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探讨个性化护理对老年脑卒中后吞咽功能的影响分析

2020-09-04卜新玲

中国医药指南 2020年19期
关键词:功能障碍康复训练口腔

卜新玲

(辽健集团铁煤总医院,辽宁 铁岭 112700)

临床中大部分脑卒中患者会出现各种并发症,其中吞咽功能障碍就是多见的一种,有37%~78%的发生率,老年患者发生率更高[1]。如果没有及时干预或干预不到位,将影响机体营养吸收,还会造成误吸,提高患者营养不良、脱水、肺部感染等概率,甚至让患者病情复发或死亡。尽管通过药物治疗能取得一定效果,但是效果甚微,如果根据患者的实际情况展开个性化护理,不仅能纠正患者不良情绪,提高护理配合度,还能对患者进行针对性康复训练,在各种手段共同作用下促进吞咽功能恢复。我院为了进一步探讨个性化护理的应用效果进行了此次研究,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本次研究选取2018年1月至2019年3月来我院就诊的82例老年脑卒中患者,采用随机分组时采用双盲法,各41例。实验组女患16例、男患25例,年龄最大79岁、最小65岁,平均(68.16±8.24)岁,其中22例脑梗死、19例脑出血;常规组女患15例、男患26例,年龄最大78岁、最小65岁,平均(68.27±8.35)岁,其中21例脑梗死、20例脑出血。所有实验对象的临床资料不具备统计学意义(P>0.05)。

1.1.1 纳入标准:经头颅CT、MRI等检查确诊;神经系统症状未进展;生命体征稳定;家属和患者了解本次研究,自愿签订书面协议书。

1.1.2 排除标准:存在意识障碍者;合并口腔黏膜及咽喉病变者;感觉性失语者;因消化系统疾病而吞咽困难者。

1.2 方法:所有患者入院后进行抗血小板凝集、营养神经、补液、降颅内压等治疗,同时给予常规组患者一般性护理,进行合理的营养支持,鼓励患者自行进食,先从饮水、流质食物开始,根据恢复情况过度到半流质食物、普通食物;同时根据患者康复情况进行适量的运动,以增强身体功能。实验组患者给予个性化护理,具体内容如下:

1.2.1 心理干预:患者会存在不同程度肢体偏瘫、失语、吞咽功能障碍等情况,增加心理负担,出现紧张、情绪低落、焦躁等负性情绪,对病情转归产生不利影响。所有护理人员要给予患者心理护理,先对患者的心理状态进行全面评估,再根据评估结果实施个性化干预,在护理中积极落实人文关怀理念,以亲切、热情的态度面对患者,仔细倾听家属及患者的诉说,对患者的情况表示理解和同情,让患者获得信任感和安全感;同时,选择合适时机会对患者的各种负性情绪进行疏导,告知不良情绪会影响病情恢复,并指导患者使用正确方法进行情绪调节,如播放愉悦、轻松的音乐,和他人聊天、看娱乐性电视节目等;定期组织患者展开病友交流会,通过案例分析、视频播放、病友互动等方式,让患者汲取正面信息,树立康复信心,保持良好的心理状态;此外,还要叮嘱家属多陪伴患者,给予患者耐心和鼓励,让患者在家庭支持下更有信心战胜病魔。

1.2.2 健康教育:以一对一的方式向患者讲解疾病相关知识,包括发病原理、病程发展、治疗方法、预后效果、并发症及预防方法、自我护理方法等,同时还可以配合专题讲座、微信平台、健康宣传手册、宣传图等进行强化教育,提高患者及家属对疾病的认知度,纠正错误的认知,明确康复训练、规范服药的重要性[2];另外,告知患者吞咽困难是可以通过训练恢复的,讲解相应康复训练的内容,让患者对其有一定了解,提高对康复训练的积极性。

1.2.3 功能训练:由于患者吞咽功能障碍严重程度不同,采取不同的康复训练方法,如果是中重度患者,先进行功能训练,提高吞咽能力,再展开进食训练。①味觉刺激:选择酸、甜、苦、辣、咸等不同味道的食物,对患者舌味觉进行刺激。②触觉训练:使用棉签或手指刺激患者的咽后壁、舌根、口腔软腭等部位,增强其敏感度。③冷刺激:使用棉签取冰水刺激患者咽后壁、舌根、口腔软腭等部位,同时指导患者做空吞咽练习,也可将冰汤匙放在舌面、面颊等部位,同时做空吞咽动作,每次5 min,每天3次。④咀嚼肌、舌肌训练:通过空吞咽、喉抬高、发音、舌部运动等训练患者的咀嚼肌、喉肌、舌肌,期间可以使用压舌板提高阻力练习,每次10~15 min,每天2次[3]。⑤口面肌群训练:指导患者做吹气、大笑、张大嘴巴等动作,每个动作维持5~10 s;还可以指导患者手臂支撑在墙壁或桌面上,大声发“啊”的音。

1.2.4 进食训练:如果是轻度吞咽障碍患者,无需进行功能训练,可直接展开进食训练,以促进吞咽功能更好的恢复。①进食体位:呈45°仰卧体位,头颈前倾,患侧肩部下放置软垫,以便食物推送至舌根部,预防食物反流或误吸进行鼻腔、呼吸道。②食物选择:食物尽量是患者患病前喜欢的,还要保证色香味俱全,要有一定黏性,在口中不容易散开,还要保证食物在吞咽时不会发生形态变化。③食量要求:最佳食量是每次约20 mL,若食量太多,容易溢出口腔,或是在口腔黏膜上残留食物,提高误吸率;若食量太少,食物无法刺激咽喉壁,也就无法刺激吞咽反应。④进食后护理:进食速度要适中,一餐最佳时间为45 min;每次吞咽完成后,要多做几次空吞咽动作或是少量饮水,以刺激吞咽反射,避免发生误吸;同时,进食后要静坐30 min左右,不要做翻身动作,避免发生食物反流[4]。

1.2.5 吸入性肺炎护理:存在吞咽功能障碍的患者容易发生吸入性肺炎,所以要做好预防工作,要求患者保持口腔清洁,每天至少刷牙2次,进食后使用生理盐水或口腔护理液漱口,同时将口腔中的食物残渣剔除,减少细菌滋生[5];协助患者排痰,以促进分泌物排出,如果患者分泌物较多,可使用吸痰器,定时帮助患者将分泌物吸出;每天仔细记录患者口腔是否有脓性分泌物、糜烂、水肿、充血等状况,如果有及时干预。

1.3 观察指标:评估两组患者吞咽功能康复效果,在护理前后分别进行洼田饮水试验(WST),对患者的吞咽功能进行评分,试验中要求患者正坐喝下30 mL温开水,观察其呛咳情况及吞咽时间,0分表示1次吞咽成功,1~3分表示没有呛咳、分两次吞咽,4~6分表示出现呛咳症状、但一次吞咽成功,7~9分表示出现呛咳症状、分2次吞咽,10分表示频繁呛咳、不能吞咽。同时,统计两组患者的吞咽功能障碍相关并发症,包括误吸、呛咳、吸入性肺炎。

1.4 统计学分析:用SPSS22.0软件整理实验数据,计数资料用[n(%)]代表,行χ2检验;计量资料用()代表,行t检验;组间差异明显时P<0.05,呈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比较82例患者护理前后的WST评分:护理前两组患者WST评分对比差异不明显,不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经过护理两组患者的WST评分均明显降低,不过实验组评分比常规组更低,组间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比较82例患者护理前后的WST评分(,分)

表1 比较82例患者护理前后的WST评分(,分)

2.2 比较82例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实验组有4例出现并发症,发生率为9.76%,而常规组共计11例出现并发症,发生率高达26.83%,组间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3 讨 论

脑卒中病发后患者容易出现吞咽功能障碍,这是由于延髓性麻痹或两侧皮质脑干束受损造成吞咽中枢损伤所致[6]。另外,因为老年患者本身肌肉变性、黏膜变薄萎缩、神经末梢反射迟钝,以及食管、口腔、咽喉等位置发生退行性变化,患病后更容易发生吞咽功能障碍[7]。目前没有治疗的特效药物,只能通过康复护理改善病症。

表2 比较82例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

由于患者常常因为吞咽困难而出现自尊心下降、羞耻、焦虑、烦躁等精神障碍,一般性的护理是以生理护理为主,无法顾及患者的心理问题,也就会影响护理及治疗的依从性,降低康复效果[8]。所以要展开个性化护理,兼顾心理疏导和康复训练,让患者生理、心理都保持在最佳状态。个性化护理中,会根据患者心理压力、协调能力、反应能力、体制等差异性,循序渐进的进行护理干预[9]。首先会通过心理干预、健康教育让患者保持良好的心态,树立康复信心,明确积极配合康复训练的重要性;其次根据患者吞咽功能障碍的严重程度,采取功能训练和进食训练,锻炼吞咽相关肌群,预防肌群发生费用性萎缩,促进神经系统、神经网络重建,改善吞咽功能[10];此外,由于患者容易发生吸入性肺炎,所以加强预防性护理,能有效降低发生率。

本次实验研究中,应用个性化护理的实验组患者,与应用一般性护理的常规组患者相比较,吞咽功能得到明显提升,其中实验组护理后WST评分降低至(1.37±0.52)分,而常规组仅降低至(2.68±0.54)分,组间差异呈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并发症发生率为9.76%,明显低于常规组的26.83%,组间差异呈统计学意义(P<0.05)。充分说明,个性化护理的应用能提升患者的吞咽功能,减少误吸、呛咳、吸入性肺炎等并发症,为提高生存质量奠定基础。综上分析所述,老年脑卒中患者采取个性化护理有助于改善吞咽功能,还能减少相关并发症,促进病情恢复,临床中值得全方位推广应用。

猜你喜欢

功能障碍康复训练口腔
糖尿病早期认知功能障碍与血浆P-tau217相关性研究进展
糖尿病认知功能障碍机制研究进展
猕猴脊髓损伤康复训练装置的研制
脑卒中后吞咽功能障碍继发吸入性肺炎的危险因素
听觉脑干植入儿童康复训练个案研究
三减三健全民行动——口腔健康
气压差减重步行康复训练系统设计
孕期口腔保健不可忽视
口腔健康 饮食要注意这两点
穴位按摩与康复训练治疗周围性面瘫的疗效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