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实现语文阅读课堂的有效拓展
2020-09-03张萍
张萍
语文新课标中指出,语文教师需要确保语文课程的建设不仅要具备开放性,还要保持活力,这就要求教师开展阅读教学活动的时候,对教学范围加以拓展,以便全面提升初中生的语文素养与综合能力。因此,教师应该紧紧围绕教材,以之为出发点完善教学过程,拓展教学范围,激发学生兴趣。
一、阅读课堂的教学思路
語文教师应该在日常教学过程中,致力于创设各类教学情境,在教学中融入教学情感,以便将学生阅读学习兴趣充分激发出来,全面培养学生信心,使之积极、主动地展开阅读学习。教师可借助先进的多媒体辅助教学,将语文阅读知识形象、直观地呈现给学生,激发出初中生的学习兴趣。在新一轮教育改革过程中,新课标明确要求初中教师应当将学生作为日常课堂教学的主体,培养学生个性化行为。
比如,在学习部编版九年级上册的《故乡》一课时,教师可以为学生预设学习目标,引导学生对文章主题加以概括。此篇文章与初中生实际生活相距较远,在传统学习模式中,学生很难主动对文章中心思想加以概括。在拓展写作背景的过程中,教师应该为学生优先明确学习任务,并让学生借助互联网、图书馆等对资料进行查找,提升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学生在主动查阅过程中可以对文章的写作背景进行全面理解和掌握,提升其认知能力,感受当年作者看到家乡时的感慨之情,了解到辛亥革命后我国社会的真实状况,如此学生便能更容易地理解文章的主题,并且提升学习效率、拓展学习视野。从多年教学实践经验中可知,对文学著作的全面欣赏往往能够夯实初中生的情感基础,并且可以使学生逐渐领悟作品所具备的内涵,进而获得诸多人生启示。
除此之外,著作中一般会存在许多丰满的人物形象以及感人的故事情节,学生在此过程中可以将自身感受表达出来,在掌握文章主旨的基础上,还可提升语言表达能力。因此,教师需要明确学生主体地位,鼓励其主动进行阅读,深入体会文章内涵。新课标还指出初中阶段语文阅读教学属于一种开放式学习模式,教师能够借助多种类型各异的沟通方式展开教学,使学生逐渐提升自身的阅读理解能力以及语文素养。其中,师生交流互动的增加、小组学习的开展、班级集体互动交流以及同桌相互探讨等都能够有效促使学生主动与他人进行互动学习,这不仅能够使学生及时解决学习过程中遇到的难题,还有助于培养其合作意识。在日常的语文阅读学习过程中,学生通常能够学习、掌握越来越多的技能、知识以及方法等,因此教师需要鼓励学生主动将所学知识应用于后续学习过程中,最终实现延续练习。
二、实现阅读课堂的有效拓展策略
对于广大初中教师而言,备课的主要目的是确保顺利开展课堂教学,这是完成语文阅读课堂教学的重要基础,同时也可以引导初中生展开更加合理的课前预习。例如,在学习部编版七年级上册的《散步》一课时,语文教师需要充分重视,对于阅读教学而言,合理的学习目标往往是课前准备工作的重中之重。因此,教师应该在新课标指导下按照三维目标来确定此篇文章的学习目标,同时掌握作者写作意图,深度分析文本内容。
对于初中生而言,预习此课的主要目标应当包含:学生需要掌握本课文章所欲抒发的情感、含有的意蕴以及表达的情趣;结合文章独有的优美语言,对学生朗诵以及阅读能力进行锻炼;引导学生明确作者写作的主要意图,让学生逐渐感悟生命,引发其对于生命的敬畏心;结合读写方式,辅助学生对文中语言含义进行揣摩,使之能够掌握运用语言的方式方法。预习工作对于学生而言极为重要,因为学生若想成为课堂教学的主人,应事先对文本内容展开深入了解,进而提升初中生自主阅读能力。教师需要引导学生借助科学方法展开预习,以便提升预习的效果,为接下来的学习奠定基础。
主动查找资料:在正式学习前,语文教师应为学生布置合适的预习作业,鼓励其主动查找与文章、作者有关的资料,初步掌握作者的写作意图,同时对文章题材加以区分和明确,并且借助字典对文中疑难字词进行标记,以便扫清学生的阅读障碍。
掌握文章大意:让学生进行自主阅读,其关键目标便是帮助学生初步理解整篇文章。教师应该要求学生在对文章进行阅读后,主动将各个自然段标记出来,同时按照逻辑思维进行整体分段,将每段的大意归纳出来,在对文章内容有所理解的前提下,对作者写作意图进行初步理解。
对整体文章进行回顾:教师应该要求学生在通读全文后对文章展开回顾,对课文语言进行深入理解,掌握文章表达的对生命的感悟,并理解作者隐藏的思想感情,同时将蕴含作者感情的词、句标记出来。
三、采用有效课堂导入语
对于语文阅读教学的最终效果而言,课堂导入环节占据着极其重要的地位,它除了可以将初中生的阅读兴趣、动机充分激发出来,更能够提升其主观能动性。依然以课文《散步》为例,在正式开课前,教师应该采用最有效的导入方式,比如:本篇文章拥有优美的文字、语言以及丰富的寓意内涵,作者以极短的篇幅抒发了自身对于生命的赞美之情。同学们,大家在阅读此文后便可以体会作者所要抒发的情感,更能够在阅读之后明确生命、亲情与人性之间的重要关系。
除此之外,教师还可以适当拓展写作背景,对新课进行导入。此方法多适用于与学生实际生活相对较远、理解较为困难的文本内容。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借助拓展写作背景及相关资料的方式帮助学生展开学习,如此便可以使其对文章内涵、情感等进行更精准的理解,并且拥有深刻的情感体验。语文教师除了可以在语文阅读课堂教学过程中为学生讲授知识,也可以在课后为学生展开知识拓展,即有效布置课后作业,其主要目的除了帮助学生巩固当天所学知识,更重要的是提升学生的学习自主性,并且拓展其知识视野。新课标要求教师在布置课后作业的过程中,确保作业形式具有多样性以及创新性,并且引导其主动参与到各种课后拓展学习活动当中。这种创新的作业布置方式,不仅可以帮助学生逐渐消除对语文知识的为难心理和枯燥情绪,更能够提升学生主观能动性,激发其学习兴趣,调动其学习热情,进而使教师的教学质量、效率得到有效提升。
又如,在学习部编版八年级下册的《桃花源记》一课后,教师便可以采用以下方式为学生布置课后作业:因为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在让学生对文章进行深入分析、对文言文知识进行积累时,能够明显感受到学生对文章进行分析的时候非常向往文中描绘的桃花源景象,并且表达出了自身的喜爱之情,教师便可以此为契机让学生在课后通过多种方式收集自身认为较好的文章,在自主阅读后对文章情感进行分析,将心得体会分享到班级QQ群或者微信群中。
总体而言,初中语文教师若想顺利构建良好的阅读课堂,应该对自身的教学思维进行全面创新,更新教学手段,以便提高教学质量。在此过程中,教师应该以最有效的教学理论对学生展开指导,进而对阅读课堂加以拓展,以便帮助学生提升自身语文境界和阅读素养,最终为学生实现高效学习夯实基础。
作者单位:山东省淄博市桓台县唐山镇中学(2564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