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本为本 寓研于教
2020-09-02王丽红
[摘 要]艺术设计是具有审美追求和创造性解决问题的科学活动,而这样的能力必须通过学习才能获得,高校领域的专业教学是培养艺术设计的重要场域。转型升级中的高校艺术设计教育应该秉承以本为本、寓研于教的顶层设计,在教学与创作实践中不断提高学生的专业能力,发掘其艺术潜能,为打开中国“智造”新局面贡献力量。
[关键词]艺术设计 高等教育 以本为本 寓研于教
前 言
面对21世纪以来的中国艺术设计领域,无论是纵向梳理、观察,还是横向比较、分析、研究,改革开放初期盼望的“未来”已经到来,这些成果与转型升级中的高校艺术设计教育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尤其是教育部提出“坚持以本为本,推进四个回归,加快建设高水平本科教育”的新时期高等院校教育教学新目标以来,各高校积极贯彻精神,把本科教育放在人才培养的核心地位、教育教学的基础地位,以及新时代教育发展的前沿地位。
高校艺术设计教育普遍存在的问题
社会的快速发展对传统艺术设计教学提出了更高要求,随着传播形式、媒介、受众的不断升级,要求艺术设计本科教学更丰富、更智慧,并能充分融合优秀传统文化的内涵与外延。传统教学体系已经不能适应现代社会的发展需求,具体存在以下几种问题。
1.传统的艺术设计本科教学培养目标难以匹配飞速发展的时代需要
习近平在文艺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中强调:“随着生活水平不断提高,人民对包括文艺作品在内的文化产品的质量、品位、风格等的要求也更高了。”①当前,我国经济体量跃居世界前列,优秀传统文化备受全球推崇,而脱胎于西方社会的艺术设计教育依然缺乏核心自信,尚存在诸多问题。
2.传统教学条件与模式难以满足时代发展的专业人才培养需求
传统教学在理论研究、人才培养模式、课程体系构架、课程内容、市场应用等方面缺少迭代升级的新成果,难以支撑新时期、高要求的本科教育教学实践需要。传统教学模式与市场需求脱节,课堂设计作品评价标准单一、虚空;缺少以科研项目带动本科教学的高度,难以真正达到学以致用的本科教学目标,不能满足学生职业生涯规划的发展需求。
3.毕业展览存在诸多问题,饱受诟病
从大多数高等艺术院校视觉传达专业的毕业展上可以发现,很多作品因为缺少深刻的观察、认真的思考及富有张力的准确表达,而呈现出令人无奈的同质化现象,作品显得苍白、缺少感染力,其中甚至有不少涉嫌抄袭的作品。这种现象违背了创新创意精神的学科要求,很大程度上羁绊了中国“智造”的发展脚步。
积极完善以本为本的高校艺术设计教学新体系
教育部“坚持以本为本,推进四个回归,建设中国特色、世界水平的一流本科教育”,是我国社会主义新时代办好本科教育的行动宣言,对我国高等院校艺术设计教育教学体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1.以行动落实以本为本
在教育教学实践中,如何突破自我、提高专业素养、培养学生创新意识等各种亟待解决的问题,不断刺激着富有责任感的高校管理部门及一线专业教师的职业自觉。随着专业特点及就业环境的改变,毕业创作导师团队应根据新时代社会需求,不断研讨、论证教学方案的科学性与可行性,进行课程改革与创作实践。
2.不断推进四个回归
在一线教学工作中,应“回归常识、回归本分、回归初心、回归梦想”,并将其落在实处。随着课程改革的深入,教师要不断探索、完善能够满足当前社会发展环境需求,以及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发展需求等系列问题的解决方案。
3.落實以本为本的艺术设计教学案例
西安美术学院作为西北地区的一所艺术类专业高等院校,积极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十九大精神,坚持“以本为本”为主题目标,以“科研反哺教学”为重要抓手,不断推动有追求、有灵魂、有水平的本科教学,已有所成效。
新博物馆学理论提出,博物馆重心不再是传统单一的建档、保存、陈列功能,而应转向关怀社群、社区需求,让博物馆从“守物”为主转向以人为本的方向。面对博物馆领域新业态,文化创意产品开发成为地方博物馆未来发展突破口的新契机。学院的《颜·字居》项目组(导师团队:黄向东、马岚;学生团队:丁淑瑶、颜程鹏、赖文浩)以碑林博物馆为对象,经认真比对与层层筛选后,决定以唐代著名书法家颜真卿的颜体书法为切入点,进行文创品牌的策划和产品设计。时人常谓“颜筋柳骨”,赞叹的不仅是其书法的筋力丰满,骨力劲健,还有对书者高尚品格的敬仰。颜书,如峻岭崇山,壮阔连绵。项目组经过不断研究,将颜楷逐笔拆解,整理出汉字二十八画,再从以青绿山水为主的隋唐五代时期绘画作品中剥离典型元素,以“字”为“居”,以“画”代“笔”,以期再现书者心境,达成中国“智造”的美好愿景,为优秀的中国传统文化注入新活力。在导师组和学生团队的共同努力下,这一系列作品以辩证取舍的态度达到了“以古人之规矩,开自己之生面”②的创作初衷,所表现出继承传统态势下的时尚气息亦有新意。
这种通过科学创新将能直观感受的外在形体与内在气质相结合而形成的艺术表现,会给人很好的视觉享受和精神愉悦。项目组通过对颜体书法的深入探讨,对青绿山水等相关元素进行具体分析与研究,以积极的消费者内心需求体验和业态发展趋势为准绳,探索新时代社会生活语境下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创新与发展。该组作品无论是展览全部作品还是单件作品,都可以令人明确地感受到浓郁的传统文化气息和时尚的形式美感,获得从视觉感官到精神层面的愉悦体验。《颜·字居》是一组带有主动思考意识的艺术设计作品,将“四个回归”中的常识、本分、初心、梦想以品牌策划和产品设计等视觉艺术表现新样貌进行了完美表达,对创新创意实践活动具有启发意义。
在创作过程中,师生团队以高质量教学品控为己任,以提高学生综合能力为目标,经方向定位、文献择选、思路拓展、方案讨论到展览实操的不间断共同努力,取得了可喜的教学成果。从作品中可以看到,师生对优秀传统文化、自然、生命的体察及社会性的自我审视。该作品入选中华人民共和国第十三届全国美术作品展览,获得了进京作品参展的荣誉。
不断推进寓研于教的高校艺术设计教育新模式
1.以科研反哺教学,寓研于教
当前,能够充分体现中国传统文化内涵和艺术审美的文创品牌设计非常匮乏,专业人才紧缺是其重要原因。因此,学院应在振兴中国传统文化、建立民族自信、增强文化认同上,积极响应国家发展战略部署。艺术设计本科教学工作要从社会实际出发,继承优秀传统文化,结合专业特点开展相关实践教学活动。在具体实践中,应本着服务区域经济的宗旨,以科研项目带动本科教学,增加相关实践内容,深入研究设计成果转化,不断促进教育教学模式的转型升级。
2.应找到问题的关键点
我们应客观认识东西方文化的差异性、交流性及融合性,努力做到既不全盘西化,又避免陷入“故步自封”“为本土而本土”的功利主义泥沼,这将成为新时代中国艺术设计走出困境的必经之路。在教学及创作实践过程中,教师应针对客观情况,积极培养学生的全面认知能力,以教学相长的模式形成创新意识,推动中国“智造”进程。
3.落实寓研于教理念的艺术设计教学案例
“数字创意”是现代信息技术与文化创意产业逐渐融合而产生的一种新经济形态,将多元的海量地理信息数据变为形象的、公众可感受的艺术品,让科学知识更自然地融于公众生活,使其成为提高全民素质的重要组成部分。这不仅有利于加快文化传播的速度,还有利于传统文化的活化和传承。国家自然资源部第一地形测量队与西安美术学院结合双方各自的技术和资源优势,签署合作协议,共同研究地理信息与文化创意的多样化开发,使地理信息能够更广泛地服务于大众。
《秦岭自然资源数字媒体体验馆——漫步太白》品牌设计系列作品(导师团队:王丽红、黄向东、马岚;学生团队:潘殊雅、刘祥鸣、何雪)就是此次合作的成果。这项创作是基于国家自然资源部第一地形测量队与西安美术学院合作完成的一项省级横向课题;是一次自然资源地理信息科学与艺术设计文创产品开发相结合的研究性社会实践活动。
该作品是一组积极落实以本为本、寓研于教的艺术设计作品。师生团队基于国家自然资源部所提供的秦岭太白地理信息测绘数据资料,以跨学科的思维方式建立文创品牌并进行宣传推广,使人们感受到当代科技的迅猛发展及地理数据信息技术的广泛应用,具体包括人文知识在旅游产业、地理信息产业等多方面的扩展与多维度结合。在创作实践过程中,项目组提取秦岭太白山形元素,将地理信息测绘数据与之结合,构成二维视觉空间,并在此基础上构建出三维立体模型等多种形式的系列作品。这些多维度、多元化的系列作品,让人们全方位感受自然魅力的同时,还唤起了人们热爱生命、关注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深层意识。通过师生团队的共同努力,全案设计新颖、时尚且充满科技感(甲方评价),使文创品牌以一种全新的传播方式适应全媒体时代的到来。
在创作过程中,师生团队以超规格完成甲方要求、提升教学质量、激发学生潜能等多项目标为着眼点,通过标本采集、不断沟通一直到展览实操的不间断努力,取得了可喜的教学成果。在教学相长的过程中,教师鼓励学生用设计师的眼睛观察世界,用心体会其中的规律与常识,针对具体的科研项目,主动解决问题,并付诸实践,这是一次难得的艺术设计教学实践过程。该作品入选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七十周年陕西省美术作品展览。
结 语
如何直面当下的文化语境,在创作实践中不断提高学习能力,发掘中国现代艺术设计的高等教育潜能,构建中国现代高校教育体系新模式。笔者认为,首先应敬畏自然、尊重生命、繼承传统,与此同时,还要打破思想禁锢,认真思考,不断追求静观内心、洞察现实、客观分析的思想境界,这也是一个社会进步的必经途径。总结西安美术学院2019届视觉传达专业毕业展览可以看到,中国现代艺术设计正在努力打破陈规,已在对自然生命体本位思考等方面有了更大进步,而高等院校现代艺术设计“以本为本”“寓研于教”的深入展开正是这种美好的开始所在。
注释:
①《习近平在文艺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新华网,2014年10月15日。
②〔清〕沈宗骞:《芥舟学画编》。
参考文献:
[1]何新:《艺术现象的符号》(扫描版),人民文学出版社,1987。
[2]〔日〕胜见胜:《设计运动100年》,吴静芳 译,陕西人民美术出版社,1988。
[3]〔法〕J·J·德卢西奥·迈耶:《视觉美学》, 李玮、周水涛 译,上海人民美术出版社,1990。
[4]林语堂:《生活的艺术》,中国戏剧出版社,1991。
[5]〔日〕杉浦康平:《造型的诞生》,李建华、杨晶 译,中国青年出版社,1999。
[6]卢影:《视觉传达设计的历史和美学》,李砚祖 主编,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0。
[7]张道一:《论设计》,东南大学出版社,2003。
[8]〔法〕丹纳:《艺术哲学》,傅雷 译,天津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04。
[9]何方:《论数字化技术对传统文化的解构》,《装饰》2004年第10期。
[10]〔美〕保罗·伍德拉夫:《尊崇》,林斌、马红旗 译,学林出版社,2007。
[11]曾繁仁:《转型期的中国美学》,商务印书馆,2007。
[12]张道一:《设计在谋》,重庆大学出版社,2007。
[13]〔日〕田中一光:《设计的觉醒》,朱锷 主编, 朱锷等 译,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9。
[14]〔俄罗斯〕列夫·谢苗诺维奇·维戈茨基:《艺术心理学》,周新 译,百花文艺出版社,2010。
[15]朱永明:《视觉语言探析:符号化的图像形态与意义》,南京大学出版社,2011。
作者单位:西安美术学院 陕西西安