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牡丹区“两全两高”农机化发展情况、存在问题及对策建议

2020-09-02刘继奎

农民致富之友 2020年24期
关键词:牡丹区两全农机化

刘继奎

为加快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推动牡丹区农业机械化创新持续领先发展,推进“全程全面、高质高效”农业机械化发展,区农机部门始终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牢牢把握走在前列的目标定位,以深化农业机械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以加快新旧动能转换、推进“两全两高”农业机械化为统领,着力解决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的问题,补齐全程机械化短板,突破全面机械化瓶颈,提升农业机械化质量效益,打造牡丹区农业机械化升级版。

一、基本情况

近年来,牡丹区农机部门始终坚持“立足大农业、面向现代化、发展新农机”的工作思路,按照全程引領、六业并举原则,科学布局,统筹推进的工作布局。坚持高质量发展总要求,着力优化农业机械结构布局,大力推广大马力、高性能、智慧型和复式作业等新动能机械,大力推广免耕播种、土壤深松、机械植保等保护性耕作技术,在全区深入推进主要农作物生产全过程机械化,引领推动农业机械化稳步健康发展。在持续提高种植业机械化水平的同时,同步推进畜牧业、水产养殖业、林果业、设施农业和农产品初加工业机械化。有力提升了各业生产机械化水平,促进了农业机械新旧动能转换,推动了现代农机化高质量发展。

1、农机作业水平大幅提高。秸秆覆盖、免耕播种、土壤深松、机械植保等保护性耕作技术得到农民群众广泛关注和认可;精量播种、深松多层施肥、秸秆还田等增产增效新技术得到大面积推广应用;大蒜、花生等经济作物农业机械化发展呈强劲态势,主要农作物耕种收环节基本实现了全程机械化。

2、农机装备结构深度优化。大马力、高性能、复式作业等新动能机械成为市场新趋势,大功率、低油耗、高效环保的大中型、高性能动力机械及复合式多功能配套农具获得大部分农民群众的认可。

3、作业模式进一步创新优化。订单式作业服务走进农机合作社、农机大户,实现了精准定位;小麦、玉米联合机收、秸秆还田、土地深松、免耕播种“一条龙作业”,实现了“一站式”服务作业;保护性耕作技术推广面积和创新速度实现了跨越发展;自走式喷杆喷雾机和航空植保无人驾驶飞机推广也成为农机推广工作的新亮点。

二、存在问题

1、农机装备结构尚待优化。大型、高性能农机具价格高,农民购买力不足,先进适用的农机具更新换代慢,农机购置补贴尚不能实行普惠制,群众需求、购买量大但补贴资金少,不能满足农民要什么、补什么、应补尽补的要求,一定程度上制约了我区农机装备结构的优化提升步伐。

2、新型农技推广有待加强。部分农民传统种植观念仍难转变,对农机新机具、新技术,部分农民不敢用、不会用,存在“等一等,看一看,缓一缓”的观望心态。

3、农机人才培养相对短缺。农机管理队伍的人才缺乏,尤其是专业技术人员,知识更新不到位;精通农机技术又懂农业栽培技术的新型农机手、职业农机经营者、合作社带头人等实用性技术人才少。

4、农业产业结构不合理,调整难度大,大部分劳动力找不到合适的途径。由于承包人难以形成土地规模,农业生产结构不合理,无法进行规模化集约生产,所以农业机械的效率和性能无法最大限度地发挥出来。即使能形成规模,如果不能合理转移剩余劳动力,找不到合适的道路,他们一定会留在农业。这导致农业机械的农业投入,影响农业机械化的普及和发展。

5、农业机器不适合农业生产。农业机械管理、应用、科学研究等方面的结合,促进了农业机械化的不断深入发展。但是,随着农业生产的发展,农业机械和农学之间存在着很多矛盾。例如农业机械的品种和农作物、农业机械和农耕制度、农业机械的单一性和多样性等,农业机械的固定性和农艺的多样性等。农业机械可靠性强,农业时效性强,农业机械先进,农业技术相对落后。

6、农机连锁经营产业的产业链结构不容乐观。受上述因素影响,农机经营管理不力,上下游产业结构不合理,产业不细分,专业技术水平低。

7、与农业需求相比,农业机械技术相对落后。农具专业技术人员学历层次低,专业结构不适应农机结构调整的需要。年龄结构不合理,人才分布不平衡,引进高科技人才的机制和政策不完善。

三、对策建议

1、加大农机优惠政策扶持力度。进一步建立完善相关惠民政策,建立有效的投入机制,支撑并加快农业机械化全面发展提升步伐。加大农机购置补贴力度,尽力增加购机补贴,通过政策的激励和引领,增强农民购机热情,扶持农业机械化发展。

2、拓宽农机技术宣传推广广度。在新旧动能转换、“两全两高”农机化技术应用推广的攻坚期,要加大宣传工作力度。充分利用各种媒体和群众喜闻乐见的宣传形式,大力宣传“两全两高”农机化发展对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和保护生态环境的重要意义,提高农民群众对“两全两高”农机化技术的认知度,积极营造推动发展“两全两高”农机化发展的良好氛围。

3、增强农机相关要素投入强度。增加“两全两高”农机化发展专项资金投入,更好地促进“两全两高”农机技术推广工作顺利开展,推动现代农业和“两全两高”农机化健康快速发展。

4、扩展新型技术培训维度深度。重视对实用人才的培养,把人才培训纳入项目实施的重要内容。注重培养农机科技能人,培育发展更多的种粮大户、农机大户、科技示范户和农机专业合作组织,加快“两全两高”农机化产业转型升级、延伸产业链条、推动产业规模化生产、集约化经营发挥重要作用。

5、加强对农业机械科技创新的支持,吸引更多的高新技术人才参与农业机械技术的开发、使用、推广。加强人才引进和科技创新支持力度,制定人才培养和引进优惠政策,激发科技人员积极性。提高文化素质,调整专业结构,引进“新”人才,培养“老”人才,提高农业机械技术人员的专业素质和技术水平

(作者单位:274000山东省菏泽市牡丹区农业机械服务中心)

猜你喜欢

牡丹区两全农机化
广西壮族自治区主席蓝天立对全面完成志鉴编修“两全目标”作出批示
牡丹区棉花栽培技术探究
《贵州农机化》征稿启事
《贵州农机化》征稿启事
《贵州农机化》2018年征稿启事
企业风险管控之重要关注点浅析
生死两全保险的优缺点
菏泽市牡丹区238例手足口病病例核酸检测分析
悖论领导力:若能“两全”,何必“择一”
武术段位制在菏泽市牡丹区小学推广策略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