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优质玉米种植管理和病虫害防治技术

2020-09-02刘芸

农民致富之友 2020年24期
关键词:苗期生根害虫

刘芸

本文针对当前玉米种植技术中的重点管理环节和病虫害防治进行分析,并结合实际工作经验进行总结玉米种植技术的运用途径,意在为相关的种植人员提供更多的思考角度,提升玉米质量和产量。

一、现代玉米种植技术发展的价值分析

玉米是我國重要的农业粮食作物,也是我国重要的战略资源储备,作为玉米种植大国和需求大国,积极推进玉米的先进种植技术非常具有现实意义,实现玉米的高产、高质,对于我国的农业种植领域的全面性提升具有长远性影响。玉米栽培与病虫害管理直接影响到后期产量和玉米质量,注重出苗期的生根、长叶、分茎、拔节等环节的养护管理工作是为后期农作物良好生长做基础,这个阶段玉米根茎发育较快,我们需要对其生长所需营养成分和特征进行分析,为玉米的壮苗、齐苗、做好准备,秉承科学严谨的态度,施行严格的养分供给措施,为玉米的发育提供技术支撑。通过优化种植与病虫害管理,有助于提升玉米种植栽培效果,提升现代农业发展技术水平。

二、玉米种植管理中的生长特点分析

在玉米种植管理当中,玉米生根速度非常快,但是在地上部分的叶子和茎秆的发育并不明显,也就是我们常说的主根开始分化,次生根的数量明显增加的阶段,但是不同地区的苗期成熟期并不相同,同时也与当时的自然环境和气候环境有很大关系,在北方地区一般要一个月至四十天。在“离乳期”,玉米的前三片叶子生长最快,一般情况下一片叶子需要两到三天时间,上部每两三个叶片就会形成一层根。第一片叶生长的时候并不会生根,第二片叶生长之后则会在地下部分生出第一层根,一共大约会生成四层根,与上面的新叶片同时进行,直到拔节前结束。苗期是玉米重要的生根阶段,根的强壮为后期玉米生长提供着重要的养分水分供给,叶片则是在地上部分完成光合作用,因此上部叶片与下部根茎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我们要注重两者之间的互生性和促生性。

三、优化玉米施肥及田间管理

1、玉米种植养分分析

由于玉米不同生育期对养分的吸收需求不同,因此我们要注重深入研究,才能更好的制定养分供给策略。比如说,苗期阶段所有玉米的幼苗尚小,生长速度也缓慢,因此对于养分的需求量并不多,但是到拔节和抽穗的阶段,玉米上部生长速度明显加快,对于养分的需求量也逐步增大。如果玉米苗期阶段缺少养分,那么在表征下可以明显观察出来。

2、玉米种植灌溉分析

玉米本身的抗旱能力比较强,但是如果能按照其成长特点进行灌溉对于玉米的生长和发育十分有利,特别是在天气炎热干旱、土壤中水分含量少的时候进行科学合理的灌溉可以有效促进玉米生长,随着玉米的生长植株越大,其抗旱能力越弱,这个时间节点更需要种植户进行灌溉,这样才能保证玉米的甩穗成苞。由于各地的自然条件不同,玉米的水分需求也就不同,一般情况下雨水丰富地区不需要灌溉,干旱和半干旱地区需要灌溉,玉米苗期土壤含水量控制在55%~60%为宜,拔节期土壤含水量控制在70%~75%为宜,开花期土壤含水量控制在70%~80%为宜,灌浆期土壤含水量控制在75%为宜。

3、玉米种植密度分析

玉米的种植密度是保证玉米植株营养正常所需的基础,无论是种植密度稀疏还是紧密都会影响玉米的根系营养供给。种植密度首先要结合当地的土壤实际情况进行分析,如果土壤比较肥沃则可以提升种植密度,如果土壤相对贫瘠则需要选择稀种。另外当玉米品种的生育期长、植株高大繁茂、叶片宽大平展,一般其茎秆质量较差、根系也不发达,不适合密种。与之相反的,玉米品种生育期较短、高度较矮,叶片向上生长,且植株群体透光性好、茎秆较为坚韧的适合密种。

三、玉米种植中的病虫害防治技术

1、物理防治方法

玉米种植中物理防治病虫害的方式有很多,譬如玉米收割深耕后利用日照或低温对土壤进行影响,可以有效降低第二年病虫卵的滋生,或者在夜间配置照明灯具也能够诱捕害虫。害虫自身具有一定的生长特点,我们需要根据其生物特征性进行分析,夜间灯具捕杀就是利用昆虫的趋光性,使用夜间光源诱杀害虫,这种方式能够有效降低害虫田间密度,提高玉米的产量。玉米收割之后部分害虫会将虫卵隐藏在土壤或落叶中,深耕前要对田间杂草落叶等杂物进行清理,然后深耕土地,利用太阳暴晒或冬季低温将病虫卵杀死,防止第二年种植后害虫发育。物理防治方式需要我们在管理中认真对待,并集中进行统筹规划,以消除土壤中的真菌和有害菌,提高玉米病虫害防治的水平。

2、生物防治方法

自然界动植物之间都是一个循环平衡的状态,利用生物方法防治主要是利用生物的“相生相克”等方式,引入各类害虫的天敌,例如在玉米种地地区增加寄生蜂、捕虫鸟、捕虫家禽等都能够有效降低田间害虫的数量。人造生物激素近些年应用较为广泛,在激素的作用下,可以干扰害虫的交配率和生育率,以此影响成虫产卵数量。生物防治中也包括引入外来物种,但是这种办法风险性较高,需要前期做好影响评估,防止外来物种成为本地入侵物种,要在可控风险内进行操作和运行。

3、化学防治方法

化学防治方法是一种高效的防治手段,特别对于短期内的病虫害暴发有着非常有效的作用,但是随着人们对于绿色、生态等相关理念的认同和追求,我们要尽量降低化学药剂的使用,防止人工化学药剂过量渗透到土壤中,建议只有在大规模爆发的时候采用化学防治方式。使用化学手段要注重农药对生态系统的长期性影响,防止对生态系统造成不可逆损伤。同时倡导当地农资部门在玉米种植期间仍然要准备化学防治药品,以免遭遇大规模病虫害爆发,但是要按照国家规定,选用低毒类产品,保证生态系统的自愈性和平衡性。

(作者单位:466300河南省沈丘县农科所)

猜你喜欢

苗期生根害虫
大葱苗期耐低磷品种的筛选
蔬菜苗期发生猝倒病怎么办
茄子苗期怎样蹲苗,需要注意什么?
冬季果树常见蛀干害虫的防治
玉米苗期注重管 丰收高产有基础
国外的微水洗车模式如何在本地“生根”
枣树害虫的无公害防治
农业害虫的冬季防治
温暖在严寒深处生根
让雷锋精神在青少年心中生根发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