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全程心理护理干预对剖宫产初产妇疼痛与心理状况的影响

2020-09-02杨秀琴

人人健康 2020年7期
关键词:心理状况初产妇剖宫产

杨秀琴

【关键词】全程心理护理;剖宫产;初产妇;疼痛;心理状况

前言   分娩是一个女性正常生理过程,但由于分娩具有一定风险和疼痛感,产妇尤其是初产妇在分娩期间容易出现生理和心理上的应激反应。而剖宫产产妇出于对手术创伤、术后疼痛、麻醉副作用等情况的担忧,常有焦虑、紧张、抑郁等不良心理状态,影响产妇的内分泌,也易造成肌肉紧张,增加疼痛感,不利于产后恢复[1]。在初产妇分娩期间,良好的护理干预十分重要,能够帮助产妇掌握相关分娩知识和育儿知识,调节其身心状态,提高分娩质量[2]。本研究对剖宫产初产妇采用全程心理护理干预,观察其对产妇产后疼痛、心理状况的影响,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以2016年3月至2019年10月于本院行剖宫产的78例初产妇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表法对其进行分组,常规组与护理组各39例。常规组年龄20~32岁,平均(28.60±2.13)岁;孕周37~41周,平均(39.60±1.04)周。护理组年龄22~33岁,平均(28.71±2.29)岁;孕周37~41周,平均(39.32±0.96)周。两组孕妇的一般资料差异较小,有可比性(P>0.05)。纳入标准:产妇≥20岁,具有良好理解能力和交流能力;产妇知晓研究,愿意参与并配合相关工作;排除标准:有听力障碍、精神疾病、严重妊娠并发症及其他严重疾病者。

1.2方法

常规组行一般剖宫产护理,产前讲解注意事项,做好手术准备,产后予以饮食指导、清洁指导、体征观察等。护理组在常规基础上应用全程心理护理干预:

①术前:加强与产妇和家属的交流,了解产妇文化程度、性格、心理情况及其对剖宫产的认知,并引导产妇说出对剖宫产的疑问和顾虑,如:对疼痛和麻醉副作用的担忧等,针对其个体情况予以对应的医学知识讲解和心理疏导。可采用图册、视频等资料向产妇与家属讲解剖宫产知识,温和耐心地解答产妇问题,指导产妇通过调节呼吸方式、聊天、看电视等方式放松心情,缓解产妇的焦虑、恐惧心理,增强其信心。

②术中:保持手术室内空气清新,温湿适宜,陪同产妇进入手术室后与其保持交流,介绍主治医师及其他医务人员。医护人员之间也可进行轻松的聊天交流,营造轻松的氛围,降低产妇陌生感、紧张感和不安感。讲解术前各项准备操作,以获取产妇配合,若感觉产妇较为紧张,则需予以言语鼓励、安慰、表扬,也可通过肢体接触予以精神支持,指导产妇放松身心,配合医师完成手术,并讲解术中可能出现的牵拉和不适感,以免产妇紧张。

③术后:告知产妇手术十分顺利,新生儿情况良好,并让新生儿与产妇皮肤接触,增强产妇的信心、幸福感和满足感。返回病房后详细讲解生活、饮食、清洁等方面注意事项,指导产妇练习母乳喂养,激发其母性。告知产妇麻醉效果消退后可能存在疼痛感,讲解疼痛原因、预计疼痛程度、预计持续时间等。同时嘱家属注意陪伴,予以更多的关注、关心和精神支持。指导产妇通过转移注意力的方式缓解疼痛,积极与产妇谈论育儿知识,以转移其对疼痛的注意力,必要时予以药物止痛。

④出院指导:进一步强化产后相关知识教育和宣传,并指导产妇喂养婴儿的方法,嘱咐产妇出院后按时服用抗感染药物,保持心情舒畅、营养均衡。产后1月护理人员电话随访,了解产妇身体恢复情况,并嘱咐家属多关心、照顾产妇,并帮助产妇照顾胎儿,使产妇感受到来自家庭的温暖和关爱,有利于产妇产后恢复。

1.3观察指标

比较产妇产后6h、产后12h、产后24h的疼痛感,并记录疼痛时间。以VAS评分法进行评估,按产妇疼痛程度记0~10分,0分表示无痛,分值越高表示疼痛越严重。采用焦虑自量表(SAS)、抑郁自量表(SDS)评估产妇剖宫产前后的心理状态,两个量表均为25题,总分100分,分值越高提示产妇心理状态越差[3]。

1.4统计学处理

使用SPSS20.0统计学软件,计量资料采用(x±s)表示,用t比较,P<0.05则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两组产妇疼痛感及疼痛时间的比较

护理组产妇产后6h、12h、24h疼痛评分均低于常规组,疼痛时间短于常规组(P<0.05),见表1。

2.2两组产妇心理状态的比较

护理组产妇产前、产后的SAS、SDS评分均低于常规组(P<0.05),见表2。

3讨论

分娩是一个比较复杂的生理过程,随着医疗技术的进步,产妇在分娩时可以选择顺产和剖宫产。近几年,剖宫产率越来越高。剖宫产虽然能够解决妊娠难产的问题,但是剖宫产属于创伤性操作,或多或少都会对产妇生理和心理产生一定的影响。特别是针对一些初产妇,由于她们缺乏分娩知識和分娩经验,在面对剖宫产时通常应激反应较严重,术前常有焦虑情绪,引起身心紧张,睡眠不佳,进而影响神经-内分泌,导致心率加快、血压升高等变化,增加剖宫产手术风险[4]。而术后焦虑、抑郁等负性情绪也可放大躯体上的疼痛和不适感[5]。因此,对剖宫产初产妇应用心理护理十分重要。

全程心理干预指医院的相关护理人员从心理学的角度,对初产妇行为意识和心理状态进行科学的评估,缓解初产妇术前存在的恐惧、焦虑等不良情绪,从而使初产妇能够保持轻松、平和的心态接受剖宫产手术,这样能够有效降低产妇手术风险,也能够减轻产妇疼痛程度,使产妇能够顺利的完成分娩[6]。产妇入院后,护理人员要及时的想产妇介绍医院和病房的基本环境。尽量使产妇消除对医院的陌生感。同时护理人员要耐心的与产妇及其家属进行交流、沟通,让产妇知道分娩疼痛是一种正常现象,不用过于紧张[7]。并让产妇知道手术是在麻醉状态下进行,术中不会有疼痛感,可以放心的进入手术室,医护人员告诉患者要以平和的心态待产,手术过程中有专门的护理人员陪伴,多鼓励产妇,给予产妇心理上的安慰,缓解产妇术中疼痛感。产后的护理主要是抗感染护理、疼痛护理、饮食护理和新生儿护理方面,这个阶段主要是嘱咐产妇注意营养均衡,尽量下床活动,疼痛难以忍受的情况下可以服用止痛药物,但是注意服药期间禁止哺乳[8]。对新生儿的护理主要是指导产妇正确泌乳,指导产妇怎样科学护理新生儿,消除初产妇产后焦虑心理。并鼓励家属多与产妇交流,多理解和帮助产妇,预防产后抑郁的产生。有关研究显示,全程心里护理能够有效降低产后出血,增加产后48h内泌乳量,同时增加新生儿的Appgar评分,有效促进产妇产后恢复,应用于初产妇剖宫产中具有重要的意义。

本研究中,将心理护理贯穿产妇剖宫产全程,术前依据产妇个体情况予以分娩知识讲解和心理疏导,关注产妇心理状态,指导其调节情绪,能够使产妇对剖宫产产生正确认知,降低紧张、焦虑感。本研究结果中,护理组产妇在产前、产后的焦虑、抑郁评分均低于常规组(P<0.05),可见全程心理护理对于调节产妇心理状态有确切效果。术中产妇在麻醉作用下通常无明显疼痛感,但在环境影响下,仍容易产生紧张情绪,引起体征波动。护理人员需营造轻松、舒适的手术室氛围,主动与产妇交流,予以产妇鼓励和安慰,从而使产妇的情绪平稳、愉悦,有助于手术顺利进行。产后及早进行母婴接触,能够激发产妇母性,增加幸福感;同时关注产妇心理状态,嘱家属加强陪伴,与产妇交流育儿心得,能够转移产妇对疼痛的注意力,改善其心情,从而减轻术后疼痛感。本研究结果中,护理组产妇术后不同阶段的疼痛评分均低于常规组,疼痛时间短于常规组(P<0.05),说明心理干预能够减轻产妇疼痛,加快恢复速度。

综上所述,对剖宫产初产妇应用全程心理护理干预,有助于减轻其分娩期间的焦虑、紧张、抑郁情绪,也能够很好的减轻产后疼痛、保证手术顺利完成,降低术后并发症的发生。

【参考文献】

[1]田景.分娩期全程心理护理干预对初产妇产程与分娩结局的影响[J].现代诊断与治疗,2018,29(05):832-833.

[2]肖会能,吕德平.聚焦解决模式在剖宫产初产妇心理护理中的应用研究[J].川北医学院学报,2018,33(03):320-323.

[3]郭珊珊,查甫兵,王坤,等.焦虑与抑郁自评量表在残疾人心理状况调查中的应用[J].深圳中西医结合杂志,2019,29(09):10-13.

[4]须琼英,何晓艳,杨新,等.激励式心理护理对择期剖宫产初产妇生理和心理应激的影响[J].国际精神病学杂志,2019,46(03):551-554.

[5]岳睿博. 心理护理联合健康教育在剖宫产产妇护理中的应用[J].河南医学研究,2018,27(05):915-916.

[6]梁晓玲.观察全程心理护理对剖宫产初产妇疼痛及心理状况的影响[J].中国医药指南,2020,18(3):243.

[7]赵春利.观察全程心理护理对剖宫产初产妇疼痛及心理状况的影響[J].中国医药指南,2019,17(8):258.

[8]梁超惠.正性暗示语言联合助产士全程陪伴在高龄初产妇剖宫产术中的应用效果[J].河南医学研究,2019,28(21):4003-4005.

猜你喜欢

心理状况初产妇剖宫产
无保护助产在促进初产妇自然分娩中的应用效果分析
助产师对初产妇分娩疼痛的认识分析
妊娠期连续细致化护理对高危妊娠初产妇不良情绪及对剖宫产率的作用
一胎剖宫产,二胎必须剖吗
剖宫产之父
腹膜外剖宫产术应用于二次剖宫产的疗效观察
降压舒心操对临界高血压患者血压及心理状况的影响评价
输卵管结扎术患者心理状况分析与护理干预对策研究
无创分娩应用于初产妇的临床观察
二次剖宫产与首次剖宫产的对比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