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论编辑的“查证”功夫

2020-09-03姜锡伟

传媒论坛 2020年15期
关键词:功夫

姜锡伟

摘 要:“查证”功夫是编辑的基本功夫,也是容易为一部分人忽略或轻视的点。本文较为详细地论述了何处应该查证以及如何查证,包括对引文、常识、数据和语言文字的查证以及查证的方法。最后,本文阐述了查证功夫在编辑工作中重要作用,以期引起重视,努力提高出版物的质量和水平。

关键词:编辑;查证;功夫

中图分类号:G2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6-5079 (2020) 15-00-02

目前,随着科技的发展,出版业中编辑工作的内容和方式正在发生深刻变化。习近平总书记高度重视宣传工作,提出用“四力”书写使命答卷。而编辑是宣传工作的重要环节,其肩负的责任与使命不言而喻。

编辑的“查证”功夫是其“四力”的体现。编辑人于大处应传播中华文化,建立广泛的文化自信;于细处则可深究源头,传播正确知识。“查证”不仅是编辑能力的重要表现,更是文化作品成为合格出版物不可或缺的重要环节。时移事易,古代編辑、作者合一且资料有限、技术落后,尚有诸多后继者为其补遗正义;而今分工专业化、资料如海、技术先进,编辑更应当站在前辈肩上传播文化,“察察未明”,为传播正确的中华文化把好关。

一、何处需查证

姑不论见识广狭,编辑首先要有怀疑精神,怀疑是查证的前提。无论作者是业界权威,或是地方名人,都不能盲目迷信而疏于怀疑。当然,若处处字字怀疑,未免工程浩大,亦显得编辑水平低下。如何把握其中的平衡和怀疑范围当依编辑学养水平高低而论。

(一)引文必查证

引文分为直接引文和间接引文。引文一般应引公开发表之文,内部刊物或尚未发表之文宜斟酌谨慎。引用的目的是引他人的观点等来证明自己的论点,唯有引用精当才能达此目的。

直接引用必与原文字句一致,并标有明确出处。无论是引用古籍、领袖讲话,还是政策宣传,都必须严格查证。一查是内容否与原文一致,包括字词、标点、连贯性。二查出处是否正确,包括作者(背景)、书名、版本、页码等重要信息。三查所引内容与所需论证主题之间的逻辑关联性,确保引文作为论据可支持其论点。四查引用数量,如若出现大篇幅引用(已标明出处),要考虑引用比例是否恰当;若大篇幅引用且未标明出处,则涉嫌抄袭,更为不妥。例如:某文稿旨在论述加强团结,引文有“毛主席说:‘无产阶级之所以能够成为而且必然成为不战胜的力量,就是因为它由马克思主义原则所形成的思想统一,……”,查该段文字全引用自中央共中央文献研究室编的《建国以来重要文献选编》(第五册,中央文献出版社1993年第1版)第126页,原文为“列宁说:‘无产阶级之能够成为而且必然会成为不战胜的力量,就只是因为它由马克思主义原则所造成的思想统一,……”,错将列宁之语表述为毛主席之论,而且其中个别字句与原文有差异,编辑若只以为通顺就不查证,即使书稿遗留重大知识性错误,从而误导读者。

间接引用虽不必强求与原文逐字一致,但其主题必与原文切合,不能断章取义。这就要求编辑不仅要查所引部分,还要了解引文所属原文章的全部内容。这同时也要求编辑要有快速概览文章并总结其观点的能力。例如,某文稿在谈到当时形势时说“从1956年9月到1957年3月这半年时间内,全国发生数十起罢工……如浙江省发生请愿、殴打、哄闹等事件1100多起”[1],此处不是直接引用,但核查原文,这句话开头有“据不完全统计”几字,若少了这几个字,引文较原文意义变化较大,作为论据欠缺严谨,这是编辑审稿过程中应该避免的。

(二)常识必查证

所谓常识,是人知晓并正确掌握的普通知识。但人皆有盲点,无法全知全能,甚至自以为特别确定的,也其实不然。“人生也有涯,而知也无涯,以有涯随无涯,殆已;……”[2],世人以前两句作为勉励实有断章取义之嫌。又如,常人皆以“人不为己,天诛地来”来贬损人自私,惜乎其实际意义与此相去甚远。所以常识之查证更为重中之重,否则让人笑话、误人子弟而不自知。

(三)数据必查证

所谓数据,包括统计数据、年份、计算及其衍生出来的一切关于数字的东西。数据失真是文章的败笔,编辑负有把关查证的责任。例如,全国统计数据由于历史遗留的台湾问题而不包括台湾数据,则必注明“统计数据不包括台湾”等,否则不严谨;又如公元纪年与干支纪年及朝代纪年等的对应性亦必查证;再如,凡涉及科技史上的重大时间节点亦必查证,世界第一条铁路1825年建成于英国,世界第一条地铁也是1863年建成于英国,不可混淆。

需查证的内容很多很杂,兹不一一列举。凡不确定处必怀疑而查证,同时编辑亦需不断提高自身修养,端正认识,才能于细处见功夫。

二、如何及到何处查证

有怀疑对象,则必有作为印证的对象供查证。方式和目的往往相辅相成,如何正确快速锁定对象是编辑查证功夫的又一重要体现。

(一)权威资料

查证首选权威资料,所谓权威资料,一是官方公布,二是名家名作,三是出版翘楚作品。例如:现代汉语形音义则查《现代汉语词典》《辞海》等权威工具书;领袖讲话则查领袖选集,如《毛泽东选集》《邓小平选集》等;史料则查正史,并辅以各类巨擘之史论,如二十四史及吕诚之、钱宾四、顾铭坚等先生之大作;科技则查科技史;等等。

但是,必须辩证地看待权威资料,凡是出版物,就必定有差错,不能全盘迷信,还需仔细甄别。

(二)逻辑推导

有些资料没有直接证据供查证,此时即需做一些逻辑推导以得出结论。逻辑哲学亦是编辑必修之课,无论文科还是理工科,凡是论证均不能脱离实际情况和逻辑推导,更要注意稿中偷换概念、顾左右而言他之情形。此时更须编辑有足够集中之注意力以及于万千乱麻中理出头绪的精神,也要求编辑不断提升自我认识、开拓视野、多思广阅。

(三)行业习惯

许多术语等现在的术语库中没有收入,此时需结合资料和行业习惯来确定其说法。例如:稿中有“揽风绳” “缆风绳”之异说,按字面意思,“缆”字才有“拴、系”之义,而行业习惯中也多称“缆风绳”,所以可以确定用该词无误。科技名词多如牛毛,即便行业专家也无法知其所有,遇到不明之词需发挥“打破砂锅问到底”的精神,将其规范化。此过程本身也是对自身修为的提升,同时也是对行业发展的完善。

(四)加强交流

个人力量有限,认识亦有限,与别人交流可以互相提升,吸人之长为己所用才能博得双赢。编辑工作既是个人能力的发挥,也是团队协作的结果。交流无分巨细,大可至方法论、世界观,小可至字词甚或笔画。查证亦需互补,个人思维盲点可由交流补足,正如法证工作,精益求精、细之又细才能找出破绽,查明真相。

(五)多种方法结合以求证

目前,技术进步的同时带来的是资料浩繁且真假难辨,如何才能快速、准确地找到需要的材料是编辑应该具备的能力。众所周知,现在网络搜索能力庞大,但其资料不可靠也是不言而喻的。我们可结合网络的庞大搜索功能和实体出版物之权威性进行查证。例如:关于“武威郡”的来龙去脉需查《史记》,而《史记》内容之深奥庞杂,欲穷其理必非一日之功,此时我们可于网络搜索《史记》电子版本,大略确定该词位置,然后再定位实体出版物,这样既能保证时间,也能保证可靠。

三、总论

编辑查证功夫不仅需要即遇即查,更需要建立完整的体系。一种精品出版物,是在有关各方无法细数的努力下成就的,而编辑在其中占有重要地位。编辑在查证过程中的积累可以在一个出版单位中汇总,并由专人条分缕析,以不断完善其数据库。另外,出版单位及编辑个人亦须虚心接受讀者的反馈,并积极为读者反馈提供渠道。编辑与作者、读者之不同是,编辑亦可作为作者和读者,当用编辑的眼光去写作、去阅读时,更能体会其中奥妙。

编辑作为文化传播的把关者,其重大使命即是传播正确、合适的内容。习近平总书记提出“不忘初心,牢记使命”,要坚持“文化自信”,我辈编辑更应该努力践行。新时代,新观念,形成文化自信的背后是编辑追求“真相”的努力。我泱泱中华至今亦傲立于世界文明之林,靠的不就是一代代前辈先贤努力地上下求索,一批批专家学者前仆后继地探寻吗?

编辑从业人员数量虽不大,但其在文化传播中能发挥巨大的能量,而查证功夫作为重要的技能之一,是编辑出精品的法宝。出版单位信誉的树立,编辑个人魅力的提升,无不与其在点滴上所下功夫息息相关。细节决定成败,查证造就精品,吾辈有志之士应努力扛鼎,方不负中华文化之源远流长。

参考文献:

[1]薄一波著.若干重大决策与事件的回顾(下册) [M].中共党史出版社,1991:569.

[2] 【清】郭庆藩撰,王孝鱼点校.《庄子集释》第一册[M].中华书局, 1985(4):11.

猜你喜欢

功夫
“工夫”与“功夫”
功夫猪
功夫猪
功夫猪
功夫猪
功夫猪
功夫猪
功夫和尚笑歪歪
功夫猪
功夫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