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非遗与文创的有效融合

2020-09-03贾立星

理论与创新 2020年13期
关键词:非遗文创融合

贾立星

【摘  要】随着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全面推进,非遗的生产性保护一直致力于“活态传承”,而文化创意产业的开发则为非遗的活态传承提供了新的契机和传播路径。在此过程中,非物质文化遗产中所蕴含的独特文化价值对现代文化创意产业的设计创新的影响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密切关注。另外,随着国民经济水平的不断提高和居民消费能力的大幅提升,人们对文化创意产品的设计要求也在不断提高,不仅要求产品的外在形式的新颖及功能的完善,也开始注重产品背后所承载的文化内涵。

【关键词】非遗;文创;融合

1.合理利用非遗资源提升文化创意产业的创新开发

习近平总书记在一次讲话中强调,“中华文明绵延数千年,有其独特的价值体系。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已经成为中华民族的基因,植根在中国人内心,潜移默化影响着中国人的思想方式和行为方式。今天,我们提倡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必须从中汲取丰富营养,否则就不会有生命力和影响力”。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丰富多彩,它是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这一民族性的文化基因为世界文明的进步做出了极大贡献,直至今日这些珍贵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也为我国的文化创意产业领域注入了鲜活的生命力,提供了丰富的创意素材和灵感来源。

首先在进行非遗文创产业的开发过程中,我们应该深入挖掘非遗资源当中彰显民族特色与地域特色的应用素材,了解其背后的文化内涵,打造具有中国特色的文化名片。比如中国第一部具有武强年画风格的电视动画片《年画中的传奇》,我们可以看到此片在武强年画传统艺术风格基础上,借鉴中国经典动画片的成功经验,打造出具有年画特色的当代中国电视动画片,“让年画动起来、火起来、飞起来”是这部动画片的创新点。片中场景设置精细,人物造型,画面色彩和谐明丽,制作考究。从此片中既有贴近当代未成年人教育的责任,又有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担当。从而向全世界生动展示动画中国学派美学风格的魅力,提升衡水武强年画非遗品牌世界美誉度,可见,具有强烈地域色彩和文化特色的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是文化创意产业的重要依据。再就是从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角度出发,我们要合理的利用非遗资源进行多方位的设计开发,追求精湛而又兼具文化内涵的文创产品。不是简单的复制粘贴,沿袭传统,互相模仿抄袭,这必将造成产品的同质化,所以我们要在创新中求发展。

2.丰富非遗与文化创产业融合的基本路径

非遗文化的传承和保护需要另辟蹊径,而文化创意产品不是简单的陈列,需要走向市场和扩大销量,应该让消费者看到它使用价值和审美价值,创造出更大社会价值、经济价值。因此我们必须提高非遗和文创融合的最佳效果,二者的有效融合需要找到更多契机点,深入挖掘二者的依存关系,找到新内容、新方向、新路徑。(1)我们可以把非遗元素作为产品的主体,在保持其本身传统性的基础上,合理的加入现代设计元素,创造出具有时代特征的文化品牌。(2)以文创产品为主体,对非遗元素进行提炼和转化,用现代科技手段和全新设计理念完成衍生式融合。比如将传统习俗、文学故事、剪纸中的经典图案等元素运用到家居设计,服饰设计、动漫设计等产品中,赋予了现代产品的传统韵味,衍生出许多贴近生活、贴近时代、适合当代人审美的文创产品。(3)从文旅产业入手,找到非遗和文创的对接点。旅游能够为消费者提供商品和服务,满足人们的精神文化需求,为非遗和文化创意产业的融合提供生存和发展空间。我们可以在旅游产业带动文创产业,比如在景点建立非遗文创示范基地,在增加旅游业收入的同时,反过来还可以为文创产业提供资金支持、提升知名度、提高消费数量。旅游+非遗+文创可以产生出更多的产业链,三者之间相互支撑,互为平台,共同发展。(4)扩大文创产业市场主体的培育,提高综合竞争力,激发文创市场的消费潜力,比如建立文化创意产业园区,它有大量联系密切的文化产业企业以及相关支撑机构汇聚于此,实现各种文创产业的生产、加工、贸易、旅游一体化。“非遗”文化创意产业园区能够提供“非遗”开发与传承所需要的创意、设计、科技、人才等要素,从而让“非遗”走进市场,走到群众身边。

3.大力培养非遗文创高素质人才

非遗与文创业的有效融合和快速发展离不开非遗文创人才的有效支撑,需要大批高素质的文创人才予以保障。但是当前文创人才综合素质的缺乏制约了非遗文创产品的创新发展。一是非遗文创的发展,传承人和专业设计人才是主要力量,但是传承人往往只具备熟练的专业技能,没有理论支撑。由文化和旅游部、教育部、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联合实施的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群研修研习培训计划,正在解决这个问题,培训计划旨在为非遗传承保护工作者提供高校的学术和教学资源支持,通过组织非遗项目持有者、从业者等传承人群通过专业知识学习、研究技艺和技术、开展交流研讨与实践,帮助传承人群强基础、拓眼界、增学养,提高传承实践能力,提高了传承人的理论水平。二是一些专业院校和培训机构只注重理论研究,而忽视了他们的专业技能,我们也可以让这些专业人才走出来通过非遗传习基地和非遗研学体验教育来加强他们技能的培养。三是表现为非遗文创人才所具备专业的单一性,非遗资源种类繁多,而非遗传承人只立足于本项目的技艺,只强调技艺的原汁原味,不敢创新,固步自封,不能与时俱进,这样就会导致消费者的审美疲劳,为了适应现代消费者要求,必须培养复合型多功能人才,提升传承人群创新创意能力。

我国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浩若烟海,其承载的文化更是无限,是我们民族文化的根与魂,但是只有活态传承,才能让非要实现自我更新。文创产业是非遗活态传承的重要环节,非遗与文创产业的融合是一种历史必然,这些文创产品拉近了公众和文物的距离,让传承千百年的传统文化资源逐渐“活起来”赋予了其旺盛的生命力,它不仅推动了文化产业发展和文化消费升级,也在精准扶贫、传统手工艺振兴、文旅融合等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因此,非遗和文创产业的有效融合可以提高文创产业综合竞争力,激发文创市场消费潜力,是经济实现加快发展的新战略,在知识经济的背景下,也将成为改变世界的重要力量。

猜你喜欢

非遗文创融合
“五学”融合:实现学习迁移
刘力萍文创作品
文创雪糕
刚柔并济
《长沙茶馆文创产品设计》
铧芯文创
破次元
融椅
“非遗”走进高校
官渡古镇“非遗”联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