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诗中“月”的概念隐喻探析
2020-09-02赵宏
摘 要:月自古以来就寄托了无数文人墨客的情思,在唐诗乃至古典诗歌中都占据非常重要的位置,而月这一意象作为诗人情感的载体,也被赋予了很多抽象而又丰富的概念。本文从认知出发,探究月这一意象在唐诗中的概念隐喻表达,通过分析我们发现诗歌中的月的概念隐喻丰富了月的概念体系,形象地表现出了诗人的情感和文化内涵。
关键词:月;唐诗;概念隐喻;情感;文化
1.引言
在中国传统文化中,“月”这一意象从来就不只是物质世界里的普通行星,它是诗人情感的载体,传承着中国古典诗歌文化。从认知角度探究诗歌中的情感是认知诗学的发展前景提出认知诗学与个体、特别是与情感的关系将会是未来认知诗学研究的重点之一[1]。其中隐喻是诗人表达情感的重要手段,隐喻是一种思考事物的基本认知过程,渗入我们的思维和行动之中,概念隐喻无处不在[2]。
“月”是我们和古典文化对话的纽带。而从概念隐喻角度对诗歌进行考察是对诗人情感探究乃至文化学习的重要途径,并且可以从更理性的角度理解诗歌的意义和诗意性[3]。且唐诗作为我国古典诗歌发展的一个高峰,其中关于咏月诗的数量也相对较多、内容宽泛,是研究咏月诗的一个较好选择,因此本文借助概念隐喻探究分析唐诗中月的目标域主要有哪些?以此来感受诗人隐显其中的情感以及传统文化中月的文化内涵。
2.前期相关研究概述
纵观以往研究,对诗歌中月的意象的研究大致可分为三大类。一类是从宏观角度出发,集中在文学、心理学、语言学、哲学和翻译等方面;一类是从微观出发,主要是就某个诗人出发,其中对李白咏月诗的研究最为深入,其次关于李商隐,苏轼,杜甫的咏月诗的研究也有一些,大多是联系诗人的时代背景,对诗的主题、思想、情感进行分析考察;最后一类是关于咏月诗的比较研究,或是不同国家咏月诗之间月意象表达的异同,再或是以不同朝代咏月诗之间的比较来探究其承继与发展关系。
综上所述的大部分学者对于诗歌中出现的“月”都是从文学方面入手,就其主题、艺术技巧、风格、意象、审美等方面进行研究,从概念概念隐喻角度对“月”的目标域的分析还鲜有,且主要集中在某位诗人或某篇名作的概念隐喻探究以及中英诗歌中月的意象的比较研究。从概念隐喻角度就某个朝代诗歌中月的意象分析少之又少。而唐朝是中国历史上最为辉煌的一个王朝之一,文化灿烂。诗歌是诗人情感的反映,也是文化的反映。本文结合历史背景,从概念隐喻角度来探讨诗人对于月这一意象的不同感受,由此窥得诗人字里行间的情感以及中国传统文化中月的文化内涵。
3.唐诗中月的目标域分析
中国诗歌中咏月之作犹如繁星,这是因为月这一意象与诗人的情感无比地契合。因此,透析了月亮就透析了诗人们的内心世界、透析了中国的古典传统文化。在诗歌中月这一意象常常作为源域出现,而想要进一步探究月的概念隐喻表达,我们主要是对其目标域进行分析探究。Lakoff和Johnson将概念概念隐喻分为三类:结构性概念隐喻、方位性概念隐喻、本体性概念隐喻[4]。下面我们根据这三种概念隐喻方式多角度分析唐诗中“月”的目标域。
3.1 方位性概念隐喻
方位概念隐喻是以参照一个概念体系组织另一个概念体系的概念隐喻,其中大部分概念隐喻与空间方位有关[5]。方位是人们与现实互动的最基本的认知体验之一,它可以映射到很多其他更抽象的认知域,如情感、社会地位等等,其中典型的方位概念隐喻有“高兴是上、悲伤是下”;“地位较重要在上、地位较次在下”[4]。而在唐诗中也有很多关于“月”的方位概念隐喻。《枫桥夜泊》是诗歌中写愁的经典之作,是唐朝诗人张继泊舟夜游时所作,当时正值安史之乱,为了避难诗人远离故乡。可身在他乡,心念故乡,“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在这里月“落”映射出作者家国之忧,以及身处乱世尚无归宿的顾虑。类似的方位概念隐喻还有杜甫的“落月满屋梁,犹疑照颜色。”,在这首诗里,“落”月映射了一種悲伤的情绪,结合历史背景,我们可以知道杜甫对故人李白流放绝域、久无音讯的担忧以及心中的悲痛。关于以上的例子,我们可以总结出“月落则情悲”。
而唐诗中关于源域是“上”的方位概念隐喻也俯拾皆是,“昨夜风开露井桃,未央前殿月轮高。”月亮对于我们来说本无远近、高低之分,而这里偏说“未央前殿月轮高”,从方位概念隐喻来看,“上”可以映射为“较上的社会地位”,“前殿”是新人受宠的地方,失宠者心向往之而不得近,所以她觉得月是前殿高,不能触及。同时结合王昌龄的背景,我们可以进一步分析,这首诗其实是在借失宠人之口对当时唐玄宗宠纳杨玉环并从此荒废朝政的一种讽刺。所以我们也可以理解为“月轮高”映射的是唐玄宗当时作为皇帝虽身处高位,却只顾沉溺声色、不理国事的荒诞。用高悬九天的月来表示地位至高无上,基于以上的例子,我们可总结出方位概念隐喻“地位较重要在上”。
3.2 本体性概念隐喻
人们对物体的经验为我们抽象概念的表达提供了物质基础,而这种用具体物体的概念域来理解另一概念域被称为本体性概念隐喻。在这类概念概念隐喻中,人们将抽象的、无实体的思想、感情、心理活动、状态映射为具体的、有实体的事物,使之可以进行量化、识别。其中又可分为两小类:容器概念隐喻和实体概念隐喻[5]。
3.2.1容器概念隐喻
每个人本身就是一个容器,有内外之分,比如我们常常用“身外之物”来表示身体外的所有物质。李冶在“别后相思人似月,云间水上到层城。”用月的光映射人的情,月光将它的容器——天地充满,而诗人的思念之情也将情的容器装满。那情的容器是什么呢?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常常看到这样的表达:“心中有情/痛苦/仇恨......”等等。可见情的容器就是心,月光普照大地,恰如诗人相思之情盈满心间。
3.2.2实体概念隐喻
唐诗中常见的实体和物质概念隐喻是“把月当成人”。Lakoff和Johnson也曾指出:也许最显而易见的本体概念隐喻就是那些自然物体被拟人化的概念隐喻[4]。在唐诗中最常见的是把“月”比作佳人、好友。韦庄就曾把月比作佳人,“垆边人似月,皓腕凝霜雪。”,用月的洁白纯净来映射女子的纯洁美丽、洁白的双手。唐诗中把月比作好友的表达也很多,比如诗仙李白的名句“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又比如孟浩然的“野旷天低树,江清月近人”。在李白的诗中作者没有好友的陪伴,就把明月当做知己好友,陪伴自己一起喝酒,让人为李白的豁达叹服。而孟浩然的诗中也是把明月比作好友,在作者忧愁时,水中的明月伴着船上的诗人,靠近自己、安慰自己,给作者带来了温暖。而除了比月比作佳人、好友,诗人还常常以月自比。骆宾王曾感叹“既能明似镜,何用曲如钩?”,这里出现了两个概念隐喻,“月明似镜”、“月曲如钩”,在中国古代,镜多圆形且明黄,圆在我们的经验中一般有美好之意,且这里侧重的月光的“明”,而在我们的传统文化中,我们常用光明磊落、光明正大等词来表示人的品性高洁,而“月曲如钩”中侧重的是月“曲”的特点,基于我们的日常体验,当我们想要讨好他人的时候,身体会下意识地弯曲,因此“曲”一般常用于形容人的谄媚、缺乏气节,比如曲意逢迎等等。在这里诗人借月喻己,表现了绝不曲意逢迎权贵,要做一个品行高洁的人的决心和志向。
3.3 结构性概念隐喻
结构性概念概念隐喻是指一个结构清晰、界定分明的概念域中的多种语义结构可系统地对应映射到另一个结构模糊、界定含混的概念域的多种语义[6]。月作为人们身边熟悉的事物,经常用来表达诗人心中的世界观、人生观等等。《春江花月夜》就是其典型代表,其中多次用月的变化和不变来映射人生的变化和不变,“人生代代无穷已,江月年年只相似。”看着这似乎永恒的月亮抑或是茫茫宇宙,诗人忍不住感叹江月长明而人生短促,然而“人生代代无穷已”,虽然个人的生命是短暂即逝的,而人的存在则是绵延久长的,因此“代代无穷已”的人生就和“年年只相似”的明月得以共存了,又有何伤感的呢?在这里,诗人在人生的动中和江月的静的鲜明对照中却感受到两者都存在生生不息的永恒,而“江月年年”象征的是时空无限,生命无限,详细的概念隐喻映射见表一。
“月如人生”,用月的形状来理解人生的多种状态的诗句也很常见,“昨夜圆非今夜圆”,昨天的圆月已经不是今天的圆月,这里诗人李建枢用月亮的无常来映射人生的无常。而第二句“却疑圆处减婵娟”,是在感叹这圆月真能一如既往的美好?我们尝试用“月如人生”的概念隐喻来理解这句诗,“圆”有着美好之意,如“圆满、团圆”等等,然而圆月是短暂而珍贵的,“一年十二度圆缺,能得几多时少年。”,圆月就像人生中的美好光阴,圆满却短暂。而相比圆月,其他形状的月亮就难免有些让人感到遗憾了,“无言独上西楼、月如钩”的残月如钩和下面的“剪不断,理还乱,是离愁。”相互映照,把诗人的失国之痛表现的淋漓尽致。
除了月如人生,用月亮来映射故乡情也是十分普遍的“窗前明月光,疑似地上霜”,总所周知,霜有白和寒两个特点,而通过“月光疑是地上霜”的概念隐喻映射,诗人笔下的月光除了皎洁,似乎也有了一丝丝清寒。温度与情感的联系在在以往的研究中已经被发现:温度会影响到情绪。温暖時人们常常有着积极情绪;寒冷时人们常常有着消极情绪。由此,我们可以推断诗人笔下的“月寒”可能意味着诗人现在的某种消极情绪,事实也正是如此,“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在这个宁静的夜晚,望着天上的月亮,独处异地的诗人心中飘泊他乡的孤寂凄凉怎能不被勾起呢?
4.结论
诗歌中的月是诗人感情的催化剂,更是中国经典文化的缩影。本文从概念概念隐喻出发,分析发现月的种种都牵动诗人的心绪,诗人们对月的感触也时有不同。
从方位概念隐喻来看,月本高悬九天,是地位高贵的象征。身处盛唐的李白认为它是自己的雄心壮志,然而身处唐朝由盛转衰时期的王昌龄对于月的感受又不同,当时的唐玄宗志得意满,放纵享乐,不问国事。因此诗人看到这高悬的月,只觉得高高在上、不近人情。有月升就有月落,落月是诗人消极情绪的象征,同处安史之乱的张继泊和杜甫都用落月来表示对朝廷动荡的哀愁以及家人好友的思念担忧。而从本体概念隐喻来看,诗人李白、孟浩然引月为好友,虽身处一人也不孤单,其豁达潇洒的气度为人叹服,而骆宾王自比明月,其高洁的品性不言而喻。从结构概念隐喻来看,月的存在引发了诗人对人和物的存在的哲学思考;月的阴晴圆缺触动着诗人对人生悲欢离合的感叹,月光的温度牵动着诗人的故乡情,月寒心也寒。
月是诗人情感的载体,诗人喜则见月喜,诗人愁则见月愁,借由月的笔触,我们感受到了身处唐朝的诗人们对国家、家人的情感。月是文化的载体,月是美好,是雄心壮志、是知己佳人、是高洁品格,是难得一见的美好时光,是变化莫测的人生。月也是残缺,是美好时光易逝的遗憾,是未说出口的思念惆怅、是山河破碎的悲凉。月是诗歌中的永恒主题,随着时代、文化的发展,月的概念内涵也会不断地延续丰富。
参考文献
[1]Gavins & Steen(eds.).Cognitive Poetics in Practice[M].London / New York:Routledge,2013 .
[2]Ungerer,Schmid.An Introduction to Cognitive Linguistics [M].Beijing:Foreign Language Teaching and Research Press,2001.
[3]束定芳.概念隐喻学研究[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0.
[4]Lakoff & Johnson.Metaphors We Live By[M].Chicago and London: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1980.
[5]王寅.认知语言学[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7.
[6]蓝纯.认知语言学与概念隐喻研究[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5.
作者简介:赵宏(1997-),女,研究生,广州大学研究方向:学科教学(英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