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服务实体经济存在的问题及应对策略
2020-09-03吴锦桂
吴锦桂
摘 要:科学技术的发展迅速,我国的各行各业的发展也有了改善。金融业和实体经济之间的关系在近年内不断被大家讨论,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共中央政治局第十三次集体学习时也指出“金融活,经济活;金融稳,经济稳;经济兴,金融兴;经济强,金融强。经济是肌体,金融是血脉,两者共生共荣”;党的十九大报告也进一步提出要“增强金融服务实体经济能力”这些都再次强调了金融业和实体经济之间的异质性和互补性,全面阐述了金融和实体经济的关系,也进一步强调了金融要为实体经济服务这一主题。金融和实体经济之间的联系至今已经经历了重要的发展,但实际发展过程中也产生了诸多问题,如金融脱钩、实体经济增长疲软等,对于金融服务实体经济问题的讨论一直存在,服务的范围、模式也存在着发展和创新的诸多空间;另外,金融服务实体经济对于增强行业发展、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意义重大。文章试在讨论既有金融模式和实体经济互联互通存在的问题,并进一步为金融服务实体经济深化发展提出政策建议。
关键词:金融服务实体经济;存在的问题;应对策略
实体经济是金融生存之基,金融是实体经济活力之源,两者相互联系、相互依赖、相互影响。一方面,金融发展离不开实体经济。金融服务面对的客户大多是实体经济中千千万万的实体企业,实体经济的高质量发展,是金融体系和金融机构稳定的重要基础。另一方面,实体经济发展离不开金融支持。今年新冠肺炎疫情发生以来,中国人民银行等多部委密集出台了30余条金融支持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的措施,确保金融服务不间断,稳定市场预期,有力地支持了疫情防控和复工复产。服务实体经济始终是金融的天职和宗旨,金融最重要的职能是提供保证实体经济顺畅运行的资金循环体系,最根本的任务是提高经济社会资源配置效率和降低实体经济交易成本。
1金融服务实体经济的现实意义
(1) 解决产能过剩问题和优化经济结构。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深化发展之后,实体经济也面临着转型和结构调整的更为迫切的需求,僵尸企业、产能过剩和诸多问题也亟待解决,而这些都需要发挥金融服务实体经济的作用,通过有效配置资源推动实体经济和金融之间的充分运转。(2)实体经济和金融发展相辅相成,金融服务实体经济可以为实体经济注入发展的活力和空间,实体经济的优化也会进一步推动金融业的创新,激发新的金融需求,只有找到金融和实体经济的平衡状态,才能真正保持金融和实体经济的健康和可持续性发展。(3)金融服务实体经济有利于控制发展风险,保持经济稳定。金融业比起传统产业,不依附于实体,属于高风险行业,金融风险更是一旦产生便会带动社会各个环节产生危机,一旦产生金融风险不仅极大地威胁金融本身的发展,也会对实体经济的发展产生较大的危害。健全金融服务实体经济的风险监测系统有利于国家的经济安全。
2金融服务实体经济优化
2.1健全完善直接融资市场
(1)不断优化金融市场体系,如金融机构体系、金融产品体系、金融服务体系等,全方位、多渠道增加有效金融供给,扩大企业直接融资渠道。坚持竞争中性原则,放宽小微企业债券发行准入、创设小微企业股权融资工具,鼓励发展多层次、多市场、多层级的资本市场,大力发展直接融资,提高直接融资比重,不断满足实体企业多元化的金融需求。(2)加强各类所有制企业公平竞争的融资体制环境建设,清理和修订一批不合理的、不利于公平竞争原则的制度办法,以法律的形式明确支持民营企业发展的政策措施,提高市场信息透明度,营造市场主体自由竞争、公平竞争的良好氛围。(3)严肃市场纪律和行业自律,切实维护法律制度权威。一是建立健全行业内部制度规范,发挥市场自律组织的行业内部纪律约束,形成合法、透明、有效的行业规则。二是加强外部审计监督和信息披露,打击各类扰乱市场秩序的违法行为,切实维护法律尊严。
2.2加强融资体系的建设和完善
1.健康发展多层次资本市场近些年来,我国资本市场有了很大的发展,但整体的融资规模还很小,很多制度也不够完善,尤其是中小微企业所能触及的板块非常有限,真正能为小微企业服务的,只有新三板市场和区域性股权交易市场这两个起步最晚、发展并不理想的市场,中小微企业在这个市场上融资的规模非常有限。因此,要更好的服务实体经济,资本市场还需要不断的发展和完善,努力加大对中小微企业的“包容度”。近年来,关于如何健康发展多层次资本市场的热点内容很多,其中亟待解决的重点有这么几个:一是改革发行上市制度,提升资本市场的“包容性”;二是完善退市制度形成“有进有出”的良好市场生态;三是高度重视私募股权基金的战略作用;四是优化股指期货交易安排;五是继续深化新三板改革,规范发展区域性股权市场,更好为小微企业服务。这些方面做好了,资本市场服务实体经济的能力将得到大幅度的提升。2.强化银行机构的服务功能银行的核心功能在于有效配置储蓄资源,把信贷导向到需要发展壮大的产业,而不是去支撑投机和泡沫。所以,对于银行金融机构,我们要进一步强化它的服务功能,而不是交易功能。第一,要轉变金融机构的服务理念。银行作为特殊的企业,它也有强大的社会责任,要在平衡好追求经济利益与履行社会责任的关系的前提下转变观念,把服务新经济中的优质“小微”企业作为服务的重点。第二,明确金融机构差异化定位。首先,是规模上的差异化,要防止中小金融机构做大做强的冲动,真正下沉服务重心。第二,是服务专业上的差异化,每一家银行应该有自己主攻的服务领域,配备专业人才,形成更加专业性服务,这样就能更加高效地实体经济服务。第三,努力降低银行服务中小微企业的成本。加快评估、征信、担保、信用体系的建设,完善风险补偿机制,让银行能够安心地为中小微企业提供低成本的服务。
2.3转变经营理念,促进实体经济业务转型发展
在经济建设的布景下,值得注意的是,金融服务只不过是来源于先进技术的新型营利模式,并没有完全脱离实体经济或实体经济的网络。现阶段金融发展迅速,但已引起社会各界的关注,但是从其整体发展上看,这种金融发展模式还是处于探索阶段,金融服务行业的发展的时间较短,并且资产规模也不是很大,目前在金融平台上进行市场交易量也还是不高,同时还没有取得银行业经营资格。因此,在短时间之内,还不能对银行业传统实体经济造成致命打击。正因为如此,社会各界并没有太多地注意到金融的潜在影响。因此,作为实体经济的管理者,必须保持敏锐的市场洞察和创新的明确意识,以全面而科学地对待金融的影响。一方面,需要突破现有的规范和系统,使用发散思维模式,在传统的实体经济中大胆开发新的业务。而互联网技术也可以用来整合资源,改善传统实体经济的服务质量,改善实体经济中各种商业的开发水平,合理利用金融冲击所带来的新的市场模式,促进实体经济企业的变革。实体经济管理者需要建立以顾客为导向以及以市场为导向的开发理念,加强与客户的接触和沟通,提高客户实体经济商务的经验满意度,为客户提供便利的金融服务。
3.结语
基于经济建设背景下,金融服务行业和实体经济都在快速发展,两者之间属于相辅相成的关系。本文基于经济建设背景下,对金融服务影响实体经济的问题进行详细分析,最后提出转变经营理念,促进实体经济业务转型发展、利用大数据为实体经济金融服务以及建立科学化的问责机制等方面的建议,希望通过本次研究,可以加强对实体经济的金融服务,更好地服务于公众,为经济发展做出贡献。
参考文献:
[1]卢新海,沈纬辰,杨喜,等.中国区域实体经济、科技创新、现代金融与人力资源协同发展评价[J].统计与决策,2019(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