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型背景下应用型本科院校大学生核心素养之培育路径
2020-09-02任莉莉
任莉莉
[摘 要]当前处于普通本科院校向应用型院校转变的关键时期,在此背景下必须明晰应用型本科院校大学生核心素养的基本内涵,着力破解传统高等教育模式面临的诸多现实挑战,积极探寻提升和培育应用型本科院校大学生核心素养的有效路径,只有这样才能使立德树人的价值理念真正落地。
[关键词]转型期 应用型本科院校 大学生 核心素养
2019年国务院印发的《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明确提出:到2022年一大批普通本科高等学校向应用型转变,并建设50所高水平高等职业学校和150个骨干专业(群)。应用技术型本科是对新型的本科教育和新层次的高职教育相结合的教育模式的探索,旨在培养具有较强社会适应能力和竞争能力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其中的“高素质”一词不能沦为空头口号,必须将核心素养教育落实在高等教育实践之中,培养高素质、全面发展的人才,回归教育的本真,实现立德树人的根本目的。
应用型本科院校大学生核心素养的基本内涵
世界各国都非常重视学生核心素养的研究,积极致力于开发核心素养框架。我国也陆续发布相关研究成果,如《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总体框架提出“人文底蕴、科学精神、学会学习、健康生活、责任担当、实践创新”六大素养[1];《21世纪核心素养5C模型研究报告》提出5C模型,包括“文化理解与传承、审辩思维、创新、沟通、合作”共5项素养。在当前普通本科院校向应用型院校转型的背景下,如何界定及培育大学生的核心素养成为目前高等教育亟须解决的现实问题。本文在总结前期相关领域研究成果的基礎上,进一步探讨应用型本科院校学生核心素养的基本内涵。
1.人文情怀与精神
诸多学者阐述了大学生人文素质的重要作用,其中最核心的是人文情怀与精神,关键在于如何通过人文知识的学习和体悟增加学生的文化素养和人文积淀[2],从而唤起大学生正向价值追求和形成良好精神品质,并将其真正外化为人文行为和实践。大则坚守民族气节与美德、为正义和真理献身、为国家和社会奉献力量、力求对人类有所作为等;小则热爱集体、尽职尽责、帮助他人、遵守公德与秩序[2]。大学生人文素养的培养关键在于如何从基础教育阶段被动的、升学的功利性积累转变为非功利性人文素养的沉淀,使培养出的大学生具备正向的价值观、科学精神及道德品质等。
2.自主学习能力
美国等诸多国家都将自主学习能力视为核心素养的本质与核心,在整体框架中对其他关键能力发展具有引领和触发作用[3]。自主学习能力并不是人的先天特质,是在后天的学习生活中逐渐训练养成的。尤其强调具体情境中的问题解决能力及终身学习能力,包含各项认知能力的积极运用及学习动机的自我驱动,可应用于跨学科、跨领域及适应不同类型的社会性工作。此外,培养学生“自主学习、主动探究”的意识有助于学生更为积极主动争取和拓展教育资源与机会。
3.实践创新能力
对应用型本科院校的大学生而言,不仅要努力提升自身的实践动手能力,更重要的是创新精神,创新型人才的缺乏直接影响着中国高等教育的质量。从社会管理到现代企业运行,从技术创新到基础研究的突破,都需要一大批具有创新和实践能力的现代化人才[4]。大学生不能局限于常规思维和方法,要学会用新理论、新方法创造性地解决实践中的复杂问题。培养“三力兼备”(就业有实力、双创有能力、发展有潜力)的一流应用型本科人才,这样其才能成为社会变革时代的引领者和赋能者。
4.审辩思维能力
审辩式思维如今受到诸多国家前所未有的关注,认为发展审辩式思维对学生成长和发展至关重要,并将其纳入核心素养模型。审辩式思维是创新型人才的突出特征,是一个人最重要的核心职业胜任力和职业竞争力[5]。有学者用“不懈质疑,包容异见,力行担责”进行了概括,即在面对不同情境时敢于提出质疑,不轻信不盲从,独立思考并给出自己的判断,理性分析、不断反思;以复杂、多维的视角审视问题,在多维空间中“包容”不同意见[5];勇于付诸行动并坦然面对行动的后果,承担自己的责任。核心素养与一般素养的根本区别在于其关注的是最关键的品格和最核心的能力,而不是面面俱到,聚焦于如何培养大学生的核心能力和高阶能力,应充分发挥核心素养的撬动作用和辐射作用,从而为提升大学生的综合素养赋能。
应用转型背景下高等教育面临的现实挑战
普通本科院校如今正处于向应用型院校转变的关键时期,在培养应用型、技能型人才的同时,一定要避免走向“重技轻德”的误区。对大多数本科院校教师和学生的发展而言,转型是机遇和挑战并存的。
1.重“才”轻“人”的功利化培养观念盛行
钱颖一教授明确指出中国教育存在的问题:一是在“才”的维度上“均值高、方差小”[6],意即中国学生在知识和技能方面与其他国家同龄人相比平均水平较高,而出类拔萃的创新型人才和杰出人才却是凤毛麟角。二是在“人”的维度上“均值低、方差大”[6],意即在人的素养和价值方面平均水平较低,饱受文明程度和素养水平低的批评,素养低、人格低的现象比比皆是。当前教育更多的是关注人才培养、人才引进,却较少关注育人及人本身的价值问题,如人的自由、人的尊严、人的幸福等超越经济发展本身的问题[6]。脱离了促进人全面发展的根本,无异于本末倒置。
2.教师本位的教育模式未能发生根本性转变
传统高等教育模式在本科阶段依然以教师为中心,容易把讲课变成知识的堆砌和罗列,忽视了学生作为独立个体的主体性发挥、个体成长和个性差异。究其原因:一是教师没有关注到学生自身的兴趣、认知规律和自我内心发展,学生未能足够重视及了解如何发挥自身的主动性;二是移动互联和智能手机的普及、多元文化价值观念、社会思潮冲突与碰撞、知识碎片化等现象,课堂上演教师和手机的“人机大战”,即使留住学生的人却留不住学生的心,忽略了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发挥和对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这与现代教育目的背道而驰。
3.实践创新能力培养与教育教学模式对接失衡
作为培养学生实践能力的重要途径,多数院校的实践教学环节基于种种原因并未能落实到位,而且对提高学生实践技能的作用也微乎其微。转型后应用型人才培养的关键便是实践能力的培养,但绝不应只是以实用性专业知识传授为主,或者仅仅侧重于专业课程知识和专业技能的训练。高等教育首要目的是培养人,而非“有用的机器”。尽管短期看来实用的专业技能较有利于学生就业后直接上手工作,然而从长远考虑,这种教育模式培养出的学生往往发展后劲不足,无法适应社会的急剧变革及多样化要求,导致学生的发展模式和水平趋同,难以培养出具有创新精神的人才。
4.审辩式思维是当前教育的短板
古往今来,无论是孔子的“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苏格拉底的“未经审思的生活是不值得过的”,还是约翰·杜威的“我们不从经验中学习……我们从反思经验中学习”,其实说的都是“审思”“反思”的重要意义和作用。而当前在这方面对学生的训练较少,多数学生被动接受知识灌输,这不仅扼杀了学生的求知欲望和好奇心,还造成学生缺乏怀疑精神和反思精神,极大地压抑了学生的创造性[6],妨碍了学生审辩式思维能力的发展。课程内容涉及学生的审辩思维、创新能力等高阶思维能力的比重过低,学生在课堂上很少思考甚至不思考,更难有深度思考、分析评价和逻辑推理,而这样的学习效果是比较低的。
提升和培育应用型本科院校学生核心素养的路径选择
学生核心素养培育是一项持续性的艰巨任务,不应止步于基础教育阶段,高等教育阶段也是不容忽视的,核心素养教育必须始終贯穿其中,否则会前功尽弃,事倍功半。
1.脱离传统职业教育观念及教育模式的桎梏
儒家文化中的“崇道轻艺,重德轻技”价值观念虽失之偏颇,但当前职业教育绝不能走向“崇艺轻道,重技轻德”的另一个极端。从事教育就要脱离功利主义观念,传统应用型人才重能力、轻素养的培养误区应尽快调整。核心素养培育与党中央国务院提出的“三全育人”价值理念高度契合,都将立德树人作为首要的根本任务。《资治通鉴·周纪一》有“才者,德之资也;德者,才之帅也”。立德树人培养的是德才兼备、协调发展的人,不是“只懂技术而灵魂苍白的空心人”或“不懂技术而奢谈人文的边缘人”,而是完整的人[7]。核心素养是以培养“全面发展的人”为核心,明确大学生的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先育“人”再育“才”。
2.以学生为本的教育理念要真正落实
核心素养提出的本质是教育哲学的本体性回归,即回归到基于人本位的教育本体论[8]。教育家叶圣陶先生提出“教师之为教,不在全盘授予,而在相机诱导,必令学生运其才智,勤其练习,领悟之源广开,纯熟之功弥深,巧为善教者也”,即“不教之教”。教师重在引导学生在学习中成长,将“以学生为本”的教育理念落实到课程教学体系中,使学生从“消极接受者”转变为“积极参与者”,激活学生学习的内驱力,让学生的思维真正活跃起来,从而进行自我建构和创新知识。教育工作者必须时刻谨记核心素养蕴藏在自主学习之中,学生将知识和思维方式在不同领域进行迁移,对自身学习行为进行反思,更好地自内而外展现自己、服务社会。
3.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是培育核心素养的关键
很多发达国家和重要国际组织研制和发布的核心素养框架,几乎都将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作为核心价值来追求[9]。创新创业教育是应用型本科人才培养的重要举措,在高校转型发展的实践探索中,如何有效培养学生创新实践能力俨然成为重中之重[10]。根据有关院校经验及创新创业人才培养规律,通过构建创新实验实训、创新创业选育和创业孵化三级渐进式平台,实现对学生从创新意识、创新思维到创新创业能力的渐进训练,三级平台以任务驱动方式实现学生实践创新和创业能力培养的有序对接,为学生搭建创新实践的舞台。
4.为发展审辩式思维营造良好的环境
《礼记·中庸》有“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广博地进行学习并进行知识积累是审辩思维能力形成的前提。大学教育不应仅局限于传授知识,更重要的是培养学生的高阶思维能力,其中涵盖分析、评价、推论等过程,通过主动训练后形成审辩性思维能力,顺应核心素养的培养目标。而教师要做的一是“授之以渔”,帮助学生培养理性思维习惯,而非受制于“理所当然”或囿于“惯性思维”;二是鼓励学生提出问题、敢于质疑,帮助学生形成开放的心态,对问题考虑多种可能性,告别标准答案或唯一答案;三是适度给课堂“留白”,给学生弹性思考空间,从而使其得到思维的拓展和升华。
参考文献:
[1]核心素养研究课题组:《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中国教育学刊》2016年第10期。
[2]王文奎、王玥:《大学教育语境中的“人文”和“人文素质”释要》,《高教发展与评估》2018年第6期,第41-49、118页。
[3]郭文娟、刘洁玲:《核心素养框架构建:自主学习能力的视角》,《全球教育展望》,2017年第3期,第16-28页。
[4]杨志成:《核心素养的本质追问与实践探析》,《教育研究》2017年第7期,第14-20页。
[5]谢小庆:《审辩式思维》,学林出版社,2016年。
[6]钱颖一:《教育不能重“才”轻“人”、有“教”无“育”》,《陕西教育》(综合版)2015年第4期,第36-37页。
[7]肖华:《应用型本科高校立德树人探索》,苏州大学出版社,2014年。
[8]杨志成:《核心素养的教育本体论归因》,《中国教育报》2017年4月5日。
[9]成尚荣:《核心素养的核心——核心素养有关问题的讨论与澄清》,《中国教育报》2017年1月11日。
[10]刘春成:《创新创业教育提质应用型人才培养》,《中国教育报》2019年9月16日。
作者单位:西安财经大学行知学院 陕西西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