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职“组织行为学”信息化教学设计与探索

2020-09-03

科技视界 2020年25期
关键词:组织行为学信息化内容

李 婉

网络技术的普及,使其在各领域的影响力也越来越明显。信息技术在教育领域的应用,提高了课堂的教学效率。因此,如何提高教师信息化教学能力,也成为了教育界一个重要的课题。自2012 年起,为贯彻落实《教育部关于加快推进职业教育信息化发展的意见》,以赛促教,以赛促改,教育部开始举办全国职业院校信息化教学大赛,为广大教师提供了个很好的提高和展示教学水平的平台。

随着行为科学引入现代企业管理后,大大提高了企业管理的有效性。《组织行为学》作为财经商贸专业大类学生的专业基础课,其学科地位也日益受到了重视。笔者以该课程中的“组织行为建设——成功组织的基础”16 学时内容模块为例,参加2020 年广东省教学能力比赛高职专业课一组赛项。本文以此模块为例,从内容选取、教学分析、教学设计、教学过程和教学反思5 个方面,对组织行为学信息化教学设计展开讨论与探索。

1 内容选取

《组织行为学》课程在课程设计思路上,打破以往以介绍概念、原理等知识传授为主线的传统教学模式,转变成以企业具体的管理流程:“萌芽-成立—成长—成熟—变革”为导向的课程内容,整个内容分为组织行为建设模块、组织行为管理模块、组织行为发展3个模块,内容循序渐进,3 个模块分别让学生理解和掌握组织行为建设框架、组织行为管理过程和组织行为发展变化的内容及应用能力。本次教学设计选自组织行为建设模块,分为树立观念、明确方向、搭建结构和布局人力4 个项目,并根据其建设过程又分解成5 个相互独立又有联系的任务,主要培养学生如何搭建组织行为建设框架的能力。

2 教学分析

2.1 学情分析

本课授课对象为财经商贸专业大类(三年制)二年级学生。学生在先学的“管理学原理”中,已掌握管理学基础知识;自我意识突出,有个性,敢于尝试;个性独立,团队合作意识薄弱;多数学生数理基础较差,逻辑推理能力受限;还没有深入管理岗位实践,管理实践经验不足;学生的知识基础、学习能力以及自我约束能力都较弱,多数学生不能有效做到课前预习、课后复习,使得教学效果欠佳,碰到问题时不愿意自己主动思考解决,等待老师讲解,自主学习的能力不足。

2.2 教学目标

依据课程标准,结合管理岗位需求,针对学生学情分析,确定本次16 学时课程的知识、能力和素质目标。知识目标:掌握组织行为学的含义、组织目标、组织设计的内容及组织结构的模式、社会知觉对人行为的影响、以及个性差异与岗位匹配的关系;能力目标:组织行为建设中,能树立先进的管理观念、确定目标、搭建结构、树立正确的用人观和人岗匹配观念;素质目标:培养良好的管理职业道德和心理素质、较强的团队精神、正确理解他人行为和处理人岗匹配的能力,为以人为本管理提供正确观念意识。

2.3 教学重难点

基于学情分析和教学目标,确定教学重点是能够正确认识他人的行为基础和差异,合理地进行人力资源方面的布局,做好组织行为建设。难点是用正确的观念意识指导实际管理行为。

3 教学设计

本课程依据学情分析,确定教学目标,依托教材《组织行为学》教程和智慧树共享MOOC 资源,课程教学过程实施的总体设计思路如图1 所示。

4 教学过程

本次课程内容的选取围绕组织行为建设中,以组织经营活动过程为载体,设计教学方案,具体包括“树立观念”“明确方向”“搭建结构”和“布局人力”4 个流程。为强化教学重点,教师通过智慧树教学平台提供相关学习资源和章节测试,学生可反复观看学习和检测学习效果。

根据图1 课程教学过程实施的总体设计思路,教学实施过程及策略如下,具体教学情境、策略会根据学习内容特点及学情适当进行调整:

4.1 课前准备

通过智慧树平台发布任务和思考题,学生根据平台共享课程、教材内容和任务进行学习,并对问题做出反馈,教师根据学生在平台上上传结果的情况,及时调整教学策略。

4.2 课堂实施

课堂实施通过课程导入、知识讲解、项目实施、归纳总结4个环节组织教学。采取项目驱动的教学方法,以公司经营活动为主题,为学生提供符合组织行为建设过程规律学习思路,有针对性地学习。通过案例分析、现实问题探讨、头脑风暴、投票、辩论等方法,加强教学互动,提高学习积极性和效果。

(1)课程导入

教师通过生活故事方式引导学生思考回答问题,并导入新的项目内容。学生观看内容并进行讨论回答相关问题。本环节通过精炼、有趣的生活故事,设置思考题,让学生从生活理解组织行为学知识,有利于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并养成用专业知识分析生活问题的学习习惯。

(2)知识讲解

教师确定树立观念、明确方向、搭建结构和布局人力项目理论内容,确定布局人力中端正用人观,做到人岗匹配(10 学时)为教学重难点,并通过现实问题讨论和案例分析方法,引导学生讨论并作出回答。教师根据学生讨论结果点评,并进行理论的讲解,使学生掌握知识的同时,能更好地理解和应用。

图1 组织行为学课程教学过程实施的总体设计思路

(3)项目实施

在这一环节,通过组建模拟公司、多元化实操和互评点评的步骤,让知识回归实践。团队合作是组织建设管理过程中的手段,也是管理类专业课程学习的一种基本方法,组建模拟公司为课堂实操环节提供了活动的单位;在智慧树平台,进行公司经营活动,案例分析、头脑风暴、课堂游戏、课堂辩论、投票、现实问题探讨等多元化实操,使项目实施能落到实处,学生互动数据记录在智慧树平台;学生互评、教师点评,使知识和问题能得到深化。互评和点评分数作为总评成绩的一部分。学生为主,教师为辅的多元化实操,能发挥学习主体的作用,以模拟公司为单位进行自主探究,完成项目实施内容。本环节的设计关键是培养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提高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应用能力。

(4)归纳总结

教师通过智慧树平台向学生展示自动汇总的课堂表现数据,让学生及时了解自己的学习情况,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教师进行本次课堂整体情况进行归纳总结,梳理知识结构,将知识进行系统化。

4.3 课后提升

教师充分利用智慧树微信平台发布拓展知识。学生通过智慧树章测试进行学习效果测试,完成教师所布置的作业,向老师提出问题。教师根据平台学情数据分析查看作业、章测试结果,并进行答疑。学生参与智慧树平台热门话题的讨论,开拓思路。

5 教学反思

通过信息化教学手段的引入,“组织行为建设”模块信息化设计打破了传统的以教师、教材和课堂为中心的教学模式的缺陷,培养学生自主的学习行为,能掌握组织行为建设内容并进行应用。

5.1 树立先进的教学理念,明确教学目标

首先,本课程在教学组织设计中,树立以工作过程为中心的项目驱动课程开发理念和学生为中心的差异化教学理念。根据工作过程安排教学内容及教学实施过程,更符合学生对组织行为建设发展规律的认知,使学生能将理论与实践进行无缝对接,有利于知识的应用。

其次,以学生为中心的差异化教学理念,有利于教学中的因材施教的开展。

最后,树立课程思政的观念,将思政元素融入课程教学中。立德树人是教育的根本任务,落实到教师,就是教书育人。专业课要回归教育本来的要义,思政内容在专业课中不是节外生枝的新事物,做人的道理本身就应该融在专业课的内容之中,在专业课中加强德育是教师教书育人的应有之义。本课程在教学设计过程中,既注重专业知识传授,培养专业技能,也重视做人道理的引导,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坚持知识传授与价值引领相结合,培养德才兼备、全面发展的新时代新型管理人才。

5.2 依托多样信息化教学平台,连贯教学过程

多样信息化教学平台的介入,改变教与学互动过程因时间与空间的限制而无法保证其连贯性,提供了无时空障碍的“课前-课中-课后”教学沟通渠道,确保教学与学过程的连续性。

5.3 采用多元信息化教学方法,激发学习兴趣

随着升学体制的改革,高职院校生源跟以往比较发生了明显的变化,生源类型多样,生源质量参差不齐。学生的知识基础、学习能力以及自我约束能力都较弱,多数学生不能有效做到课前预习、课后复习,使得教学效果欠佳,碰到问题时不愿意自己主动思考解决,等待老师讲解,自主学习的能力不足。根据学生实际情况,本课程教学方法上采取多元化实操,重视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

猜你喜欢

组织行为学信息化内容
内容回顾温故知新
《组织行为学》课程教学及考核改革模式探讨
组织行为学实验教学体系建设研究
应用组织行为学解决企业管理问题探讨
基于学生能力培养的组织行为学课程教学改革探究
主要内容
信息化是医改的重要支撑
信息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