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农村集体财务管理及监督体系构建研究

2020-09-03刘树峰

中国集体经济 2020年22期
关键词:监督体系监督管理财务管理

刘树峰

摘要:创建完善的农村集体财务管理监督体系,对农村改革发展和稳定具有重要意义。文章对农村集体财务管理监督进行了简要分析,并针对农村集体财务管理监督体系的构建开展了较为详细的探讨,包括对该体系构建重要性的分析,以期为相关研究提供一些参考和帮助。

关键词:农村集体;财务管理;监督体系;公开原则;监督管理

农村集体财务工作是农业、农村发展的关键性内容,在农村、农业经济发展过程中,充分发挥农村集体财务管理监督工作的实效性,有助于更好的落实党在农村的一系列方针政策,对解决农村矛盾,推动农村稳定发展均具有积极意义。

一、农村集体财务监督管理概述

此项工作主要指的是对农村集体存在管理、支配、权属的各类资产发生的一系列使用、分配、收入等财务活动开展的控制、核算、监督及设计等。此项工作的重点内容为民主管理以及财务公开,相关各级部门依照自身职能进行分工,为农村集体财务监督管理实施指导,引导农村集体经济组织的组建、完善以及各类规章制度的优化和制定。

二、农村集体财务管理及监督体系构建

(一)构建重要性分析

构建完善的农村财务管理监督体系,对推动农村经济发展,维系农村社会和谐稳定存在重要意义。究其原因,第一,有助于确保农村财务的及时公开以及所公开内容的真实性、公开的透明性,强化农民群众的主体作用,促使农民群众当家做主的民主权利更好的体现出来,优化干群关系。第二,有助于减少甚至消除违规收费以及开支,从根本上降低农民负担。第三,有利于对农村承包合同开展合理、有效的监督管理操作,降低农民现实负担。

创建及完善农村集体财务管理监督体系有利于农民负担以及农村承包合同监督管理工作的部门可以更及时、全面的了解农民的实际负担、各环节农村承包合同监督管理工作过程中存在以及可能出现的各种问题,进而开展及时、有针对性的查处、解决和上报,对于减少和消除农村不稳定因素存在重要意义。

(二)具体构建

实际开展相关构建操作的过程中,可将该体系分成两个分系,共计五个部分,两个分系分别为:农村集体财务管理体系以及农村集体财务监督体系,前者主要由农村财务公开、收支审批制度等构成;后者主要由农村民主理财监督以及农村财务审计制度构成。农村财务监督管理体系中包括的各部分共同構成了一个可有机结合的整体,只有确保其运行质量,才可以确保农村财务信息的基本质量,进而更好的保护农民利益,维系农村社会的和谐,推动农业优良、稳定发展进程。下文将围绕这几个部分展开进一步的探讨和分析。

1. 农村财务公开制度

(1)公开原则。实际开展各环节农村财务公开操作时,需要重视遵循如下原则。

第一,及时性原则。具体而言,针对所发生的财务事项,要结合相应地方区域的实际状况,对实际的公布时间进行严格设计,可选择定期或者不定期公开两种方式。对于预决算、各类财产、收益分配等,应选择定期公开。同时,选择在年初进行财务计划的公布,经济发展状况较为优良的区域可选择在每月月底,经济发展状况不佳的区域或者落后区域可选择在次月的10日前公布、年后的30天之内公布。针对应收款、上级拨款、征地款等其他事项,或者民主理财监督机构具有明确要求的事项,应选择不定期及时公开的方式,实施专题明细公布。

第二,事后关注原则。农村财务公开完成以后,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应该主动倾听群众意见,为群众答疑解惑,采集群众的意见、建议。同时,重视群众所反映的问题,并及时提出解决对策,倘若无法在短时间内解决,需要详细解释原因。并需要注意严禁对反映问题群众实施打击报复和威胁等相关操作。

第三,客观、真实原则。保证所公开材料的客观性以及真实性,对于农村财务公开来讲十分重要。就公开农村集体经济组织的收益分配情况、财务收支状况等,需要确保内容的真实性和有效性,并确保相关资料为相应组织成员应该知晓的内容。

(2)公开形式。公开时需要重视:内容通俗易懂、地点公众化、热点问题专项化等。可以利用逐户公布、设置“三务”公开栏等多种方式,最终目的是将农村集体财务相关信息精准、全面的公布给群众。条件允许的区域可利用集体财务电算化管理的方式,利用触屏设备开展公开操作。农村社区性组织在设置公开栏时,应同时在一旁进行意见箱的设置,以便于群众监督和采集群众意见。

(3)公开内容。第一,损益性收入,包括集体统一经营收入、“一事一议”资金收入及其他收入等;第二,财务计划,包括基本建设计划、财务收支计划、收益分配计划等;第三,损益性支出,包括公务活动支出、干部工资以及招待费支出等;第四,债权债务,包括各项借款、应收款项等。参考我国农村现实发展状况,农村财务公开有必要重视将种粮直接补贴、村内“一事一议”筹资筹劳以及国家资助村集体等政策合理加入到村务公开的基本内容中,同时,农民群众具有明确要求的其余事项也应纳入至公开内容中。

(4)公开流程。第一,村民委员会对需要公开的资料进行整合、分类等操作;第二,民主理财监督小组进行实物、账目、凭证等事项的核对操作;第三,民主理财监督小组给出审核意见,村、组集体经济组织负责人等相关人员确认签字;第四,每一次的公开操作结束以后,村委会需要挑选合适的时间召开村民代表会,并重视收集和整理村民意见和建议,为村民答疑解惑。

2. 农村财务收支审批制度

(1)制度必要性分析。

制定有效、规范的收支审批制度对于村集体经济组织的稳定运行存在重要影响。具体而言,信息、财力及物力等是村集体经济组织得以顺利运行的基本条件,其中,财力作为其他要素的基本条件,也是其他要素活动的重要体现,倘若无法确保财力的稳定运作,则其他要素的运作也势必难以维持。确保收支审批制度实效性,对保证农村集体财务监督管理体系的整体质量十分重要。村集体经济组织所开展的财务管理操作主要包括理财、聚财、用财三种,财务收支是该组织的重要关口,倘若无法确保对关口的有效把握,审批制度基本功能无法发挥,必然会知识收支失衡,进而加大财务浪费,最终导致村集体财务管理体系无法正常发挥作用。

(2)审批规范。

第一,审批人员。结合我国农村建设基本情况,不应将村集体财务开支审批的任务完全委任给村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涉及到重大的财务开支,村两委会应挑选有能力有威望党员和群众代表,成立专门的财务开支审批小组,并要求其主要负责村中重大的财务开支审批工作,其他职能可由民主理财小组替代开展。小组成员可通过党员和村民推举的方式产生。

第二,了解审批范围。村级财务的开支范围一般较广。如果参考农村财务会计科目进行范围划分操作,建设中工程以及长期投资等均可以纳入到重大财务支出的范畴内。如果参考开支范围进行划分,就平常的开支来讲,村支部书记、村主任可以直接进行独立审批;重大的开支则需要小组集体进行审批;特别重大的需要及时上报至上级管理部门进行审批备案,等待审查结束后进行审批。财务收支审批的内容有,财务收支数量、内容的真实性以及财务收支原始凭证是否符合相关财务管理规定等。

第三,规定审批限额、了解审批责任、合理设计审批流程。设计审批流程的过程中,应重视财务人员对财务支出单据审核具有的重要影响。通常来讲,审批人员和执行人员相比职位要更高,因此不宜采取先审批后审核的方式,如此一来,将会导致会计人员的审核丧失实际作用,也存在许多会计人员习惯于直接以领导签字为依据开展相应的审核操作,同时也会引发会计人员的抵触情绪,对会计审核监督作用的发挥也存在不良影响。基于此,实际开展审批流程设计的过程中,应重视择选先审核、后审批的方式,并确保所审批内容和预算控制内容一致,有助于更好的保证目标的达成。

三、结语

综上所述,农村集体财务管理监督体系的构建和完善是时代不断发展的结果,既具有强化农村各项权力监督、约束职能的作用,且有助于对农村权力进行更合理、科学的重组和分配,降低矛盾产生的可能性,推动农村、农业发展以及农村民主法制化建设进程,更好的维系农民权益,受到农民群众的真心拥护。

参考文献:

[1]楊健,邹富良.农村集体经济组织财务公开成效与问题探讨——基于江苏省镇江市的调研[J].云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2018(06).

[2]朱德林.基于利率市场化的农村商业银行财务管理问题及改进途径[J].财会学习,2018(35).

[3]曹彦.农村城市化发展中财务会计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完善措施[J].农业工程,2018(12).

[4]孙昊.农业农村部事业单位内部财务管理信息系统建设初探[J].中国农业会计,2018(12).

(作者单位:临沂市河东区汤头街道办事处农经站)

猜你喜欢

监督体系监督管理财务管理
医院财务管理面临的问题及解决对策
公路施工财务管理和成本核算
大型商业综合体消防监督管理问题探析
新会计制度对财务管理的影响及解决对策
交通运输部正式履行渔船检验和监督管理职责
财务专业视角下企业财务管理人员的培养
论建筑工程管理与施工质量提高的有效策略
电力工程财务管理的内部控制方法分析
国有资产监督管理系统设计及实现分析
浅谈行政事业单位在国有资产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及应对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