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情说人生
2020-09-02盛林范类成真刘鹏
盛林范 类成真 刘鹏
《围城》讲的是什么,讲的是情,其实再说深一点,就是以情說人生,大家都知道的那一句,“婚姻如围城,城中的人想出来,城外的人想进去”,人生诸事,大抵如此,拿感情说事,通用性比较好,每个人都有着不同的生活,有人想唱歌,有人想跳舞,有人爱红妆,有人爱武装,可是但凡是人,那心中总有感情,无论是情场老手,还是得道高僧,也都有过当年,估计钱老深谙其道,所以讲述了一个叫方鸿渐的人的情感经历。
“红海早过了,穿在印度洋面开驶着,但太阳依然不饶人地早起早落……”钱钟书用华丽的开篇在第一时间抓住了我略显浮躁额心,并鼓动我、催促我静下心来,慢慢走进方鸿渐的世界,去体会他在围城内外的生活。
开头是太平洋上的颠簸的法国邮船上,嘈杂的各国人等,为着各不相同的目的,相遇了。夕阳永远在船尾紧紧地跟着,即使要马上被迫沉入海底,依旧用酡红的光线紧紧盯着这一群虚有其表,浮躁的,平庸的人们。留学生们向前向往的是中国,向后撇下的是光荣或难堪的往日。此时的方鸿渐还没遇到他的唐晓芙,不知深情是何物,正忙着跟鲍小姐调情。
结尾是方鸿渐终于将一腔怒气发泄出来,可是在旋风刮起落叶的街上,只他零落。口袋里没有钱,肚子空空;怒气发泄后,只剩下怅然之感。想到被自己大喊大叫的孙柔嘉落下的眼泪,心里忽地很软弱,想可怜她,可是一想到自己受的委屈,也是眼泪直转圈儿。回到家,饥饿感挡不住沉沉的疲倦,直接上床睡觉。这一架吵得天翻地覆,可是因为足够绝望,所以可以都不管了。
在《围城》中,方鸿渐的人生旅途经历了教育、爱情、事业和婚姻四大阶段。他的人生冒险源于在每一个阶段都为自己围一个城堡,常常是站在城外时想进城,可是置身城里时又想出去——不断地追求和随之而来对追求到的成功的的不满足和厌烦。这种人生的困境,是由方鸿渐性格中内在的矛盾性和软弱性所决定的。方鸿渐并不缺少智慧,却懒于学习,他既有知识分子的清高,又摆脱不了世间俗人的“面子”情结,最后不得不去弄了张假文凭回来蒙骗家人,即使他后来后悔了,但他日后仍然要为自己的混沌买单,用假学历给自己以后的人生围上了第一座城。
他们说婚姻是一座城,人们自愿地将全身心交付于它,因此每当受伤,也是全身伤痕累累。可这座城,外面的人想进入,里面的人大部分也都在琢磨着如何逃离。这个问题实在是超乎我的认知之外,毕竟没有这个经验。依我看来,方鸿渐在这座城里过得也是挺滋润的。尽管夫妻有争吵,最后几乎于绝望,可是可以想见,第二天或是再过几天,妻子一定会回家。方鸿渐自己也说,婚姻的好处在于有个人可以发牢骚甚至生气。
方鸿渐本应是一个有所作为的人。但在他踏上死气沉沉的上海之时,便对希望产生了疑惧,不知道未来的路在何方。在上海混的一段时间,他与岳父家反目,与苏文纨吵架,与唐晓芙决裂,阴差阳错靠着赵辛楣从上海到偏僻的三闾大学任教。出乎他意料的是三闾大学也不是一片净土,甚至腐败得无以复加:高松年校长的玩弄权术、同事韩学愈的伪道学,同行人李梅亭的老谋深算让尚有良知的方无所适从。从校长到系主任,无一不在欺骗中生活。不会圆滑处世的他溃败逃离了三闾大学。在事业上他同样是失败者、无助者,他未经世事,幼童般的处事能力,无形中,又给他的事业围上了一座城
方鸿渐的一生,就是一个矛盾的个体。他一边不断地为自己寻找出路,想尝试着自己奋斗出一片天地,同时又像未涉世的孩子,盲目追求着爱情与事业,自命清高的要求别人遵守他的道德标准,任性的要求着世界为他而改变,最终被世界强硬地扭曲。事实上,他就是那个年代一部分欧美留学生的代表。在封建半殖民地社会受过洋化教育,在文化交流与碰撞中迷失了自我,不断的追求成功,却又对所追求到的成功随之而来不满足和厌烦。两者之间的矛盾和转换,交织着的希望与失望,欢乐与痛苦,执着与动摇,构成了他们人生的围城。
当然《围城》决不仅是有趣,你会笑出声,也定会流下泪,你可能看到了你周围的人,可能还会想起你自己。所以你的情绪一定是复杂的,譬如心酸、同情、愤怒、鄙夷、惭愧等等。钱钟书时常会让你会心一笑,也会不时让你如坐针毡,他戳中你笑点的同时常常也不忘踩一下你的痛处,直到让你欲笑无声欲哭无泪,而又欲罢不能。钱老说他很遗憾没写出《百合心》,我觉得我比他更遗憾,他还说若写出来应该会更好些,这又让我更更遗憾——我还真是喜欢这种欲罢不能,就像被搔到了痒处。
这欲罢不能中还包含了我写出读《围城》感受的欲望。我当然不敢评论这部巨著,我只是想写出我在读到某段文字或进入某个情境时的感想,若这时恰巧又有谁和我有着相同的感想,那就再好不过了。关于人的情情性性,换个时代,也大致相同。读一本小说,我的乐趣也就在此了。
书中的每个人物都有自己的“围城”。各色人物不断纠结于自己亲手制造的围城中,上演了一幕幕或是悲伤,或是尴尬,或是可笑的人生独幕剧。曲终人散,只留下满地时光碎片,等待后人捡拾寻味。事实上,《围城》中的每一个人物,无论主次,都是人间众生相的一个剪影。如果我们留心,会发现在我们的身边,不知有多少个方鸿渐,多少个苏文纨,多少个李梅亭!至于唐晓芙,却或多或少成了我们心里的一个梦。更悲摧的是,我们还欠缺了钱钟书他老人家的机智与才气,不能把众多的人物那么和谐的安排到一起,同台献艺,各司其职。都说看书不能对号入座,其实真要是对上了号,自会有对上号的乐趣。钱老先生太聪明,他在不动声色地把我们大家都“幽”了一“默”,却让我们看着自己的表演还会傻笑,等到发现自己上当的时候,也只能惊叹于他的诡谲!好作品总是常读常新的。或许我现在的理解依旧还是流于肤浅,或许若干年后,我还能读出另一番截然不同的味道来。
怀着一种仰慕,以至于有些急切的心情读完此书;之前以为这单单是钱钟书先生有关于婚姻的一部小说,本想借拜读大师之作来学习、借鉴有关围城之内的所谓注意事项——可读完后方觉得并不仅仅如是,却觉得人生得失之间实在是不胜唏嘘。此中含义,绝非三言两语能够说明。不过但凡好文章,总会让人心里有一种震撼,并为之思索。作为民国第一才子,钱钟书薄薄的《围城》描绘了一个真实、扭曲而悲哀的世界。它带给我们的是一种感叹,一种奇想。它与其说是一篇爱情小说,不如说是一篇讲述伦理,哲学,世界观的巨著,是中国文学史上的一座丰碑。就思想内涵而言,中书君提出的“围城思想”——“人生如围城,城外的人想冲进去,城里的人想冲出来”深切道出了人生在世的无奈和痛苦,所谓:“人生识字忧患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