破被大家认识。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对包装设计的提出了新的要求。笔者通过对东北文化、特色的深入挖掘,为其开发与包装设计创新研究,助力乡村振兴。

参考文献:

[1]产品创新:文化创造商业价值[J].杨红卫.出版发行研究.2008(06)

[2]商品包装设计中文字交互式理念研究[D].刘国庆.山东大学2019

猜你喜欢

包装设计三农乡村振兴
赞分盐镇裕牛村
激发“乡村振兴”内生动力破题寻路
民建贵州省委携手中天金融集团推进“乡村振兴”贵州赫章县结构乡“扶志扶心扶智”项目开工
今年政府工作报告中的“三农”热点
新阶段“三农”工作的新主线
浅析现代包装插画设计的商业应用
螺旋上升教学策略在包装设计项目课程中的应用研究
九嶷山瑶族文化旅游产品包装设计创意研究
立体趣味性计算机包装设计课程开发的研究与验证
2013年度“三农人物”揭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