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互联网+”背景下的银行金融惠农新渠道研究
2020-09-03刘长俊
刘长俊
摘 要:互联网金融的创建拓展了金融惠农的新渠道。基于此,本文就“互联网+”背景下的银行金融惠农新渠道展开探究,从模式的构建、试点渠道的设置、“互联网+”对于金融生态系统的影响、技术的运用、服务效能的推进以及跨界合作等方面探索了相应的优化措施,以此,促进农村金融渠道可行性方案的有效落实。
关键词:互联网+;金融惠农;新渠道
引言:互联网金融是一项依靠云端以及大数据平台等新兴技术为载体构建满足金融产品以及融资需求的新型金融运作模式,面对农村融资难等金融问题的存在,通过运用“互联网+”的时代背景构建银行金融惠农新渠道建设是银行系统新阶段需要大力优化的主要内容,是实现脱贫攻坚战略的进一步深入实践。
一、构建“互联网+农业+金融”模式
中国建设银行作为国有企业的大型银行,依据党中央的决策战略部署,积极促进业务升级,探索助农新途径,通过倾斜化的信贷政策、资源配置以及审批机制,在发挥传统领域优势的同时,积极推进电商助农模式建设,以此,优化网点布局、延伸普惠金融,推进“互联网+”思维模式拓展,探索创新了“互联网+农业+金融”的特色金融模式建设,深耕“农粮、茶叶、食用油、区域特色产品、化肥、饲料”等板块的涉农商务模式建设,拓展电商合作平台建设,为线上线下的经销提供购货渠道。例如:在2014年到2015年间的善融商务企业平台中,累计4000户涉农商户入驻,累计线上销售额约百亿余元。“善融e贷”信用贷款政策的落实,有效解决了农村中小商户关于资金的困扰,彰显了依靠普惠金融发展理念的善融商务平台特色,将助农政策有效落实到了实处[1]。
二、创建互联网试点融资渠道
依据现阶段“互联网+”背景的迅猛发展,银行业要在发展过程中有效把握机遇,需要依靠现有的电子银行渠道以及银行自营的电商平台,以此来构建互联网金融模式。例如:依据农村住户对于资金的信贷需求远小于储蓄的特征来看,借助微信银行以及手机银行的便利条件,利用农户的生活开销与银行的金融服务做捆绑,以此来拓展农户的融资渠道。并且要把风险可控原则融入互联网融资平台的构建体系中,保证农户融资渠道的安全性。例如:建設银行推出的“善融商务”电子平台的建设,经过多年探索,在满足电子商务平台职能基础作用的同时,发挥着金融回归实体的联络能力。据调查,善融商务在2015年底依靠会员制的相关福利建设,使得注册会员超过1500万人,拥有超6万的个人以及企业商户入驻,有力支撑实体经济发展的同时,构建其线上与线下共通的商务平台建设新模式。
三、用“互联网+”打造金融生态系统
依靠新思维、新技术,建设银行推进银行业务的全流程改造,为客户构建了以客户为中心的良性金融服务系统。
为适应新常态的战略转型,依靠移动互联网构建设计农户各方面的商品销售线上模式建设。在农户维度方面,从农户与建设银行建立关系为起点,搭建专属于农户的全体系、全周期的金融生态建设服务;在产品维度方面,通过整合内外资源,优选第三方客户,以此在突出特色的同时,整合多元的产品项目体系;在渠道维度方面,借助移动互联网优势,建设智慧型、智能型的良性客户体验平台,使农户与渠道无缝衔接。
在聚焦农户、整合资源、统筹兼顾理念的指导下,相应的金融生态建设成果显著,例如:建设银行取得了率先在国内推出了手机银行业务模块、第一波开展网上银行业务、最早开通微信网上银行业务、国际互联网网站日均浏览量约6438万等突出成绩,为互联网金融生态系统建设提供了有力支撑。并且,建设银行利用“善融商务”、“龙卡云支付”、“悦生活”等金融服务渠道的建设,逐步使金融生态系统向全景化方向拓展。
四、运用互联网技术助力普惠金融
“裕农通”普惠金融服务平台的构建,是建设银行在充分考虑农村地区金融服务痛点的前提下,开展的普惠金融服务平台,并于2017年6月实行全行上线,一方面,在“裕农通”APP的使用中,相关的服务店业主,可以借助其为农户提供转账汇款、助农取款、定活互转、费用代缴等服务。另一方面,借助于这一平台,行内的销售人员以及管理人员完成服务点准入、运营、巡检以及业务拓展情况监测等工作[2]。
“裕农通”这一平台的构建,还属业内首创,其具有以下特点:首先,轻终端模式的施行,使得平台降低了成本,并且更易维护;其次,平台的开放性使得社会资源与平台实现了更层级的对接,以此,延伸了县域服务渠道;最后,线上管理单点的全周期构建使得保证降低成本投资的前提下,实现了服务的远距离辐射。
五、持续丰富普惠金融服务
在互联网、物联网、大数据思维突飞猛进的今天,相关的金融银行纷纷借助网络银行业务,对于“三农”问题,实现对于农户的更快捷、高效、便利的互联服务,在有力支持实体经济发展的同时,促进了线上电子商务的服务性的延伸。
关于普惠金融服务的创新,主要有以下几方面内容:(1)理念的创新,通过与核心企业的合作,实现了对于评价准入的针对性,即依据客户的网络交易特点进行相应的创新;(2)产品创新,建设银行根据相关领域的不同特点以及类型,构建了关于资金流、供应链、物流、信息流各大领域的互联,从而实现了产品的创新;(3)科技创新,网络银行欢迎机构的建设,实现了银行对于相应的业务类型以及业务特点的网上实时运作与管理;(4)风险保障机制创新,互联平台的构建,实现了农户与相关核心企业的利益共赢,并且以此形成了双方的共同预警机制的构建,促进保障业务的有效发展。
六、加强互联网跨界合作
“互联网+”的时代背景对于农村金融的发展来说,即是机遇又是挑战,仅依靠一只金融机构的单一效能来建设整个商业金融体系,其力量还远远不足,因此,金融银行需要在建设中加强与其他领域的合作,以此使多领域形成合力,进一步整合资源,促进金融惠农政策高水平、全面性的发展。例如:银行业可以与政府部门、互联网、电商企业、农产品功效服务企业以及相关的金融业界伙伴共同建设金融惠农平台,一方面可以对于网络以及金融风险进行把控;另一方面,可以进一步促进网络平台的转型,并进一步促进政策落实,打造良性的农业生态环境,助力农村经济持续健康发展。
七、结论
综上所述,为实现“互联网+”时代背景下银行系统的对于金融惠农政策的有效扶持,需要银行从业者利用时代契机,依据农业发展情况,拉伸银行金融惠农的服务范围,通过转变思路,发展相关政策,在保证农户贷款信用度的同时,尽可能的控制风险,有效助力“三农”问题,提升农业发展水平。
参考文献:
[1]刘聃轲.“互联网+”金融精准扶贫新模式探究[J].营销界,2019(46):6-8.
[2]步同良.积极推进互联网服务“三农”工作[J].中国银行业,2017(10):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