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作学习模式在中小学课程推广探究
2020-09-02蔺春燕
蔺春燕
【摘要】合作学习是一种以目标设计和问题情境为前提,以课堂人际关系为基点的新型教学模式。作为一种新兴的教学模式,合作学习在彰显其强大的教学优越性的同时,也暴露了不少问题,推进该教学模式与中小学课程教学的深度融合任重而道远。本文主要针对合作学习模式在中小学课程中的推广进行探究。首先阐述合作学习模式的优越性,接着分析合作学习模式推广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合作学习模式开展应该遵循的原则,最后提出合作学习模式深入推广的对策。
【关键词】合作学习 中小学 理论落实 对策方法 教育方法
【中图分类号】G6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20)31-0110-02
自主探究即主动认知,其是知识学习的最佳方式,只有当学习者以自觉、自愿的姿态加入到知识探究活动中时,他们对知识的理解才能加深。合作学习模式恰好是一种可以满足上述要求的教学模式,故极力推进合作学习模式与中小学课程教学的深度融合是为学习化社会的构建培养基础性人才的要求,本文主要针对合作学习模式的推广应用展开论述。
一、合作学习模式优越性
合作学习是一种富有创意和实效的教学策略,它让整个教学课堂在小组的影响下由一个活动点分解成了若干个活动点,极大地方便了学生之间的自主交流,而这一自主化认知空间的开辟,则给学生的个人成长带来了诸多好处。
1.为学生提供了一个展现自我的平台
该自主交流空间的开辟,有效地减少了传统课堂对学生思想、行为的束缚,让学生可以在交流中不拘一格、毫无顾虑地展现自我,在对个人观点、情感的表达中不断彰显个人魅力,累积个人展现经验,提升个人学习信心,促进学生综合素质的发展。
2.促进了学生的情感交流、资源共享
交流的过程便是情感共鸣的生成的过程,在不断的自主交流中,学生可以最大限度地发现彼此之间的共同点,密切与同伴之间的合作关系,养成主动寻求合作的能力意识。同时,在合作学习的过程中,也提高了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和人际交往能力,为学生日后的社会发展奠定基础。
3.培养学生的主动认知意识
在合作学习过程中,学生是作为一个完全独立的个体去参与课堂探究活动,这不仅培养了学生的主动认知意识,而且帮助学生了解了更多的主动认知方法和主动认知途径,提高了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让学生真正成为了一个会学习的人。
4.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
在开展合作学习活动的过程中,强调学生参与到合作环节进行讨论交流,集思广益,每个人都尽自己所能,促使问题的解决。小组合作学习是同学之间互帮互助,互相沟通的一种方式,通过这种方式开展教学,可以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增强了学生的集体意识,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5.促进学生的思维发展
在中小学的教学过程中,开展合作学习模式,让学生自主地进行问题的思考和探究,最后寻得问题的答案,这样的一个过程可以促进学生的思维发展,有利于学习思维的构建,提高学习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
二、合作学习模式推广问题
虽然合作学习模式具有其它学习模式所不具有的教学优势,但由于该模式在我国中小学课程教学中推广的时间不长,尚且处于试验阶段。该教学模式与中小学教育教学活动的匹配度不高,中小学教师对该模式的核心内涵缺乏深入了解,故其在推广过程中也凸显了众多问题。
1.合作学习课堂生硬
随着课改的推进,合作学习已成为一种改革潮流,似乎没有合作学习的课堂便不能称之为改革后的新课堂。但教师在合作学习推进过程中却很少能够从单纯模仿中走出来。
2.课堂参与度不均
在参与小组合作过程中,存在学生差异化现象,有的学生学习程度高,有的学生学习程度低,可能会出现学习程度高的同学认为小组合作讨论的问题过于简单,不屑参与小组合作学习。而学习程度相对较差的学生可能就想积极的参与小组合作,学生受自身能力的限制,无法有效地参与到合作学习当中。这样导致学生参与合作学习的参与度低,不利于合作学习模式的开展。学生是差异化的个体,他们每个人都有自己不同的学习特点,虽然这些特点只有种类之别,没有优劣之分。但确实也影响了学生在课堂合作过程中的个性化发挥。
3.小组管理不到位
通过对合作学习课堂进行观察我发现,在合作学习中,小组成员往往没有明确分配职责任务。因此,不少成员对組内的一切活动都表现出一种漠不关心的态度,自顾自地做着与合作学习任务无关的事情,甚至出现了在合作小组内闲谈的现象,没有实现真正的学习。
4.小组合作进度不一
在小组构建过程中,不少教师忽视了对小组水平的均衡性调节,使得个别小组异常突出。在合作探究过程中,有的可以很快完成探究任务,有的则会拖慢整体进度。
5.教师过度干预
小组合作学习强调学生在学习中的主体地位,教师应该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小组合作学习,让学生在小组中对问题进行思考和探究,从而提升学生的学习能力,信息收集和处理能力,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沟通能力。然而,在中小学开展合作学习模式的过程中,会出现教师掌控全场,过度干预的现象。教师在开展合作学习活动之前会对学生分组、角色分工、任务分配制定一个规划,学生严格按照教师的规划进行合作学习活动,如果在合作学习的过程中不按照教师的要求进行探究,可能会受到教师的严厉批评。由此可见在小组合作学习的过程中教师过度干预,导致学生在小组合作学习中难以进行思考和发挥主观能动性。
6.课堂评价欠合理
在进行学习评价时,教师更多的是对学生的探究成果进行评价,难以兼顾学生的探究表现。久而久之,就会出现测评漏洞,并在惰性原理的作用之下助长小组合作中的“不作为”风气。
三、合作学习模式开展应该遵循的原则
1.合作学习模式的开展遵循有序性原则
在开展合作学习的模式中经常会出现课堂虽然采用小组学习的模式,但讨论的问题没有思考性、启发性和探索性,学生不用思考就能直接回答。或者是教师的讨论环节设置时间有限,学生还没有进行深入的思考,课堂合作环节就已经结束。因此,教师在开展合作学习模式的过程中,要遵循有序性原则,不可盲目地安排合作学习活动,注重合作学习模式的时间设置和问题安排。在开展合作学习模式前教师应该做大量的课前准备工作,对学生的学习特点,教学目标,教学环节等进行细致的分析。
2.合作学习模式的开展遵循教师组织引导的原则
还要让小组合作学习真正的对学生产生作用,就必须遵循教师引导组织合作学习开展的原则,发挥教师的引导作用,教师可以在课前进行以下几个方面的准备。
(1)这个环节有必要进行小组合作学习吗?进行小组合作学习会产生怎样的效果?
(2)开展小组合作学习应该提怎样的问题?大概花多少时间?教师该怎么引导学生开展合作学习活动?
(3)教材中有哪些内容适合班级集体教学?哪些内容适合小组学习?哪些内容适合学生个人自学?
教师在开展合作学习的前提,可以进行这些问题的思考,推动合作学习模式的有序开展提高课堂教学效果,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3.合作学习模式的开展遵循长期性原则
合作学习能力是当今时代对人的基本要求,生活中的很多事都是需要与他人进行沟通合作才能完成的。但是合作能力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培养出来的,它的培养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因此,教师在开展合作学习模式的过程中,应该遵循长期性原则,在课堂教学活动中,要坚持开展合作学习模式,不能开展一两次合作学习活动得不到显著的效果就放弃。只要坚持开展合作学习模式,就可以逐步的提高学生的合作能力,为学生的日后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四、合作学习模式深入推广策略
那么在中小学教育教学过程中,我们到底如何做才能有效突破以上推广问题,发挥合作学习模式对学生自主认知行为培养的促进作用呢?经过对问题产生原因进行探究,我得出了如下方法:
1.合理规划,科学建组
小组划分的随意是导致小组进度不一、小组成员参与度不均等合作学习问题的重要因素。当小组成员过多时,就会有一部分的学生无所事事,处于一种多余状态。因此,合理规划、科学建组是合作学习质量提升的第一步。
2.职责细化,强化参与
合作学习模式下的知识探究活动,应该是各个小组成员都充分参与的。而要想让每个人都参与到小组合作中,就要帮助学生找准自己的小组位置,明确自己的小组责任。而指责细化就是实现这一目标的有效途径。教师可以积极引导学生在合作学习时明确分工,每个人开展各自的工作,然后再汇集在一起,彼此讨论,得出结果,特别是对于学生,他们正处于初级阶段,必须要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在合作学习明确分工时,可以让一个组织能力、学习成绩比较好的学生作为小组组长,主要负责调动小组中每个成员的积极性,让性格比较内向、没有领导能力的学生作为小组成员积极听从组长的指挥安排。
3.规则制定,理念统一
设定组规、组纪是加强团队管理,减少团队内耗的有效方法。当然,根据合作学习理念要求,这里的组规、组纪不应该是教师硬性塞给每个学习小组的,而是由各个学习小组成员共同探究决定的。
4.难度合理,促进探究
教师在设置小组合作探究问题的过程中,要注意问题设置的难度。不可以设置难度过大的题目,这样会让学生失去探究的信心,也不可以设置过于简单的问题,这样会让学生轻易地得出结论,不利于学生的思考也降低了学生开展合作学习的积极性。因此,教师应该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出发,设置问题难度。可以在学生接受的情况下,加大一点问题的难度,让学生既能够解决问题又不会很轻松地完成,学生需要与组内成员沟通交流得出问题的答案。这样问题难度得当可以让学生体会合作学习的乐趣,在与他人的交流討论中,提高自身的学习效率,掌握正确的学习方法。
5.多元评价,公平合理
评价是对于合作学习开展极其重要的一个步骤。如果在开展合作学习活动的过程中,没有进行良性的评价,那么合作学习也会相继变得不实,达不到教师预期的合作教学效果。要想促进学生的自我成长,我们便要在重视探究成果的同时,关注知识探究过程,着力规避合作探究过程中个人成果替代团队成果的问题,以多元化、多主体的课堂评价方式,兼顾小组成长与个人成长。
综上所述,登高而招,见者广矣;顺风而呼,听者众矣。顺势而为往往会取得事倍功半的效果。在呼吁合作与探究的今天,着力推进合作学习模式与中小学课程教学模式的深度融合,是促进教育新篇章开创的要求,也是助力学习化社会构建的需要。教师需要积极探索合作学习的方法,推进合作学习模式融入教学课堂。
参考文献:
[1]张文理.浅谈小组有效合作学习的策略[J].文学教育(下),2019(09):101.
[2]陈艳华.谈小组合作学习模式下教师的“放”和“收”[J].小学教学参考,2019(27):16-17.
[3]孟柱礼.浅谈小组合作学习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应用[J].当代教研论丛,2020(06):79.
[4]黄俊昌.任务驱动 合作学习——新课程标准课堂教学模式初探[J].名师在线,2020(15):29-31.
[5]邸燕飞,邸燕鸣.当前课堂小组合作学习的问题及对策[J].内蒙古教育,2020(08):99-101.
[6]杨雨彤,张秀萍,黄佳晶,缪学晶,蒋雨萱.我国中小学合作性学习优化探讨[J].科技视界,2019(09):175-176.
[7]石瑒.中小学教师学习共同体构建的个案研究[J].黑龙江教育学院学报,2018(11):23-25.
[8]樊雪君.中小学课堂合作学习低效的成因与矫正[J].教学与管理,2018(33):104-106.
[9]杜云云.优化互助合作学习模式 增强班级管理的实效性[J].教书育人,2016(04):74.
[10]陈龙翔,张伟平.透视当前中小学的合作学习:异化与超越[J].教学研究,2014(03):110-113+11.
[11]金哲. 中小学课堂小组合作学习机制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9.
[12]李帮魁.让小组合作学习从边缘参与走向核心参与[J].教学月刊小学版(综合),2019(12):61-6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