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石狮市城市森林有害生物现状分析及防治对策

2020-09-04林明富

林业勘查设计 2020年2期
关键词:石狮市寄主植物松材

林明富

(石狮市林业资源站,福建 石狮 362700)

石狮市市域三面环海,是一座美丽富饶的城市,已荣获国家生态城市称号,目前全市城镇化率79.1%,居福建省各县市首位。随着城市的不断发展,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园林绿化也在森林城市建设过程中起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从公园、广场、道路到居住小区,各种独具匠心的园林景观都在提升着人们生活的幸福感。同时,随着绿化苗木品种的丰富,各地苗木的异地调运,各种有害生物问题也日益凸显,不仅会造成经济损失,还会对生态环境产生严重影响。为了保障城市森林健康、稳定发展,有害生物防治工作也应更加重视。准确掌握全市城市森林有害生物的基本现状,对全市有害生物进行普查,摸清本市城市森林有害生物寄主面积、种类、分布、危害程度等,并建立调查档案,以便确定重点防治对象,并为今后的有害生物防治工作提供指导依据显得更加重要。

1 普查对象与方法

1.1 普查范围和对象

全市范围内的有林地及主要城市公园绿地、主要交通干道沿线两侧区域的绿化带中出现的可对城市森林造成危害的所有病原微生物、有害昆虫、有害植物及螨类等。

1.2 普查内容

包括有害生物种类、寄主植物、发生范围、发生面积、危害程度、传播途径等情况。

1.3 普查技术方法

调查方法采取普查与取样两种方法。

2 普查现状与分析

2.1 有害生物现状

按有害生物种类可分为虫害、病害和有害植物三种。从来源看,外来有害生物17种,本土有害生物90种;从有害生物类群看,其中虫害56种(其中半翅目25种、鳞翅目20种、鞘翅目3种、等翅目1种、双翅目3种、缨翅目2种、膜翅目1种、滑刃目1种)、病害30种、有害植物21种。根据调查结果分别阐述其现状。

2.1.1 虫害

据调查结果得知,目前全市发现虫害56种。其中:半翅目25种、鳞翅目20种、鞘翅目3种、等翅目1种、双翅目3种、缨翅目2种、膜翅目1种、滑刃目1种,包括5种外来虫害和51种本土虫害。

5种外来虫害中,松突圆蚧、柑橘小实蝇和曲纹紫灰蝶均为2003年以前传入,其中松突圆蚧危害最为突出;桉树枝瘿姬小蜂于2015年才发现,松材线虫2007年7月首次在石狮市灵秀镇发现,发生面积为1408亩,但2015年已解除疫区,本次调查未发现。

51种本土虫害中,松墨天牛、马尾松毛虫、木麻黄毒蛾、黑翅土白蚁、竹绒野螟、荔蝽和吹绵蚧等7种危害范围相对较大,而其它种类的虫害均为零星分布。

根据调查统计现有虫害寄主植物有27种,其中马尾松受虫害危害种类达8种之多,其次为木麻黄受到7种虫害种类危害,龙眼和香樟各受到6种虫害种类危害,其余寄主植物都有1-4种虫害种类(表1)。

表1 石狮市城市森林虫害调查名录Tab.1 Investigation List of Forest Pests in Shishi City

续表

2.1.2 病害

据调查结果得知,目前全市发现病害30种,包括2种外来病害和28种本土病害。

松针褐斑病和罗汉松叶枯病等2种外来病害均为2003年以前传入本市,其中以松针褐斑病危害面积更大一些,而28种本土病害均呈零星分布状态。

根据调查统计现有病害寄主植物有21种,除龙眼受到3种病害危害外,其他寄主植物受到的病害都只为1-2种(表2)。

表2 石狮市城市森林病害调查名录Tab.2 List of Urban Forest Diseases in Shishi City

2.1.3 有害植物

据调查结果得知,目前全市发现有害植物21种,包括10种外来有害植物和11种本土有害植物。其中鸡矢藤、蘖荔、裂叶牵牛、五爪金龙、无根藤和日本菟丝子等藤本或攀爬植物主要危害寄主的干部、枝梢部,造成的危害会大一些,其他种类的有害植物尚未对林木造成直接危害。

从整体危害性来看,有害植物对环境造成的破坏是小于虫害和病害的,但也不能忽视,避免蔓延扩大(表3)。

表3 石狮市城市森林有害植物调查名录Tab.3 Investigation List of Harmful Plants in Urban Forest of Shishi City

2.2 有害生物特点分析

2.2.1 变化趋势分析

通过与2003年之前全市有害生物情况对比,发现有6种变化趋势。

1)城市森林有害生物种类呈上升趋势,多种次要害虫在一些地方上升为主要害虫,偶发性害虫时有发生,造成重大危害的病虫种类不断增多;

2)外来城市森林有害生物入侵种类及面积增加;

3)经济林病虫害逐年上升;

4)园林植物病虫害发生种类日趋增多;

5)人工林病虫害发生严重;

6)红树林病虫害发生种类日趋增多。

2.2.2 发生原因分析

综合对全市有害生物变化趋势分析,由此推断有4种原因促使有害生物不断发生。

1)随着全球气候变化和本市绿化树种结构调整,全市存在已发生有害生物所适宜的气候条件及寄主植物,客观上使该有害生物发生发展成为可能。

2)城市森林有害生物防治技术的落后与防治效果的局限性,也是有害生物发生的一个重要原因。

3)城市森林有害生物的远距离传播主要是通过人为的调运,这与有限的森防检疫技术力量及依法育苗、造林意识不强,检疫力度不够有很大的关系。

4)根据生态平衡与可持续控灾理论,“有病不成灾是可能的,也是允许的”。但由于当今城市森林经营总体上科技水平不高,经营粗放,造林时未能很好遵循“引种试验”及“适地适树”原则,新造林分长势不佳,林分环境卫生状况不良;纯林比例过大,林分结构单一;针叶化严重,生态系统稳定性脆弱,使森林对病虫灾害的自我调节能力受到极大影响。

3 结论与对策

3.1 结论

通过对石狮市城市森林出现的有害生物问题的全面普查可知,石狮市是存在有害生物的适生区,如不及时采取各项措施进行控制,有害生物发生面积将可能进一步扩大,此外石狮市地处东南沿海,经济发达,市场经济十分活跃,国内外经贸往来十分频繁,林业危险性病虫、有害植物随森林植物及其产品传播(入)的机率很大。以松材线虫病为例,石狮市虽已拨除松材线虫病疫区,但由于石狮市处于松材线虫病的适生范围区域(泉州多县市区已发生松材线虫病),气候条件适宜,境内又拥有丰富的松材线虫病传媒天牛和广泛的松林寄主植物,因此可以认为,松材线虫病等危险性病虫难以根除。

3.2 对策

3.2.1 加强植物检疫,做好源头严控

植物检疫是通过法律、行政和技术的手段,防止危险性植物病、虫、杂草和其他有害生物的人为传播,保障农林业的安全,促进贸易发展的措施。随着我市园林绿化建设的快速发展,外来园林苗木品种异地调运频繁,外来有害生物种类也不断增加,造成了严重危害。因此,在外来有害生物传播源头上严格把控,严防死守第一条防线,确实加强做好植物检疫工作是十分必要的。

3.2.2 做好防治规划,做到预测在前

及时开展城市森林有害生物预测预报工作,对潜在性的有害生物危害问题提高警惕;提前做好防治规划,防微杜渐,在有害生物发生更大的危害之前将其控制乃至消灭,防止措手不及,四处扩散。

3.2.3 强化管理,提高抗害能力

强化绿化苗木养护管理、做好种植规划,选择合适的植物品种,合理搭配植物,构建稳定的植物群落,提高植物自身对有害生物的免疫力。

3.2.4 利用生物防治,施法自然

遵循自然规律,利用好有害生物天敌(有益生物)来进行控制有害生物的发生,保持原有的自然平衡,是生物防治控制作用持久,防治效果显著,且对环境污染小的首选方法。

3.2.5 合理适宜采用化学防治

化学防治作为防治有害生物的主要手段,也是最后的防线,这种方法见效快,便于使用和掌握,相较于其他防治手段具有明显的优势,但必须合理使用,做到适量、适度、适法,避免产生不必要的副作用。

猜你喜欢

石狮市寄主植物松材
石狮市妇联依职权申请撤销监护人资格
《松材线虫病生态灾害督办追责办法》出台
石狮老年大学举办公益书法课堂
松材线虫病的发生防治及对策——以重庆市为例
我国松材线虫病的主要防治技术探析
不同生长阶段椰树叶片对椰心叶甲中肠消化酶活性的影响
浙闽两省联防联治松材线虫病
“老孙头,好样的!”——记石狮市关工委常务副主任孙进荣
石狮市城市发展与体育场地建设的研究
寄主植物对桃小食心虫主要代谢物质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