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林业种植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

2020-09-02许秀娥

农民致富之友 2020年24期
关键词:植树造林林木成活率

许秀娥

森林是陆地生态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在维护生态安全,保持水土方面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上世纪我国经济发展以牺牲环境为代价,大量的森林植被被砍伐殆尽,生态环境进一步恶化。新世纪以来,国家高度重视生态环境保护,将植树造林纳入国策,每年会营造大面积的人工林,我国的生态环境得到进一步的改善。但从整体情况来看,在林业种植过程中还面临着不少问题,造林质量普遍较低,影响到林木的正常生长发育,不利于生态环境保护。

一、林业种植存在的问题

1、林地植被的多样性不高。从造林面积,造林数量来看,我国植树造林工作在近几年来取得了突出的成就,原来已经被破坏的林地得到了进一步的休养生息,林地面积进一步扩大。但从造林质量来看,普遍存在着造林质量较低,林木成活率较低,造林较为单一的现象。在我国的自然生态保护区或者森林公园当中,所选择的林木品种较为多样化,生态性能较好,能够维持良好的生态系统。但是在广大基层地区或者公共场所,所选择的林木品种较为单一,营造了大面积的纯种林。由于纯种林的生态系统比较单一,一旦遭受到某些病虫害的侵染就会快速传播蔓延,不利于林木的健康生产,更不利于林业种植的多样性发展。

2、林木植被选择不当。每年我国都会营造大面积的人工林,但在人工造林工作开展过程中,由于对林业发展和植树造林工作掌握不足,導致所选择的造林树种适应能力较差,造林结束之后不能够正常生长发育,甚至会引发一系列病虫害的发生流行。很多地区在人工造林工作开展过程中,盲目的从外地引进名贵树种,在树种引进之前也没有落实严格的产地检疫,造成引进的树种携带有某些病虫害,使得很多新型的病虫害在地区内快速传播蔓延。另外,很多名贵的林木品种适应能力较差,运抵到本地区之后不能够适应区域的气候环境,造林结束之后成活率较差,生长发育不良,经常造成造林失败。

3、造林规划设计不合理,整体效益不高。在植树造林工作开展之前,做好科学的规划设计工作,能够保证林木健康生长,从而为地区带来更高的经济收益和生态效益。森林的生态功能对于自然和人类来讲十分重要。但在具体的植树造林工作开展过程中,很多部门对造林工作认知不足,造林存在很大的忙于木性和随意性,造林工程开展之前没有进行妥善的规划设计,更不能够深入到造林实际进行有效的调查,掌握造林地的具体情况,使得造林结束之后不能够充分发挥其应有的生态功能,片面的追求美化效果和经济利益。这对整个林业产业的发展是十分不利的。由于造人前缺乏科学的规划设计,不管是生产效益还是经济效益,都难以达到既定的要求。

二、林业种植所遵循的原则

1、生态效益和经济效益并重的原则。现代林业产业发展,既应该注重林业的经济效益,又应该注重生态环境保护。在林业种植过程中,可以采用人工培育方法和自然培育方法相结合的手段,大力实施封山育林,注重发展可持续化的林业市场。确保林业征集和生态环境保护能够紧密结合起来,保证整个林业产业的健康可持续发展。

2、林地科学利用原则。植树造林工作开展过程中,应该对林业用地进行科学合理的整治,坚持科学规划。在种植之前应该对造林地进行妥善的整理,只有妥善的整理造林地,才能为林木生长营造一个良好的土壤环境,保证种植之后林木能够快速生长发育。植树造林工作开展过程中,通过将种地和养地有效结合起来,能够利用土壤根系的固土能力,起到水水保持的作用,保护林业生态环境安全提高林木栽植的成活率。

3、应用多样化的造林手段原则。在植树造林工作开展过程中,不同的林木品种,不同的林地,所选择的造林方法存在很大差异性。近年来随着我国科学技术不断向前发展,一大批先进的造林技术逐渐应用,其中造林方法越来越趋于多样化,科学化,合理化。针对不同的林地,选择不同的造林方法,有利于提高林木的成活率。目前在植树造林工程当中应用较好的造林方法主要包括了直播造林法、植苗造林法等几种,在具体造林工作开展过程中,应该坚持因地制宜选择适合本地区的林木品种,选择恰当的造林时间,这对提高林木的成活率具有很大的作用。

三、林木种植存在问题的对策研究

1、以林业市场和生态保护为出发点。在植树造林工作开展过程中,为了取得更高的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起到对林业生态环境保护的作用,就需要时刻关注市场的变化,政策的变化,在维持本地区林业生态系统稳定的基础上,对林区的种植结构作出适当的调整,从而确保林业种植管理模式能够更好的符合当前林业市场和相关政策的需求。另外在进行种植规划确定过程中,还应该结合当地的实际情况和林业承载能力,分析影响林木种植的各种影响因素,做到科学规划林业空间。例如在新种植的林区可以搭配一些其他作物,提高土地资源的利用效率,从而获得更高的经济收入。

2、科学配置树种。在林木种植过程中科学搭配树种,能够营造一个复杂的植物群落结构,保证林木种植之后能够快速生长发育,在短时间内成林。通常情况下应该结合造林需求和当地的气候环境配置速生树种和慢生树种,要保证各个比例之间搭配合理。林区当中的速生树种由于生长速度较快,更加符合林业经济发展需求,而慢生树种具有很强的生态效益,能够维持林区的生态平衡,通过将速生树种和慢生树种进行科学的搭配,能够促进林业产业的健康可持续发展。

3、科学引种。在林木种植过程中,为了营造一个更加复杂的森林群落结构,提高林区生物多样性,还应该引进优质的林木品种,避免造林过程中树种的过于单一。但在林木品种引进过程中一定要做到科学合理,不能够盲目引种,必须对引进的风险进行科学的评估,保证引进的林木品种更好的适应本地区的生态环境。在引种过程中,一定要严格落实产地检疫,运输检疫,避免入侵的物种进入到本地区,加重新型传染性疾病的爆发流行。

(作者单位:252525山东省聊城市冠县东古城镇农林水综合服务中心)

猜你喜欢

植树造林林木成活率
植树造林
植树造林
植树造林
提高犊牛成活率的有效措施
提高保育仔猪成活率的饲养管理要点
提高酸枣栽植成活率的措施
试论高大林木的病虫害防治技术
天敌昆虫在林木病虫害防治中的重要作用探讨
如何抓好羔羊的疾病预防和提高成活率
植树造林共参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