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埃索美拉唑与奥美拉唑治疗反流性食管炎的临床疗效观察

2020-09-02彭倩

人人健康 2020年7期
关键词:美拉唑埃索食管炎

彭倩

【关键词】   反流性食管炎;埃索美拉唑;奥美拉唑

1临床资料与方法

1.1临床资料

选择2017年3月至2019年3月我院所收治的反流性食管炎患者68例,分组方式为抽签法,组间分布为实验组(n=34)与参照组(n=34)。其中實验组反流性食管炎患者男女构成比例是19/15。年龄29-74(50.26±9.62)周岁。反流性食管炎病程0.5-8(4.36±1.03)年。参照组反流性食管炎患者男女构成比例是21/13。年龄29-73(50.22±9.60)周岁。反流性食管炎病程0.5-7(4.32±1.01)年。反流性食管炎患者年龄、性别、反流性食管炎病程时间构成范围结果不具备明显差异(P>0.05),可比性校准结果合格。纳入标准:(1)消化内镜检查确诊为反流性食管炎;(2)患者均为内镜分级Ⅰ-Ⅲ级;(3)患者了解本研究,自愿参与。排除标准:(1)消化带器质性疾病;(2)食管癌;(3)心肝肾合并症。

1.2方法

参照组治疗药物是奥美拉唑,给予患者奥美拉唑钠肠溶片(生产厂家:苏州中化药品工业有限公司;批准文号:国药准字H20010184;规格:20.0mg;用药方式:口服;频率:每日2次;剂量:20.0mg;治疗时间:2个月)。实验组行埃索美拉唑与奥美拉唑联合治疗,在参照组基础之上给予患者埃索美拉唑镁肠溶片(生产厂家:瑞典 AstraZeneca AB;批准文号:国药准字J20130075;规格:20.0mg;用药方式:口服;频率:每日2次;剂量:40.0mg;治疗时间:2个月)。

1.3统计学分析

本研究68例反流性食管炎患者相关数据录入SPSS 19.0软件之中,实验组与参照组治疗前后括约肌压力、卧位反流时间比、立位反流时间比指标及胃蛋白酶原Ⅰ、胃蛋白酶原Ⅱ水平数据实施t检验形式校准,对比表述方式为(均数±标准差)。P<0.05作为本研究统计学意义校准基线。

2结果

2.1反流性食管炎患者治疗前后括约肌压力、卧位反流时间比、立位反流时间比指标比较

对比反流性食管炎患者治疗前后食管动力学指标数据(见表1),反流性食管炎患者治疗前食管动力学指标具有一致性,P>0.05,实验组治疗后括约肌压力高于参照组,较之于参照组,实验组卧位反流时间比、立位反流时间比较低,组间具有明显差异,P<0.05。

2.2反流性食管炎患者治疗前后胃蛋白酶原Ⅰ、胃蛋白酶原Ⅱ水平比较

对比反流性食管炎患者治疗前后胃蛋白酶原水平数据(见表2),反流性食管炎患者治疗前胃蛋白酶水平具有一致性,P>0.05,实验组治疗后胃蛋白酶原Ⅰ高于参照组,与参照组相比,实验组胃蛋白酶原Ⅱ水平较低,组间具有明显差异,P<0.05。

3讨论

反流性食管炎目前临床治疗多采用联合用药方式,降低患者反流发生率,从而改善其食管下段括约肌功能性。本研究对反流性食管炎患者实施埃索美拉唑与奥美拉唑联合治疗,结果显示,反流性食管炎患者治疗前食管动力学指标具有一致性,实验组治疗后括约肌压力高于参照组,较之于参照组,实验组卧位反流时间比、立位反流时间比较低,反流性食管炎患者治疗前胃蛋白酶水平具有一致性,实验组治疗后胃蛋白酶原Ⅰ高于参照组,与参照组相比,实验组胃蛋白酶原Ⅱ水平较低。奥美拉唑作为第一代PPI之一,能够有效抑制胃酸分泌,起到消炎的临床效果。埃索美拉唑在酸性环境下活性水平较高,形成胃蛋白酶,进而降低患者胃酸分泌量,起到保护患者食道与胃部粘膜的应用效果,联合应用奥美拉唑可起到缓解患者食道黏膜炎性症状,应用效果确切。

综合以上结果,本研究对反流性食管炎患者行埃索美拉唑与奥美拉唑联合治疗,患者食管动力学指标有所改善,且能够缓解其临床症状,因此,埃索美拉唑与奥美拉唑联合模式于反流性食管炎治疗中具备临床推广应用的价值。

【参考文献】

[1]胡学军,徐威,邱全兴, 等.埃索美拉唑与奥美拉唑治疗反流性食管炎的临床效果比较[J].临床医学研究与实践,2019,4(18):39-40.

[2]王惠,陈淑丽.埃索美拉唑与奥美拉唑治疗反流性食管炎的效果对照观察[J].心理医生,2018,24(28):112-113.

猜你喜欢

美拉唑埃索食管炎
张磊治疗反流性食管炎经验
蒙西医结合治疗反流性食管炎84例
奥曲肽联合埃索美拉唑治疗非静脉曲张性上消化道出血疗效分析
药物治疗反流性食管炎的临床探析
莫沙必利联合埃索美拉唑对反流性食管炎的疗效观察
疏肝和胃降逆汤治疗反流性食管炎的效果观察
埃索美拉唑联合铝碳酸镁片和黛力新治疗胃食管反流病70例
铝碳酸镁片联合埃索美拉唑、莫沙必利治疗胃食管反流病63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