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微信读书”与社交化阅读

2020-09-03

山东图书馆学刊 2020年4期
关键词:社交图书读书

朱 敏 霍 男

(1南京大学信息管理学院,江苏南京 210023;2山东工商学院人文与传播学院,山东烟台 264005)

1 引言

近年来,人们通过手机、平板、电子书等载体随时随地进行阅读已成为越来越普遍的现象。伴随网络与新媒体技术的不断发展和全民阅读、书香社会的政策助推,移动阅读市场欣欣向荣。据艾瑞《2019年中国移动阅读发展趋势研究报告》,2019年我国的移动阅读市场规模已经达到了204.9亿[1],且仍处于上升趋势,未来发展前景美好。

与此同时,随着社交网络深入人们的日常生活,人们的虚拟生活也逐渐变得社交化。从最开始的社交网站Facebook以及Twitter,到2010年主打休闲的社交杂志Fliboard,以阅读文本为中心逐渐转变为以读者为中心,“社交化阅读”正通过用户的社交关系打造一种新兴的阅读模式,并已成为当下移动阅读类APP较为着重发展的方向。

“微信读书”正是将移动阅读与社交阅读紧密结合的典范,通过利用微信平台的社交关系链将阅读融入社交之中,同时满足了读者的阅读需求和社交需求。这种“社交+阅读”的模式为移动阅读类产品开发以及移动阅读推广提供了很好的借鉴。

2 “微信读书”社交化阅读特色的确立

随着移动互联网技术发展迅速,“数字阅读”“移动阅读”涌入大众视野并为大众广泛接受,越来越多的主流网络公司也将目光投向移动阅读市场的高地,积极开发属于自己的移动阅读平台。腾讯集团早在2013年底就曾透露,正在筹划基于微信的阅读中心项目开发;2015年8月底,腾讯延续一贯的“社交化”路线,正式上线“微信读书”移动阅读APP,以“社交+阅读”为产品理念,用“让阅读不再孤单”作为产品标语,力图为用户提供个性化的服务和完美的阅读体验[2]。

“微信读书”具有移动性、便捷性、内容丰富性等诸多特点,但究其根本,阅读的“社交性”才是其最显著的特色,它与掌阅、豆瓣阅读等老牌移动阅读软件的不同之处正在于对“社交性”的强调。社交化是近年来社会的发展趋势,例如以往人们在线获取知识主要是通过检索、阅读来完成,而当下国内最活跃的知识分享平台是知乎、B站这样带有明显社交性的平台,实现的不单是人与知识的对接,而是基于获知需求的人与人的对接;再如直播带货的日益火爆,短视频营销的迅猛发展,都是网络购物已融入更多社交属性的体现。“微信读书”出自以社交产品起家并闻名的腾讯之手,又是基于微信这一国内使用最广最频繁的社交平台,其“社交属性”可说是与生俱来、得天独厚。如今微信的用户超过11亿,几乎占领了整个中国社交市场,是当之无愧的社交软件霸主,“微信读书”确立“社交化阅读”这一特色,既是对自身资源的有效利用,也是顺应“社交化”大趋势的理性考量。

社交化阅读(Social Reading)也称社会化阅读。其特征是以读者为核心、社交关系为纽带,将阅读与社交相结合,围绕社交、互动和分享开展阅读,建立读者之间的连接,形成面对面交流之感。这个概念是相对传统以书为核心、以内容为主的阅读模式提出来的,它更加注重人,注重阅读的社交(即人与人的关系),倡导用户生产内容、共同传播和共同盈利,在多方位的互动基础上,实现阅读价值的无限放大。[3]

“微信读书”基于微信而建立,既可下载专门APP后使用微信账号登录,也可直接在微信小程序中使用,微信好友可自动识别与导入,从而能够很好地利用微信已建构的熟人圈。用户在“微信读书”中除获取所需的内容资源外,还可以随时了解好友的阅读动态,与好友分享图书、交流阅读感受,邀请好友一起参与各类阅读活动,既让阅读变得有趣,也强化了朋友间的互动。正是这样的社交性和互动性,使“微信读书”打破了线上阅读个体与个体之间的界限,将线下阅读的群体性和共享性融入其中。同时,用户可以在好友的书架中寻找优质书籍,评论、转发、点赞他人的评论或笔记,浏览每周的读书排行榜,这就为具有共同兴趣爱好的人们提供了一个共享性的虚拟阅读空间,让“阅读不再孤单”这一理念真正落实,有助于激发用户阅读与交流的激情和兴趣。

3 “微信读书”社交化阅读特色的实现

一个产品要想成功,建立适合其发展的运营模式是关键,而产品的核心特色也往往贯穿于其运营的各个环节。“微信读书”的社交化阅读特色从其内容资源、产品设计、商业模式、营销策略和用户运营等方面均得到了较好贯彻。

3.1 内容资源层面

提供具有品质保证且能够满足读者多层次阅读需求的内容资源是读书类产品的立身之本。“微信读书”由微信和阅文集团共同开发,微信主要对接公众号的内容输送,阅文集团则提供传统出版、网络文学、音频听书、漫画等作品资源。从目前的板块划分来看,“微信读书”的内容资源主要包括小说、听书、漫画和公众号四个部分,涉及三大内容来源。

3.1.1 品牌生产内容(OGC)

“微信读书”在图书、漫画资源方面,阅文集团旗下既有“阅文听书”“懒人听书”这样的移动音频品牌,也有“作家助手”“潇湘书院”这样的创作平台,还有“中智博文”“聚石文华”等线下出版品牌,以及“新丽传媒”这样的影视娱乐品牌等,均为“微信读书”的内容资源提供了强大的依靠,保证了作品的内容、形态、种类和质量。

在公众号内容方面,个人或企业通过注册微信公众账号,输出自身的内容。“微信读书”则通过对品牌公众号内容进行导流,使读者可以通过“微信读书”实现品牌公众号的订阅,将公众号阅读从微信这个社交属性过于显著的平台抽离开来,从而有助于读者由浅阅读逐步过渡到深阅读,并在一定程度上起到二次筛选的作用,方便用户优中取优。

这些品牌生产内容是“微信读书”的内容资源主体,也让其内容品质有所保障。

3.1.2 专业生产内容(PGC)

“微信读书”的PGC体现在三个地方:第一,点开一本图书的详情页时,下方会出现图书相关的公众号文章和作者的官方公众号文章;图书封面的简介处会出现作者的姓名,点进去可以看到作者的相关介绍和其他作品,用户还可点击关注或通过私信按钮与作者直接进行交流,发表观点或看法。第二,在“书城”页面,系统会根据当下热点或自拟话题,为用户推荐相关的书籍。第三,“微信读书”有固定的签约讲书,由专业且资深的书评人、媒体人担当讲书人,生产出具有不同风格特色的音频书。这些专业生产内容多是由“微信读书”平台设计构建的,它们为读者提供了丰富的阅读导引、阅读扩展和阅读体验。

3.1.3 用户生产内容(UGC)

UGC是社交化阅读的一个显著表征。“微信读书”的用户可以在阅读一本书之前,通过作者详情页查看作者观点并交流自己的看法;在阅读图书时,可以通过书页底部或章节结尾处的点击“想法”按钮发表个人观点;除“想法”界面,读者在阅读过程中还可以随时对正文进行划线等标注,写下自己的读书笔记,或者查看、评论他人的读书笔记;在结束一本书的阅读后,可以通过打分、评论或撰写正式书评等方式生产内容。这些用户生产内容大都对所有平台用户可见,也是“微信读书”发挥社交化阅读特色的重要保障。

3.2 产品设计层面

3.2.1 外观设计

“微信读书”的设计延续了微信的整体风格,同时又彰显出阅读类应用的文艺感和仪式感,界面设计以蓝、白、灰、黑等为主要色调,结合简约的视觉元素,大量采用对称布局,既简洁大方,又给人以轻盈、友好、克制的感觉。打开APP,底部标签为“发现”“书架”“看一看”和“我”四个功能模块,将图书查找、个人书架、社交互动以及个人信息区分开来,一目了然,操作简便,为用户带来良好的阅读体验。

3.2.2 基本功能

“发现”页主要包括三个方面的功能:第一,通过搜索书目或查看排行榜、书友阅读、系统推荐,寻找自己感兴趣的图书,满足用户对于内容资源的需求;第二,鼓励用户参与分享联名卡、组队抽奖、每日一答、问答PK等活动从而获得无限阅读卡或书币进行阅读,提高用户留存率;第三,展示朋友正在阅读或名人推荐的图书,对用户产生潜在影响进而刺激阅读。

“书架”页可按照更新、进度、分类等方式对个人书架进行整理,并能看到每本书的阅读进度,帮助用户了解自己的阅读情况,还可以通过扫描二维码关联账户,在Kindle等其他阅读设备上进行阅读。

“看一看”页面提供书目搜索、朋友阅读动态和优质公众号文章推送三大功能,以公众号推送为主要内容,很好地对接了微信公众平台的资源,也为公众号的订阅读者提供了全新的独立阅读平台和沉浸式的阅读氛围。

“我”页面包含了个人资料、设置、关注动态、阅读动态等内容。个人资料可展示个人的书架、阅读记录、笔记或评论等信息,方便社交化交流。当然,用户也可设置隐私保护,关闭信息推送等,非常人性化;关注动态可以了解到朋友的阅读情况,以便及时交流、互动;阅读动态中显示的阅读时长、阅读排名等会让用户获得成就感,激发阅读热情。

3.2.3 交互设计

除了上述主要功能外,“微信读书”还通过完善的交互设计提升用户体验,实现社交化操作。在搜索方面,微信读书可以对输入内容进行模糊识别,除自有平台外还使用了搜狗百科、爱词霸等平台;在笔记方面,既有普通的书签功能,还有划线、分享、查询、笔记等功能,用户可以随时记录想法,也可查看他人笔记,并进行点赞、评论等互动,读完全文后还可对书籍进行打分和评论;在阅读方面,“微信读书”提供了亮度调节、背景更换、字体和字号调整、翻页方式、自动阅读等方面的不同选择,还提供了语音朗读的听书功能,并允许用户选择朗读的音色、语速、快进/快退和设置定时关闭。

表1 “微信读书”APP产品设计结构(4.5.3版本)

3.3 商业模式层面

目前“微信读书”APP4.5.3版本中仅“问答PK”“每日一答”两个版块设有广告,用户可自愿选看广告以获取额外的答题机会或积分,但其主要盈利模式还是用户的阅读和充值。而用户的阅读和充值是通过长期活动和会员机制来实现的,其规则的设定极大促进了读者阅读习惯的养成以及社交化阅读的实现。

首先是常规付费。通常用户可以免费阅读书籍开头部分,之后自行决定是否通过付费方式继续阅读,由此将非付费用户转化为付费用户。具体的付费方式有两种:一是充值无限卡会员,有连续包月、月卡、季卡和年卡四种选择;二是通过充值获取书币,支付该书标价对应的书币即可购得该书。

其次是常规性活动。“微信读书”通过限时免费、赠一得一、组队抽奖、阅读时长兑换书币或阅读卡等长期活动,以免费图书、无限阅读卡和购书币等为激励,培养用户的阅读习惯。此外,用户还可以通过邀请新用户和30天未阅读用户、参与“问答PK”“每日一答”等形式,获得相应的阅读奖励。

总之,微信读书主要采用账户余额充值的机制,有利于资金的沉淀,方便运营活动的灵活开展。而丰富多样的常规性活动既充分发挥了“微信读书”的社交属性,也满足了用户“占便宜”心理,形成“阅读——购买/兑换书币——购买书籍——阅读”的良性循环。

图1 “微信读书”APP的图书营销流程

3.4 营销策略层面

一项产品的营销策略需要企业从用户的需求出发,以用户的需求和购买力、以及企业的期望值为参考,有计划地进行组织策划。对此,当今全球最大的传播集团之一奥美集团提出了“4I网络整合营销”理论,分别是趣味原则(Interesting)、利益原则(Interests)、互动原则(Interaction)、个性原则(Individuality)。此处可从这四个原则入手来分析“微信读书”的营销策略。

第一,趣味原则。在信息时代想要吸引并保留用户,最重要的是引导用户发现产品的趣味,并保持对产品的兴趣。“微信读书”力图从宣传、推广、组织等多个环节提供兴趣价值,以有趣味为标准进行运营生产和活动推广。一方面,它通过简洁的UI设计、海量的图书资源、社交化的阅读体验在同类产品中脱颖而出,引导用户发现产品的趣味所在;另一方面,它打造“问答PK”“每日一答”“联名卡分享”等多种场景,激发用户的阅读兴趣,保持对产品的兴趣。

第二,利益原则。企业的商业活动当然首先要以利益为前提,同时利益也决定着用户的留存。目前“微信读书”主要通过用户阅读盈利,通过利用消费者对价格的敏感心理,以交叉补贴的免费模式吸引用户阅读,从而促进更多产品的销售。这种模式主要包括三种类型,一是直接交叉补贴模式,通过让用户免费试读部分章节,激发阅读兴趣,促发购买行为,逐步培养用户的付费阅读习惯,进而转化为固定用户;二是礼品经济模式,通过设置“免费图书馆”“限时免费”“分享联名卡得无限卡”等版块,提升用户的忠诚度和企业的可信度;三是劳动交换,即让用户在享受平台的阅读服务的同时,激发其在平台上分享个人笔记与评论,累积零成本的UGC内容资源,并让具有共同兴趣的用户形成网络化社区,从而间接为平台带来了更多用户和利润。“微信读书”所开展的一系列营销活动,使企业利益与用户利益趋于平衡,有助达到了双方利益的一致性和最大化。

第三,交互原则。新媒体时代,交互性成为企业提升关注度的重要手段。以“社交性”为标签的“微信读书”有着很强的交互性。首先,在平台内部,用户可与好友互相关注,交流观点,也可在阅读图书时看到其他阅读者对此书的想法,并可通过点赞、评论、转发的方式与其产生交互。其次,在不同平台之间,“微信读书”可借力微信这一社交工具向好友推荐书籍及活动,也能很便捷地将平台内容分享到QQ、微博、钉钉、今日头条、学习强国等媒介。

第四,个性原则。“微信读书”利用云计算、人工智能和大数据等技术对用户的阅读情况进行分析,通过设置“猜你喜欢”“为你推荐”等版块为用户进行智能推荐,针对不同用户给出个性化的推荐服务,让个性化推荐转化为有效推荐,在有限的碎片化时间里为用户提供满意的服务[4],真正贯彻“社交化阅读”以读者为核心的原则。

3.5 用户运营层面

“微信读书”自2015年APP上线以来,安卓下载量达到7.24亿,在图书类APP中排名第五[5]。根据2019年10月底公布的数据显示,“微信读书”APP注册用户数2.1亿,日活跃用户超过500万,可见“微信读书”APP仍处于产品的成长期,用户正在迅速增长,对产品正逐步形成稳定的认知。

3.5.1 获取目标用户

移动阅读APP的用户主要有海量优质的阅读资源、完善的阅读体验、社交化的交流与激励机制、多样化个性化的阅读方式、物美价廉的价格机制五大需求。“微信读书”一方面在资源建设、产品设计、功能开发、赢利模式等方面尽可能满足用户需求,维护已有用户;另一方面充分发挥产品的“社交化”属性,吸引新的目标用户。“微信读书”仍处于产品成长期,拉新是其当前的主要任务,除借助微信好友关系链和腾讯产品矩阵向潜在用户投放引流信息外,还通过赠一得一、分享联名卡、组队抽奖、读书小队等活动给用户提供如无限卡、书币、书籍等实际利益,驱使已有用户自愿完成分享,进而让产品信息在社交链上得以传播。可以说,借助社交化手段由老用户带来新用户,实现潜在用户向有效用户的转化,是“微信读书”在用户拓展方面的核心思路。

3.5.2 提升用户活跃度

为提升用户的活跃度和留存率,“微信读书”目前主要策划了以下6种活动,每一种都是对“社交性”的发挥:一是“赠一得一”,用户通过给朋友赠书而使双方均永久获得该书籍;二是“分享联名卡”,用户将联名卡链接分享到微信群,邀请朋友点赞,每期提供6张联名卡,每张联名卡只要获得两个赞,就可得到两天的无限卡;三是“免费图书馆”“免费听书馆”,用户将图书分享给朋友,朋友点击后,就可永久获得相应图书或图书音频;四是“翻一翻得好礼”,每期9张牌,含6张普通黑卡和3张终极福利卡,用户可免费翻两张,邀请好友点击分享链接后可解锁更多翻卡机会,翻卡可获得书籍、无限卡、书币等;五是“组队抽奖”,用户邀请朋友组成5人的队伍,且队伍中有新成员时,就可抽取终身无限卡,新用户越多获奖几率越大;六是“读书小队”,用户自行组队,三人或五人即可成队,队员登录、阅读、评论等均可获得积分,总积分可以兑换无限卡和书币等奖励。除此之外,还有“每日一答”“问答PK”等竞赛类小游戏,参与也有机会获得无限卡或书币。这一系列活动让读者既实现了社交互动,又增加了趣味性,还可以免费阅读书籍,同时达到平台拉新与留存的目的。

4 “微信读书”发展中存在的不足及改进策略

“微信读书”在内容资源、产品设计、商业模式、营销策略、用户运营等方面确实存在不少亮点,很好地实现并发挥了其社交化阅读的特性,也使得这个推出才五年的产品在众多移动阅读产品中脱颖而出,获得较快发展。但它在发展中也存在着一些不足,尚待继续完善。

4.1 内容建设有待优化,分类分级势在必行

首先,作为一款阅读类APP,其内容资源是否占据优势,很大程度上决定了其在市场中的地位。“微信读书”依托于阅文集团,图书种类多,新书更新及时,但相比于掌阅等老牌阅读平台,在内容资源上仍存在一定差距。此外,阅文集团的内容资源多为网络文学,“微信读书”近两年虽明显加大了传统图书资源的引进与建设力度,但这部分资源的丰富性、及时性仍待提高。除需保证图书的数量外,图书的质量也很关键。根据用户反馈,平台的网络文学内容存在同质化、低俗化、有错别字等问题,影响了阅读体验。

对此,在资源数量建设方面,“微信读书”要保持与出版商、作家建立的既有资源,孵化平台自有资源,并积极与传统出版机构建立合作关系,吸纳优质作家作品,通过资源整合、在线出版等形式实现互利共赢,弥补在传统出版内容资源方面的短板。在资源质量建设方面,“微信读书”应建立严格的编辑审核制度和约束条例,筛选有特色的内容资源,减少同质化、低俗化的网络文学,并且根据用户的反馈,及时更新图书、提高图书质量;还可以积极引进海外优秀的出版物,满足用户的多元需求。

其次,随着“微信读书”内容资源的不断丰富,读者群也在扩大。特别是随着平台上适合青少年阅读的书籍日益增多,青少年用户开始涌入。但目前“微信读书”似乎并未重视这部分受众的利益和特殊性,没有及时为低龄受众设置相应的阅读“保护”,让一些不适宜的图书曝光甚至被“社交化”地推送到他们面前,从而可能对青少年用户的身心健康产生不利影响。不仅如此,“微信读书”的用户中具有本科及以上学历达到80%,文化程度普遍较高。但很多喜好严肃阅读的读者苦于经常在“每日新书”“每周飙升榜”等处被动接受言情、玄幻等网文的推荐,不仅败坏阅读兴致,也会影响他们对“微信读书”的品牌印象。

对此,“微信读书”应考虑尽可能丰富和细化图书分类,充分借助分类、分级和个性化“标签”等手段,实现内容资源与读者需求之间的多元匹配,提高“个性化推荐”的精准度,并将这种“个性化”的资源呈现贯彻到平台的其他功能和活动中,让每个用户拥有真正符合自己喜好的信息呈现,从而减少冗余信息干扰,实现沉浸式阅读。此外,可以为青少年用户阅读设置专区,或像抖音、快手等APP那样提供“青少年模式”,由系统过滤掉不适合的内容信息,减少某些无聊低效的社交干扰。

4.2 功能设置仍需细化,平台建设有待加强

产品功能直接关系着用户的阅读体验。目前“微信读书”平台建设尚不完善,功能设置还存有瑕疵。

首先,缺乏必要的内容导航。“微信读书”的“发现”页卡片排布繁杂,“朋友在读”的卡片数量偏多且无规律可循,用户需划动多次才能找到自己想看的卡片;“书城”页面从上到下依次排布各种榜单、热门推荐、限时免费等模块,顶部除了“小说”“听书”“漫画”和“公众号”四个大类外,没有分类筛选图书和一键返回顶部的功能,给用户增加了查找负担。对此,“微信读书”可以对功能模块优化升级,比如在“发现”首页增加一个卡片编辑功能,让用户自行编排卡片的排列顺序和布局;在“书城”页面的大类下再细分小类,并设置“返回顶部”的按钮;在阅读模式下增设自动感光功能以缓解阅读疲劳,增设“免打扰模式”以满足用户对于阅读环境的不同需求等[6]。

其次,“微信读书”的互动机制主要基于“微信好友链”和“微信读书书友链”,仅仅建立起了“内容”与“读者”之间的联系,尚未能将这层关系转化为“平台”与“作者”的关系,导致互动形式较为单一,限制了社交化阅读的功能的发挥[7]。对此,“微信读书”可以增设创作模块,设置UGC激励机制,促进读者转化为作者,加强用户的参与度和交互深度。

再次,“微信读书”的听书功能也有待改善,语音朗读的声音过于僵硬,影响用户的使用体验,签约讲书人主要为媒体人和书评人,虽然经验丰富,但难免权威性有所欠缺。“微信读书”可以与音频类平台进行合作,改进听书模块的语音朗读技术,选择合适的图书进行人工配音,并向“得到”平台学习,邀请各行业的专家、名人对相应行业的书籍进行签约讲书,弥补现有的讲书人权威性不足的缺点[8]。

最后,“微信读书”缺乏有效的用户反馈与解决机制,从而影响了平台建设的优化升级。建议“微信读书”完善用户反馈渠道,建立专业化的运营团队来负责响应反馈与产品升级,并且对产品的每一次升级进行充分内测,尽早发现问题并及时修正。

4.3 创新商业模式,推动知识付费

一直以来,“微信读书”赠送书币、无限卡、免费图书等活动都在让利用户,对处于发展上升期的产品而言,无疑具有吸引和聚合用户的明显效果,却也付出了较高的营销成本。这种为引流和用户留存而持续付出的状况显然难以持久,而用户在吃惯了“免费午餐”之后,面对付费资源或优惠减少的情况很容易产生抵触情绪,如此不仅不利于培养用户的付费习惯,反而可能导致用户流失的反面效果[9]。此外,目前“微信读书”商业模式过于单一,主要以账户充值为赢利点,且用户只可选择固定金额进行充值,具有很大的局限性。

多数阅读类APP的盈利有两种渠道,一种是用户阅读、购买图书,另一种是在产品中投放广告。针对第一种渠道,“微信读书”可以根据阅读意向采取弹性图书定价制度,对阅读意向弱的用户可采取多样化的活动刺激其阅读行为,在潜移默化中培养其内容付费的意识和习惯;可对充值制度进行调整,除固定金额选项外,增加按千字收费的充值选项,并参照掌阅等平台建立“会员制”的付费模式,对“会员”用户开放更多阅读权限和活动特权,与用户建立长期联系;还可利用名人效应,定期开展名人牵头的线上读书会、阅读挑战赛等活动,打造意见领袖,引导用户为内容付费[10]。针对第二种渠道,“微信读书”可在不影响用户阅读的情况下增投广告,如在APP的启动界面、书目检索页的Banner等处设置广告,或与其他品牌合作,以冠名方式策划专题活动,增加流量和品牌曝光率,拓宽平台盈利渠道。

4.4 推广效力有待加强,品牌形象仍需完善

“微信读书”的推广方式分为两种,一种是平台内部的组队邀请和无限卡分享活动在微信社交圈的推广,另一种是依靠于腾讯旗下的各类产品矩阵,如QQ空间、腾讯视频、腾讯新闻等进行推广。但由于腾讯旗下的用户重合度较高,所能触达的受众面大打折扣,宣传推广效果十分有限[11]。

产品的宣传推广力度对塑造品牌形象、提高品牌认知度有着重要的作用。一方面,“微信读书”要充分利用目前的口碑效应吸引新用户,在微信朋友圈、腾讯产品矩阵等既有资源的支持下,加大宣传推广力度,甄别目标用户,精准投放广告信息,并注意丰富宣传手段,不局限于文字广告,还可采用专题策划、短视频、H5等宣传推广方式。另一方面,“微信读书”除充分利用各种线上宣传外,还可以有效利用线下宣传,如在户外大屏、涂鸦墙、公交车车体、地铁过道等处投放广告,还可顺应全民阅读的潮流,举办大型读书会、冠名读书讲堂等活动提升产品知名度,让“社交化阅读”从线上延伸到线下,深度落实“让阅读不再孤单”的理念。

5 结语

近年来,移动阅读越来越为人们所接受,“读纸”时代过渡到“读屏”时代,海量的阅读资源、个性化的服务、一站式的订阅服务极大地满足了人们在信息大爆炸的时代对阅读的需求。“微信读书”作为一款移动阅读产品,更是打破了读者与读者之间的壁垒,为阅读赋予“社交化”的特征,使兴趣相投的读者可以找到属于自己的圈子,加强彼此之间的互动与交流。“社交+阅读”这一独特的产品理念顺应了移动阅读市场的发展趋势,也顺应了当前全民阅读的大潮。这一特色的打造有赖于“微信读书”在内容建设、产品设计、商业模式选择、营销策略、用户管理等各方面的综合运营。

作为一个尚处于发展期的产品,“微信读书”凭借自身特色与优势在移动阅读领域大展拳脚,也为数字阅读推广贡献了力量。一方面,它为了提升用户阅读参与度而在产品功能和活动开展等方面积累了方法和经验,为数字阅读推广工作提供很多启发;另一方面,它们切实举办过很多阅读推广类活动,例如:2018年11月4日策划的“无限阅读日”活动已持续至今,在每月4日邀请一位名人推荐一份阅读书目,并拍摄相关海报、视频或签约讲书,每次活动为期四天,受邀名人包括严歌苓、周国平、胡歌、王珞丹等文学界、娱乐界名人,参与活动的用户不仅可在活动日免费阅读全场书籍,还有机会获得无限卡、名人亲笔签名书等奖励;2019年12月4日,“微信读书”宣布与专注于乡村儿童阅读推广的教育类公益机构——满天星公益合作,帮助推广和引导乡村儿童阅读,与每月的无限阅读日活动同时发布,借力名人效应引起社会对乡村儿童阅读的关注;2020年2月13日,时值新冠肺炎疫情期间,“微信读书”开展了“赠全国高校师生30天无限卡”的活动,输入学校、姓名、学号、校园邮箱等信息即可获取无限卡,操作简单快捷,为无法按时开学的教师和学生提供了免费的阅读资源和良好的阅读氛围,既有利于用户的拉新与留存,又促进了全民阅读,为疫情助力,实现了企业的社会效益。

当然,在其发展过程中也不可避免地出现了一些问题,如内容资源不完善、平台建设不到位、商业模式单一、宣传推广力度不足等,唯有有效解决这些问题,“微信读书”才能在竞争日益激烈的移动阅读市场稳步前行。而这些问题并非“微信读书”独有,同样也是其他移动阅读平台在发展中所要考虑的。

猜你喜欢

社交图书读书
社交牛人症该怎么治
聪明人 往往很少社交
图书推荐
我爱读书
正是读书好时节
社交距离
欢迎来到图书借阅角
你回避社交,真不是因为内向
班里有个图书角
我们一起读书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