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媒体时代公众媒介素养提升之道
2020-09-03徐颖茜
徐颖茜
摘 要:随着互联网时代的到来,舆论生成方式和传播方式都发生了深刻的改变。当下,一方面主流媒体继续担负着重要信息的及时传播与舆论有效引导的重任,另一方面由于媒介信息环境变得纷繁复杂,传播主体参差不齐,信息激流涌动、起伏、对冲、反转,前一天认定的“坊间事实”,第二天就可能被证明是无稽之谈,“后真相时代”令人无所适从……正是在这种背景下,“媒介素养”再次引起了笔者的关注。
关键词:全媒体;公众媒介;素养;提升
中图分类号:G20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6-5079 (2020) 12-0-02
何为媒介素养?媒介素养是人们面对各种信息时的选择能力、理解能力、质疑能力、评估能力、创造和生产能力以及思辨的反应能力。它主要包含三个方面内容:一是接触和选择媒介的能力,接触媒介和选择媒介的能力直接决定了获取信息的能力。二是解读和批判媒介的能力,即批判地接受媒介的能力。三是掌握和使用媒介的能力,即借助媒介开展学习、生活和工作,通过媒介发出自己声音、维护自己利益的能力。下面从以上三个方面依次分析当下公众媒介素养所呈现出的特点。
一、移动网络成为信息传递的主要通道
2019年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发布第44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报告显示截至2019年6月,我国网民规模达8.54亿,较2018年底增长2598万,互联网普及率达61.2%,较2018年底提升1.6个百分点;我国手机网民规模达8.47亿,较2018年底增长2984万,网民使用手机上网的比例达99.1%,较2018年底提升0.5个百分点。
以上数据显示,这是最好的时代也是最坏的时代。“最好的时代”是我们现在已身处媒介化的社会,随着5G时代的到来,信息将高度渗入我们的工作和生活当中,彼时信息将无处不在、无所不及、无人不用;“最坏的时代”是它改变了传统媒体时代的传播方式,使得国家、组织、群体以及个体在媒体权力形成一种较为典型的平等关系。于是人们一方面充分利用手机这一触手可及的信息接收端,随时随地和各种各样的信息接触,另一方面由于全媒体的充分赋能,让每一个普通公民都可以通过网络发出自己的声音。这就打破了传统媒体对话语权的垄断,原先“沉默的大多数”被迅速激活,于是处处都是信息的出口,出现了真相公开与谣言传播并存的现象。此外,我们还应该看到,在传统媒体时代,媒体对公众会产生影响,但是作为媒体本身和公众之间还是存在着“区隔”,而基于智能手机打造的移动媒体平台让媒体常伴人之左右,由此彻底介入了公众的日常生活场景。在一定意义上,媒体介入生活和生活的媒介化使得人们失去自我,变成媒介的延伸,而非“媒介是人的延伸”。
二、解读和批判媒介的能力有待提高
2019年“梅姨”事件想必大家还都记忆犹新。2019年11月14日,全网都在寻找一个叫作“梅姨”的人贩子,朋友圈刷屏“连载”,不仅暴露其年龄、身高、语言等重要信息,并附有画像。于是全网积极转发,企图将其捉拿归案。结果是多地发生错认……公安部儿童失踪信息紧急发布平台官方微博随后发布消息称,第二张画像非官方公布信息,并称“梅姨”是否存在,长相如何,暂无其他证据印证;同时指出ccser不是公安机关官方权威平台,提醒公众“不信谣” “不传谣”。
“梅姨”事件在众多网络乌龙事件当中,可谓沧海一粟,但它却从以下几个层面反映出全媒体时代公众媒介素养急需提高的迫切要求:其一,媒体正在经历着一场深刻的变革,当前信息的传播方式早已发生了改变,从单向的线性传播演变为多渠道、互动程度极高的现代传播形式,即从“一对多”的“扇形模式”变为“点对多”的“网状模式”。同时,因为互联网技术的高速发展,不同载体之间信息发送路径的技术屏障被打破,这使得公众分享信息、传播信息变得更为迅速和便捷,但也恰恰因为这种便捷性,使得各种未经“把关”的信息充斥网络,这就对公众的信息辨析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其二,在以“分享”为核心的社交行为中,“关系”被摆在首要位置。比如我们经常使用的微信群和朋友圈,其实都是“熟人圈”,圈子中的信息交流是在时刻积累信任和传递信任的。在这样的圈子里,人们常常从关系和情感角度去思考问题,进而用“立场”去评价所见所闻,而非基于对事件、信息的认真核实。在这种高亲密度和高信任度的环境当中,人们容易丧失批判力,从而导致谣言盛行。其三,数字媒介阅读呈现四个特点,即终端移动化,内容影像化,推送个性化,时间碎片化。这也意味着我们进入了一个“浅阅读”时代,“浅阅读”的突出特点就是不需要深入思考而采取跳躍式的阅读方法,在这种传播环境里,就要求公众擦亮双眼,提升思辨力,提高自身处理信息和分析信息的能力。
三、掌握和使用媒介的能力有所增强,但缺乏“把关人”意识
进入全媒体时代,信息的生产方式发生了改变,以互联网为基础的公众自主信息内容的生产逐渐兴起,并愈演愈烈。从博客、论坛,到微博、微信,以及现在的抖音、快手,人们意见表达和展示自我的疆域在不断拓展。这种现象喻国明先生称之为“全民DIY”,这是一种全新的内容生产与消费模式。在这种背景下,公众不仅需要掌握计算机和网络的基本知识,具备自主信息内容生产的能力,同时还需要当好自己所要发布信息的“把关人”——要做到尊重客观事实,尊重知识产权,尊重个人隐私,尊重社会公益,尊重国家利益。需要说明的是,相较于传授公众如何利用现代传播技术制作信息产品,培养或者说唤醒公众的传媒理性似乎更为重要,因为传媒理性可以告诉我们,什么该发,什么不该发;什么应该及时发,什么应该缓缓发;什么应该转发,什么应该就到此为止……公众应具备对自己所发布内容的理性判断,做好自己所要发布信息的“把关人”。
综合以上,在当今这个“全程媒体、全息媒体、全员媒体、全效媒体,信息无处不在、无所不及、无人不用”的全媒体时代,公民应该要具备识别信息的意识和能力,明辨真伪、是非、良莠、善恶。这种处理信息、甄别信息、质疑信息的能力,是媒介素养,也是我们常说的批判性思维。它不是与生俱来的,它需要后天的训练与塑造。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可以通过以下方法培养媒介素养,提升自己的思辨能力。
(一)善于运用新闻六要素去辨识信息的可靠性
新闻六要素,即“5W+1H”,通常熟记于媒体人的脑中,指“何时(When)” “何地(Where)” “何人(Who)” “何事(What)” “何因(Why)”以及“方法(How)”,简言之就是“某人某时在某地为何做了某事出现了某种结果”。这是新闻的基本要素,同时也是分辨一条新闻真假性的重要标准。它是新闻完整性的保证,同时也使得新闻可资查证。通过对以上六要素的把握,公众不仅可以迅速地掌握基本情况,同时也可以根据“化繁为简”,从要素的缺失,要素之间的逻辑和内在关系中判断新闻的真伪。
(二)善于发现并关注信息的原始出处(Source)
这里的“原始出处”是指第一个传播这则信息的组织或个人,而不是信息内文中“自称”的出处。比如前段时间甚嚣尘上的“立扫把挑战”,该事件的缘起是一位美国的博主在自己的博文中称“NASA sad……”,于是才有了当天全球网友立扫把的盛况。但后来NASA亲自辟谣,大家才恍然大悟,其实如果早些登录NASA官方网站,就会发现官方从未发布过类似的信息,这样公众也就不会盲目跟风了……
此外,最可靠的信源除了权威媒体的官方平台外,其他亮出身份或以组织信誉担保真实性的信源,也有一定的可信性,但是需要进一步查证。倘若一则消息的原始来源是“有人说”或“网友爆料”,则绝不可当作证据来论证任何事情。此外,利益相关方发布的消息容易有他的偏颇之处,也不可完全相信。在这里还需要说明的是,大家还需要警惕“孤证”——如果单一信源主张一件不可证实(或不可证伪)的事情,哪怕它被转载一亿次,它还是孤证,不可轻信;而与此相反,多家媒体通过多种来源报道同一件事,则这件事的可信度高。
(三)学会区分“事实信息”和“观点信息”
“事实信息”,即客观的描述,不带有立场和情绪。但事实信息也分为真和假,所以面对事实信息,我们所需要做的是追寻这些信息的真实出处,并判断信息源的公信力和专业度。“观点信息”是含有判断性的看法。例如“有效/无效” “应该/不应该” “正确/不正确”等,面对观点信息,我们需要考虑的是持有该观点的人的情绪、立场、利益相关等,同时,我们需要去检查它的论据是不是真实,论据和论点是不是相关,它的整个推理是不是充分。
四、拓展信息通道,盡可能使其多元化
首先,遇到复杂的问题,我们不能要求某个权威机构或专家一下子就能给出真相。认知是一个渐进的过程,这个过程可能会走弯路,可能会出错,而立场、观点和方法的差异性,决定了所呈现信息的差异。其次,要对自己不喜欢的负面或悲观信息持包容态度。很多时候,负面、悲观信息恰恰是重要的预警,提醒我们前进中需要注意的问题。再次,在媒体接触过程中,要逐步建立自己的信息通道。媒介素养是在“自得”的过程中建立并提高的,不是朋友圈的人云亦云,道听途说,而是在拥有多元信息通道的基础上,通过自己独立思考,洞察真相。
五、持续提升科学素养可以增强一定的信息免疫力
对个人而言,提升科学素养,既包含着提高自身的知识水平、树立正确健康观等狭义内涵;更蕴藏着公共规则意识内化、理性科学鉴别能力增强等深广含义。这种素养,能让我们面对纷繁复杂的信息与突发情况时,做到理性甄别、谨慎求证、精准判断、稳妥应对,可以成为我们面对各种风险时的护身符。
六、结语
5G时代,技术革命将为我们拉开更为广阔的媒介图景,我们认识世界图景的渠道也将更为多元,如果身处其中的我们只是点赞和转发,那就失去了人生而为人的意义,人和AI最大的区别就是人类所拥有的理性思考能力。纵观人类历史,谣言如影相随始终存在,但提升我们的媒介素养,强化思辨能力,可以遏制谣言,鼓励真相,在谣言与真相的赛跑中,成为真相的助跑者。
参考文献:
[1]胡沈明.全媒体时代媒介素养理念重构探讨[J].中国编辑,2019 (08):10-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