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念先行:乡村振兴中一种重要的战略资源
2020-09-03刘倩倩谢景景
刘倩倩 谢景景
摘 要:近年来,国家一系列文件中都突出了“三农”的重要性,而乡村振兴是解决三农问题的总抓手,因此高质量发展推动乡村振兴成为新时代乡村建设的根本要求。新时代,国家的发展对于乡村振兴形成了更高期待的情况下,农村应该结合自身特点与实际,在合理借鉴乡村振兴试点的前提下,跳出复制框架,通过创新机制走出一条具有巩义特色的乡村振兴之路。
关键词:理念先行;乡村振兴;战略;资源
农业农村农民问题是关系国计民生的根本性问题。2005年党的十一五规划提出“新农村建设”,随后,我们的农村开始发生新变化,2017年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乡村振兴”战略,引起了社会的普遍关注。特别是2019年3月8日,河南省濮阳市西辛庄村当了28年的党支部书记的李连成,向总书记讲述了“农民的八个梦想”。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了河南的粮食安全,重点谈到乡村振兴,要做好“三农”工作,并指出“这八个梦想正是我现在希望听到的”。国家顶层决策者对河南发展的定位、对乡村振兴的重视,引发了河南人民对“三农”问题的热切关注。2019年6月1日,习近平总书记在《求是杂志》上发表《把乡村振兴战略作为新时代“三农”工作总抓手》,为我们发展乡村振兴提供了思想上的指导。顶层设计决定了我们大的方向,而这其中起重要作用的往往是我们的理念。
一、农民主体理念
1.尊重农民。党的十九大报告,中央一号文件都强调要尊重农民首创,根据历史经验,农民一直是农村改革的主力军。万里在坚持凤阳的家庭联产责任制的时候,也曾根说,懂不懂农民,能不能尊重农民,其实并不决定于是否懂农业,不在于懂多少农业生产,不在于懂多少农村经济管理,而在于政治理念,包括思想感情、意识形态等。
2.维护农民权益。2018年9月22日,在首届中国农民丰收节到来之际,习近平向全国亿万农民祝贺:“重农固本是安民之基、治国之要”,2018年3月8日,习近平参加十三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山东省代表团审议时强调:“把广大农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化为推动乡村振兴的动力。”因此在实际工作当中,我们一定要打好精准脱贫攻坚战,把农民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放在首位。
3.动员农民。我们需要通过不断培育新型职业农民,加强职业培训,优化农业农村经营环境,为青年农民提供政策资金的支持等途径来增强农民参与乡村振兴的能力。
二、党建统领理念
1.有一个好的带头人。一个好的带头人可以带来村庄面貌发生巨变,是复活乡村、改造乡村与引领乡村创业与发展的重要力量。有的带头人可以连接老百姓的“钱袋子”,带领老百姓生活越过越好。如何选好村支书呢?诸暨给我们提供了一条经验,就是需要德才兼备的人担任村党支部书记的职务。村党支部书记在素质上必须能吃苦,能奉献,能解难题,做事公道正派。在能力上必须能吃透政策,能分析形势,能用人也能管好人,能依靠群众。像鲁庄,党建做得好,村民都说“还是头头带的好”。
2.有一个坚强的领导班子。一个坚强的领导班子是保证。农村基层党组织是党在农村全部工作的基础,也是乡村振兴的根本政治保障,因此要不断增强农村基层党组织的创造力、凝聚力、战斗力。
3.有一群能发挥先锋模范作用的党员队伍。党员如果起到较好的先锋模范作用,对于群众的带动作用是十分强大的。党员干部在工作生活中要做到群众有困难,要早发现早解决;要坚持民主集中制,不能搞“一人堂”;要增强化解矛盾的能力。另外党员还需要对自己的品行严格要求,不要搞特殊、不要谋私利、不要脱离群众。
三、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理念
解放思想实施求是需要立足自身实际,强化自身特色。在乡村振兴过程中,我们需要不断去吸收借鉴浙江乡村振兴的经验,但由于南北区域差异、文化差异、资源禀赋差异、发展水平差异,我们需要结合自身实际,进行特色规划,实现农村美、农民富、农业强。
1.解放思想,实现农业产业功能升级。随着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与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成为社会的主要矛盾,因此我们在强调农业产业生产功能的同时,需要加强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增強体验功能与文化功能。如今,消费主体主要是青年人和老年人,因此围绕这两大主体,可以使农业在“卖产品”的同时,注重“卖风景”“卖文化”“卖体验”“卖温情”。
2.实事求是,强化分类实测,统一规划。习近平总书记说,要科学把握乡村的差异性,因村制宜,精准施策,打造各具 特色的现代版“富春山居图”。根据我市的实际,可以把村子分为四类。第一,集聚提升类。村子规模较大、人口较多的,可以聚合力量,扩大效益;第二,城郊融合类。城市近郊的村庄,可以利用地理优势,发挥城市的辐射带动作用;第三,特色保护类。巩义市的历史文化名村、传统村落、传统窑洞需要加以保护;第四,整村搬迁类。规模小,居住分散的村子可以进行整体搬迁。
3.实事求是,保证三不能。乡村振兴要坚持尽力而为、量力而行,不能超越发展阶段,不能提脱离实际的目标,更不能搞形式主义和“形象工程”。因此在乡村振兴中我们要坚持“三不能”:不能追求速度下指标,刮风搞运动;不能大拆打建,千村一面;不能把乡村搞成缩小版的城市。
四、新发展理念
坚持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新发展理念,构建现代化农业产业体系、生产体系和经营体系,实现小农户和现代农业发展有机衔接。
1.创新,优化制度性供给。通过创新机制,实现市场机制有效、宏观调控有度,充分发挥市场决定性作用和更好发挥政府作用的关系。要以市场需求为导向,深化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不断提高农业综合效益和竞争力。要实现党建强起来、土地活起来、农民富起来。
2.协调,增强系统性、整体性、协同性。一是强调城乡发展的协调性。党的十九大提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不断促进城乡之间资源的相互流动,推进新型城镇化,形成以工促农、以城带乡,就是从全局和战略高度来把握和处理工农关系、城乡关系,缩小城乡差距。按照木桶原理,木桶的容量取决于最短的木板,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短板在农村,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短板也在农村,因此农村的发展不能掉队、也不能落伍,不能一边是繁荣发达的城市,一边是破败萧条的农村。二是强调农村“五位一体”的协调性。坚持“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协调性和整体性,实现产业振兴、人才振兴、文化振兴、生态振兴、组织振兴的全面振兴,落实到巩义市“摘星夺旗创三宜”活动中,需要加强五颗星之间的整体性、协调性发展,实现政治建设、经济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和生态文明建设协同发展,促进农业全面升级、农村全面进步、农民全面发展。三是强调一二三产业发展的协调性。加强对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的政策支持,
3.绿色,提升乡村生态宜居水平。习近平总书记说:“发展与人口资源环境的关系是发展中最大的辩证法。”当前,环境保护和生态建设已进入一个新的发展阶段,绿色经济成为浪潮,绿色产业蓬勃发展,绿色消费成为时尚,绿色市场迅速扩大,良好的生态环境正日益成为一种稀缺资源,成为十分短缺的经济要素。良好的生态环境不仅是一种资源,更是一种特殊的资本,是一笔巨大的无形资产,有利于提升乡村振兴战略的“能级”。
4.开放,加强乡村振兴的载体和机制建设。建立乡村人才引进机制,强化人才支撑。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让人才到乡村的舞台上大施拳脚”。像浙江,充分发挥乡贤参事会、红枫义警协会、乡风文明理事会、志愿服务队、邻里纠纷调解会,以及枫桥经验宣讲队、红十字协会、文艺宣传队、老年协会、“枫桥大妈”、退伍军人服务社等社会组织,使其成为乡村振兴的积极推动力量。吸引新业态、新产业、新模式,打造升级版农业产业。用好承包地、宅基地、集体建设用地“三块地”,通过基金分红、资源盘活、土地入股、产业发展、物业经营、村企BOT、乡贤反哺、服务增收发展村集体经济。
5.共享,解决社会公平正义问题。共享是一种理念,是社会治理成效更多,更公平地惠及全体人民。我们在做大蛋糕的同时,要分好蛋糕,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理念,这样才会逐渐实现公平正义的政治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