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闻播音与朗诵的比较分析

2020-09-02杨华庆

传媒论坛 2020年11期
关键词:朗诵基本功情感

杨华庆

摘 要:播音与朗诵均属于语言艺术中的重要表现形式,二者之间关系紧密。但由于受到稿件本身体裁、内容等多方面因素的影响,导致新闻播音与朗诵在语言节奏的把握、韵脚处理、虚实声的运用等方面均存在一定的差异性。因此,本文将从简单说明新闻播音与朗诵之间的关联性入手,结合具体作品实例,对比分析新闻播音与朗诵的播读方法。

关键词:新闻播音;朗诵;基本功;情感

中图分类号:G2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6-5079 (2020) 11-0-01

根据具体稿件内容及播读要求,播读者需要准确选用与之相适宜的播读方法。明确新闻播音和朗诵之间的关系,掌握二者在播读方法上的不同之处,则是有效完成稿件播读的重要前提。本研究旨在为广大播音员有效完成新闻播音与朗诵工作,提供相应的理论参考与实践指导帮助。

一、新闻播音与朗诵的关联性分析

新闻播音是为了向公众传递消息、知识和观念。朗诵不仅仅是传递信息,更主要的以情感的表达达到提升净化受众心灵,给受众一种审美享受。从主体角度看,播音者是公共媒体的代言人,他代表政府或某团体在说话。所以,他是非个人化的,而朗诵是个人化的,朗诵者是剧中人,更是事件中的角色和抒情者、行动者。

播音和朗诵之间关系密切,二者在许多方面存在一定的相似性。首先,无论是播音还是朗诵,其均要求播音员或练习者具有扎实的语言基本功,在播音朗诵过程中能够始终保持口齿清晰、语言流利、节奏恰当,且需要根据稿件实际正确把握情绪情感。事实上在学习播音中,朗诵占据着不容忽视的重要比例。

二、新闻播音与朗诵的播读方法对比分析

(一)韵脚处理对比

在诗歌体裁的稿件中,几乎每一段中均会反复、有规律地出现极为相似或完全相同的韵母、音节,进而使得诗词的韵律感、音韵美可以得到极大提升,在诵读时给人以美的享受。而此种诗词中相似或相同的韵母与音节即为韵脚,而新闻播音在处理韵脚时,往往会适当淡化朗诵语气,坚持从文本出发进行文字艺术创作[1]。

从语流的节奏上看,播音的语流是相对匀速的、相对平稳的。而朗诵的语流则是变速的、波动起伏的。

在语流的停顿中,相对来说,新闻播音更多的是语法和生理需要的停连,而朗诵更多的是情感需要的停顿。同时停顿的时值上,朗诵较之播音要更富于变化,更多时候生理停顿要服从与心理停顿。

一篇文章你不能说我的气息不够了我要换气,明明在情感上是不能断的,这也说明你的基本功是不扎实的,这个时候我们就一定要遵从心理停顿,所以说科学的发声方法非常重要,如果你没有扎实的基本功你就不能做到随心所欲的去表达。

(二)虚声实声对比

根据语言学的相关理论,可知当人声带处于闭合且闭合较紧时,发出的声音为实声,反之当人声带之间存有一定缝隙,利用震动发音形式下带出的声音即为虚声,虚声中多带有气声。新闻播音与朗诵在虚实声的变化中也存在一定差异,如在播读朱自清的《绿》时,新闻播音中的用声基本一直呈明亮状态,即以使用实声为主,但朗诵中的用声则会交替使用虚实声。如新闻播音员在朗诵《绿》时,对于其中的“神光” “舍得”等词语,其在加大音强的同时还会适当延长音长,给听者以提示,但此种处理方式下,播音员只通过朗诵方式将稿件内容完全展示给听众,使其能够准确了解稿件内容[2]。而带有表演色彩的朗诵中,朗诵者除了在使用拟人或夸张等修辞方式的词语处理中会采用虚声,同时在对于描写作者思想情感或第一人称的词语中,也会采用气声。利用虚实声交替变化的形式,依照文字内容为听者还原其中的意境,使得听者既可以了解文字描写的具体内容,同时还能够逐步进入相应情境中,真实体会作者的思想情感。

(三)语言节奏对比

新闻播音和朗读在稿件中的语言节奏把握上同样具有明显的差异性。以老舍《济南的冬天》播读为例,在朗诵文本中描写北平冬天和济南冬天的内容如“日光” “响晴”时,朗诵者加重了字词的音强,并适当减慢读速延长音长,而后在字间句中稍作停顿,随后加快速度,在稿件尾部分“济南”与“宝地”中再次采用加重音强和延长音长的方式,使得整体朗诵抑扬顿挫、节奏有力。但在新闻播音中,对“日光” “怪事”等只采用相对重音,在句间有明显停顿,以两句为一组,做重音与读速变化。新闻播音中的语言节奏与稿件中原本的文本节奏、行文进程保持一致,但带有表演性质的朗诵中,则要求朗诵者以稿件为基础,根据其具体内容自行调整音强、音长,自行选择语句中的停顿口,从而人为创造出强烈的语言节奏感。

(四)情绪意境对比

不同于剧本或其他体裁内容,新闻稿件中的情境均来源于现实生活,在朗读时播音员只作为旁观者对该情境进行客观、详细、真实描述。而在朗诵中,情境与作者有机整合,朗诵者不仅需要充分利用自身的情绪情感带动作品进程,此外根据稿件实际内容,在朗诵过程中,朗诵者需要随时进入作品情境中,将自身与作品、作品情境融为一体。朗诵者在变换使用虚实声为听众构造相应情境时,听者将如同置身于真实情境,从而深入体会作者思想情感,全面把握作品意境。

三、结束語

总而言之,播音与朗诵之间确实关系密切。但面对具体稿件时,根据其播读要求,播音与朗诵在呼吸、节奏、声音的高低强弱以及虚实声的变化等方面也具有一定差别。因此,相关人员有必要准确理清播音与朗读之间的关系,正确认识二者在播读方法上的异同之处,从而更好地完成新闻播音与朗诵工作。

参考文献:

[1]何玉婷.广播新闻中的连续话语音高研究[D].暨南大学,2017.

[2]曹中原.提升新闻播音效果技巧总结[J].中国报业,2016(14):81.

猜你喜欢

朗诵基本功情感
在“基本功”上下笨功夫
情感
台上
幼儿园大班散文渗透教学策略
小学语文古诗词教学
梅兰芳苦练基本功
主题素材阅读之“情感”篇
平面向量的基本功,你掌握了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