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气功与针灸及针灸医师之间的联系
2020-09-02袁润赵鹏张沐欣常婷怡
袁润 赵鹏 张沐欣 常婷怡
摘 要:传统气功是我国古代道家流传至今的修炼方法,习练者通过锻炼神形、气息、意志,可使气机畅、阴阳和,从而改善自身脏腑功能,增强自身体质,达到预防与治疗疾病的效果而益寿延年。同时,传统气功亦是中医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在其发展的一千多年中虽不受社会主流重视与提及,但对于中医领域针灸术的继承发扬以及针灸医师的个人发展有着不可忽视的作用。本文笔者将通过学习中医学、针灸学理论与习练道家传统功法的个人经验论述传统气功对于针灸与针灸医师的关联和作用影响。
关键词:传统气功;中医;针灸学;得气;针灸医师
1.传统气功所修之“气”的概念阐述
气功所修之气,非凭空而来之气,其类似于中医常常提及的“真气”与“元气”,“气”是人体生命活动的物質基础,由脏腑功能活动所化生又为脏腑功能活动正常运行所依赖与效用。气功之修,返本之修,本自必自然之事,皆人所本具有之本能也,在“真气”的基础上,经过气功锻炼后习练者便可获得一种物质、能量和信息三者融合的产物,即“内气”,即存在习练者体内与周边能量场,可由习练者的意志所主导而发挥功用并进行“升降出入”的运行。
2.历史上传统气功对针灸的影响
针灸治疗能否取得疗效的关键在于患者是否得气,俗称针感,是医生与患者共同体会到的一种特殊的经气感应,其产生依附于针刺所带来的气在人体经络系统中的传导,因此,修习传统气功者往往更容易使患者得气。
中医历史长河中,卓有成就的医家大多重视内功的习练,古代医家全科属性明显,精通内、外、妇、儿、针灸各科,例如中医外科鼻祖华佗同样精究针术,其创立独特的导引功法——五禽戏,虽然后世将其作用更多归于养生气血,强健体魄,然而其与针灸也是密不可分的。
马丹阳为道教全真道人物,名声颇著,其练功事实自然不必多议,他自己创立的针灸穴位天星十二决简短精炼。时至今日“马丹阳十二穴”仍被现代针灸医家广泛借鉴应用,在临床上可达到“治病如神灵,浑如汤泼雪”的奇验效果。
孙思邈是第一位提出“阿是穴”的理念,并极力主张“针灸会用,针药兼用”和预防“保健灸法”的医家,同时他还是著名的道士,为修炼内功的大家,针对其寿命究竟有多长久有诸多说法,足见其内功之深及气功延年益寿作用之强。
李时珍在《奇经八脉考》中认为气功习练有素者在实践体验中通过调集真气从而能够灵敏地感觉与认识经络的存在、来源与运行规律。
杨继洲在《针灸大成》中记录其常修炼周天功法,并构建了以“天人相应”为理论基础的“子午流注”针灸养生体系,通过探究人体生理、病理与自然界现象之间的 规律而因时制宜地治疗疾病。
3.气功修炼对当代针灸医生提出的新要求
当代医生不仅需要继承岐黄之术,而且需要医生在诊治病疾时对患者染病与治病所在自然环境能量场的信息进行调控,其体现在中能洞察病情,了解患者体质,深谙心理沟通技巧,上下更需知晓天文地理,从而达到天人融合以更好地诊治。气为自然界能量场的信息介质,完成能量场信息调控的前提是医者自身有强大气场,所以笔者建议当代医师在提高个人诊疗水平的同时伴随着气功术的习练,利患利己。
近代针灸界一代宗师承淡安先生,其技术熟练至活用针灸注解伤寒论方药,著用《伤寒论新注》,也非常看重内功习练的重要性,深切教育后辈:“针灸家在练习针术时除了需要练指力外,主要的修习时间都要用于练气,两者往往占用三分之二的时间之久。”这正是因为长期的气功修炼能够使习练者更好地体会针刺的精髓,行针当中,神意气力融为一针之用针为气所动,经气更灵活地被习练者驾驭,习练者便可体会到人体内经气的运行从而使针精准的抵达病所,从而获得超乎一般的针刺效果。
除了气功习练有益于诊治患者,对医生保护自身亦是必然的要求。诊治病人是一种剧烈耗伤气血的过程,长期处于与病邪交通中,身体健康将受到严重威胁。许多医师都有明确感受,长时间望诊、把脉、针灸、推拿后精力体力下降明显,正气耗损严重,日夜耗散,积重难返。由于工作大多时间是通过针刺与病人进行沟通,病患能量信息可直接传导于针灸医师身体,所以在针灸医师方面此类现象格外严重。久而久之,针灸医师会感到诊疗精力、脑力不足,治疗效果降低,个人抵抗力下降,身染疾病,甚至出现不育、肢体不利、语言难出等精气严重耗伤之症。
医师可练道家浑元桩,身体自然站立,双脚站比与肩宽,双手相对,肘部放松,环抱胸前,有规律地呼吸吐纳,全身放松似在宇宙之间,与天地熔为一体。长期修炼,医生熟练进行採气与屯气,可控制自己正气地周流与利用。劳累时可以站桩缓解,运用醒桩隔离排出病邪,可以气血畅达,精气饱满,美容修面。
修炼气功贵在坚持,大多数人存有半信半疑的态度,因气无形,认为气之玄妙甚至不可迷信,或因效果缓慢而难以坚持。然而修炼气功是一项水滴石穿的功夫,需长期坚持,不可轻易断功,久而练习气感便可明显增强。临床医师应用于针灸施术,可以收获意想不到的医治结果。是故长于医者,未必擅于气,擅于气者,多长于医。
参考文献
[1]杨峰.新医学气功[M].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2008.
[2]仿佛.气道针经[M].北京:团结出版社,20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