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急性脑梗前 七大异常症状 发病后 三个月黄金康复期

2020-09-04张倩

自我保健 2020年7期
关键词:缺血性肢体脑梗死

文·张倩

指导专家·姜卫剑(全军脑卒中救治与研究中心主任、主任医师)

刘鹏(化名)今年47岁,工作非常繁忙,加班熬夜是常事。有一次热浪滚滚,刘鹏连续熬了两个通宵后,突然出现头晕,同时觉得右下肢体麻木。他本以为就是血压高,吃了口服降压药就卧床休息。没想到凌晨1时,他出现言语含糊,把妻子推醒后便意识不清。妻子将他送往医院,最终确诊为急性缺血性脑卒中。

炎炎夏日当心急性脑梗死“偷袭”

夏季酷暑难当,是急性脑梗死的高发期。急性脑梗死是中老年人最容易患上的疾病之一,严重的急性脑梗死对生命威胁极大,是造成中老年人死亡的重要原因。脑卒中俗称“中风”,是我国成年人致死和致残的首位原因。中国卒中学会发布的流行病学调查数据表明,我国现有中风患者1494万人,每年新发病例330万人。

脑卒中是威胁国民健康的重大疾病,可导致患者肢体瘫痪、语言障碍、认知障碍及精神抑郁等,具有高发病率、高复发率、高致残率和高死亡率等特点。我国脑卒中发病率呈现上升趋势,约四分之三的患者不同程度丧失劳动能力或生活不能自理,给家庭造成沉重负担。

很多人不了解急性脑梗死的前兆,导致很多患者从发病到救治错失了黄金治疗时间窗,最终可能致死或致残。急性脑梗死治疗可以静脉溶栓的时间窗为3.5小时以内,只要在这段时间内被送往医院进行静脉溶栓,就有可能避免瘫痪、失语等严重后遗症。

急性脑梗死来势凶有七大异常症状

急性脑梗死有以下七大异常症状,中老年人要引起高度警觉。

剧烈头痛 发病前会反复头痛、头晕,突然自觉晕眩、视觉旋转,几秒钟后会恢复正常。

半身不遂 可以是单个肢体或一侧肢体,可以是上肢比下肢重或下肢比上肢重,并出现吞咽困难,说话不清,恶心,呕吐等多种情况,严重者很快昏迷不醒。

舌根发硬 忽然感觉舌根部僵硬、舌头胀大、吞咽困难、说话不清楚,查看舌头并无红肿现象。

突然跌倒 由于脑血管疾病导致肢体功能障碍,或共济失调和平衡失调,导致容易摔倒,不要误认为它只是一种简单的骨科情况,而延误了治疗的最佳时机。

握力下降 单侧手突然无力,手握物体落地。例如,在刮剃胡须转向一侧时,手臂突然失去握力,致使刮胡工具落地。

脾气暴躁 语言和精神变化也是急性脑梗死的先兆,发音困难、写字困难和性格改变,脾气变得暴躁,脾气火爆者可变成沉默寡言。

困倦嗜睡 感觉疲惫、劳累,总想睡觉。随着脑动脉硬化的恶化,动脉管腔变窄,脑缺血加剧。约80%的人在缺血性脑卒中发作前5到10天经常打哈欠,这个重要的预警信号一定要引起高度重视。

急性脑梗死致死快要学会应急施救

急性脑梗死发病突然、病情危急、致死率高,很多患者一旦发病后就会猝然晕倒、不省人事、昏迷不醒,伴随口角歪斜、言语不利,而出现半身不遂等。患者如果没有得到及时抢救,往往会危及生命,但这时候家人都会惊慌失措。

急性脑梗死发作的第一时间,家属等周围人应首先拨打120急救电话寻求帮助。同时,检查一下生命体征情况,若呼吸和心跳已经停止,马上做心肺复苏术。如果意识清楚,可让患者仰卧,头部略向后,不需垫枕头,盖上棉毯以保暖。失去意识的患者,应维持昏睡体位,以保持气道通畅。如果患者呕吐,应将其脸朝向一侧,让其吐出。然后,用干净的手帕缠在手指上,伸进患者口内,清除呕吐物,以防堵塞气道。装有假牙者,要立即将其假牙取出。此时,千万不要给患者进食或饮水。

对急性脑梗死患者不能进行摇晃、前后弯动或捻头部、头部震动等不当急救措施。患者出现抽搐,应迅速清除其周围的危险物品,并用手帕包着筷子放入病人口中,以防抽搐发作时咬伤舌头。无筷子时也可以用手帕卷着,垫在上下牙之间。急救车到达时,要将患者的病情告知医生。

危险因素不控制缺血性脑卒中易复发

引起脑卒中的危险因素很多,可控制危险因素包括高血压、糖尿病、血脂异常、心房颤动、其他心脏病、无症状性颈内外动脉狭窄、肥胖、吸烟、饮酒、精神紧张等。在各种危险因素的长期作用下,患者的大、小动脉会发生病理改变,最狭窄的血管容易先发生闭塞,导致脑梗死。脑梗死发生后,如果没有马上启动二级预防控制危险因素,血管病理变化继续进展,越来越多的血管发生狭窄和闭塞,就会导致脑卒中复发。

临床研究表明,将血压控制到合理水平,脑卒中复发风险下降30%;强化降血脂治疗,可使缺血性脑卒中5年复发率下降16%;严格控制血糖,可使脑卒中复发率下降47%。但临床中经常可见的现象是,一部分患者存在观念上的误解,担心药物的副作用或担心药物成瘾停不下来,不愿意坚持规律用药;还有一些患者道听途说,各类保健品吃了一大堆,真正有用的药物却没坚持吃,预防性治疗不规范,这些都常常导致脑卒中复发。

康复黄金期三个月治疗要循序渐进

脑卒中发病后的半年内,是肢体功能恢复的重要时期。并且,前3个月尤为重要,是进行康复治疗的“黄金期”。康复治疗应尽早实施,在发病后的一年内都应积极实行,一般应在病情稳定后1周内开始,但是需要注意以下几点:

患者锻炼原则 各种锻炼需要在康复治疗师的正确指导下进行,遵循持之以恒、循序渐进、因人而异、劳逸结合等原则。

注意运动强度 被动训练时别太用力,锻炼时保证姿势的标准。每锻炼一处肌肉,应使该肌肉连续多次受到一定强度的刺激。要注意运动强度,不能太过用力,否则很可能因过度牵拉损害关节。

肢体摆放位置 脑卒中患者躺在床上时,不能让患肢保持一个姿势的时间过长,要防止肩关节脱位、关节僵硬和血液循环不畅。

床椅交换训练 当患者病情稳定,身体具有一定的平衡能力后,床边训练可由卧位转为坐位。这一训练要遵守循序渐进的原则,待患者能平稳地坐在床上后,可尝试床椅交换训练。

猜你喜欢

缺血性肢体脑梗死
白芍-甘草药对及其主要成分抗缺血性脑卒中作用的研究进展
替罗非班联合尿激酶在缺血性脑卒中治疗的应用效果
针灸在脑梗死康复治疗中的应用
诺欣妥治疗缺血性心肌病致心衰的效果分析
脑梗死合并变应性支气管肺曲霉病行呼吸康复的探讨
DWI联合DTI技术对早期脑梗死缺血半暗带的评估价值
肢体语言
肢体写作漫谈
面试六禁忌
卵圆孔未闭与缺血性脑卒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