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播音主持实践小课之教学方法创新研究

2020-09-03刘宜林

传媒论坛 2020年17期
关键词:播音主持教学方法

摘 要:播音主持教学与一般艺术教学的不同之处,除了继承与发展了音乐、表演、戏剧等姊妹艺术的学科成果,它有着既定的教学模式和思路。播音主持教学中既有对理论知识的系统学习,又针对实践的细节性训练开展以分组为方式的小课教学模式,而小课教学环节的运用和效果是播音主持教学全过程的核心。

关键词:播音主持;实践小课;教学方法

中图分类号:G22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6-5079 (2020) 17-0-02

一、引言

“培养什么人”始终是播音主持艺术教育的核心问题。本文除了研究专业小课的教学方法,更针对播音与主持专业的专业核心课程《播音创作基础》为研究对象,勾画专业小课的教学实施过程,深层次分析学科建设和课程创新的新思路、新方法。

二、专业小课教学的特点

(一)重视基本功的语言训练

语音是普通话口语表达的基础。普通话语音主要受声母、韵母、调值三方面的影响。它们彼此相辅相成、不可分割,任何一方面出现问题,都直接影响到语音的面貌,造成发音错误。对于大多数学习本专业的学生来讲,在进入大学校门之前已经具备基本的语言条件和专业水平,但是在语言习惯、方言差异等问题上有着根深蒂固的矛盾。例如北方学生发音的口腔问题和唇舌力度的把握方面、以河南为中心的中原地区学生的“尖音” “齿间音”问题、南方学生“前后鼻音”的问题等,决定了针对性教学是打好专业基本功的关键。专业小课就是基本功训练恶夯实阶段,随着教学实践课程的推进,声、韵、调基本功的训练是贯穿课业全程的环节。

(二)利用多样化的教学场所

“除了正常的小课和实训课程之外,课外实践教学的开拓是辅助专业学习的必要途径。播音主持专业的学生要顺应时代的潮流,就必须在学校学习到新的演播室技术,甚至要在新技术演播室实践,才能缩短与一线的距离,适应市场的需要。”①录音间、录像间、演播室等第二课堂的运用是播音专业小课学习引入实践的重要环节。教师在对学生进行专业训练的同时,仍肩负着对学生专业相关设备器材、演播室合理利用、安全操作等方面的引导和指点。学生在课余时间利用专业教学场地进行专业的训练和完成课堂布置的作业。多样化教学场所是播音主持专业特有的教学方式,为今后学生打造成复合型专业人才,适应媒体工作、全面掌握专业技能搭建桥梁。

三、小课教学环节目现存的显著问题

播音主持是专业性极强的工作,它的专业素养伴随着不同个体存在的显著的习惯性误区。因此,对于播音理论大课的学习,只能在初学者心中形成简易的架构。小课的纯实践针对性训练是对学习者理论知识的巩固。然而,实践小课的课程设置和教学方法往往在开课之初很难入手。从教学进度的把握到学生个性化特征的显现,如何能够在有限的播音小课当中达到训练效率的最大化,是一直以来播音主持专业教学中常被提及的话题。针对当前的一些播音主持的专业小课的教学环节中,通过前期实地对不同类型的几所高校中,播音主持专业小课教学的课程展开的对比分析,反映出一些长期存在,并亟待解决的问题。

(一)训练材料的选用显陈旧

目前播音主持专业的教材不算丰富,专业基础的学习一般沿用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的《实用播音教程》,教材的选用既要考虑到学习内容的系统性和全面性,同时应当避免对教材的依赖。小课训练教材的选用往往以训练材料为主,在课堂上依旧不能单纯地“张口去播”,同样需要理论知识的引入和贯穿。还有一些训练教材的内容过于陈旧,跟不上时代的步伐,这也是当前小课训练过程中出现的显著问题。在实践教学中容易出现学生积极性不高、对稿件缺乏共鸣等状况。教师应当及时搜罗新颖的、同样具备训练要求、实用性较强的材料来提升学习积极性和学生们的训练愿望。同时对于教材的辅助不能局限于某一本,可以通过参考与对比,形成个性化的、更全面的教学体系。

(二)上课人数的控制待优化

因为学科的发展和招生人数的不断扩大,播音主持作为已经人才饱和的“边缘学科”,目前面临着较为严峻的就业压力。在高校教学过程中已逐渐显现师资力量与学生数量失衡的现象,出现小课人数偏多、小课形式化等问题。播音主持小课的上课时间一般控制在90分钟~120分钟之间,合理的人数应当在十人左右,而现在的播音主持小课的课堂人数远超标准人数,学习效率得不到保证,教学质量也将大打折扣。这种所谓的“小课教学”,已经实属名不副实。对于上课人数的安排是解决小课教学质量的关键因素之一,在播音主持小课教学和专业学习当中有着不容小觑的作用。

四、播音主持小课教学创新模式的尝试

(一)灌输式教育向交互式模式的转变

我国广播电视节目模式的发展变化越发注重与受众的参与性和互动性。以我国新闻节目的形势变化可以看出,“说新闻”已经逐步取代“宣读式新闻”进入各方视野。当视野转向播音主持小课的课堂,同样也要求教师们树立一定的互动意识。课堂上的互动包括教师与学生的互动、学生之间的互动,学生与镜头中虚拟受众的互动等。在传统的小课教学中,最常用的教学模式是教师示范及学生练习等单向的灌输式教育,但无法顺应受众的需要及时代的要求。

一名优秀的播音员、主持人的成功往往具有较强的个性彰显,因此在人才培养当中,在尊重学生个性的前提下因材施教。在学生中建立分组,形成课上课下的“共享专业课学习”模式。培养不同特性学生之间互相学习、互相协作的传媒人品质。教师对于作业以及练习的布置应当建立在激发全组学生互动与合作的基础之上。而并非“独自关起门来搞创作”。这种互动和调动模式的运用目的是强化了专业水平的同时,也打造一种顺应社会发展的专业教学理念。

(二)封闭式实践课堂向开放式实践课堂的转变

打破传统模式,鼓励开放课堂播音主持专业的提升依赖于扎实专业功底的打磨及千锤百炼的实践。小课的学习是学生将理论得以运用的途径,教师在教学中应当根据课程安排和内容需要將课堂转移到任何可供学生实践的场所。既是对学生适应各种环境下语言表达能力的提升,也打破了惯有的教学模式,激发学生的表现力,为其提供广阔的语言创作空间。“注重通识教育,培养创新意识;注重培养学生基于多媒体平台的信息传播能力,保证专业基础教育的质量。”②

灵活设备管理,激发创作动力在常规的播音主持教学中,在小课教学阶段一般会给学生充分的实践空间,学生在课下以及课后的学习中,往往因为实践场地、技术设备的不足而无法开展自主的学习。甚至因为希望借助学校的录音室录制作业而无法获得审批。学生在校期间的学习除了规定的课程数量和安排之外,自主学习是学生大学学习阶段的重要内容。播音主持专业对于技术和设备以及条件上的需求较为苛刻,对于学生来说无法自行解决遇到的问题。学校应当在设备管理、场地开放方面给予学生一些方便和空间。一方面有效促进学生学习和实践的积极性,也能更高效率的锻炼学生的专业技能水平。

五、结语

目前开设播音与主持艺术专业的院校基本以原有的平台为基础,都努力探索和实践培养主持人的方法,有的利用学校综合性资源设置“拼盘式”课程,有的在专业原有的基础上注重某个方面能力的培养。主持人这个行业本身不是靠一种学校简单的培养可以培养出来的,专业小课的设置正是突出了播音主持专业实践性的要求。着眼于专业发展和学科领域的延伸与发展,播音与主持专业的教学模式也务必体现与时俱进的时代需求。敢于打破传统,立足长远,并结合新媒体的教学模式精简小课课堂,使播音与主持专业小课课堂在改革中前进,在创新中发展。

注释:

①赵然.电视演播室技术革新引发播音主持教学新思考[J].大学教育,2015(2).

②关杨.新媒体环境下播音主持人才培养思路研究[J].新闻传播,2011(9).

参考文献:

[1]胡正荣.传播学总论[M].北京:清華大学出版社,2008.

[2]陆锡初.节目主持人概论[M].北京: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1991.

[3]朱羽君.中国应用电视学[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

[4]陈蕾.加强审美教育对于培养播音主持人才的意义[J].产业与科技论坛,2011(3).

[5]董晓燕.试论广播电台播音主持风格的培养[J].新闻传播,2011 (4).

作者简介:刘宜林,女,汉族,河南南阳人,硕士,助教。研究方向:播音主持、新闻主播。

基金项目:2019年南阳师范学院教学研究项目《融媒体下〈播音创作基础〉实训小课教学模式创新研究》项目编号:2019-JXYJYB-48

猜你喜欢

播音主持教学方法
基于gitee的皮肤科教学方法研究
高职院校音乐选修课信息化教学方法与实践探索
《计算方法》关于插值法的教学方法研讨
《计算方法》关于插值法的教学方法研讨
小学语文字理教学方法探析
论电视播音主持副语言创作的功能与规律
多维传播语境中播音主持的功能与拓展分析
德育在新传媒时代播音主持专业教学中的重要性
浅谈初中语文教学方法的重要性
我的教学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