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数学的延伸拓展教学策略研究
2020-09-02严海军
严海军
【摘要】作为学生学习和成长的黄金阶段,高中阶段教育教学尤为关键,任何学科的老师都需要着眼于学生的长远成长和发展需求,积极调整教学策略和教学方向,将符合学生个性化发展要求的创造性教学策略与学生的基础实践相联系,保障学生在一个更加自由且宽松的学习氛围之下实现自身的良性成长和发展。在高中数学教学实践时,老师既需要注重传统教学方法的革新,还需要积极地拓展和延伸相应的教学模式和策略,引导学生在问题分析的过程之中掌握知识的本质,从而实现个人学习能力和学习水平的稳定提升。本文以高中数学为分析对象,了解延伸拓展教学的实践策略,以期为提高高中数学教学质量和水平提供一定的借鉴。
【关键词】高中数学 延伸拓展 教学策略
【中图分类号】G633.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20)31-0123-02
一、引言
高中阶段的数学教学对提高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意义重大,老师需要关注数学知识的有效延伸以及拓展,引导学生对数学问题进行深入的思考以及分析。其中多角度、多纬度的思考最为关键,老师应该投入更多的时间和精力,将延伸拓展教学落到实处,在理解和尊重学生的基础之上构建高效课堂,通过教学资源的优化配置和利用来给予学生力所能及的帮助。
二、基于知识内涵拓展概念构建
在高中数学学习的过程之中概念教学最为基础,同时这一板块教学是该学科教学的前提。与其他学科相比,高中数学的逻辑性和实践性比较强,对学生的逻辑思维要求较高,大部分的数学概念需要以大量案例的分析以及数据统计为主体,通过反复的验证以及归纳来形成最终的总结性语言。为了让学生在自主分析的过程之中主动与老师进行互动,真正的意识到数学概念的本质要求,老师需要以学生已有的数学知识点为分析基础和前提,着眼于学生在数学学习过程中的真实状况,先让学生练习简单的基础性题目,然后适当地融入一些知识点的概念讲解。但是有一部分老师直接以简单理论知识为分析对象,导致学生出现了概念混淆的现象,只能够采取死记硬背的形式完成老师所布置的学习任务,无法抓住问题的关键以及本质。
因此,在概念分析以及研究时老师需要注重适当的延伸以及拓展,比如在学习函数的奇偶性时,学生已经学习了奇偶性的数学概念,老师可以在此基础之上分析函数与奇偶性之间的内在逻辑联系,着眼于两大教学板块之间的衔接要求来开展相应的教学实践工作,让学生既能够对已有的数学概念有一个深刻的认知,还能够在后期自主学习的过程之中发挥个人的想象力,主动的拓宽个人的思维。从微观的角度来看,数学老师需要站在学生的角度,了解奇偶性与单调性等数学概念的具体本质,分析函数与奇偶性的实质条件,掌握这两大概念之間的相同之处与区别。其中实际案例的描述以及分析所取得的效果较好,老师可以根据拓展教学的实质要求,积极的列举一些学生比较熟悉同时理解难度偏低的案例。
三、现阶段延伸拓展教学模式应用中的问题
延伸拓展教学模式与传统教学模式相比有一定的先进性和新鲜性。这意味着其与数学教学融合应用的过程中容易出现一些问题和不足。为了取得更好的拓展思维教学模式应用效果。下文就现阶段拓展思维方式在数学教学中应用的具体问题进行分析。
(一)教师自身缺乏拓展思维意识
从教师的角度上来说,延伸拓展的教学模式对于教师的思维能力和教学能力有相对较高的要求,如果教师缺乏主观上的思维拓展意识和能力,相应的教学工作开展也会受到一定的限制。但部分教师由于自身缺乏积极学习的意识,且自身开展教学的过程中不注重与其他教师或学生的沟通和交流,自身的思维能力和思维方式就无法得到有效的改善。其在组织学生开展教学的过程中也就无法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
(二)教学资源和条件限制
拓展延伸的教学形式除了在教学内容和教学思维的维度为学生提供条件上的支持外,更需要学校方面具备客观上的条件。学校方面应当从实际出发尽可能为拓展后的教学方法的应用提供平台和条件资源,促使新的教学方式和拓展教学需求得到满足。从学校的未来发展角度上来讲,在为学生创造更好的教育教学条件的同时,也是拓展学校建设和发展思路的一个契机。但部分学校由于资金和资源上的限制,在支持数学课堂开展延伸拓展教学方面并没有预期的良好条件,这也是阻碍这种教学方式得到广泛应用的一个因素。
(三)延伸拓展教学缺乏效果监督
延伸拓展教学的内容和教学方式与传统的教学方式和内容相比本身就具有一定的发展性特征。教师在运用这种教学方式开展教学的过程中虽然能够完成相应的教学任务,但在教学开展的效果控制上却存在缺乏有效控制的问题。即,教师会将此种教学方式重点应用在学习能力更强的学生中,对于学习层次处在基础层面的学生而言,教师往往不愿意主动将这种教学方式进行普及应用。这会间接造成学生在接受教育的过程中缺乏平等性。从学生的角度上来讲,不同学习层次的学生在接受延伸拓展教学模式的过程中,主观感受和实际取得的教学效果也有所差异,教师并不能解决这种差异性问题,寻求到一种具有可行性和客观性的教学效果评价方法。
四、延伸拓展教学方式应用中的要点
延伸拓展教学方法的实际应用除了要明确现阶段存在的实际问题外,还应当从教学开展的具体组织实施入手,找到应用的要点,为取得更好的应用效果提供支持。
(一)尊重学生的主观学习意愿
这一点主要强调在应用延伸拓展教学方法的过程中要注意程度的把握。即应当结合不同学生的学习需求和基础学习层次选择适当的延伸拓展教学程度进行应用,无论是高难度的运用还是回避应用这种教学方式,都不是合理的选择。教师在运用这种教学方法开展教学的过程中应当重视与学生之间的交流,尽可能确保在满足学生的课堂教学需求的前提下开展教学。从某种程度上来说,尊重学生的主观意愿也有利于为教师自身的教学开展效果提供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