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昼长夜短 心气不足 夏季如何减少心血管病发作

2020-09-04王碧辉

自我保健 2020年7期
关键词:养心心血管穴位

文·王碧辉

指导专家·朱志杨(山东省济宁市中医院心血管病科副主任医师)

夏季空气湿度高,气压偏低,含氧量降低,会导致人体缺血、缺氧。锻炼后因出汗过多血液循环受阻,回家后进入空调房,环境冷热不均很容易引发心血管疾病。中医认为,夏季在五行中属火,对应的脏腑为心,因此,在夏季防治心血管疾病不可忽视。

近日,65岁的张先生晨练后回家突发心肌梗死,经医院竭力抢救后脱离危险。家人很纳闷,“都说心脏病易在冬天发作,怎么夏天也发作?”心血管病患者应该如何“安”心度夏呢?

夏季锻炼避免大量出汗

规律的生活起居有利于血压平稳,即按时起床、按时睡眠、定时进餐、适量锻炼、注意劳逸结合等。夏季人体机能较为活跃,动则升阳,适当运动能起到较好的健身效果,但不可过度,尤其是老年人,应以打太极、散步等舒缓的运动为主,避免大量出汗。因“汗为心之液”,过度排汗会造成心气不足,甚至气随津脱等危重情况。

夏季昼长夜短,容易睡眠不足,要养成睡子午觉的习惯。要尽量在夜间11点之前进入睡眠状态,午餐后半小时午睡30分钟至1小时,每天保证七八个小时睡眠时间。很多老年人常年早起晨练,但据调查,70%~80%心脑血管疾病发生于早晨6~10时,外出时要避免去温度高、湿度大、人口稠密的地方。

减少室内室外的温差刺激

夏天室外温度高,房间里空调凉,有些人贪冷饮,这种反复由热到冷,由冷到热的环境变化,对心血管患者极其不利。心血管疾病与温度的关系十分密切。当温度过高时,会增加血流量,增加心脏负荷;而当温度过低时,会使血管相应收缩。如果忽冷忽热,血管强力收缩会使冠脉内已形成的斑块被牵拉破裂,引起血栓脱落,易突发心肌梗死。

室内可用电风扇促进空气流动,空调多用除湿功能,降低湿度缓解闷热感觉。空调屋不宜调得太低,一般以26℃左右为宜,室内外温差不应超过7℃。老年人要洗温水澡,不宜用过冷或过热的水。

饮食调养“四低一高”

心脑血管病患者夏季饮食要以清淡易消化为原则,多吃蔬菜、水果,多喝温开水补充水分。提倡“四低一高”饮食原则:低热量、低盐、低脂肪、低胆固醇、高维生素。不宜多吃甜食和辛辣刺激的食物。睡觉前和起床后应喝一杯温开水,可多喝绿豆汤、莲子汤、百合汤、菊花茶等,既可补充水分,又能清热解暑,但寒凉体质的人不宜服用。中医有五行养生的理念,夏季与心、红色对应,因此,适当吃红色食物有助养心,比如红枣、樱桃、葡萄柚、胡萝卜等食物。

调节情绪心态平和

中医养心中的“心”,一方面指现代医学所说的心血管系统,另一方面还指情志、心情,正所谓“心主神明”。据调查,急性心肌梗死的发作诱因中,情绪激动所占比例为第一位。

心血管疾病患者心态一定要平和,静心才能养心。易怒、紧张、情绪不稳等心理表现都是使血压升高的诱因。生活中要避免情绪激动及过度紧张、焦虑。要懂得释放压力,通过向亲友倾诉,或寄情于音乐或自己的爱好中,使自己保持稳定的情绪和平和的心态。

高血压患者切不可擅自停药

夏季,由于人体内血管舒张、血流加快、阻力减少,部分患者血压降低,就擅自停药或减药。朱志扬主任提醒,夏季人们的睡眠质量下降,易造成自主神经紊乱,入睡后迷走神经兴奋,血管收缩,致使夜间血压升高,有可能导致出血性中风。另外,每个患者对药物的反应都不同,有些患者不吃药,血压会立刻反弹。因此,夏季高血压患者可在专业医生的指导下调整用药,万万不可擅自停药。

贴敷、按摩“养心护心”

中医讲究“未病先防,既病防变”,除了在饮食起居等方面注意调节以外,配合中医穴位贴敷、穴位按摩,“养心护心”效果更优。

穴位贴敷:穴位贴敷尤其是“三伏贴”对于防治心血管疾病有特色优势。心血管疾病冬季高发,根据中医“冬病夏治”原理,在全年中阳气最盛的三伏天,将温经散寒、活血化瘀、补虚助阳的中药膏,贴敷于心俞、膻中、内关等穴位,具有益气温阳,通脉止痛的作用,不仅能够有效防治冠心病、心绞痛等心血管疾病,还能调整人体阴阳平衡、增加机体免疫力,达到提前预防冬病的目的。

穴位按摩:通过刺激人体特定穴位,激发人的经络之气,起到通经活络、扶正祛邪等作用。比如高血压患者可以按摩百会、太冲等穴位,具有缓解头疼头晕、疏肝理气等作用;心绞痛患者可以按摩内关、神门、檀中等穴位,可以增加冠脉血流量,缓解发作症状;心律失常患者可以按摩神门、郄门、内关等穴位,可以缓解心悸、胸闷等症状;保护心脏可按摩内关、神门、天泉等穴位,具有疏通经络、调和阴阳等作用。

猜你喜欢

养心心血管穴位
“心血管权威发布”公众号简介
“心血管权威发布”公众号简介
“心血管权威发布”公众号简介
夏至重养心
篆刻欣赏
COVID-19心血管并发症的研究进展
低血压可以按摩什么穴位
夏至养心喝“三茶”
影响穴位埋线减肥效应的研究进展
穴位埋线法治疗肥胖症的中西医机制研究进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