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承古法 心源自得
2020-09-02范秀红范吉
范秀红 范吉
摘 要:紫砂手工技艺传承如其他门类手工技艺一样遵循“传统”,对于“传统”,既要大胆地“走进去”,也要大胆地“走出来”,对紫砂创作而言既要有“泥、型、工、款”,还要有“精、气、神、韵”,在“传统”中寻求古法,在“传统”中找到自我,而后进行大胆创新,自然而然,传承古法,师古而不泥古,得心应手而后心源自得。
关键词:传承;古法;紫砂
1 前 言
紫砂文化艺术的发展,我们常说“紫砂意识形态六百年,紫砂成型工艺五百年”,其实与其他文化艺术的历史相比,紫砂的发展时间还是比较短的。虽然时间很短,但是在这么长的时间内,仍然留下了宝贵的紫砂艺术珍品。南京吴经墓出土的“提梁壶”,明代“供春壶”的传颂、“大彬壶”的承前启后、清代“曼生壶”的盛行、陈鸣远花器的精湛技艺、民国范大生“大生壶”的远播海内外等都是经过一代又一代人的保存、收藏、临摹、传承等流传至今,也成为紫砂艺人争相观摩、模仿、再次创作的经典标本,并为宜兴紫砂文化艺术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2 传统风气 深入走进
在中国的传统文化艺术与手工技艺发展的过程中,中国智慧的劳动人民最講求“传统”,传统仪式、传统思想、传统手法、传统习俗、传统画法、传统语法等都是在讲求“传统”。在中国最具有传统思想的“中国画”的研习中,我们经常会说道“传统皴法”、“传统布局”、“传统设色”等,离开了“传统”的“中国画”不能称之为“中国画”,充其量说是“画”。为什么这样说呢,传统的任何一种形式的艺术门类留下的艺术作品,都是经历了朝代的更替、岁月的变更、人为的流转、异地的传送等保留下来,能保留下来的作品说明作品本身有价值,这种价值就是最具有中国传统文化艺术思想价值的。
对于紫砂而言,五百多年留下了众多的紫砂艺术珍品,这些紫砂作品不仅是在造型设计上,还是在思想内涵上,还是在时代特征上,都是流传至今的经典传承之作,留给我们手艺人更多的是一种文化艺术的精髓,存留下一个时期的文化艺术符号,这个符号有造型的语言,有手工技艺的语言,有紫砂的泥料工艺语言,有手艺人思想的意识表达,它们的存在见证了紫砂时代的变迁,同时也是“传统”的传递。
因此,我们要“走进”传统、深入“传统”、读懂“传统”,在传统中真正找到属于紫砂的文化灵魂、艺术思想、技艺语言,在传统中找到真正的“紫砂”。
3 慕古之法 习之型态
众所周知,在传统紫砂壶艺的创作之中必须先从最基本的几个紫砂壶型开始。无论是“仿古壶”、“石瓢壶”、“西施壶”等经典壶型的初级模仿,还是“风卷葵壶”、“鱼化龙壶”、“供春壶”等更高难度的经典精品的模仿与再次创作,都必须要“大胆走进去”,当然也要“大胆走出来”。
我们说紫砂的传统要“大胆走进去”。传统的紫砂我们必须清楚是什么?传统的制作技艺、传统的泥料炼制技艺、传统的烧制工艺、传统的造型艺术等。所以我们在要真正对紫砂传统“走进去”,必须从以上几个方面“进去”。从我个人而言,在紫砂壶的创作过程中,最早也是从最传统的几个壶型开始练习的,如同书法绘画一样,先要临摹前人的作品,然后慢慢深入,然后一步一步再“走进”经典精品之作,最终还要从传统中“走出来”,找到属于自己的创作风格。
例如“大生合菱壶”,在对最基本的壶型掌握之后,了解了最本质的传统成型工艺、成型手法、工具的制作与使用等,才能开始先临摹“大生合菱壶”。其实我觉得模仿真的也很重要,你要真正能临摹好一件作品达到一模一样也是很难的,所以先要让自己的临摹“像”原作,然后不断地调整与改变,在“变”中找到“像”的根本,再从“像”中“变”成自己的艺术语言与创作,还是要遵循“走进去”、“走出来”的大胆性。
4 形神兼备 找到自我
任何艺术作品的创作都是在传统中扎实基础,在传统中由“型像”到“神像”再到“韵味至”的过程。在紫砂手艺人的群体中,大多数都是在“临摹”前人的艺术作品,然后进行不断地“修正”过程。在“临摹中”找到一件作品的基本构架与设计理念,并从中体会造型中隐藏的“物理特性”、“物理构造”、“几何语言”等,看似简单实则难度很大。然后,我们会在“临摹”中不断地审视手上的紫砂与原作的差别,找到差异然后再次改正。正是这样不断地在传统中“走来走去”,才为自己日后的创作奠定扎实的基础。
其实,在“临摹”的过程中最难的是“形神”,也就是我们常说“形似”与“神似”。紫砂壶的传统技法,你必须找到根源。“拍打成型”、“围身筒”、“拼接成型”,然后根据各自的形态进行一系列的细节处理,真正做到最后就是要与原作“神似”。这个时候,就要求手艺人要有对原作的认知,读懂原作,也就是大家常说的“气韵”。
因此,“形似”与“神似”之间是对传统的理解以及传承。
5 结 语
真正的文化艺术,都必须大胆走进传统,并能大胆走出来,毕竟整个传统文化艺术都讲究“传统”,我们不怕走进去,就怕走不出来。因此,我认为紫砂壶的创作也是如此,我们不能固守着传统不创新,也不能只求创新不讲求传统,没有创新传统就是一潭死水,没有传统创新就没有生命的根源。
参考文献
[1] 史俊棠,盛畔松.紫砂春秋[M].北京:文汇出版社.1991.
[2] 杨永善.陶瓷造型设计[M].沈阳:辽宁科学技术出版社.199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