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论戏曲艺术的德育功能
2020-09-02师立军
师立军
摘 要:作为综合艺术的中国戏曲,无论从文学、绘画、音乐、表演等诸多方面都呈现出与其他姊妹艺术相对独特的艺术魅力。從其艺术的社会功能看,戏曲有着社会认知、美育教育、审美娱乐等诸多功能。笔者多年在《艺术学原理》课程的实践教学中引借大量的戏曲艺术作品作为教学素材,使学生通过对作品的观演与赏析活动,潜移默化中对其产生了积极影响,本文基于该课程长期教学实践的创新与探索,讨论戏曲艺术在当代大学生培养中审美教育的重要性。
关键词:戏曲艺术;社会功能;德育;审美教育
戏曲艺术是集文学、音乐、舞蹈、绘画等多元一体的综合性时空艺术。其剧情无不充满着传统文化的忠义贤孝,而文学剧本中古典诗词的韵律美,音乐中欢娱悲愤的情感体验,表演中的传统文化渗透,无处不对观演者起到迁移默化的教化作用。当今大学生多是独生家庭,被娇惯长大,缺乏对传统美德,尊师爱幼、忠孝节义等诸多德育方面的教育,而大学课堂不仅是传授知识,更多的是育人,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身心积极健康的综合性社会人才,在任何一门课堂中都有义务贯穿德育教育。笔者所讲授的《艺术学原理》课程,每堂课都将中国传统文化渗透其中,从同学们对艺术作品的观演和鉴赏活动中,无不渗透着对当代大学生德育的全面教育。
《艺术学原理》是音乐学专业开设的一门专业基础理论课程。以各门艺术的普遍规律作为自己的研究对象,综合地研究考察人类社会的一切艺术现象,艺术的基本原理和概念范畴问题。探索和揭示各种艺术现象共有的普遍规律。该课程是针对本科三年级学生开设的,有一定的音乐理论与实践基础,教材选用的普通高等教育“十一五”国家级规划教材,由彭吉象教授著的国家级精品教材《艺术学概论》和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重点教材,由高等教育出版社出版的《艺术学概论》相结合作为本课程的参考教材而组织开展的相关教学活动。
在本课程的教学中笔者引介了大量的艺术作品,诸如绘画、雕塑、书法、摄影、建筑、园林、工艺美术、音乐、舞蹈、戏剧、戏曲、电影、电视、诗歌、散文、小说等优秀作品让同学们观演和赏析。其中戏曲作品占据了所有艺术品的40%左右,诸如艺术的社会功能、艺术创作、艺术作品、艺术接受、艺术类型、艺术风格与流派、艺术批评等相关章节中都有引介昆曲、秦腔、京剧、川剧、眉胡等传统和现代具有代表性的剧目,如:《牡丹亭》《洪洋洞》《贵妃醉酒》《红灯记》《智取威虎山》《洪湖赤卫队》《三滴血》《火焰驹》《窦娥冤》《周仁回府》《血泪仇》《夕照岐山》《村官》《迟开的玫瑰》《梁秋燕》《十二把镰刀》等展开论述,在教学中穿插名段学唱,使学生置身于其中,感受艺术作品的魅力,从而使学生真正走进艺术作品,从艺术作品中寻找榜样,树立正确的三观。在为期六年的教学实践中,感受到戏曲艺术从各个层面对学生均存在迁移默化的熏陶和感染,下面笔者从剧情、剧本、音乐、表演等方面论述戏曲艺术对当代大学生的德育教育功能:
一、千年故事以理服人
王国维对戏曲的定义是:“戏曲者,谓以歌舞演故事也”,可见戏曲之“故事”的重要性。但凡是中国戏曲作品,无论全本戏还是折子戏,都有大大小小的故事情节穿插其中。有叙说历史故事的,如《桃园结义》《夕照岐山》《杨门女将》《洪洋洞》《穆桂英挂帅》《红灯记》《智取威虎山》等。有描写平民百姓的,如《窦娥冤》《周仁回府》《村官》《焦裕禄》等。也有刻画神仙鬼怪的,如《三打白骨精》《宝莲灯》《目莲救母》《黑虎坐台》等剧目。无论是何种题材的戏曲剧目,都无不映射着中国的传统文化精神。
比如笔者课堂上经常引介的剧目《周仁回府》,它是秦腔的代表之作,由民国三十二年(1943)王绍猷改编,又名《忠义侠》或《鸳鸯泪》。讲述了明代权臣严嵩的干儿子严年垂涎于杜文学之妻胡氏,欲占为己有故诬告杜文学将其抄家并流放至岭南一带。杜文学临行之前将妻跪托义弟周仁。杜文学门客封承东见财起意,告密杜文学行踪,并献计严年赐官于周仁,令其献嫂才可救其兄。周仁与妻暗中计议,李兰英扮作其嫂,献于严年,并连夜携嫂出逃。妻至严府,杀严贼不成,自刎身亡。后杜文学冤雪释归,见周仁怒责。杜文学之妻出面痛说原委,真相始明,兄弟二人和好如初,并用严年、封承东的鲜血祭祀周仁之妻李兰英的悲壮故事。整本戏中《悔路》《哭墓》《夜逃》是周仁的重头戏。如在《悔路》一折中,周仁担心妻子和哥哥嫌他背信弃义,他唱道:“我周仁并非忘恩义,为救兄无奈我献他妻,这话我向他说得去,我哥哥必不能怪我的,待我回上太宁驿,倒退一步再筹思,纵然嫂嫂她愿去,哥哥回来我难辩白”。从剧情能感受到周仁为了结拜义兄,愿意牺牲妻子的忠义之情。而在《哭墓》一折中,周仁跪倒妻子李兰英墓前,悲痛的唱到:“李兰英秉侠义人神共鉴,我弟兄祭英灵跪倒墓前,今日里国贼灭消除大患,整朝纲伸正义万民欣欢,贤德妻你必然心欢意满,夙愿还瞑双目含笑九泉”。当奸贼大患消除后,终于大快人心的一吐失去妻子的悲痛。能够看得出他是一个深爱妻子的好丈夫。笔者通过对这个作品的观演,适时的引导学生以周仁为榜样,对待真正的朋友一定要讲义气,不做背信弃义的小人。除外如窦娥的贤良,张元秀夫妇的奉献,高秀民的担当,乔雪梅爱的奉献等等剧目中让学生寻找榜样。
二、魅力文学以文化人
戏曲剧本是导演、演员将文学转化成舞台艺术的重要载体之一,将演员的道白、唱词、心理、动作刻画的惟妙惟肖,在剧本的阅读中也很容易使人情感得到高峰体验。笔者在语言艺术章节中,适时的引介戏曲文学作为学生赏析的作品,通过剧本的阅读与朗诵,力争使学生情感得到释放,陶冶情操,在文学剧本中寻找榜样的力量。
诸如环县道情戏《刘全进瓜》中有这样一段唱:“天有道降的是清风细雨,地有道多长些五谷青苗,国有道出的是忠臣良将,家有道多出些孝子贤孙,水不清尽都是鱼儿放纵,朝不明尽出的卖国奸臣”。几句简短的唱词道出了天、地、万物的中国文化精神。再结合历史事件,解读唱词中的文化内涵,引导学生在事业上忠于国家和单位,在家中要做孝子贤孙。
再如秦腔剧目《游西湖》中裴瑞卿的唱词:“壮志未酬身遭陷,幽禁一日似三年,朝纲不正多憂患,奸臣当道民不安,可恨人世不平坦,贤才总被庸夫嫌”。类似七言律诗的古典诗歌体唱词,押韵在言前辙,除感受诗歌的韵律美外,通过内容的解读可以更加深入的学习中国传统文化,使学生正确面对矛盾,以积极的心态去应对和处理生活中的矛盾,不走极端路,引导学生积极健康的热爱生活。
三、优美旋律以情动人
音乐是流动的时间艺术,其旋律美、律动性是表情艺术的主要审美功能,而戏曲音乐更具魅力,除单一的旋律与节奏外,对事项的叙述、情感的表达、人物的刻画等方面具有更高的要求,是几百年来音乐的结晶。只有带有方言母语特性的音调,才能更具剧种间的文化差异与特性。在表情艺术一章中,笔者引介昆曲、秦腔、京剧和川剧四大剧种音乐,详细介绍了曲牌体与板腔体音乐,让同学们理性的认识中国戏曲音乐的独特性,包括锣鼓谱、工尺谱的记谱等。然后教唱昆曲《牡丹亭》、秦腔《杀庙》、京剧《苏三起解》、川剧《秋江》四个经典名段唱腔。
昆曲《牡丹亭》惊梦一折中,《皂罗袍》一段的音乐属于曲牌体音乐,舒缓的唱腔,配以优美的旋律和意境深远的曲词,令人心旷神怡,若即若离。而秦腔《杀庙》苦音慢板的旋律,抒发了韩琦不忍杀害秦香莲母子,“助纣为虐我不为”的忐忑心情。京剧《苏三起解》用西皮流水的快板讲述了“苏三离了洪洞县,与我三郎把信传”的事件内容,最后通过川剧《秋江》中一段胡琴的唱腔,感受区域音乐的魅力和情感体验。
在课堂的教唱学唱中,使学生对曲牌体音乐、板腔体音乐,对“中州韵”、秦声、京腔以及自己的母语文化川戏的感性体验与理性认知,得到不同层次的熏陶与感染,从戏曲音乐入手,与音乐专业学生“套近乎”,力求学生热爱中国戏曲音乐,从而达到对当代大学生美育与德育教育。
四、迷人肢体以美育人
戏曲艺术不同于其他电影、电视剧等姊妹艺术的主要区别在于,戏曲通过演员在三维的空间,现场表演的时空艺术,相同的剧目在不同演员的饰演下,有不同的理解与创造,而相同的剧目在同一个演员不同的时间在空间表演时,也有不同的情感处理。
戏曲肢体语言融合了时代背景、文化环境及个人生活经验等诸多因素,在戏曲程式表演中,无不传递着中国传统文化精神,如传统戏曲剧目中公主见到书生急忙以袖遮面时,熟知古代社会男女授受不亲的人们,自然很快会领略到公主大家闺秀的涵养与人品。而没有共同文化背景的人们在观赏戏曲表演时,却并不一定理解这一举一动,也许任然认为公主不过是因少女的害羞而躲避罢了。再如古典戏曲作品中,演员的眼姿眼态、体姿体貌、手姿步态等细节表演上,都始终贯穿着中国传统审美情趣。因此,通过解读戏曲肢体语言中的文化内涵,在潜移默化中使当代大学生很好的辨识戏曲肢体语言所传递的文化信息,判断其艺术传达的准确性,有效利用戏曲肢体语言中传统文化进行自我修养与审美能力的不断提升。
结语
综上所述,作为综合艺术的中国戏曲,引介至大学课堂的必要性和重要性不言而喻,它从各个角度都潜移默化的影响着大学生的身心健康及德育三观,正如习总书记在全国教育大会上的讲话:“全面加强和改进学校美育,坚持以美育人、以文化人,提高学生审美和人文素养。努力构建德智体美劳全面培养的教育体系,形成更高水平的人才培养体系。把立德树人融入思想道德教育体系、文化知识教育、社会实践教育等环节,围绕学科体系、教学体系、教材体系、管理体系等目标全面展开”,使德育美育得以落地生根,从戏曲艺术入手,全面推进课程建设、教材建设不失为一个很好的手段及策略。
参考文献
[1]王一川.艺术学纲要[M].高等教育出版社,北京,2015年7月第1版。
[2]彭吉象.艺术学概论[M].北京大学出版社,北京,2015年5月第4版。
[3]张凯.中国古典戏剧肢体语言[M].西南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年9月第1版。
注:本文系阿坝师范学院2017年校级质量工程专业核心课程建设项目:“艺术学原理——20170757”的阶段性研究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