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血病临床诊断中血常规指标综合分析的应用分析
2020-09-02汪梅花赵康张雯
汪梅花 赵康 张雯
【关键词】 白血病;血常规指标检测;应用价值
引言:
作为临床血液系统恶性肿瘤中的一员,白血病此类疾病在临床中的致死率位居前列,与其他亚洲国家相比较,我国白血病的年总量发病率约为十分之三左右,患者的具体致病因素包括病毒、放射因素、遗传等,由于患者个人体质的独特性,许多血液病也存在白血病疾病的发展趋向,因此人类目前的具体患病原因不得而知。随着现代化科学医疗技术手段的不断创新与发展,患者可以通过综合性的疾病治疗进行病情状态控制,已获得病态的稳定及治愈。疾病的前期诊断与指标检测对于白血病患者而言具有重要的生存意义,疾病的早期发现、详细诊断、病情稳定治疗等都是白血病患者需要进行的多项重要性环节,本次将白血病临床诊断中血液常规指标的综合性检测价值纳入分析讨论项目。
一、资料与方法
(一)一般资料
参与调查检验的白血病患者于2018年9月进行研究档案资料建立,88名白血病确诊患者中男患者48名,女患者40名,患者的实际年龄在36~76岁,平均年龄为(48.7+4.3)岁。对所有患者进行实践研究前的疾病严重程度检测,其中有44名患者确认为慢性白血病患者,44名为急性白血病患者。纳入标准:未服用影响本次指标检测结果的药物、无严重性身体系统创伤的患者。排除标准:排除配合度低、存在严重系统性重大疾病的患者。
(二)研究方法
对于签订实践研究活动同意书的患者,专业的医护人员需于患者进行血常规质量检测前进行饮食护理,同时耐心及时的叮嘱患者进行血常规检测前的禁烟禁酒、按时就寝等活动。确保患者符合血常规质量检测的情况下[1],真空状态下进行白血病患者的血液样本、血小板样本、白细胞样本的收集,借助全自动医疗分析仪器进行样本质量检查,并将血常规检测中出现的相关数据信息进行及时的收纳处理,专业的医护检测人员对采集到的患者样本进行后期的图片制作以及镜检。
(三)实验观察指标
分派专业的医疗技术人员完成患者血液样本制作、血常规质量数据登记,数据信息分析等一系列工作 [2]。实践研究分析的过程中注重镜检与全自动分析数据仪器的异常率数据对比,并确保此环节数据信息的有效性与完整性。
(四)统计学分析
采取有效性较高的SPAA软件进行相关研究数据的处理分析,以此提升记录数据信息的完整程度。本次研究中出现的计数数据以(数量/百分比)为显示,慢性白血病患者与急性白血病患者之间的数据信息差异以卡方表示[3];计量数据表示为(平均值±方差),P<0.05显示数据差异存在实际研究价值。
二、结果
因白血病患者的患病存在急性与慢性的区别,因此实际指标检测中急性白血病患者的血小板上升速度与慢性白血病患者的血小板上升速度相比较慢,与此同时,对患者进行常规指标检测的过程中,镜检的异常检测率较高已达到100,00%,远高于全自动仪器示警异常率的87.90%(P<0.05)。
三、讨论
目前我国急性白血病患者人数呈现出高于慢性白血病患者的发展趋势,作为人类血液系统恶性肿瘤中的一种,白血病此类疾病的发病机制为异常白细胞、细胞凋亡受阻等情况,患者时常表现出淋巴结肿大、出血、发热等较为常见的临床症状,随着患者病情状况的不断发展,还将呈现出乏力、盗汗等情况,血常规检查作为患者疾病判断时常规检测中的一项,对于患者是否确诊白血病一病具有重要的辅助价值,可有效对患者的患病类型与患者情况进行及时有效的筛查。镜检过程中患者的白细胞呈现出细胞核致密、细胞核仁不明显、染色质聚集、胞质少等特点。借助现代化的医疗诊断机械仪器对患者进行患病情况检测时,白细胞、血小板、血红蛋白等都将纳入实际的血常规质量检测的具体环节之中,通过对患者实际检测指标综合化的分析处理,确保患者疾病状态的有效情况判断。
综上所述,医用全自动分析机械仪器以及镜检等医疗设备在对白血病患者进行常规性的血液指标检测的过程中存在准确性偏低的特点,其实用价值有待进一步的开拓,目前尚可作为白血病患者临床诊断血常规指标检测与研究的辅助性工具。
【参考文献】
[1]李华建,刘明燕,张霞琳.浅析白血病临床诊断中患者血常规指标综合性检测中的实用价值 [J].中国现代药物应用,2016,04(14):104.
[2]张晓强,李荣华,王建辉.简述血常规性综合化质量检测对于白血病患者的实际应用效果分析[J].中国民族民间医药,2017,34(14):278.
[3]王永明,刘海东,曾志敏.小议白血病临床疾病診断中血常规指标综合化分析的实际应用价值[J].现代化医学医药杂志,2016,34(15):382.
通讯作者:张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